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需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留管时间以及血流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81%,平均留管时间为(273.4±21.4)d;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平均留管时间为(179.2±30.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留管时间更短,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不仅可减低血流不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有效减少患者留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应推广于临床.
作者:沈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院主要研究的疾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运用的方法为经筋针刺法,根据该方法治疗的结果进行相应的临床分析.方法:本院在2009年3月到2012年8月总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9例,经过筛选,总计筛选出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别进行随机分组,并且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将这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数分别为40例,实验组运用经筋针刺法.对照组运用传统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率进行数据统计,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在数据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本院实际的临床治疗,运用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毛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及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常规的药物是不能够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但可以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入手,以便更好的控制疾病的恶化.中医的精髓在慢性病方面主要体现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理论上,从“整体观念”角度分析,对于慢性病需要从患者、社区、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结果:中西医的结合也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向,中医药强调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逐渐蔓延,中医药在这些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结论:进一步拓展中医药的服务范围不断增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能力.提升人民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2年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品种、规格、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卡波糖片销售金额连续3年排首位,销售金额排序,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有DDDs排序呈逐年上升趋势,格列齐特DDDs排序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品种齐全且结构合理,医生应根据患者血糖高低、体质、年龄等的差异合理选用药品,有效地控制好血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罗德福;葛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单胎孕妇626例,都进行超声畸形胎儿筛查,同时进行了随访调查.结果:筛查出胎儿畸形10例,检出率为1 6%.其中神经管畸形3例,单脐动脉1例,肾积水1例,唇裂1例,肠管外翻1例,颈部淋巴囊肿1例,其他2例.经过随访核实,发现出生缺陷儿11例,为此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漏诊率为10.0%,漏诊的1例为神经管畸形.结论:胎儿畸形的类型分布广泛,超声检查有有效、简便的诊断价值,但是也需要积极进行随访观察.
作者:蒋琪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中暑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收入我院综合监护病房15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治愈12例(80%),死亡3例(20%).结论: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及早发现,早期采取有效降温、液体复苏、重要脏器功能保护、高压氧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作者:陈思怡;汤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介绍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25例垂直半喉切除及喉功能重建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5例垂直半喉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手术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5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在预想范围内,出血少,无一需要输血,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结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需要对手术的熟练掌握程度.
作者:邹艳君;吴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宫内节育环(intra-uterine device,IUD)放置是目前采用为广泛的一种避孕方法.全世界有高达1.2亿的妇女以此作为首选避孕节育方法,其中的80%在中国[1].我国自1959年开始大力推广使用IUD[2],因此寻找适合育龄妇女使用的IUD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对各种IUD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都有不同的报道,本文综诉5种常用的IUD的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孙广霞;王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收住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蛋白代谢、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初步探讨肠内营养剂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46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自制匀浆膳食作为对照,实验组应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作为干预,监测患者入院第1天、第14天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等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14天,与对照组相比,肠内营养剂干预组血红蛋白、白蛋白下降程度较轻(p<0.05)(见表1),而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两组之间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曹杏;沈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护理配合.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施行ESD的68例患者,术中默契配合,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效果显著,ESD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术中大出血,行手术治疗;3例患者出现穿孔,经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后好转,其它无出血、穿孔及并发症,均好转出院.结论:对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实施ESD治疗,术中默契配合,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桥兰;谭江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2例(108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小梁切除术组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由同一位医师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功能性滤过泡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3%,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77.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方面的差异性不大,但是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羊膜在青光眼手术中使用,可以提高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降低滤过瘢痕,还可以对手术成功率进行有效提高.
作者:肖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柔韧性好,减少病人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刺激性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穿刺的成功率,若穿刺失败不仅影响后续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在抢救病人的关健时刻还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查找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找出对策是我们所有护理人员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作者:贺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供出院后的延伸服务,可以更好的帮助患儿家长出院后更好的照料患儿,减少疾病复发率,与患儿家长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医院的影响力.方法:对照组:为随机选取2012年6月-8的50名正常出院的患儿,出院后来做护理延伸服务,1个月后进行电话满意度调查观察组:随机抽取2012.9月-11月间50名正常出院患儿,出院后1周内进行护理延伸服务,1个月后进行电话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电话回访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护理延伸服务以来病房满意度较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钱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清创缝合术病例60例,随机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评价心理干预在急诊科清创缝合术的效果.结果:干预组中担心术中疼痛较对照组减少1例,焦虑恐惧减少17例,安全感增加13例,统计学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减轻疼痛的刺激,减少不良情绪的刺激等心理干预,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韩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AMI患者血清H-FABP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对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2009年7月-2013年2月发病时间≤3h的AMI患者305例,并行CAG检查及药物治疗,根据入院时H-FABP分为阳性组215例及阴性组9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心功能和预后.评价其对治疗方法、预后评估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阳性组多支血管病变例数、心律失常发生及恶性心血管事件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TEMI比例和心功能Ⅳ级在阳性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是诊断和判断AMI患者预后的更灵敏的指标,可更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程度,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积极介入治疗.
作者:高东美;徐伟;刘宇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行舒适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初产妇116例,均行剖宫产手术.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结果:分析两组产妇的疼痛状况,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比较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产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剖宫产产妇康复期间的行舒适护理,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玉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基层中医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基层中医院50名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基层中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率达到49.4%,其中比率高的是医院感染控制责任归属知晓率,达到80.0%,比率低的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管理知晓率,仅为12.0%.结论:研究表明,基层中医院医务人员缺少对医院感染知识认知能力,所以必须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学习,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能力.
作者:吴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初产孕妇实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228例初产孕妇,按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为114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94.7%(108/114)明显高于对照组50.9%(58/114);此外,干预组在产后出血、剖宫产、产程、新生儿窒息、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初产孕妇实施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初产孕妇的不良情绪,让其掌握相关的孕产知识,对自然分娩率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同时减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的生命健康.
作者:梁杰;李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定义为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其本质是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导致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和出现酸中毒.据统计数据显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活产婴儿中为l‰~10‰[1],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并可使血流重新分配以保证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而此时肾脏、胃肠道、皮肤等的灌注量相应下降,因而新生儿窒息后较易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 injury,AKI)[2].
作者:孙兰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肇庆市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对怀集县梁村镇梁村中学和中心小学及桥头镇桥头中学和中心小学共4所学校的初一和四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测定身高、体重和腰围,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调查中学生共328人,小学生284人;男性292人,女性320人.父母均外出组儿童260人,父母都没有外出组儿童267人,留守儿童占比为56.4%.父母亲均外出组的儿童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均存在身高和腰围低于父母亲均未外出组儿童的情况.(t=3.1,P=0.002; t=2.658,P=0.011; t=3.271,P=0.001;t=2.658,P=0.011等).调查对象生长迟滞和消瘦比例分别为35.5%和40.5%.父母外出组四年级男生生长迟滞比例高于父母未外出务工组(p<0.05).留守儿童中,小学生生长迟滞和消瘦比例高于中学生.(p <0.05,p<0.01).结论:应开展综合性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以改善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
作者:张镜明;谭锦权;闲蓝波;谭绍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