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126例分析

德吉草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 绝经后阴道出血, 妇女绝经后, 自然绝经, 临床资料, 性交出血, 临床医生, 妇科门诊, 恶性肿瘤, 节育环, 宫腔内, 妇科病, 常见病, 年龄, 白带
摘要:妇女绝经后引导出血是妇科病的一种常见病,因与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临床医生特别重视.绝经后引导出血的原因多且复杂,我站从2005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了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126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2013年9月我站妇科门诊收治了绝经后阴道出血126例.年龄40---60岁 平均54岁自然绝经1-15年,一生未孕者6例,性交出血9例,白带增多伴出血21例,宫腔内放置节育环16例,其余均为无诱因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5年出血50例,5-10年44例,10-15年者29例,15年以上3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25例临床分析

    分析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警惕双硫仑样反应,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事项,避免该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张丰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临床使用的效果和护理.方法:2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留置时间、回血、堵管、静脉炎、外渗与针刺伤的发生率.在进行正压无针连接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给予观察和护理.结果:两组肺结核患者在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外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肺结核患者在留置时间、堵管、回血、静脉炎、针刺伤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堵管、回血、静脉炎、针刺伤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留置针.结论: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即可有效防止血液回流,减少留置导管的堵塞和留置部位的红肿,又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毛志芳;周晔;肖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腔镜下下肢静脉性营养障碍的治疗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小腿皮肤营养障碍的腔镜下深浅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造成的小腿皮肤营养障碍的27例患者,28条肢体行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的治疗效果.结果:27例28条肢体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出血,术后所有患肢曲张静脉团消失,局部疼痛缓解,23条肢体内踝沉着色素减轻,2条肢体溃疡在4周至6周内完全愈合,无溃疡复发及新溃疡的形成,术后无组织水肿.结论:SEPS术损伤小,溃疡愈合快,可有效降低切口并发症.

    作者:李硕贤;鲍文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责任护士跟随科主任、诊疗组长查房在试点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跟随科主任、诊疗组长查房新型服务模式在试点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主管医生汇报病史,对疑难、重点护理问题科主任、诊疗组长、护士长现场沟通,医护以不同的角度,对每位病人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保证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到位.结果: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全面提升,患者科室满意度均提高.结论:责任护士随科主任、诊疗组长查房,建立了新型的医护合作模式,构建了和谐的医护关系,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杨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头位难产的识别与干预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识别头位难产倾向,及时做出判断,合理干预,保证母婴平安.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3年5月一年间498例头位难产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结果:在孕期进行营养指导,避免胎儿过大、胎头过硬;临产后可加强分娩指导;让孕妇消除的分娩的恐惧及误区;行导乐分娩,让家属全程陪伴.均可减少难产的发生机会.结论:头位难产是产科常见而又难诊断的问题,是在临床医护人员严密观察产程后得出的判断;正确处理胎头位置与产力两个可变因素,可使难产变为顺产,同时可降低剖宫产率及围生期母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王江鱼;祁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严密的术后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术肢伤口,疼痛部位,出血情况,出入量,意识,皮肤的温度等,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后教育.术后严密的监测生命体征及伤口的出血情况,并遵医嘱正确及时的用药,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并减轻患者的痛苦.结果:35例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术后造影显示病变消失,且无任何症状;5例患者出现速走神经反射,经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术后严密的监测生命体征及伤口的出血情况,并遵医嘱正确及时的用药,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辛爱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服务模式变革下的护理工作效率

    通过医院后勤被服服务的变革、延伸,将临床护理人员的被服管理、病床前的被服更换职责,变革到后勤洗涤中心,减少护理人员琐碎事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幸海鹰;代婧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

    《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004年3月 15日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从院领导重视、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认识、广泛收集ADR资料和认真审核网上直报四个方面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

    作者:刘晓红;林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侧脑室内囊实性占位性病变1例

    病例女,43岁.头痛并进行性加重,伴间断性恶心、呕吐2天入院.患者15年前无明诱因出现头痛,以左侧枕部为著,伴视物模糊.近年进行性加重,2天前头痛伴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门诊CT诊断透明隔囊肿,并以透明隔囊肿收住入院.CT示侧脑室体部扩大,临近脑组织稍受压,侧脑室壁张力增高(图1).MRI平扫示侧脑室区可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并可见分隔,右侧壁可见小结节状等T1等T2信号影(图2).MRI增强示右侧壁小结节明显强化,囊性区及囊壁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图3).MRI诊断考虑囊性胶质瘤,室管膜下瘤?

