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敏;陈家鸣;曾雄;麦校添
目的 探讨快速充盈型肝海绵状血管瘤(ffHCH)的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共15个ffHCH病灶的强CT资料,观察病灶部位、大小、三期动态(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模式,以及是否伴有动脉-门静脉分流(APS)、假包膜征及肝包膜回缩征等表现.结果 ffHCH病灶好发于肝右叶近包膜下区域;直径(2.42±0.64) cm;动脉期病灶完全强化呈高密度,病灶平均CT值明显高于同期正常肝实质(P<0.05);门静脉期病灶呈高或等密度,病灶平均CT值仍明显高于肝实质(P<0.05);延迟期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但其强化程度与肝实质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灶可见APS,发生率33.33%;无假包膜征及肝包膜回缩征.结论 ffHCH三期增强CT表现在病灶位置、大小、增强方式和伴发APS等方面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文承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林华胜;张薇;杨锦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首次在本院住院的STEMI患者100例(STEMI组),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健康组),用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这两组BNP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同时对100例STEMI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者和未发生者的BNP质量浓度.结果 STEMI血浆BNP质量浓度比健康者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者.结论 BNP质量浓度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BNP可作为STE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陆宁;钟远慎;董少红;吴亦文;刘涛;曾巧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RI对椎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椎管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42例肿瘤中,髓内肿瘤13例,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18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0例,脊膜瘤8例;髓外硬膜外肿瘤11例,其中转移瘤8例,脂肪瘤3例.结论 MRI空间对比度好,可以直接任意扫描且无创伤性,并结合增强扫描,对椎管肿瘤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是目前椎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方俊标;邱士军;李楚池;胡创武;许素玉;陈育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4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观察N2波潜伏期的延迟时间,取值点在尖头波的波峰,若是平头波或马鞍型波则取值点在中间部分,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 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范围均有扩大.持续增高难于控制者,预后不佳.本组死亡的8例颅内压均在400mmH2O以上.结论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简便、可靠,能够早期判断病情的进展,指导脱水剂的正确使用,还可以根据两侧的压力差预警脑疝的发生.
作者:黄全;杨建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1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微小癌发病率为 1.27% .3例术前彩超提示一侧腺叶小结节,警惕恶变,术中发现病灶经冰冻切片证实后行一侧全切加另一侧次全切除;13例术前彩超未见结节,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未及结节,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全组病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均未行二次手术.术后随访 1~8a(平均 4.5a),均未见甲亢或甲状腺癌复发.结论 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易漏诊 ,发现甲状腺结节应警惕合并甲癌可能性.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对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远起;陈小东;李建文;王三明;黄水传;张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柴胡皂甙-d(SSd)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常规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2)噻唑蓝(MTT)实验观察不同质量浓度SSd处理HepG2细胞72 h后以及10mg/L的SSd作用HepG2细胞不同时间对HepG2细胞生长指数的影响;(3)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Sd处理HepG2细胞48h后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 SSd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以10mg/L的SSd作用48h的抑制作用明显.FCM检测显示SSd作用48h后实验组处于S期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SSd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使细胞周期中处于S期的细胞数减少.
