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宜赤;旦增群培;刘锋
目的:我院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吡柔比星是预防复发、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治疗手段.方法:通过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患者进行评估,做好灌注前的心理护理及灌注化疗的知识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了解定期灌注的重要性;在灌注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以避免感染及尿道损伤.结果:灌注顺利,按方案完成了膀胱灌注疗程结论: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按疗程坚持灌注,以预防或延缓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淑权;权渝;杨玉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对目前医患关系和医院实习生沟通行为的现状,通过对在院高校实习生临床沟通行为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高校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提高高校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沟通技能,缓解医患矛盾,维护医患利益.
作者:丁光超;余小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口服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1].口服给药也是儿消化科主要的治疗方法.患儿在住院期间,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加之所服药物种类繁多,次数频繁,在用药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因未做到服药到口这样就导致了口服用药很难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流程管理是针对护理工作中的每一时间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班次,把每一项护理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2],落实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科自2013年01月始利用流程管理,坚持为患儿服药到口,将给药过程中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从根本上扎实优质护理.现将做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预防和避免急诊发生差错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阻断护理差错发生的源头,确保急诊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控制急诊护理质量等途径,发展和完善急诊室护理的工作常规.急诊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紧急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急诊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尊重法律与医学发展的要求,形成工作常规,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必依,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与自身的权益.
作者:国书帅;封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2013年我院确诊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0例,给予三氧化二砷(10 mg)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率达60%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MDS有效,且较安全.不良反应少,成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京春;任春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严重创伤是指危及患者生命的创伤,根据部位伤创伤定级标准,得分≥3分,或根据多发伤创伤严重度评分标准,得分≥16分.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爆炸、高处坠落等多会导致严重创伤,临床各种创伤病人较多,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较为复杂,患者病情变化快,危重程度深,患者常因发生失血性休克或心脏压塞而迅速死亡.因此,提高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显得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抢救严重创伤病人,在急诊科抢救严重创伤病人时,医护人员积极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严重创伤病人获得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现就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作一综述.
作者:徐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青岛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洋性调节气候,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我院门诊就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过敏原的种类及分布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呼吸科就诊病人中考虑存在过敏因素的哮喘和咳嗽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旨在进一步了解本地区患者过敏原特点,以便在防治该类疾病时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5月15日至2013年7月19日在我院就诊的青岛市疑似存在过敏因素的患者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320例.其中男197例,女123例,年龄4-88岁,平均(57.2±30.8)岁.
作者:王琳;薛梅;纪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肺检塞导致呼吸衰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十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4h后其pH值、PaO2及PaCO2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24h治疗组的pH值、PaO2及PaCO2与对照组相比,均(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呼吸机在能有效改善呼吸衰揭患者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都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迁延性肺炎综合治疗在儿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迁延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在止咳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迁延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止咳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妍;李文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旨在说明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预后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缺血性)48小时即进行康复训练与病程在1个月以后进行康复训练的脑卒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后者有效率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开展的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也就越好.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温馨护理在外科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380例均在我院外科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设护理组190例和对照组190例.2组患者的结果对比分析,汇总统计.结果: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馨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疾病的恢复,达到了患者、护士和医生三满意的效果.
作者:熊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护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品质的健康教育将为病人提供佳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农村因病反贫、因病致贫的严重传染病.在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支持是能否完成整个疗程的关键所在.因此,结核病患者心理支持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规范治疗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睿;武俊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膝关节肿痛患者112例,分为两组,每组56例,将单一的针灸治疗予以对照组,而研究组在予以关节腔的注射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较单一针灸治疗具有更佳的效果,可提高治疗总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泮少颖;陆海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临床100例使用留置导尿术患者,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结果:通过留置导尿术,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为盆腔内器官手术前引流尿液,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膀胱.为昏迷、截瘫、尿失禁、会阴部有伤口者引流尿液,以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结论:通过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龙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本院发生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护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抢,患者成功止血,母婴安全.结论:提前预防,做好监测,可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制定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案,及时查找原因,开展有效的抢救工作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母婴死亡的关键.
作者:胡昌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2006年以来我们试用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8例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8-46岁.病程短3个月,长4年,平均2.1.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发作,数量不等的痛性溃疡.溃疡多表浅,直径约3~5mm,表面呈现灰白色,溃疡周边充血水肿而隆起,常发生于唇颊、舌边尖软腭和齿龈等处.轻者每月发作一次,重者溃疡常年此起彼伏.均服过多种药物.2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地30g,木通15g,甘草10g.如便干时加大黄、全瓜蒌;咽喉肿痛者加银花、山豆根;口渴重者加副麦冬、天花粉;气血虚者加党参、黄芪;脾胃状热口臭者加黄连、大黄、山栀.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4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个疗程.
作者:任冬梅;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后再出血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83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后33例再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存活25例,家属放弃二次手术治疗自动出院6例(后证实死亡),死亡2例,存活率75.8%,出院6个月随访,按生活能力测定(ADL),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3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9例;Ⅲ级:需人帮助,可扶柺行走9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3例;V级:植物生存状态1例.结论:及时发现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后再出血先兆,并给于恰当的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建华;黄春刚;张国栋;张术红;刘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分析45例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组45例脑出血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康复率明显增高.结论: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维持呼吸道通畅,多方面护理必不可少.
作者:由宏莉;冯静;曲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颗粒联合干扰素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针剂联合口服匹多美德颗粒,对照组单用干扰素针,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7d内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憋等症状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颗粒联合干扰素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显著.
作者:邓彩艳;刘伟平;张录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