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吴烨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9岁,高压电击伤后4d、无尿3d入院.既往无肾脏疾病史,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四肢烧伤,面积41%、Ⅲ°.双大腿前面肌肉广泛外露坏死,右膝关节囊开放.
作者:任加良;周一平;季丹;李兰英;陈惠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本文报告4例艾滋病并多系统损害,其中部分系统损害少见且特殊,国内未见报道.1 临床资料 4例均为男性住院病人,年龄40~64岁(平均54.8岁),均经广东省艾滋病检测中心蛋白印迹法检测抗HIV抗体阳性,从初始发病至死亡时间1~6月(平均3.3月).
作者:李亚洁;韩虹;张秀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8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结果 66.7% (4/6)老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40.9% (9/2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存在IgH基因重排;IgH基因重排阳性老年人ANLL治疗缓解率(22.2%)显著低于IgH基因重排阴性老年人ANLL(66.7%) (P<0.05).结论应用PCR技术检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基因重排可帮助了解老年人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此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兵;周淑芸;张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于1997年3月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高达39.5℃,常于下午发作,曾用先锋霉素Ⅴ静脉滴注但效果不明显,5月份未经特殊治疗体温渐至37.0℃.8月20日B超体检发现脾多发占位性病变,23日入我院.
作者:梁树立;朱玮冰;吕祥枝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通过对157例严重糠秕孢子菌感染痤疮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临床上很多痤疮患者乱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药膏治疗痤疮,使轻型痤疮转化为严重糠秕孢子菌感染为主的囊肿型痤疮,给治疗上造成困难.作者将157例严重糠秕孢子菌感染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予治疗.结果表明,抗真菌与抗细菌联合用药较单纯抗细菌治疗效果好.
作者:兰海梅;张建秀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明确本单位烧伤病房流行的菌株及耐药情况.方法以棉拭子收集各类烧伤创面分泌物,用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Vitek-AMS)作细菌鉴定并以GNS、GPS试剂盒行敏感试验.结果送检标本651份,阳性生长545份, G+球菌占66%;G-杆菌占31%,真菌为3%;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检出率为61%,MRSA占97.4%,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检出率为18%;创面细菌伤后10 d以内以G-杆菌为主,而10d以后以G+球菌为主;金葡萄球菌对亚胺硫霉素的敏感率为75%,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1)本病区烧伤创面金葡菌已占明显优势,而绿脓菌比例减少;(2) G+菌和G-菌在创面的出现有一个时间分段;(3) MRSA检出率进一步增高;(4)已出现亚胺硫霉素的耐药菌株,应引起警惕和重视.
作者:荣新洲;王志伟;吴永恒;周一平;陈惠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和转移性腺癌2例.结果γ-刀照射后肿瘤中心和肿瘤边缘的瘤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恶性肿瘤呈急性坏死,良性肿瘤呈延迟性坏死;边缘部位残留的瘤细胞较中心部位多,肿瘤旁脑组织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主要以胶质细胞损伤为显著.结论残留的瘤细胞是肿瘤复发的形态学依据,γ-刀对肿瘤旁脑组织的损伤与脑水肿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提示临床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照射剂量及肿瘤大小,以防止肿瘤复发和预防脑水肿的发生.
作者:赖晃文;王玉宝;杨传红;唐赓云;赖日权;张小鹏;黄卓垣;梁军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用中药骨灵丸进行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POP)的动物实验研究,以观察骨灵丸防治POP疗效并探讨其主要作用机理.方法以维甲酸制作POP大鼠模型,观测骨密度、血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大鼠灌服维甲酸后出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而骨灵丸能够有效对抗模型大鼠出现的骨丢失, 维护骨强度, 保持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骨灵丸可防止POP模型鼠骨丢失, 有效地维持其骨密度, 其作用可能通过影响垂体-下丘脑-性腺轴和/或影响成骨细胞(OB)活性、抑制破骨细胞(OC)活性等途径实现,其防治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李娟;陈晓光;吴启富;陈宝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构建含筛选基因并能在转染细胞内建立HBV复制状态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Bam H与Bgl 粘端互补的特点,将经Bam H线性化的HBV DNA(adr亚型)克隆于表达新霉素基因的载体pcDNA3的Bam H 与Bgl 位点间,获得含头尾串联双拷贝HBV基因组的重组质粒.
