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儿卵巢胚胎癌1例报告

陈磊;张萍

关键词:卵巢胚胎癌, 幼儿
摘要:1 临床资料患者,女,1岁,因腹胀12余天,啼哭、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d.入院查体:T36.3℃,心肺听诊正常,腹部高度膨隆,腹壁硬,有压痛,无肠型,肝脾包块未触及,肠鸣消失.B超示肠梗阻.即行剖腹探查:见右卵巢一巨大囊肿12cm×10cm,囊内有血性液约1000ml.切除送检.病理诊断为胚胎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97例次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寻剂量与浓度、浓度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结果 21例血药浓度为10~20mg/L的患者中,有效11例(52.4%),无效9例(4.3%),中毒1例(4.8%).47例患者口服日剂量均为0.3g,血药浓度<10 mg/L的有31例(66.7%),10~20mg/L 的有8例(16.7%),20~30mg/L的有5例(10.6%), >30 mg/L的有3例(6.3%).结论苯妥英钠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大;特殊情况下应监测游离浓度.

    作者:杨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超声内镜对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可能性的术前评估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食管癌和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应用超声内镜检查33例食管癌和28例贲门癌,了解癌肿的影像特征,浸润深度及癌旁淋巴结情况.结果超声内镜显示肿瘤影像特征为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伴部分或全部管壁结构的破坏; 对肿瘤浸润深度诊断总符合率:食管癌为81.8%,贲门癌为75%;对癌旁淋巴结的发现率:食管癌为88.9%,贲门癌为92%;超声内镜发现癌旁肿大淋巴结癌转移率:食管癌为75%,贲门癌为91.39%.结论超声内镜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前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方式的确定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邹小明;黄志勇;王武军;林文;郭文;潘德寿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艾滋病并发多系统损害

    本文报告4例艾滋病并多系统损害,其中部分系统损害少见且特殊,国内未见报道.1 临床资料 4例均为男性住院病人,年龄40~64岁(平均54.8岁),均经广东省艾滋病检测中心蛋白印迹法检测抗HIV抗体阳性,从初始发病至死亡时间1~6月(平均3.3月).

    作者:李亚洁;韩虹;张秀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快速检测与分型

    RDB是将我们设计的HPV6B、11、16、18、31、33、35的7个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再与经PCR扩增的DNA靶序列杂交,即可在同一张膜上分辨7型HPVDNA的任一型.我们检测尖锐湿疣患者62例,对其中20例进行组织活检,阳性检出率为95%(19/20).阳性检出中,HPV6B型8例(40.0%)、HPV11型9例(45.0%)、HPV6B/11型(混合型)2例(10.0%);对其中42例进行宫颈抹片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2.9%(39/42).阳性检出中,HPV6B型15例(35.7%)、HPV11型19例(45.2%)、HPV6B/11型3例(7.1%)、HPV16型2例(4.8%).结果表明尖锐湿疣患者检出HPV总阳性率为94%,感染HPV型主要为HPV6B及11型.

    作者:齐凤菊;徐钤;黄杨中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罕见开放性颅脑颌面部严重创伤抢救成功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1998年9月21日因头颅颌面外伤入院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 C,脉搏10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 10/6Kpa(75/45mmHg),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约3 mm,对光反射弱.

    作者:吴涛;欧阳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冰冻切片制片方法的改进

    冰冻切片是保证术中病理诊断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快速诊断的效果及科研的可靠性.为此,我们在冰冻切片中应用不同的包埋剂及固定液进行反复试验、比较,优化整个制片过程,取得了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青;张进华;张素娟;蒋胜辉;孟海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大鼠Meynert基底核注入海人藻酸后c-fos原癌基因蛋白在脑纹状体边缘区及边缘系统内的表达

