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mdr1基因表达调控的探讨

袁亚维;张积仁;周殿元

关键词:乳腺癌, 肿瘤多药抗性, MDR1基因, 基因调控, 凋亡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多药抗性(mdr1)的基因调控及其特异的凋亡机制.方法在建立的mdr1肿瘤裸鼠的瘤组织中,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c-myc、野生型p53、p16、Fas和Bcl-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c-myc表达增强;经抗mdr1-ribozyme部分逆转MDR表型后,mdr1肿瘤细胞的p53表达有所升高.结论 c-myc、p53可能参与了对mdr1基因表达的调控,其中c-myc可能起着激活mdr1基因转录的作用.实验还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Fas蛋白缺失、Bcl-2表达升高,提示mdr1肿瘤可能拥有自己特异的凋亡调节机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0例尸肾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体会

    介绍30例尸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护理诊治,根据DGF病因的分析,护理体会是:严格控制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密监测血压,正确选择降压药,维持血压的稳定;科学评估病人心理状况,善于发现心理问题,做好防护措施;指导病人正确服用免疫抑制剂;饮食护理.

    作者:王静新;宣蓓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硬脊膜内蛛网膜囊肿MRI诊断

    目的评估硬膜内蛛网膜囊肿的MRI特征.材料和方法 6例硬膜内蛛网膜囊肿(4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17~56岁不等,平均33岁),行MRI诊断且手术病理证实.使用0.35特斯拉超导型MR成像仪,采用自旋回波和多回波技术.行矢状面、横断面T1加权成像和矢状面T2加权成像.结果病变分布:颈段、腰段、腰骶段各1例,胸段3例.长度为1~4个椎体长度不等(平均2.2个椎体长度).4例囊肿位于脊髓平面,将脊髓推向对侧,其上、下端蛛网膜下腔扩大.1例并发其平面下的脊髓空洞症.所有的MR序列呈现与脑脊液相同的信号.结论 MR是直接显示囊肿的大小、成分及与周围蛛网膜下腔联系的好的手段.它还直接显示囊肿的信号和周围的结构,且无电离辐射、无损伤性、无骨伪影、多平面成像、无需椎管内注入造影剂.

    作者:林曰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于痂下水肿液的实验研究

    目的证实严重烧伤后肠道细菌能移位至痂下水肿液的推想.方法采用Wistar大鼠40只,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造成30%TBSA度烫伤模型,胃肠道导入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作为示踪菌,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同一烧伤模型,而胃肠道导入生理盐水.在严格防止外界污染的条件下,对其痂下水肿液作细菌普通和定量培养.结果实验组30只大鼠中15只的痂下水肿液出现示踪菌,而早出现的时间为伤后12 h,24 h示踪菌量达到1.67×109 cfu/L,对照组中无阳性发现.结论严重烧伤早期肠道细菌可移位于痂下水肿液,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达到对生命造成威胁的数量.

    作者:荣新洲;陈惠英;肖光夏;李志清;张雅萍;周一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三种大枣多糖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作用的比较

    本文比较大枣粗多糖及两种大枣纯化多糖的促小鼠脾细胞增殖作用强度,并分析大枣多糖的构效关系信息.

    作者:张庆;雷林生;林勤保;孙莉莎;杨淑琴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犬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 犬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3只,分对照组(n=7)、ANP组(n=8)和bFGF组(n=8).bFGF组犬复制ANP模型后,每日静脉注射bFGF(5μg/kg).结果 bFGF治疗后,ANP犬肠粘膜损伤明显减轻,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50%,细菌移位数量减少93.3%~96.7%,肠粘膜蛋白质、DN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bFGF可显著减少ANP时肠道细菌移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肠粘膜蛋白质合成,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

    作者:吴承堂;黄祥成;齐德林;黎沾良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常通口服液对大鼠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常通口服液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刮伤其肓肠浆膜,创面滴无水酒精,钳夹壁腹膜制成损伤性肠粘连模型.随机将动物分成5组,分别给5 、10、20 g/kg的常通口服液灌胃,维生素E 0.5 g/kg和生理盐水20 ml/kg灌胃,术后7 d观察肠粘连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通口服液3个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均能降低术后肠粘连的程度(P<0.01),但前者作用优于后者.结论常通口服液具有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

    作者:李会晨;王梦炎;侯连兵;罗仁;陈振德;石汉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我校科研论文的定量分析及其启示

    本文从年代、发文机构、被摘录论文刊发的核心期刊以及核心作者等方面对1990~1997年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摘我校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我校科研进展和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查新咨询工作实践,对发展和提高我校科研水平提出了建议.

    作者:夏旭;李健康;许四洋;李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乳腺癌mdr1基因表达调控的探讨

    目的探讨肿瘤多药抗性(mdr1)的基因调控及其特异的凋亡机制.方法在建立的mdr1肿瘤裸鼠的瘤组织中,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c-myc、野生型p53、p16、Fas和Bcl-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c-myc表达增强;经抗mdr1-ribozyme部分逆转MDR表型后,mdr1肿瘤细胞的p53表达有所升高.结论 c-myc、p53可能参与了对mdr1基因表达的调控,其中c-myc可能起着激活mdr1基因转录的作用.实验还发现mdr1肿瘤细胞的Fas蛋白缺失、Bcl-2表达升高,提示mdr1肿瘤可能拥有自己特异的凋亡调节机制.

