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起;陈小东;李建文;王三明;黄水传;张智
目的 总结梗阻性黄疸的螺旋CT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表现,了解它们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其中作CT扫描35例(CT组),PTC检查20例(PTC组),同时行CT及PTC检查1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或)PTC检查资料.结果 CT组特点:胆总管结石25例,表现为胆总管内高密度影;胆管癌7例,表现肝门区软组织肿块或胆总管下段突然中断伴胆管扩张;胰腺癌3例,表现为胰头部软组织肿块,伴以上胆管扩张.PTC组特点:胆总管结石13例,表现胆总管内充盈缺损影;胆管癌5例,表现胆总管突然狭窄.胰腺癌2例,表现为胆总管中下段受压变窄或完全中断.结论 螺旋CT、PTC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华敢;黎燕飞;陈光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变化与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 对过敏性紫癜合并紫癜性肾炎36例(观察组)及29例无合并紫癜性肾炎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对照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参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过程,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有可能防止或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并发紫癜性肾炎.
作者:杨少芬;廖志勤;李素;林玉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五水头孢唑啉钠对肛肠外科疾病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肛肠外科疾病手术1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给予五水头孢唑啉、对照组95例予头孢唑啉预防手术感染,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切口感染分别为3.1% (3/97)、10.5% (1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纳入安全性评价83例,与五水头孢唑林钠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有1例;对照组纳入安全性评价86例,与头孢唑林钠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有7例,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1%,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五水头孢唑啉钠对控制肛肠疾病手术后切口感染是有效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罗均;黄勇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高校更应深入分析其内涵,认真研究其工作现状,采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骆迎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并总结相应的救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以本地青年男性为主,致伤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患者从事发到达神经外科住院部所需时间平均(200.96±29.38)min,存活16例,死亡7例.结论 道路交通伤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水平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急救水平有关,建立创伤急救中心,加强急救现场人员急救技能学习,完善院前急救措施是关键.
作者:陈兵;尹延庆;彭浩;谈山峰;李捷;徐红超;赵革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法 4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及对照组(普罗帕酮治疗),并于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疗效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2% vs 35.0%,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低于对照组的40.0%,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永球;廖日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猝死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86例猝死案例的尸体解剖资料,分析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发生的性别、年龄、季节、诱因、主要病症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86例猝死经尸检病理诊断为心源性猝死的有58例(58/86,67.4%),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心源性猝死的51.7%(30/58),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占心源性猝死的10.3%(6/58).结论 猝死中心源性猝死常见.科学系统的尸检可以明确猝死的原因,可为医学鉴定和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对提高医疗质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减少猝死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颖海;李飞虹;姜汉国;罗泊涛;陈小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因胎膜早破而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120孕妇及其围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早产率为10.0%,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8%和12.9%.结论 对胎膜早破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红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结合构象教学、立体化学教学、反应机理教学等,简单地介绍了Chem3D软件的一些功能及其在有机化学多媒体授课中的应用.
作者:陈兰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循环和呼吸的变化、术中体动及镇痛效果情况、患者对手术的记忆、意识消失及睁眼时间.结果 A、B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和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前后的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B组患者心率、血压诱导前后则变化较大,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相当,但其对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方面的影响较小.
作者:涂远艳;周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老年穿刺困难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5例穿刺困难患者,不使用留置针,连续输液15 d,即225例次,按单双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双日采用传统法即热水袋热敷拍打局部顺向穿刺,单日采用改良法即是采用逆向穿刺配合血压计袖带加压法.比较两种方法浅静脉充盈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改良式穿刺法的浅静脉充盈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法(Hc=16.36,P<0.01),其充盈良好率(83.9%)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4%)亦均明显高于传统法(分别为59.3%及87.7%,P<0.05).结论 逆向穿刺配合血压计袖带加压法可提高老年穿刺困难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戴凤燕;林关聪;沈雪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4(8.17±1.87)个月.结果 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61±1.23)d;有6例术后再次复发,复发率为11.5%.无1例出现植片排斥、角膜溃疡、巩膜溃汤、睑球粘连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果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促进角膜创面上皮愈合以及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叶亲颖;梁晓东;黄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林华胜;张薇;杨锦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多媒体课件在临床教学中的优势:⑴直观形象;⑵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⑶利用知识共享,充实教学内容.
作者:彭雪;张良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尿酸是体内嘌呤的代谢产物,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再分泌,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极少部分可由肠系膜细胞分泌入肠腔中.本文综述了近年人肾脏尿酸的转运机制、转运体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伟;唐德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Lut)的体内抗炎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观察Lut对足爪肿胀度的影响;酶免疫测定法( EIA)测定炎足足跖部的渗出液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爪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Lut可抑制角叉菜胶致炎的大鼠足爪肿胀.80、120 mg/kg Lut可显著降低足爪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生成,并显著抑制炎足爪中COX-2的蛋白表达.结论 Lut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的表达及PGE2的释放有关.
作者:张毅;王旭光;杨展;何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BTLA是近年发现的CD28家族共抑制受体,主要表达于T、B细胞,在DC、单核及NK细胞上也有表达,其结构和功能与其它两种抑制性受体CTLA-4和PD-1相似.已证明BTLA的配体是HVEM,两者结合可负性调节T、B细胞的激活与增殖.近研究发现BTLA与多种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等)的发生、发展有关.随着对BTLA生物学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阐明BTLA在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为免疫性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郑淑华;徐军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首次在本院住院的STEMI患者100例(STEMI组),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健康组),用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这两组BNP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同时对100例STEMI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者和未发生者的BNP质量浓度.结果 STEMI血浆BNP质量浓度比健康者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结论 BNP质量浓度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BNP可作为STE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陆宁;钟远慎;董少红;吴亦文;刘涛;曾巧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我国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的情况下,医学院校图书馆必须认真分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及措施,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作者:谭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08年江门市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于本院性病门诊就诊80例患者的80株淋球菌,采用WHO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质粒介导的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测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将部分结果与2006年度本院的检测报道相比较.结果 80株淋球菌中对青霉素耐药74株(92.5%),其中PPNG占30%(24/80);对四环素耐药74株(92.5%),其中TRNG占48.8%(39/80);对环丙沙星耐药50株(62.5%);头孢曲松敏感30株(37.5%),中敏50株(62.5%);大观霉素敏感80株(100%).青霉素耐药率较2006年的青霉素耐药率明显增高;头孢曲松敏感性为37.5%,较2006年的98.9%明显降低,中敏50株(62.5%),较2006年的1.1%明显增加.结论 江门市区淋球菌分离株对大观霉素敏感性高,可作为治疗淋球菌的首选药物.头孢曲松中敏较本地2006年度的明显增加,应谨慎使用.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宜避免使用.
作者:祝新;黄海花;柯建良;黄澍杰;吴兴中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