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陈晓光;吴启富;陈宝田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参加卫勤保障综合演练的179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演练后学生症状因子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的因子分明显低于演练前,尤以男生及来自城市的学生变化显著.这提示我们应特别注意城市学生及男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李文立;罗海吉;孙俊松;叶卓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思密达对驻营区部队急性腹泻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比较综合性预防(A组)和思密达预防(B组)实施后急性腹泻病的发病率和思密达、黄连素治疗后主要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与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上述措施后急性腹泻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55.76%和46.00%.思密达治疗有效率较黄连素高约20%, 且主要临床表现期明显缩短.结论思密达预防在短期内可以取得同综合性预防措施相似的预防效果,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药.
作者:聂军;孙长柱;梁力;梁晓珊;王红;俞守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p16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与突变情况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CR、PCR-SSCP技术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石蜡标本进行p16蛋白及p16基因纯合性缺失与点突变检测.结果发现44 (84.6%)例p16蛋白表达阳性,p16蛋白在良、恶性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中p16表达呈现异质性.各肿瘤类型中鳞癌和大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但无显著差异.高分化腺癌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P<0.005).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63.1%)显著低于非转移组(96.9%)(P<0.005).同步检测发现5例标本出现p16基因异常(4例纯合性缺失和1例点突变),相应p16蛋白亦表达缺失,且5例患者临床分期皆为期.结论 p16基因突变与表达缺失参予了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肿瘤分化、转移有关,但可能为肿瘤进程中的迟发事件.
作者:李伟峰;赵彤;李晓丹;朱梅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高血压模型大鼠肠系膜血管网灌流过程中灌流液皮质醇、醛固酮的含量,为定量分析血管分泌皮质醇和醛固酮机制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建立用HPLC分离检测皮质醇和醛固酮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0ng/L,仪器系统重复测定变异系数为2.32%,标准曲线线性分析相关系数r均大于99%,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0%.
作者:叶绿;王煊;赵清;周俊岭;张永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通过对157例严重糠秕孢子菌感染痤疮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临床上很多痤疮患者乱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药膏治疗痤疮,使轻型痤疮转化为严重糠秕孢子菌感染为主的囊肿型痤疮,给治疗上造成困难.作者将157例严重糠秕孢子菌感染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予治疗.结果表明,抗真菌与抗细菌联合用药较单纯抗细菌治疗效果好.
作者:兰海梅;张建秀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心脏手术期间及术后血浆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心脏手术,分别在麻醉前、诱导插管后5min、转流开始后10min、停止转流后30min及术后1、3、5 d等时间点从外周静脉取血5ml,进行血浆T3、FT3、T4、FT4、TSH的放射免疫测定.结果在转流期间血浆T3、FT3、T4、FT4均显著降低 (P<0.001);停止转流后有所回升;术后1、3、5d血浆T3、FT3甚至低于转流停止后水平(P<0.01),而血浆T4、FT4 则回升并接近术前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心脏手术期间和术后,确实存在低T3或T4综合征,其对心脏复跳及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有何作用有待研究.
作者:梁仕伟;古妙宁;林春水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多年来我们应用小剂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明显疗效.其中有2例出现皮下瘀血、瘀斑,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春芳;谭积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1.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妊娠8月余,阴道流血2h入院.行双胎剖宫产术,术中取出一正常男婴.另一婴儿呼吸微弱,活动力差,脐带细,双下肢融合成鱼尾状,九趾,无外生殖器及肛门.产后10min死亡.两婴共单胎盘,双羊膜囊,畸形胎儿羊膜上见粟粒样结节.
作者:江庆萍;郭琳琅;曹长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8~75岁,平均53.7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8例,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9例.其中16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90min冠脉造影证实为溶栓失败病例,并对其梗塞相关动脉进行补救性PTCA.其余4例患者行直接PTCA.
作者:谭积颜;肖春芳;杨红;周蔚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曾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DA),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为保证治疗安全、有效、损伤小,患儿家属特来我院咨询而收入院.
