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娜;王绥江;金玉丹;罗少军
目的:总结减少注射安痛定与柴胡注射液致晕厥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对因混合注射安痛定与柴胡注射液致晕厥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同的晕厥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导致晕厥的原因包括精神因素21例,体位性晕厥17例,饥饿11例,疼痛7例.56例经相应处理后晕厥有关症状均消失,无留下任何后遗症.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取侧卧或平卧注射、避免空腹注射、掌握无痛注射技巧等是减少晕厥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上个世纪80年代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产生一种刺激静止性生长的细胞呈非静止性生长的多肽因子,称为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随后又观察到化学转化的小鼠AKP-2B细胞产生的TGF在功能上存在差异,由此将TGF分为TGF-α、TGF-β两种.已经证明TGF-α是一种多功能肽类物质,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发挥一系列的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甚为密切,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恶变和对患者预后有指示意义的一项分子指标.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α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三明;黄水传;陈小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价值,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4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8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864,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Scr 及BUN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P<0.01),余无明显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黄贵阳;钟小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LMWH注射液治疗,每次0.4mL,每日两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续7d.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为40000)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500 mL,静脉滴注,2h内滴完,连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滞度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及脑保护作用.
作者:朱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身状态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身状态调查,并将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根据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各项SCL-90统计指标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0例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常规正常者有67例(占83.8%),余13例好转,均痊愈出院.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指导,可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秋仪;林健;李杰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我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骨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10月骨科出院病历446份,调查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计算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446份出院病历中,401份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类25种,包括β-内酰胺类(15种)、喹诺酮类(4种)、林可霉素类(1种)、氨基糖甙类(4种)、四环素类(1种)、硝基咪唑类(1种).抗菌药物的用量排序,以林可霉素类居首,头孢菌素类次之, 喹诺酮类第3,这3类药物费用占抗菌药总费用的74.6%.结论:我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合理的,但应注意联合用药中药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陈彩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确切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作用.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已公开发表的5篇文献作分析.按肠内营养疗法组(EN组)与肠外营养疗法组(PN组)进行统计.结果: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组(EN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同肠外营养组比较, 血清白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法能达到肠道外营养同样的效果,在提高淋巴细胞数水平方面还优于肠外营养,其在减少胃肠道并发症、防止肠源性感染等方面效果较好,费用低廉,安全,方便.
作者:包仕廷;戴维;林木生;倪少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立止血应用于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止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的年龄、停经天数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立止血组在负压吸引术前30min静脉推注立止血1ku,对照组在负压吸引术前30min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 mL,均于1min内推注完毕.观察两组妇女术中、术后30min出血量及副反应.结果:两组妇女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两组的副反应出现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立止血用于早孕妇女的人工负压流产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简单有效.
作者:陈比红;黄秀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闭合性肾脏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闭合性肾脏损伤1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98例,其中行肾动脉栓塞14例;手术治疗26例,其中伤肾切除11例,部分肾切除7例,肾修补术8例.痊愈118例(95.2%);死亡6例(4.8%),其中死于MSOF 3例,肾蒂血管伤2例,DIC l例.结论:早期诊断是抢救闭合性肾脏损伤的关键;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侵袭性小、成功率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闭合性肾脏损伤的治疗水平.
作者:邓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心理护理并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对68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分娩合并症、并发症、难产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子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分娩正常新生儿高于对照组(P<0.05).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降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子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焦桂花;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固定法治疗外伤性脱位再植前牙的效果.方法:对112例外伤性前牙脱位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47)两组,脱位牙植入后,对照组采用不锈钢丝结扎固定,观察组采用光固化树脂固定,两组均于4周后拆除固定,进行根管治疗.结果:观察组 65例(87颗患牙),拆除固定前,无1例树脂松动脱落和牙龈炎症;87颗患牙患者自觉美学效果好.对照组47例(63颗患牙)中,有27例结扎丝滑入龈下并诱发固定基牙牙龈炎,患者自觉美学效果差.随访1a以上,观察组随访58例(78颗患牙),成功75颗.对照组随访41例(51颗患牙),成功49颗.两组治疗成功的牙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治疗成功的牙数差异无显著性,但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美学效果好,无1例脱落,而不锈钢丝结扎固定易脱落出现固定牙与再植牙的牙龈炎,且美观效果差.
作者:陈炳煜;程付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诊断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强调基本技能训练的学科[1].诊断学见习内容主要包括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是摆在我们诊断学见习带教老师面前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本文作者和其他带教老师在诊断学见习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现就几点体会作一阐述.
作者:路杰;唐德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眼有效的方法[1],是一种较具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治疗屈光不正的激光手术[2],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04年11月门诊LASIK医治屈光不正1508例,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心理护理贯穿始终,起积极作用,现将其报道如下.
作者:张解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与局部封闭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采用心理疗法与局部封闭外,其它产科外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疗法与局部封闭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疗效好,产程时间短,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林豪;林桂珍;陈小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2例(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2.6岁)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作了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2例,死亡1例,病死率8%,手术治疗30例,死亡7例,病死率23%;培养细菌的14例中12例为混合感染.结论: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在认真观察病情和体征下,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为上策,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手术的时机及方法是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揭育畴;吴彩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国际教育接轨和对我国英语教学、专业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的产物[1],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看法、认同度和评价,将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此,本文对本科生双语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为我校的双语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钟遂平;谢翔天;沈玉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前列腺癌(40例病理证实,15例经临床证实)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前列腺无明显增大2例,增大53例;其中2例为包膜内型,表现为低、混杂密度;53例为包膜外型,表现为低、混杂密度48例,等密度5例,均示前列腺外、后缘结节状、波浪状隆起,或凸出于包膜外的不规则肿块,有的伴周围结构器官受累,骨或远处脏器转移现象;以上病例增强均表现为低密度改变.结论:前列腺边缘结节状隆起和边缘毛糙、前列腺局限性密度减低是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征象;CT增强扫描对中晚期前列腺癌(包膜外型)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早期前列腺癌(包膜内型)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作者:蔡云;黄少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腭裂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措施,以期提高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0年间收治腭裂患者4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腭裂术后的并发症有:呕吐65例(15.6%),穿孔46例(11.1%),出血26例(6.2%),呼吸道梗阻7例(1.7%).结论:术前作好各项检查、术中注意细致操作、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是预防腭裂术后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作者:肖小娜;王绥江;金玉丹;罗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三种不同病因不孕的妊娠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76例不孕妇女,根据其不孕病因分为3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组51例,慢性盆腔炎组76例,正常盆腔组49例(无明显异常的不孕妇女),比较3种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结果:内异症组、慢性盆腔炎组、正常盆腔组治疗后宫内妊娠率分别是51.0%、69.7%、14.3%,前两组的宫内妊娠率均高于正常盆腔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异症组与慢性盆腔炎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内异症组及慢性盆腔炎组的异位妊娠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盆腔炎组(P<0.05),但内异症组与明显盆腔炎组之间的异位妊娠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因为内异症和慢性盆腔炎的不孕症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率明显提高,故而对内异症和慢性盆腔炎者应及早选择腹腔镜检查和治疗;正常盆腔者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高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提高裸鼠组织制片质量,笔者针对人体组织与裸鼠组织存在结构不同的特点,改进了常规的脱水、透明、浸蜡的制作过程,解决了裸鼠组织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琼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