学术投稿

我校与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地中海贫血基因芯片项目研究

关键词:江南, 生物科技, 地中海贫血, 基因芯片
摘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同种异体心脏移植长期存活(附1例报告)

    目的介绍我院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排斥反应监测、治疗经验.方法切取供体(24岁男性脑死亡者)心脏并原位移植给受体(43岁女性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并在术后进行严格的监护治疗和随防.供心手术历时50 min,移植心脏热缺血时间为0 min,冷缺血时间为70 min;受体手术历时290 min,体外循环总时间123 min,主动脉阻断73 min.术后采用FK 506,骁悉及泼尼松行免疫抑制治疗,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排斥反应.结果患者现已健康生存160 d,心、肝、肾功能正常.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处理是确保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小明;王武军;张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成功救护肾移植术后昏迷病人3例报告

    成功救护3例肾移植术后7~90 d内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致昏迷的患者,随访2年5个月人肾存活均正常.护理体会:(1)护理人员要具备较熟练的心肺复苏技术及应急能力,能较早地发现心衰、呼吸障碍的体征,为医生及时抢救赢得时间;(2) 密切病情观察,严格正规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供;(3)基础护理到位;(4) 管理好输液管道,注意观察移植肾功能,保证药物输入及液体进出平衡.⑸严格药物管理.

    作者:叶桂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骨髓基质细胞与玻璃陶瓷复合培养体内成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与钙磷陶瓷(BGC)复合后形成骨组织的生物学机制,为形成组织工程化新生骨组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BMSC与BGC复合植入动物体内后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观察其成骨过程.结果一定浓度的BMSC与BGC复合植入动物体内可产生成熟新生骨组织,其成骨过程与局部血运、材料孔隙、孔径有关.结论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可以形成新生骨组织,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工程化新生组织的体内移植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作者:金丹;裴国献;王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人卵巢和子宫内膜上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卵巢、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人正常卵巢、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1) 卵巢VEGF表达定位于颗粒细胞胞浆及胞膜,卵泡膜细胞也有少量分泌,卵泡液呈阳性表达;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表达依次增强,三者之间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2) 子宫内膜VEGF表达定位于腔上皮及腺上皮,在增生中后期及分泌早期表达逐渐增强,分泌中期为表达高峰,与其他各时期比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1) VEGF随卵泡生长表达逐渐增强,与卵母细胞成熟同步,提示VEGF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2)VEGF在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局部表达,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改变,分泌中期表达强,提示VEGF可能参与胚胎着床过程.

    作者:邢福祺;梁卫华;陈士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肾上腺神经节瘤5例报告

    肾上腺神经节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我院于1992~1999年间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桓;郑少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华法令治疗左房血栓后施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附9例报告)

    目的探讨有左房附壁血栓的二尖瓣狭窄患者用药物消融血栓后行球囊扩张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例预备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以华法令2.5 mg/d治疗3周至1年后复查TEE,其中9例施行了PBMV.结果后1次TEE检查时6例附壁血栓完全消失,左心房各壁及左心耳内壁表面光滑;1例尚残留小钙化血栓在左心耳底部;1例左心房周边仍存在纤维化的附壁血栓;1例左心耳外侧壁小机化血栓存在.行PBMV术中1例发生脑栓塞现象,8例无任何动脉栓塞症.结论口服华法令可消除部分病人的左心房附壁血栓并成功施行PBMV.

    作者:傅向阳;吕俊豪;严子才;唐晓明;杨福庆;丁明学;刘映峰;赵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IL-1预刺激对反义IRAK-2寡核苷酸抑制NF-kB活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介素-1(IL-1)预刺激对反义受体相关激酶-2寡核苷酸(IRAK-2 ODN)抑制IL-1激活核因子-kappa B(NF-kB)的影响.方法实验分IL-1预处理组和非预处理组,以脂质体介导反义 IRAK-2 ODN转染293细胞,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F-kB的含量.结果 IL-1非预处理组反义IRAK-2 ODN不能抑制NF-kB活化,而预处理组NF-kB活化受到明显抑制(4 mg 反义 IRAK-2 ODN与细胞共孵育8 h时,NF-kB的光密度值从ODN转染前的0.835±0.013下降到转染后的 0.261±0.008),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时间(5~24 h)和剂量(1~8 mg)依赖性.结论 IL-1预刺激在反义IRAK-2 ODN抑制IL-1诱导的NF-kB活化中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郭甫坤;李亦蕾;吴曙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p53 cDNA突变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p53基因cDNA突变和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RT-PCR-SSCP检测大肠腺癌组织p53基因cDNA突变,PAb240单抗免疫组化检测大肠腺癌组织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比较两者与大肠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0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cDNA突变51例(51%),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高表达76例(76%),两者同步阳性49例;p53基因cDNA突变与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高表达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Dukes分期无关(P>0.05).从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和log-rank 分析结果看,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高表达与大肠腺癌预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72);p53基因cDNA突变与大肠腺癌预后有关,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3).结论 p53基因cDNA突变与突变型p53基因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高频率p53基因cDNA突变直接反映大肠腺癌预后差.突变型p53基因高表达则可能受多因素影响,不能直接反映大肠腺癌预后.

