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琪明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手足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泡洗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对照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之有效率73.3%(P<0.05).结论:中药泡洗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手足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方法: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卫生管理,完善体系建设.涉及预防、分级上报、协调、检验、完善后勤保障,健康评价等环节.结果:监测群发性食品中毒应急预案.结论:实施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防止突发事件的漫延.
作者:邵梓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纤维环退行性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得髓核等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则方膨出或突出的以腰疼为首发症状的临床多发病.多与劳动强度、外伤及长期曲体位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好发腰4、5,腰5、骶1,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导致其发生炎症、营养障碍和传导损害,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继而造成膝骨关节炎、足下垂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所以预防其发生和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比严重后手术治疗更为重要.
作者:赵友聪;付希来;杨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PAVM)是一种肺部血管异常性疾病,具有高度遗传倾向.目前对该病的报道多数是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PAVM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血管发育相关基因和伴有PAVM的其他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基因,诣在从遗传学领域探讨PAVM的致病机理.
作者:王雅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要点及健康指导.方法: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全身疗法的护理,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做好伤口和疼痛的护理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结论定时、定量、正规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观察.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如何预防疾病传播的相关措施.合理搭配饮食,满足机体蛋白质及热量的需要.保证充足休息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作者:章露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老年人慢性房颤抗凝疗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19例房颤者给予抗凝疗法(华法林组),120例阿司匹林组,32例对照组.对三组不良事件、生存质量和华法林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加强我区临床医护人员对维吾尔族老年人慢性房颤引起脑卒中的认识及正确使用华法林抗凝知识.
作者:杨玉艳;王静萍;王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新生而期”主要是是从母亲子宫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新生儿需要爸爸妈妈们的细心照顾,因此父母们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是必要的.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潜伏期人工剥离胎膜联合无痛分娩护理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待产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行无干预待产观察,观察组产妇在潜伏期先行人工剥离胎膜,后行常规无痛分娩.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顺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观察组产妇有效的减轻甚至消除了疼痛感,而且有效的降低了产前助产及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高,在促进母婴健康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妇的舒适感及自豪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珺;康冰;刘颖;李文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流行性疾病,病情严重者通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患儿中枢损伤严重者可能引起患儿死亡.亚低温疗法常用于治疗脑缺血、脑缺氧等病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为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治疗,应用亚低温治疗1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3 5天,可见亚低温疗法能有效的保护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樊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病例2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处方为: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甲硝唑400 mg;口服2次/d,疗程2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均根据其不同的证候特征,辨证施治,给予相适应的中药汤剂内服.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74.19%,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痊愈率为59.68%, 总有效率为73.39%,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吴祥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急性播散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急性播散性脑炎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颅MRI可作出诊断.结论:急性脱髓鞘性脑脊髓病是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的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王婷;许宏伟;匡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于我国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个患儿入院,往往牵动着家长带着不同程度的担心和焦虑.对患儿及家长实施整体护理,将会显得愈加重要.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让家长放心、满意为目的而开展的优质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患儿取得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护患沟通技巧的灵活运用则是成功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保证.本文就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方法技巧、应对策略等方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倩;程露;蒋华;王亚倩;许艳;杨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睡眠状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9位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睡眠日志,手术前后主观睡眠情况评估,失眠类型和影响睡眠的类型好影响的主要因素等内容.结果:病人在手术前后6天中的平均睡眠为4 1~6.3h,主观上认为睡眠状况睡眠变差者达62%~92%.结论:护士对手术前后患者失眠状况要有正确地认识,并及时给与有效的护理.
作者:卢彤阳;张付英;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方法对于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患者共40例,对其采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本文4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15 0周.患者在术后未发生骨髓炎、愈合延迟、愈合畸形等并发症,但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通过积极的处理后终康复出院.结论:采用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治疗胫骨严重粉碎型骨折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吕冠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急救处理及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PHT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例入院后即给予基础疗法,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低流量吸氧;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以及一般支持疗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瘀丸(赤茯苓、半边莲、水蛭、虻虫、大黄等),一次2粒,一日2次.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大,两组病人治疗后脑内血肿均见减少,治疗组血肿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通过急救处理及中医康复治疗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魏启明;李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总结分析,将其中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41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810例进行时照,再次剖宫产139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415例进行对照.结果: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与非癜痕子宫阴道分娩比较,在产时、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评分、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 05);再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比较,再次剖宫产产时、产后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切口愈合差、住院时间长(p<0 05).结论:如产前对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充分评估,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条件,产程中密切监护,部分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亲、胎儿、新生儿有极高的危险,可导致一系列母儿并发症,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护理干预,降低母儿并发症以及围生儿期死亡率.
作者:覃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寻求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药物,特对宫颈炎康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局部用药,具体为夜晚临睡前将宫颈炎康栓放置于阴道后穹隆,隔天1次,每次1粒,10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使用1~3个疗程.结果:研究表明3疗程治愈率高达69.52%.对于正确放置的轻度宫颈糜烂效果尤为突出.随着疗程增加,疗效逐步提高,终有效缓解患者自觉症状,改善阴道清洁度,帮助恢复阴道的自洁功能.结论:宫颈炎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初运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2年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品种、规格、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卡波糖片销售金额连续3年排首位,销售金额排序,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有DDDs排序呈逐年上升趋势,格列齐特DDDs排序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品种齐全且结构合理,医生应根据患者血糖高低、体质、年龄等的差异合理选用药品,有效地控制好血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罗德福;葛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需求知识知晓率情况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获得观念、焦虑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获得观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苏琳虹;李雪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