    作者:袁亚维;张积仁;周殿元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5%声振人血白蛋白空气微球蛋白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GC-HPLC)、醋酸纤维膜电泳和半微量定氮法测定5%声振人血白蛋白空气微球制剂中球壁蛋白的含量.GC-HPLC确证了球壁蛋白主要成分为人血白蛋白;醋酸纤维膜电泳测定空气人血白蛋白微球制剂中人血白蛋白纯度>90%;半微量定氮法测出球壁蛋白含量平均值为3.56%左右,99%正常值范围为2.52%~4.60%.

    作者:单友亮;金伟军;王向东;陈志良;刘伊丽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监护环境对SICU病人的心理影响及对策

    本文分析了监护环境包括声、光等物理因素和同室病友、医护人员和家属等有关的社会环境,对SICU病人的心理影响,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出做好SICU病人的心理护理,护士必须提高基本素质.

    作者:高钰琳;吴兰笛;吴晓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脊髓内血管畸形的MRI诊断

    MR检查6例脊髓内血管畸形,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例动静脉畸形(AVM),T1、T2加权成像脊髓内显示迂曲的信号流空.T2加权成像在高信号脑脊液中显示更加清晰.1例AVM行增强MR扫描,显示条状不均匀强化.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静脉性血管瘤在T1、T2加权成像上呈现高低混合信号,显示病变内或周围有陈旧血块或含铁血黄素沉着.MRI显示受累脊髓增粗.MR诊断这些畸形相对直接,没有必要行增强扫描,认为MR是评价这些病变的一种十分有用的手段.

    作者:林曰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体会

    本文从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入手,讲一些相应的护理体会.

    作者:万虹;李君;梁玉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动脉移植物附加手术的设计

    体内可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动脉有限.为使长度和管径不符合要求的动脉能用于该手术,作者在显微外科血管缝合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动脉的具体特性,设计出了相应的附加手术.本文介绍了这一附加手术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文林;钟世镇;王武军;蔡开灿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超声照射对声振微泡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与方法造影剂微泡浓度、大小是影响心肌声学显影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2×2×4析因分析法分析不同超声照射条件对造影剂微泡浓度及直径的影响,即声波频率、能量以及照射时间对微泡浓度、大小的单独及交互作用.为临床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检查时选择适宜的超声照射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能量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微泡破坏越多,平均直径越小;照射频率对微泡浓度影响不大,但影响微泡大小,频率越高,微泡越小.结论为减少超声照射对微泡的破坏,提高心肌声学造影效果,应尽可能选用低能量、低频率超声波,并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时间.

    作者:查道刚;刘伊丽;陈树元;金伟军;郑燕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程序用于临床带教的设想与实践

    尝试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临床带教,进行了特色教案设计,提出了以概念带教、以症状带教、以病人带教的方法并从心理护理、基本知识、专科技能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运用,并从理论和技能两方面作了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护理程序与临床带教相结合,把被动、枯燥、灌输式的带教方式,变为了主动、形象、启发式的授教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了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服务的方法,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体现了护理学的科学性,培养了学生对疾病的观察力,提高了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史晋红;肖爱萍;曾立新;陈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10例报告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近期疗效及患者耐受性.方法 10例大肠癌肝转移在螺旋CT定位扫描后,采用Fisher 3DTPS设计治疗计划,Varian 600C直线加速器实施计划, 90 %等剂量线包绕计划治疗体积(PTV),DT:36 ~ 48 Gy/ 5 ~ 7 F/10~14 D.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与放疗前比较,CT扫描肿瘤体积变化总有效率89.5%(17/19).放疗前后血象及肝功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近期疗效肯定,并且是一种安全的、无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卫民;范义湘;陈龙华;许志新;陈红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孕期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19例不同孕期的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T).结果孕妇宫颈CT阳性率为28.2%,阳性组发生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孕期宫颈CT感染对孕妇、新生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及时检测,及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翠华;陈士岭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人腹膜间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目的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是研究腹膜功能的有用模型,我们为此建立了一种改良消化法,以从人大网膜分离腹膜间皮细胞.方法用0.2%胰蛋白酶-0.02%EDTANa2 消化人大网膜组织碎片,细胞悬液经100目筛网滤过后进行培养;瑞士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计算细胞纯度;免疫组化(ABC法)鉴定细胞.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光镜下呈铺路鹅卵石状,纯度达95%以上.细胞表面标志鉴定显示角蛋白、波形蛋白抗原阳性,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白细胞CD45抗原阴性,证实分离培养的确是HPMC.结论胰蛋白酶消化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离HPMC的方法.

    作者:刘宏发;臧燕;侯凡凡;王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普鲁卡因胺对肺血栓栓塞及6-酮-前列腺素F1a 和血栓素B2生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普鲁卡因胺抗血栓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给小鼠注射胶原和肾上腺素混合液,制造肺血栓模型,用放免法测定6-keto-PGF1a 和TXB2含量.结果普鲁卡因胺5 mg/kg,10 mg/kg和20 mg/kg使小鼠的幸存率增加33.3% ~ 80.0%;使6-keto-PGF1a 的产量提高70.8% ~ 223.9%;而同时抑制TXB2的产生,抑制率为20.5% ~ 44.7%,6-keto-PGF1a 与TXB2的比值明显提高,对照组为1.2,药物组为2.6,4.0和7.1.结论普鲁卡因胺具有明显的抗肺血栓作用,其作用与6-keto-PGF1a 和TXB2的比值增加有关.

    作者:林继红;顾为望;单春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垂体结核致尿崩症1例

    中枢性尿崩症病因复杂,而垂体结核致本病者较罕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雪峰;陈红武;窦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