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权;权渝;杨玉惠
目的:通过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分析,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临床回报的输血不良反应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010例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07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2%,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其中过敏反应79人次,占73.8%,以输注血小板引起为主;发热反应27人次,占25.2%,以输注红细胞引起为主;循环超负荷1人次,占1.0%.结论: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积极开展自体输血技术,严格执行输血技术规范,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湘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我院普外科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52例因急性胆囊炎就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所选取病例49例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中47例(包括3例非结石性胆囊炎)完成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例因Mirrizzi综合征Ⅱ型行开腹治疗;4例因胆囊三角致密粘连无法分离中专开腹;(1989年Csendes等根据有否胆囊胆管瘘及内瘘造成胆管壁损伤的程度分4型:Ⅰ型为胆囊管或颈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又叫Mirizzi综合征原型;Ⅱ型为胆囊胆管瘘形成,瘘管口径<胆总管周径的1/3;Ⅲ型为胆囊胆管瘘形成,瘘管口径>胆总管周径的2/3;Ⅳ型为胆囊胆管瘘完全破坏了胆总管壁)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术前细致斟酌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掌握好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边强;张新有;董继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和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死亡58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9例,,中残12例,轻残15例,治愈10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发现诊断、及时抢救,避免漏诊和误诊.对骨折早期手术内固定危及生命的损伤的抢救、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持、正确的手术时机对成功救治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患者手术后进行硬膜外注射镇痛的不同效果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选定的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进行剖宫产的患者共计120例,将患者随机抽样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对试验组患者使用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的方式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芬太尼注射;对在手术中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及患者脉搏血氧的饱和度进行及时的监控.手术进行完以后,对两组患者使用药物后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手术中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及患者的脉搏血氧的饱和度进行对比和分析,差异不显著;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各时点的VAS进行评分,发现VAS的评分都<3分,说明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对这两组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的VAS评分要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两组患者在8h的BCS进行评分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这两组患者在12h和24h的BC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对患者在手术后的超前镇痛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俊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定期健康体检是发现疾病普变化规律的佳手段,从而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效果,昌吉市政府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体检本意是,通过健康体检了解全市在职职工的身体状况,分析疾病发生的特点,对公职人员的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影响健康危险的因素,保证良好的健康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为各级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并为全市公职人员疾病的防治工作,制定健康干预政策和采取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欣;何芳;罗旭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制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价值.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方法:根据院护理部制定的护士考核标准框架,结合骨科护理工作特点,将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级各班组的职责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制作骨科护士绩效考核表,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运用量化考核方法对科护理工作进行考核.结果:与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比较,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提高,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更好地服务患者.结论:绩效考核为一种科学的质量评价方式.
作者:吴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他汀类和贝特类药联合治疗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9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每晚口服10mg阿托伐他汀,每日加服非诺贝特0.25g,对照组49例,每晚口服10mg阿托伐他汀;服药期间患者需改变饮食习惯,进行低脂饮食.结果:治疗组1月后甘油三酯的降低幅度大,其次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不明显,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者一例,升高幅度达正常值的两倍,停用降脂药后恢复正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者一例,未做特殊处理,两周后复查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未见肌痛,对照组甘油三酯多不能达标.讨论:在本地区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同时提示密切监测肝酶和肌酸激酶对保障两药联合安全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陶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方式,分析其治疗优势,总结些许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治疗方案,即龙胆泻肝汤进行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即4个星期的治疗.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我们发现观察组中显效者3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仅为8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采用中医治疗方案,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全程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妇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名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支持性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评价并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全程护理后,与对照组疗效获得较大改善,差异经计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全程护理可以有提高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毛国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抗菌药在特殊生理与病理情况下体内过程与一般正常生理条件下不同,因此必须正确使用用药剂量及给药方案,否则不仅影响疗效而且还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1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量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规应用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并不能确切反应肝脏对药物代谢和排泄的能力,因此对肝功能减退者应用抗菌药常无较精确的计量调整方法.总的来说,肝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具肝毒性药物,或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肝胆系统排泄且血液浓度显著提增高的抗菌药.能以正常剂量用于肝功能减退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等,广谱青霉素的剂量应减少.肝肾功能同时减退者在应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时也应予减量.避免使用的药物包括主要经肝脏代谢和清除的药物如四环素类.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或清除,肝病时虽清除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故减量后仍要使用如林可霉素类.异烟肼、磺胺药,酮康唑必要时慎用.
作者:王丹;刘铁峰;董春慧;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杀虫双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9例杀虫双中毒后心肌酶值增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10例,参麦组9例.参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分,疗程6天.分别于治疗前后第1、3、6天晨采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结果:参麦注射液能减轻杀虫双中毒所致的心肌损伤,抑制CK-MB的释放,酶值及肌钙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杀虫双所致的心肌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能量代谢和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作者:沈新秀;祖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四肢手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之后,在半年至18个月进行定期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切口都愈合良好,而且没有出现病变复发现象,经过x线检查,没有一个患者无骨不连接,显效率高达86.67%.结论: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手术后骨缺损,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宇;毛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对照组患者50例,行全麻术,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以及心率等变化,在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率以及血压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稳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4.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均非常可靠,但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优于全麻.
作者:张俊秾;杨伯炜;杨国栋;郭平;刘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淋病的临床特点及传播途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1例小儿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传播途经进行分析.结果:男12例,女39例,男女比为1:3.25,其中伴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3例;0~1岁组者多,为21例(41 18%),其次为5~10岁组17例(33.33%);1~5岁者居第三,为11例(21.57%);幼女发病率较高,占76.47%.患儿全为间接感染,38例患儿为家庭内感染,如父母、保姆,也有亲戚及托儿所等,有些感染途经不详.结论:婴幼儿的淋病发病趋于增高,传染源呈多样性,来自保姆及私立托儿所(特别是乡村托儿所)的感染值得关注.
作者:李红霞;吴俊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缺陷形成的各种因素,探讨防范护理缺陷的管理对策.方法:针对手术室的护理缺陷的形成因素,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学习,严格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减少手术室的护理缺陷.结果:实施应对护理缺陷的管理对策后,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出现.结论:应对护理缺陷的管理对策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李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57例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双盲的方法,对联合应用小剂量他达拉非和α受体阻滞剂,以及单用α受体阻滞剂对患者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α受体阻滞剂完成治疗后疗效满意.对照组单用α受体阻滞剂疗效也较佳.数据显示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患者疗效良好,其机制仍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立;吴林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以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及SF-36总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 .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SF-36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车荆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冠心病患者伴发心理因素的原因分析,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对178例入组患者进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住院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等共81例,心理因素关系密切.结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合并症、病程是住院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徐伟俊;宋业琳;宋海宁;苏轶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85例子痫前期(PE)患者及107例健康孕妇在不同孕期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①孕早期PE患者及健康孕妇的CRP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随着孕周的增加两组的CRP水平升高;③孕晚期PE患者CRP水平高于正常孕晚期孕妇,且重度PE患者高于轻度P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E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显著.
作者:董海英;陈妍华;刘诗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的护理.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救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照组为21.43%,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76%,两组患者的数据比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红英;徐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