作者:刘定燮;骆抗先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1月,乏力、纳差伴发热20余天,双下肢浮肿10d,由消化科转入.查体:营养不良,极度消瘦.腹部高度膨隆,胸腹壁浅静脉怒张,剑突下可扪及15cm ′ 20cm肿物,质硬,有触痛,腰背部、阴囊及双下肢高度水肿.辅助检查:总胆红素35.3mmol/L,白蛋白29.0g/L,球蛋白30.0g/L,HBsAg(-),AFP<25mg/L.
作者:贾随旺;叶方鹏;李朝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按摩配合医疗体育对32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达94%,按摩与医疗体育结合越早,治疗效果越显著.
作者:郭春光;孙木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肌酐和尿酸的新方法.方法选择pH 7.2、120mmol/L SDS、30mmol/L磷酸盐缓冲液作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运行液,利用外标法定量,检测波光235 nm,同时测定尿肌酐和尿酸; 非涂渍毛细管21cm×50mm (1,d);电压10kV,自动进样2s,电泳6min.结果肌酐和尿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000~27.030m mol/L,3000~40.625m mol/L,低检测限分别为9.190m mol/L和20.310m mol/L.建立了直接测定尿肌酐和尿酸两者浓度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本法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都小于4.5%.肌酐和尿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和99.6%.内生化合物和常用药物对此方法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无需作样品稀释,简单、快速、可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
作者:周小棉;邹晓;王毅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存在诸多的易感因素,主要有:(1) 创面广泛,存在时间长;(2) 免疫功能明显抑制;(3) 创面外途径(如肠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大;(4)大量营养物质的丢失.上述问题为伤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带来很大困难.
作者:荣新洲;吴永恒;李志清;周一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体会,从科技人员的角度谈谈培养高层次成果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 成果评审中落选的原因科研成果评审工作已基本规范化,这主要是从成果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或社会效益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三方面进行评价.
作者:李海燕;赵醒村;王可炜;周增桓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5例瘢痕性睑外翻中,继发于烧伤9例,其它外伤4例,感染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小的3岁,大的52岁;单侧下睑6例,单侧上睑4例,单侧上下睑3例,双侧上下睑2例,瘢痕病理分型均为增殖型瘢痕.瘢痕挛缩睑外翻时间3个月~1年,施行手术时间为伤后6个月~2年.
作者:陈阳;吴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男40例,40耳;女28例,28耳.年龄25~52岁,平均38.5岁.左耳38例,右耳30例.患者均为偶然发现耳廓前面外侧上半部有一局限性隆起,无痛,但逐渐增大,偶有胀感、痒感或灼热感.皮肤色泽正常,无压痛,触之较硬或有积液波动感.
作者:周王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RDB是将我们设计的HPV6B、11、16、18、31、33、35的7个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再与经PCR扩增的DNA靶序列杂交,即可在同一张膜上分辨7型HPVDNA的任一型.我们检测尖锐湿疣患者62例,对其中20例进行组织活检,阳性检出率为95%(19/20).阳性检出中,HPV6B型8例(40.0%)、HPV11型9例(45.0%)、HPV6B/11型(混合型)2例(10.0%);对其中42例进行宫颈抹片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2.9%(39/42).阳性检出中,HPV6B型15例(35.7%)、HPV11型19例(45.2%)、HPV6B/11型3例(7.1%)、HPV16型2例(4.8%).结果表明尖锐湿疣患者检出HPV总阳性率为94%,感染HPV型主要为HPV6B及11型.
作者:齐凤菊;徐钤;黄杨中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8~75岁,平均53.7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8例,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9例.其中16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90min冠脉造影证实为溶栓失败病例,并对其梗塞相关动脉进行补救性PTCA.其余4例患者行直接PTCA.
作者:谭积颜;肖春芳;杨红;周蔚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多年来我们应用小剂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明显疗效.其中有2例出现皮下瘀血、瘀斑,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春芳;谭积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门诊患者458例,男187例,女271例,年龄21~45岁.随访2年以上.2 烤瓷修复的护理配合2.1 基牙预备要求严格磨削牙前先让患者放松,医生切磨牙时,护士主动配合患者作好吸唾工作,注意吸引器头的放置位置,同时协助医生牵拉口角,压患侧舌体,以防邻近组织受伤,为医生提供清晰和干净的视野,使基牙预备顺利进行.
作者:刘桂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