    为研究Meynert基底核与纹状体边缘区以及脑内其他跟学习记忆有关的边缘系统结构间的关系,将海人藻酸注射于大鼠Meynert基底核后,观察c-fos原癌基因蛋白在脑内的表达.海人藻酸注射4h后,脑内只有少量c-fos阳性表达;海人藻酸注射8h后,脑内c-fos原癌基因蛋白表达增至高峰.在海马、齿状回、中央杏仁核、纹状体、边缘区中有大量密集的c-fos阳性表达.在终纹床核、丘脑网状核、外侧隔核、丘脑下部视上核、室旁核、前下托及嗅内皮质等处可见较多c-fos阳性表达.在伏隔核、视前区、丘脑底核、黑质外侧部等部位可见少量c-fos阳性表达.海人藻酸注射Meynert基底核16h后,除海马、齿状回、中央杏仁核、纹状体及边缘区中有较多表达外,其余部位阳性标记基本消失.但脑腹侧的梨状前皮质、嗅结节、杏仁皮质核及前嗅核等部位出现大量的c-fos阳性表达.大脑皮质也可见较多c-fos阳性表达.海人藻酸注射48h后,脑内各部位的c-fos阳性反应均消失.本研究结果提示Meynert基底核和纹状体边缘区以及跟脑内其它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边缘系统结构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

    作者:包新民;舒斯云;李胜修;张运周;周光斗;吴文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获高层次科技奖励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体会,从科技人员的角度谈谈培养高层次成果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 成果评审中落选的原因科研成果评审工作已基本规范化,这主要是从成果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或社会效益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三方面进行评价.

    作者:李海燕;赵醒村;王可炜;周增桓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病人经锁骨下静脉植入DDD型起搏器,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2周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室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心胸比例、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均明显好转[分别为0.70±0.13 vs 0.61±0.12、0.29±0.09vs 0.38±0.10、2.30±0.81vs 3.34±0.75(L/min)、1.31±0.71 vs 1.98±0.49(L/min·m2),P<0.05或P<0.01].结论 DDD起搏器治疗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孟素荣;彭健;宋跃明;祝善俊;林春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五年来烧伤创面菌群变化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明确本单位烧伤病房流行的菌株及耐药情况.方法以棉拭子收集各类烧伤创面分泌物,用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Vitek-AMS)作细菌鉴定并以GNS、GPS试剂盒行敏感试验.结果送检标本651份,阳性生长545份, G+球菌占66%;G-杆菌占31%,真菌为3%;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检出率为61%,MRSA占97.4%,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检出率为18%;创面细菌伤后10 d以内以G-杆菌为主,而10d以后以G+球菌为主;金葡萄球菌对亚胺硫霉素的敏感率为75%,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1)本病区烧伤创面金葡菌已占明显优势,而绿脓菌比例减少;(2) G+菌和G-菌在创面的出现有一个时间分段;(3) MRSA检出率进一步增高;(4)已出现亚胺硫霉素的耐药菌株,应引起警惕和重视.

    作者:荣新洲;王志伟;吴永恒;周一平;陈惠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羊膜结节伴多器官畸形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1.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妊娠8月余,阴道流血2h入院.行双胎剖宫产术,术中取出一正常男婴.另一婴儿呼吸微弱,活动力差,脐带细,双下肢融合成鱼尾状,九趾,无外生殖器及肛门.产后10min死亡.两婴共单胎盘,双羊膜囊,畸形胎儿羊膜上见粟粒样结节.

    作者:江庆萍;郭琳琅;曹长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幼儿卵巢胚胎癌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岁,因腹胀12余天,啼哭、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d.入院查体:T36.3℃,心肺听诊正常,腹部高度膨隆,腹壁硬,有压痛,无肠型,肝脾包块未触及,肠鸣消失.B超示肠梗阻.即行剖腹探查:见右卵巢一巨大囊肿12cm×10cm,囊内有血性液约1000ml.切除送检.病理诊断为胚胎癌.

    作者:陈磊;张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突变与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p16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与突变情况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CR、PCR-SSCP技术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进行p16蛋白及p16基因纯合性缺失与点突变检测.结果发现44 (84.6%)例p16蛋白表达阳性,p16蛋白在良、恶性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中p16表达呈现异质性.各肿瘤类型中鳞癌和大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但无显著差异.高分化腺癌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P<0.005).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63.1%)显著低于非转移组(96.9%)(P<0.005).同步检测发现5例标本出现p16基因异常(4例纯合性缺失和1例点突变),相应p16蛋白亦表达缺失,且5例患者临床分期皆为期.结论 p16基因突变与表达缺失参予了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肿瘤分化、转移有关,但可能为肿瘤进程中的迟发事件.

