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法治疗外伤脱位再植前牙

陈炳煜;程付良

关键词:脱位/外科学, 牙损伤/外科学, 牙再植术
摘要: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固定法治疗外伤性脱位再植前牙的效果.方法:对112例外伤性前牙脱位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47)两组,脱位牙植入后,对照组采用不锈钢丝结扎固定,观察组采用光固化树脂固定,两组均于4周后拆除固定,进行根管治疗.结果:观察组 65例(87颗患牙),拆除固定前,无1例树脂松动脱落和牙龈炎症;87颗患牙患者自觉美学效果好.对照组47例(63颗患牙)中,有27例结扎丝滑入龈下并诱发固定基牙牙龈炎,患者自觉美学效果差.随访1a以上,观察组随访58例(78颗患牙),成功75颗.对照组随访41例(51颗患牙),成功49颗.两组治疗成功的牙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治疗成功的牙数差异无显著性,但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美学效果好,无1例脱落,而不锈钢丝结扎固定易脱落出现固定牙与再植牙的牙龈炎,且美观效果差.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法治疗外伤脱位再植前牙

    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固定法治疗外伤性脱位再植前牙的效果.方法:对112例外伤性前牙脱位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47)两组,脱位牙植入后,对照组采用不锈钢丝结扎固定,观察组采用光固化树脂固定,两组均于4周后拆除固定,进行根管治疗.结果:观察组 65例(87颗患牙),拆除固定前,无1例树脂松动脱落和牙龈炎症;87颗患牙患者自觉美学效果好.对照组47例(63颗患牙)中,有27例结扎丝滑入龈下并诱发固定基牙牙龈炎,患者自觉美学效果差.随访1a以上,观察组随访58例(78颗患牙),成功75颗.对照组随访41例(51颗患牙),成功49颗.两组治疗成功的牙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治疗成功的牙数差异无显著性,但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美学效果好,无1例脱落,而不锈钢丝结扎固定易脱落出现固定牙与再植牙的牙龈炎,且美观效果差.

    作者:陈炳煜;程付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50例效果观察及其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效果及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10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及自主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 vs 54%),观察组24 h内下床活动者、24 h内排气者及24 h内拔除尿管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例数分别为20 vs 7、23 vs 8、27 vs 17),尿潴留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4% vs 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高效等优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严谨的术中操作配合及术后悉心的护理均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作者:许春霞;唐忠萍;冼华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配合多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血管瘤13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配合多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血管瘤患者2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32例,采用平阳霉素作瘤体注射,并配合多功能美容手术仪进行治疗;对照组121例,单独采用平阳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3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62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77.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43.7145,P<0.01).结论:平阳霉素瘤体注射配合多功能美容手术仪治疗血管瘤的疗效优于单独采用平阳霉素注射血管瘤法.

    作者:张萍;刘永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闭合性肾损伤124例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闭合性肾脏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闭合性肾脏损伤1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98例,其中行肾动脉栓塞14例;手术治疗26例,其中伤肾切除11例,部分肾切除7例,肾修补术8例.痊愈118例(95.2%);死亡6例(4.8%),其中死于MSOF 3例,肾蒂血管伤2例,DIC l例.结论:早期诊断是抢救闭合性肾脏损伤的关键;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侵袭性小、成功率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闭合性肾脏损伤的治疗水平.

    作者:邓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IUD失败妇女放置吉妮致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失败史妇女放置新型-吉妮致美的避孕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将曾使用金属单环至少有一次失败的妇女220例,随机分为吉妮致美组(以下简称吉美组)(n=110)和Tcu组(n=110),分别放置吉妮致美和Tcu380A,于置后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吉美组及Tcu组累计24个月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9%、1.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UD脱落率分别为0.9%,6.5%,吉美组明显低于Tcu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UD因症取出率分别为1.9%、7.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UD续用率分别为96.3%、84.1%,吉美组明显高于Tcu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带节育器者白带增多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腰腹痛的症状,吉美组发生率明显少于Tcu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吉美IUD具有避孕效果好、脱落率低、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和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冯亦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57例胆道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胆道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总的胆道残余结石率为10.9%;经T管胆道造影和B超检出残余结石53例(93.0%,53/57),35例(85.4%,35/41)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5例(5/6)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尽结石,仅6例(10.5%)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应该重视术后残余结石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经T管窦道取石及EST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重要方法,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梁浩晖;王成友;张敏杰;倪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剂量(30mA)胸部螺旋CT扫描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患者均用常规剂量(125mA)及低辐射剂量(30mA)行胸部螺旋CT扫描,观察两种扫描方法对显示胸部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病变的差别.结果:两种剂量扫描均能清楚显示胸部的正常解剖结构、病变的特征及其细节,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胸部疾病是可行的,将大幅度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黎喜;谢增海;罗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非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结果:非手术组57例,存活47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22.3%;手术组35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28.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保守治疗适应证应根据意识状态、CT扫描显示的血肿量、神经系统体征等指标综合评价.

