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李立群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保守治疗与手术清宫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10.1-2013.1收治的200例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清宫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为4-5天,对照组阴道流血时间为2-3天(p<0 05).观察组治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98%(P≥0.0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保守治疗与清宫手术治疗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清宫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叶望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加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6月-2012年12月9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组)及复方胰酶散组(对照组)治疗1月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加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
作者:石克强;李绍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头位分娩时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施行经阴道徒手旋的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186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施行了手法旋转.结果:产程中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及早识别适时有效采用经阴道徒手旋胎头,可降低剖宫产率,并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母婴并发症,保证分娩顺利母婴安全.结论:手法旋转胎方位操作简单,易掌握,母婴损伤小,不失为一行之有效的方法,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韦名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方法对于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患者共40例,对其采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本文4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15 0周.患者在术后未发生骨髓炎、愈合延迟、愈合畸形等并发症,但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通过积极的处理后终康复出院.结论:采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治疗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吕冠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的护理重点就是对患者的安全护理,这也是对护理质量做出评价的衡量标准之一.那么,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怎样才能够降低安全隐患就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针对此,本文以神经内科为例,对期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做出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即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水平、强化健康教育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强化安全监督管理.
作者:于晓枫;杨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草木犀流浸液片对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草木犀流浸液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水肿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草木犀流浸液片在防治混合痔术后水肿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阮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妇女绝经后引导出血是妇科病的一种常见病,因与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临床医生特别重视.绝经后引导出血的原因多且复杂,我站从2005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了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126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13年9月我站妇科门诊收治了绝经后阴道出血126例.年龄40---60岁 平均54岁自然绝经1-15年,一生未孕者6例,性交出血9例,白带增多伴出血21例,宫腔内放置节育环16例,其余均为无诱因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5年出血50例,5-10年44例,10-15年者29例,15年以上3例
作者:德吉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科服用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予以临床分析,并探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的误区,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服用抗生素药物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应用抗生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儿科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每组患儿13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病发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等症状均属于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不存在差异性,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儿科患者应用抗生素后的不良反应,对症防治,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黄成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220例频发室早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一日3次,每次2包(儿童据病情酌减),连续用药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Q-T间期,P-R间期及大QTc的变化情况.若患者经过1周治疗,早搏未得到改善,则改用心律平,一日3次,每日150mg,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稳心颗粒可显著改善患者早搏症状,用药1周,总有效率为54.13%;连续治疗4周后,总有效达80.23%.此外,稳心颗粒对患者心率,Q-T间期及P-R间期等均无显著影响.治疗期间,仅有2例患者因过敏而停药,余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应推广于临床.
作者:马移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日常的健康体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从而影响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在体检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多花1分钟都有可能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本文通过对不恰当的医患沟通在体检工作中的主要表现及防范措施加以探讨,强调良好的沟通在体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建霞;董红军;殷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62例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比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明显好转,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心态比较显示患者在担心外貌改变、别人歧视与偏见、疼痛,术前紧张恐惧、难以接受手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眼球摘除术患者术前的焦虑心理,患者能够面对现实,以稳定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配合手术治疗,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赵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的重要作用,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哮喘发作入住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4例进行研究,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生活习惯均相匹配(P>0.05).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呼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哮喘患者应用呼吸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
作者:陆雪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院对门诊98例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方法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门诊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发现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它起效快,可以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抢救中毒和休克、排除和稀释体内毒素和补液增加循环血容量,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补充营养维持热量;快速静脉滴入药物迅速起效以提高疗效;探讨门诊静脉输液的优点及方法、留置针注意事项;病人心理护理和巡视输液的重要性;输液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和/或家长沟通技巧和方式;局部并发症的护理;拔针手法等做了阐述.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金宇;隆翊群;周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在不同月份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其发病相关原因、做好妊娠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从2012年9月1日开始按照新的GDM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到2013年8月31日结束对妊娠24~28周孕妇进行了1083人次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结果: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者198人,发病率18.28%,经过卡方检验,结果是5、6、7、10四个月糖尿病发病率极显著的高于其他月份(p<0.01),2、4月糖尿病发病率显著的低于其他月份(p<0 05),1、8、9、12月接近平均水平,3、11月糖尿病发病率极显著的低于其他月份(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在不同月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做好妊娠期的健康教育和早期干预.
作者:葛月萍;岳松芳;闫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它与其他性传播疾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探讨BV的疾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B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自从2005年1日,在甘南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项目开始启动以来,在2012年5-9月期间对合作市2个乡一个街道办的160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对其中120例BV患者及同期100例健康妇女进行查体,记录临床资料并对照分析研究.
作者:朱风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脊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现呈现出大众化与年轻化的趋势,其高复发率成为制约脊柱病康复的主要问题.前期多项研究与文献梳理显示脊柱病的反复发作与本体感觉调控功能下降有关,现从本体感觉角度探讨脊柱病的发病机理.
作者:林建平;陈少清;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王诗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我县积极开展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工作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现在与过去的比较来总结成绩和发现问题.结果:规范了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论:开展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工作对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汪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08年-2013年期间本院就诊的11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肌酐清除率水平分为Ccr≥90 mL/min的肾功能Ⅰ级组、Ccr 60~89mL/min的肾功能Ⅱ级组、Ccr 30~59mL/min的肾功能Ⅲ级组,Ccr <30 mL/mm的肾功能IⅣ级组.检测血清Ccr、Scr、Urea、Cys C及尿液中NGAL含量.结果:肾功能Ⅱ、Ⅲ、Ⅳ级组患者的Cys C、NGAL水平均明显高于肾功能Ⅰ级组,且肾功能Ⅳ级组高于Ⅲ级组,肾功能Ⅲ级组高于Ⅱ级组,肾功能Ⅱ级组Scr、Urea水平与肾功能Ⅰ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tatinC和尿NGAL的检测能够早期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损害,且其水平的高低可以反应肾损害的程度.
作者:梁卫东;邱波;袁良东;张士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N组)9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D组)84例不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N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1.7% vs 78.6%,P<0.05),显效率两组无差异(74.0% vs 71.4%,P>0.05);N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2.7% vs 73.8%,P<0.05),显效率两组无差异(73.0%vs 70.0%,P>0.05).结论: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也基本恢复正常,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栗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患者选自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4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要比对照组高,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 6%,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整体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而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徐彩风;张霞霞;孙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