    作者:李伟峰;赵彤;李晓丹;朱梅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大面积严重烧伤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探讨

    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存在诸多的易感因素,主要有:(1) 创面广泛,存在时间长;(2) 免疫功能明显抑制;(3) 创面外途径(如肠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大;(4)大量营养物质的丢失.上述问题为伤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带来很大困难.

    作者:荣新洲;吴永恒;李志清;周一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头尾串联双拷贝HBV DNA重组体的构建

    为构建含筛选基因并能在转染细胞内建立HBV复制状态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Bam H与Bgl 粘端互补的特点,将经Bam H线性化的HBV DNA(adr亚型)克隆于表达新霉素基因的载体pcDNA3的Bam H 与Bgl 位点间,获得含头尾串联双拷贝HBV基因组的重组质粒.

    作者:刘定燮;骆抗先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金属烤瓷美容修复前牙的护理

    1 临床资料门诊患者458例,男187例,女271例,年龄21~45岁.随访2年以上.2 烤瓷修复的护理配合2.1 基牙预备要求严格磨削牙前先让患者放松,医生切磨牙时,护士主动配合患者作好吸唾工作,注意吸引器头的放置位置,同时协助医生牵拉口角,压患侧舌体,以防邻近组织受伤,为医生提供清晰和干净的视野,使基牙预备顺利进行.

    作者:刘桂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和转移性腺癌2例.结果γ-刀照射后肿瘤中心和肿瘤边缘的瘤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恶性肿瘤呈急性坏死,良性肿瘤呈延迟性坏死;边缘部位残留的瘤细胞较中心部位多,肿瘤旁脑组织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主要以胶质细胞损伤为显著.结论残留的瘤细胞是肿瘤复发的形态学依据,γ-刀对肿瘤旁脑组织的损伤与脑水肿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提示临床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照射剂量及肿瘤大小,以防止肿瘤复发和预防脑水肿的发生.

    作者:赖晃文;王玉宝;杨传红;唐赓云;赖日权;张小鹏;黄卓垣;梁军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竞争性定量PCR检测TCRVγI-Jγ基因重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为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竞争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CRVγI-Jγ基因重排技术并定量分析16例ALL病人残留白血病细胞.结果建立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0-5水平.16例ALL缓解期残留白血病细胞为(427±364)×10-5病人.3例病人可检测出寡/亚克隆重排,白血病细胞定量为117×10-5、196×10-5及211×10-5水平,其中1例寡/亚克隆水平在病程中不断增加并导致3月后复发伴克隆演化.结论所建立定量PCR技术简便、快速、灵敏;定量检测ALL缓解期残留白血病有利于预后预测并可应用于寡/亚克隆的定量检测.

    作者:徐兵;李亚洁;周淑芸;杨艺;孙竞;田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骨灵丸对抗维甲酸致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中药骨灵丸进行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POP)的动物实验研究,以观察骨灵丸防治POP疗效并探讨其主要作用机理.方法以维甲酸制作POP大鼠模型,观测骨密度、血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大鼠灌服维甲酸后出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而骨灵丸能够有效对抗模型大鼠出现的骨丢失, 维护骨强度, 保持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骨灵丸可防止POP模型鼠骨丢失, 有效地维持其骨密度, 其作用可能通过影响垂体-下丘脑-性腺轴和/或影响成骨细胞(OB)活性、抑制破骨细胞(OC)活性等途径实现,其防治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李娟;陈晓光;吴启富;陈宝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国内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新概念、新模式的出现已成必然.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1]是国际护理界人士近几十年在实施整体护理中不断探索、总结而形成的一整套系统的整体护理模式.

    作者:谭积颜;肖春芳;周蔚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