    作者:叶锋;张宗平;卢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大肠息肉46例的诊治

    目的:总结儿童大肠息肉的治疗经验.方法:对46例共68枚不同大小、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的儿童息肉,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或徒手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切除或徒手治疗儿童大肠息肉,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李天煜;程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RNAI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设计

    与基因有关的疾病众多,有的甚至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以蛋白质为靶点干预组织细胞的功能是现代医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之一.然而以传统方法改变蛋白质功能的化学药物往往特异性不高,副作用多.根据碱基配对原则以mRNA为靶点理论能高度特异地阻断蛋白质的表达,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过去20 a左右的时间里,反义核酸及核酶技术在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它们封闭蛋白质表达的效果仍难于达到治疗疾病的水平.由双链RNA诱导的基因沉默现象称为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RNAi的诞生又一次点燃了人们的希望.由于RNAi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从低等真核生物到哺乳动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基因沉默机制,其抑制靶基因表达的效率远比反义核酸高,持续时间也更长[1,2],因此RNAi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可能更安全、更高效.目前,RNAi技术用于肿瘤、传染性疾病及遗传病等治疗的实验研究已经展开.本文就RNAi的设计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何承伟;刘芳;刘新光;梁念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6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及喉返神经在术中是否被分离保护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总损伤率为2.7%,其中380例术中有目的地解剖分离了喉返神经并注意保护,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1.6%(6/380);240例未解剖分离喉返神经,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4.6%(10/240),前者的损伤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则无明显关系.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仔细操作,是减低喉返神经损伤特别是永久性损伤的关键.

    作者:李立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价值,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4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8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864,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Scr 及BUN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P<0.01),余无明显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黄贵阳;钟小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银环蛇咬伤致呼吸衰竭抢救成功1例

    患女,7岁,因被银环蛇咬伤后出现阵发性腹痛,随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四肢无力,2h后出现意识不清、全身瘫痪、呼吸停止,于当地医院予气管插管、气囊通气等抢救后,我院急诊出车接回.入院体查:体温37.2 ℃,呼吸0次/min,脉搏169次/min,血压104/69 mmHg.神志不清,昏迷状,压眶反射消失,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气囊人工通气下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率169次/min,心律规整,心音稍低钝,无杂音.

    作者:廖辉奇;梁春杰;卓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多水平线性模型在问卷信度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多水平线性模型在量表问卷调查员间信度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两水平线性模型评价修订的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调查员间的信度.结果:对于A-DQOL量表总分而言,调查员间的信度高达0.93;对于A-DQOL量表4个维度得分而言,调查员间的信度亦在较高水平上波动(0.930-0.964).结论:采用多水平线性模型评价量表问卷调查员间的信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丹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保肾康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肾康联合福辛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Ⅳ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治疗,治疗组应用保肾康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尿蛋白降低、肾功能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降血压、调脂、改善血糖等治疗方法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保肾康联合福辛普利能较好地改善和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且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苏勇;李业光;陈良岂;谭全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应用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患儿确诊DIC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肝素每次0.05~0.1 mg/kg,加生理盐水1~2 mL稀释后静脉推注,每12 h 1次.结果:27例均于用药后24h内出血停止并痊愈出院,有效率达90%,3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5±3.8) d;用药后24h,除血小板外,其余凝血指标比用药前均明显好转.结论:早期应用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疗效确切.

    作者:刘恩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腭裂修复术后并发症417例分析

    目的:分析腭裂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措施,以期提高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0年间收治腭裂患者4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腭裂术后的并发症有:呕吐65例(15.6%),穿孔46例(11.1%),出血26例(6.2%),呼吸道梗阻7例(1.7%).结论:术前作好各项检查、术中注意细致操作、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是预防腭裂术后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作者:肖小娜;王绥江;金玉丹;罗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法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确切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作用.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已公开发表的5篇文献作分析.按肠内营养疗法组(EN组)与肠外营养疗法组(PN组)进行统计.结果: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组(EN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同肠外营养组比较, 血清白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法能达到肠道外营养同样的效果,在提高淋巴细胞数水平方面还优于肠外营养,其在减少胃肠道并发症、防止肠源性感染等方面效果较好,费用低廉,安全,方便.

    作者:包仕廷;戴维;林木生;倪少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Mero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对96例患者(Merocel 组)进行鼻腔填塞,以凡士林纱对9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鼻腔填塞,比较两组的局部疼痛、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止血效果.结果:两组的局部疼痛、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出血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疗效肯定,安全有效,通过适当护理,将大大减少鼻部手术的痛苦.

    作者:梁柳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4~2005年湛江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2004~2005年湛江市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按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4年12月5~6日和2005年1月5~6日在湛江市全市范围内开展二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全市摸底登记应接种儿童为362572人,其中零剂次儿童17066人,占4.7%.各县区上报第一轮强化免疫应接种儿童为367129人,实接种356013人,接种率97.0%;第二轮上报应接种儿童375962人,实接种365451人,接种率97.2%.现场快速评估,第一轮调查应接种儿童811人,实接种798人,接种率98.4%;第二轮调查应接种儿童811人,实接种784人,接种率96.7%.结论:两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强化免疫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免疫空白人群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作者:陈轮;余永清;王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