    作者:季晨阳;季丹;DR Smith;HS Goh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小鼠体内脂质体干扰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脂质体干扰素(L-IFN)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临床药理实验测定L-IFN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小鼠血中,L-IFN的消除相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9.64±0.08)h、(77.83±1.62) ml、(5.59±0.02) ml/h,纯干扰素(IFN)则分别为(7.02±0.04)h、(1 619.00±40.48) ml、(159.80±1.67) ml/h;在小鼠肝中,L-IFN的消除相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10.55±0.30) h、(271.40 ±3.89) ml、(17.83±0.23) ml/h,IFN则分别为 (9.45±0.45) h、(4 709.00±50.42) ml、(345.00±4.26) ml/h.L-IFN在血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IFN的286%,在肝中则为IFN的194%.结论 L-IFN作为一种新剂型,有望日后应用于临床肝炎病人的治疗.

    作者:黄耀芳;胡俊;章廉;王燕军;刘定立;骆抗先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南方医院完成亚洲首例双前臂异体移植术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改良的胶原酶滑膜细胞分离培养法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滑膜细胞培养法.方法修剪、收集关节滑膜层,依次以胶原酶、0.2%胰蛋白酶、0.2%胰蛋白酶-0.02%EDTANa2消化,100目筛网过滤,D-hanks液洗网后培养,行显微镜、电镜、ABC法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示vimentin阳性、CD68阴性,纯度达98%以上,符合B型滑膜细胞特点.结论改良的胶原酶消化法是一种有效的滑膜细胞培养方法.

    作者:彭卫华;侯凡凡;蒋建平;张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在小鼠乳腺中的活性检测

    目的检测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在动物乳腺中的表达活力.方法与结果将乳腺定位表达载体乳清酸蛋白-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WAP-tPA)通过乳腺导管直接注入妊娠后期小鼠的乳腺中,待小鼠产子、泌乳后,检测出小鼠乳汁中tPA的表达量为80 ng/ml.结论此方法可以作为从动物整体水平上检测乳腺定位表达载体表达效力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伟民;赖良学;乔桂林;岳军明;安靓;王凯;付殿国;殷震;李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首期赴美继续教育培训班结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培哚普利对冠心病合并轻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0例冠心病合并轻度CHF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安慰剂平行对照法进行分组,并前瞻性观察经培哚普利治疗8、16 周后,其心率变异性(HRV)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经培哚普利治疗8 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显著变化,而HRV已有显著升高,尤以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指标为著,如rMSSD从(30±17)ms升高至(35±13) ms(P<0.01)、pNN50从(8±5)%提高至(11±6)%(P<0.01)、HF从(9±2)ms升高至(14±3)ms(P<0.01);而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活动均衡性的指标LH/HF从1.5±0.2下降至1.2±0.4 (P<0.05) .培哚普利治疗16 周时,随着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HRV进一步升高.结论研究表明,ACEI可提高CHF患者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其早期效应不依赖于心功能的改善,提示应用ACEI治疗CHF,有可能减少心律失常性死亡.

    作者:刘品明;许兆忠;韩碧银;吕俊豪;傅向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学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电镜观察、Hoechst33342染色、Western blotting 印迹分析法研究Ox-LDL诱导VSMCs凋亡的效应及其分子学机制.结果 Ox-LDL作用VSMCs 24 h后,电镜下VSMCs出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Hoechest33342染色可见,凋亡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出现浓染致密的块状或颗粒状荧光;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53蛋白含量升高,而Bcl-2蛋白含量降低.结论 Ox-LDL 能诱导大鼠VSMCs 凋亡,并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p53和bcl-2基因在Ox-LDL诱导的VSMCs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彭刚艺;凌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我校与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地中海贫血基因芯片项目研究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医药在日本

    日本称中医中药为东洋医或汉方医药.1945年以前,中医中药受到日本政府限制,随着日本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东洋医学研究会于1950年成立.中医药教学和研究工作有代表性的有东京中医药大学、千叶医科大学、关西明治针灸大学等.由于中医药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汉方研究的医生不断增加.1976年东洋医学研究会全国会员数目为10 876人,达历史高峰.此后,对中医药的研究慢慢开始回落,1998年会员数减少到9 398人.同年调查全国注册医生中了解汉方医、会应用汉方药(中成药)的占26%,比1993年以前下降5%.

    作者:汤岳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对本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纳络酮治疗的疗效观察,发现该药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认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凌;黄翠瑶;周惠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聚乳酸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检测聚乳酸(PLA)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体外成骨的过程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BMSC传代细胞分别与PLA进行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及其与生物材料附着情况,检测BMSC的增殖能力、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结果 BMSC可以在PLA表面贴附,PLA对BMSc的增殖及功能表现无明显影响.结论PLA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作为BMSc的载体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

    作者:金丹;裴国献;王前;卢则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上唇植皮术中人中沟及人中嵴的成形

    目的为了避免上唇植皮术中忽略术后正常的上唇美感问题, 对人中沟和人中嵴成形术进行探讨.方法本组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人中成形,一是人中沟区域皮下组织中间切开向两侧反折形成人中嵴,然后在其上植皮.第二种是切除病灶时在植皮创面上保留少许条状疤痕组织,形成人中沟和人中嵴的差别.结果 36例术后满意率为83.3%.结论在面部整形术中应重视此项工作.

    作者:胡志奇;罗锦辉;时安平;黎小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