作者:孟素荣;彭健;翁昌鸿;马立勤;许顶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8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结果 66.7% (4/6)老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40.9% (9/2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存在IgH基因重排;IgH基因重排阳性老年人ANLL治疗缓解率(22.2%)显著低于IgH基因重排阴性老年人ANLL(66.7%) (P<0.05).结论应用PCR技术检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基因重排可帮助了解老年人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此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兵;周淑芸;张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1999年6月来我院住院检查治疗,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III/6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作者:孟素荣;彭健;许顶立;翁昌鸿;龚渭冰;谢志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在恙虫病中的发生率及其可能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2例恙虫病病人的病历资料,对住院前发热天数、尿蛋白、肝功能等与血浆白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恙虫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高达78.8%,合并肝损害发生率62.7%;住院前发热10d以上、年龄大于40岁、血清谷草转氨酶>40U/L者,血浆白蛋白均较其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对恙虫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应加强恙虫病的营养与支持治疗.
作者:顾生旺;骆抗先;章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袖套法豚鼠至大鼠异种小肠移植模型,初步观察异种小肠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过程.方法行异种异位全小肠移植,移植小肠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以下腹主动脉作端侧吻合,切除受体左肾,移植小肠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行袖套吻合. 结果共实施异种小肠移植40例,成功34例,供受体手术时间平均为150min,血管吻合成功率达90%.再灌流后15~20min移植小肠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移植小肠变黑,肠蠕动停止,失去活力.结论袖套法豚鼠至大鼠异种小肠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静脉吻合口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研究异种小肠移植较好的模型.
作者:蒋邦好;李朝龙;孔令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科于1998年3月11日在湖南医科大学专家指导协助下,首次采用左胸入路、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不阻断主动脉的新术式,成功实施二尖瓣再次替换术1例.现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冀亚琦;童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冰冻切片是保证术中病理诊断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快速诊断的效果及科研的可靠性.为此,我们在冰冻切片中应用不同的包埋剂及固定液进行反复试验、比较,优化整个制片过程,取得了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青;张进华;张素娟;蒋胜辉;孟海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5例瘢痕性睑外翻中,继发于烧伤9例,其它外伤4例,感染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小的3岁,大的52岁;单侧下睑6例,单侧上睑4例,单侧上下睑3例,双侧上下睑2例,瘢痕病理分型均为增殖型瘢痕.瘢痕挛缩睑外翻时间3个月~1年,施行手术时间为伤后6个月~2年.
作者:陈阳;吴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连续运用液-液,液-固相转移催化技术合成2-(2-甲氧苯氧基)乙胺,反应操作简单,收率高.
作者:陈望忠;陈卫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实验资料成骨细胞分离培养取流产胎儿颅骨,无菌条件下清除骨板内外软组织;将颅骨剪切成3mm×3mm,TE酶消化20min除去残留软组织,加数滴血清终止胰酶;再将其剪切成1mm×1mm大小,0.5%II型胶原酶(Sigma)连续消化5次,每次20min,各次消化完毕即加入D-Hanks液吹打,收集第三、四、五次所得上清,1200r/min离心5min,沉淀加0.83%NH4Cl孵育10min去红细胞,1200r/min离心5min,沉淀用199基础培养基洗涤一次后计数接种,3d换液一次.
作者:杨德鸿;陈建庭;金大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明确本单位烧伤病房流行的菌株及耐药情况.方法以棉拭子收集各类烧伤创面分泌物,用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Vitek-AMS)作细菌鉴定并以GNS、GPS试剂盒行敏感试验.结果送检标本651份,阳性生长545份, G+球菌占66%;G-杆菌占31%,真菌为3%;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检出率为61%,MRSA占97.4%,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检出率为18%;创面细菌伤后10 d以内以G-杆菌为主,而10d以后以G+球菌为主;金葡萄球菌对亚胺硫霉素的敏感率为75%,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1)本病区烧伤创面金葡菌已占明显优势,而绿脓菌比例减少;(2) G+菌和G-菌在创面的出现有一个时间分段;(3) MRSA检出率进一步增高;(4)已出现亚胺硫霉素的耐药菌株,应引起警惕和重视.
作者:荣新洲;王志伟;吴永恒;周一平;陈惠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