    作者:康安发;荣永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病复方制剂用药进展

    通过研究近十几年降压药物的新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新出现的长效复方降压药的应用.发现长效复方降压药对血压的控制及血压的稳定性都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减少了副作用,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并对高血压病的复方制剂进展加以介绍.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肩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8例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超前镇痛组(A组)、常规镇痛组(B组)和对照组(C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B组、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生理盐水0.1 mL/kg,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记录三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24h内芬太尼使用量及PCIA使用情况,以及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间点B、C组评分(P<0.05).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A组明显低于B、C两组(P<0 01).PCIA留置时间A组明显低于B、C两组P<0.05).三组各时间点无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肩关节镜患者的术后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患者术后镇痛.

    作者:李美睿;房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细菌性阴道病病因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分析探讨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它与其他性传播疾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探讨BV的疾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B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自从2005年1日,在甘南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项目开始启动以来,在2012年5-9月期间对合作市2个乡一个街道办的160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对其中120例BV患者及同期100例健康妇女进行查体,记录临床资料并对照分析研究.

    作者:朱风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例支原体肺炎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分析,总结支原体肺炎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份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在4-10岁,以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居多,存在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者达50%,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是目前临床诊断支原体感染的常用的试验证据.但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其检出阳性率仅50-60%.结论:支原体感染时继病毒、细菌之后小儿呼吸道感染十分重要的致病原,小儿肺炎时肺内出现大片影要想到支原体感染,用头孢类抗炎药治疗无效时要想到支原体感染.

    作者:石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联合卡铂(carboplatin,CBP)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5例老年晚期的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接受PEM联合CBP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CBP的临床对照观察.观察的终点目标是有效率(RR)、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1年生存率以及毒性反应.结果:可评价的45例患者,共完成92个周期化疗.有效率:PEM组和GEM组分别为43 5%和40 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TTP和中位生存时间:PEM组分别为6 2与8 9个月,GEM组分别为5 8与7 8个月;1年生存率:PEM组和GEM组分别为50.0%和47.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EM组明显低于GEM组.结论:PEM组和GEM组老年晚期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相近,中位TTP和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均相似,但PEM组耐受性及毒性反应低于GEM组.PEM联合CBP方案可作为老年晚期NSCLC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郑锦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对哮喘患者护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的重要作用,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哮喘发作入住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4例进行研究,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生活习惯均相匹配(P>0.05).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呼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哮喘患者应用呼吸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

    作者:陆雪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制剂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收住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蛋白代谢、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初步探讨肠内营养剂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46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自制匀浆膳食作为对照,实验组应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作为干预,监测患者入院第1天、第14天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等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14天,与对照组相比,肠内营养剂干预组血红蛋白、白蛋白下降程度较轻(p<0.05)(见表1),而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两组之间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曹杏;沈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术后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是耳鼻喉科近年来开展的新型微创手术,鼻窦内窥镜手术在鼻外科学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彻底清除病变、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点外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术后加强护理,使其治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减低复发率,现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疗效.方法:观察56例脑积水患几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前后临床疗效、脑电图、智能的改变,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脑室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脑电图异常率、智能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1).术后并发症6例(10.7%),其中转流管阻塞2例,术后感染1例,腹胀、腹痛1例,恶心呕吐1例,皮下积液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疗效显著,在对并发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前提下,是临床治疗小儿脑积水的较好选择.

    作者:吕强;齐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科护患沟通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个患儿入院,往往牵动着家长带着不同程度的担心和焦虑.对患儿及家长实施整体护理,将会显得愈加重要.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让家长放心、满意为目的而开展的优质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患儿取得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护患沟通技巧的灵活运用则是成功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保证.本文就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方法技巧、应对策略等方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倩;程露;蒋华;王亚倩;许艳;杨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67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及饮酒等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结果:吸烟21例,高血压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例,血脂异常15例,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阳性3例,酗酒10例,风心病3例,糖尿病3例.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娜;李学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