作者:张国平;祝葆华;王兰天;童传明;敬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识别哮喘患儿的自理需求,并观察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根据目的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抽样标准的98例哮喘患儿.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部分和自理能力问卷部分, 并对其中64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8份,98例哮喘患儿能正确认识哮喘本质者只有28.57%,掌握如何避免过敏原者只有34.69%,了解哮喘先兆症状者只有40.82%, 顾虑吸入激素副作用者有77.55%.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MDI)、峰流速仪的比率仅为55.10%、24.49%,能定期到门诊复诊的比率为20.41%,急性发作时能实施应急措施者为18.37%.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强者仅占30.61%.接受过健康教育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P<0.01).结论 哮喘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认识不足,掌握不够,患儿自我护理能力低下,需要临床护士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 促进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黄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女性不孕症患者255例分为5组:A组(垂体泌乳素血症组)、B组(垂体微腺瘤组)、C组(子宫、卵巢功能改变组)、D组(黄体功能不足组)和E组(不明原因组),并以已有健康子女的育龄妇女作对照(正常组),分析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的FSH、LH、PR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E2和P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和D组的LH、PRL、E2、P和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组与正常组比较,除PRL和E2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不孕症的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黄红;苏敏;杨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采用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38例髌骨骨折(横断性骨折8例、纵斜行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25例),均作骨折切开复位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术后早期被动(膝关节被动训练仪)及主动康复训练,膝关节活动度分级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38例中,36例(94.7%)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月.术后10月,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优32例,良4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94.4%(34/36).结论 髌骨环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安全,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陈关林;李长虎;黄海舟;李金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Lut)的体内抗炎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观察Lut对足爪肿胀度的影响;酶免疫测定法( EIA)测定炎足足跖部的渗出液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爪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Lut可抑制角叉菜胶致炎的大鼠足爪肿胀.80、120 mg/kg Lut可显著降低足爪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生成,并显著抑制炎足爪中COX-2的蛋白表达.结论 Lut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的表达及PGE2的释放有关.
作者:张毅;王旭光;杨展;何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BTLA是近年发现的CD28家族共抑制受体,主要表达于T、B细胞,在DC、单核及NK细胞上也有表达,其结构和功能与其它两种抑制性受体CTLA-4和PD-1相似.已证明BTLA的配体是HVEM,两者结合可负性调节T、B细胞的激活与增殖.近研究发现BTLA与多种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肿瘤等)的发生、发展有关.随着对BTLA生物学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阐明BTLA在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为免疫性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郑淑华;徐军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并总结相应的救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以本地青年男性为主,致伤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患者从事发到达神经外科住院部所需时间平均(200.96±29.38)min,存活16例,死亡7例.结论 道路交通伤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水平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急救水平有关,建立创伤急救中心,加强急救现场人员急救技能学习,完善院前急救措施是关键.
作者:陈兵;尹延庆;彭浩;谈山峰;李捷;徐红超;赵革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我国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的情况下,医学院校图书馆必须认真分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及措施,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作者:谭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8年5月,对38例骨盆环骨折患者进行了骶髂关节螺钉、耻骨螺钉、耻骨联合螺钉及髂骨后部螺钉等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评价.结果 术中出血为(21.8±1.6)mL.依据Matta等提出的标准对本组38例骨折复位情况评定,满意复位者36例,2例复位不满意.术后1a采用Majeed骨盆骨折量化评估系统评估功能,优良37例.37例骨愈合,1例骨不连.结论 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环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效果好等诸多优点.术前大重量骨牵引有利于术中复位.
作者:闵敏;陈家鸣;曾雄;麦校添 刊期: 2009年第06期
INK4a/ARF是直接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增殖的抑癌基因,本文就INK4a/ARF基因以及p53与乳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智;陈小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观察组术后4 h开始在产后3 d内施行每日2次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的;两组术后48 h泌乳量情况显示观察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乳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进行早期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轻乳房胀痛,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许春霞;彭秋琴;吴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老年穿刺困难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5例穿刺困难患者,不使用留置针,连续输液15 d,即225例次,按单双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双日采用传统法即热水袋热敷拍打局部顺向穿刺,单日采用改良法即是采用逆向穿刺配合血压计袖带加压法.比较两种方法浅静脉充盈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改良式穿刺法的浅静脉充盈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法(Hc=16.36,P<0.01),其充盈良好率(83.9%)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4%)亦均明显高于传统法(分别为59.3%及87.7%,P<0.05).结论 逆向穿刺配合血压计袖带加压法可提高老年穿刺困难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戴凤燕;林关聪;沈雪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高校更应深入分析其内涵,认真研究其工作现状,采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骆迎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法 4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及对照组(普罗帕酮治疗),并于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疗效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2% vs 35.0%,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低于对照组的40.0%,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他洛尔联合雷诺嗪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永球;廖日朋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