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专昌;孙珊珊;王金善
总结并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了解社区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树立护理服务新理念,培养社区护理服务人才,提倡以人为本,优化社区服务,实施护理服务新理念,提升病人满意度,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服务,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张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治疗后仅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VCmax、PEF、FEV1、FEV1/FVC及6-MWD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考量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COPD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切实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正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有效率达到98%.方法:浮针配合针刺牵引治疗15天结果:治愈45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结论:浮针配合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方云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对临床确诊慢性盆腔炎给予野菊花栓配合微波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10d~14d,接治愈、显效、无效统计分析临床综合疗效.结果:90例中治愈37例,显效31例,总有效率为75.6%.结论:野菊花栓辅助微波治疗对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于我国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个患儿入院,往往牵动着家长带着不同程度的担心和焦虑.对患儿及家长实施整体护理,将会显得愈加重要.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让家长放心、满意为目的而开展的优质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患儿取得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护患沟通技巧的灵活运用则是成功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保证.本文就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方法技巧、应对策略等方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倩;程露;蒋华;王亚倩;许艳;杨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妇产科护理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作者:石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是儿科常见的急症,5岁以下儿童2~3%有热性惊厥史,在小儿各类惊厥中占30%,约有15~20%可转为癫痫.长时间的热性惊厥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重者影响智力发育,特别是对学习记忆有影响[1],甚至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就热性惊厥的相关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县级医院临床护士工作满意状况,为有效提升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而制定相应对策,解决护士现有的问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一所县级医院13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32份.结果:护士对节假日、夜班补贴不满意,认为应执行夜班双岗制;其次对实际收入也较为不满意,认为科室人员配备不足,不愿意服从APN排班,更趋向于弹性排班,觉得工作压力大.结论:护士对工作满意状况整体水平低,需从各方面探讨对策,加以改进,提高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复杂性肛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复发性肛瘘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病率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复发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可改善单纯西医治疗法的并发症,疗效安全可靠,对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共7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总结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孕34 ~ 36+6周组孕妇分娩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孕28~33+6周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孕妇各项情况比较,研究组产后孕妇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来说,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并合理进行保胎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率,使其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影响.方法:将63例接受肺穿刺活检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采取肺穿刺活检术常规护理,干预组32例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紧张、恐惧、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紧张、恐惧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 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制度管理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完成药房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门诊药房在药剂科主任领导下编写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制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违者必究.定期进行讲课培训,不断强化业务能力;通过制订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降低调配差错率;各工作区域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各岗位工作人员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积极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细致、准确快捷,窗口服务主动热情、态度和蔼,与医生和护士主动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作者:樊贺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感染性疾病患儿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的水平,探讨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检测对小儿心肌炎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间来我院确诊为心肌炎的患儿152例的临床资料,并选取150例检测无心肌炎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TnI、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然后统计对照组患者中患其他疾病的患者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其他疾病的患者肌酸激酶(CK)与同工酶(CK-MB)与观察组无差异.结论: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均可以作为诊断小儿心肌炎的依据,但这些个别指标的异常并不能判定为心肌炎,在诊断中应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作出诊断,防止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的发生.
作者:蔡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100例临床尿常规检验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影响检验结果,但通过合理的相应措施可以避免影响,取得丰富检验经验.结论:临床尿液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值得广泛重视.
作者:魏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2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高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例患者死亡,23例患者存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
作者:朱国瑞;冯瑞华;张俊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会阴侧切的产妇80例,进行伤口感染的调查,并积极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发生伤口感染6例,发生率为7 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粒细胞缺乏、低蛋白血症等(P<0.05).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与护理干预后,都痊愈出院.结论: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于产妇的自身状况有关,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作者:尚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在不同月份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其发病相关原因、做好妊娠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从2012年9月1日开始按照新的GDM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到2013年8月31日结束对妊娠24~28周孕妇进行了1083人次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结果: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者198人,发病率18.28%,经过卡方检验,结果是5、6、7、10四个月糖尿病发病率极显著的高于其他月份(p<0.01),2、4月糖尿病发病率显著的低于其他月份(p<0 05),1、8、9、12月接近平均水平,3、11月糖尿病发病率极显著的低于其他月份(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在不同月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做好妊娠期的健康教育和早期干预.
作者:葛月萍;岳松芳;闫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高龄产妇产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产妇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顺产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常规的产科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比如心理护理、对乳房按摩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两组产妇在产后4d的硬度和疼痛程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高龄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尤其是进行心理护理,有效地促进产妇乳汁的分泌和乳腺管的通畅,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情况.
作者:王婷;李立群;李广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的新生儿出生,就新生儿眼病问题来说,全世界150万盲童中,三分之二在发展中国家,30%~72%的儿童盲是可避免的[1].由于幼儿视觉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大脑视中枢的适当发育需要来自双眼的相同视刺激,倘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双眼因某些疾病不能为发育中的大脑视中枢提供清晰影像,一旦错过了佳矫治时机,就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障碍.所以新生儿期的眼病筛查十分有必要.其目的是治愈新生儿的眼病,提高视力.我院眼科自2010年9月开展新生儿眼部筛查,截止2013年9月共筛查新生儿22086人.3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新生儿眼病筛查,是一项临床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医生和护士配合完成.现将新生儿眼病的筛查和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娄雪彩;裴玉喜;刘若琼;李慧丽;付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脑血管疾病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改善效果、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治疗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抑郁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司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