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环蛇咬伤致呼吸衰竭抢救成功1例

廖辉奇;梁春杰;卓纯

关键词:银环蛇, 呼吸衰竭, 治疗
摘要:患女,7岁,因被银环蛇咬伤后出现阵发性腹痛,随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四肢无力,2h后出现意识不清、全身瘫痪、呼吸停止,于当地医院予气管插管、气囊通气等抢救后,我院急诊出车接回.入院体查:体温37.2 ℃,呼吸0次/min,脉搏169次/min,血压104/69 mmHg.神志不清,昏迷状,压眶反射消失,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气囊人工通气下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率169次/min,心律规整,心音稍低钝,无杂音.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全麻下行食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的体会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行食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对采用静脉全麻下对92例食管异物作食管镜检查并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食管异物均能顺利取出.结论:采用静脉全麻下作食管镜检查加异物取出术具有术中操作方便,损伤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镜堆;陈鹏生;麦周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西比灵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比灵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将76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西比灵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按不同的发作类型分别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西比灵组每晚加用西比灵5 mg,2周内增加至每晚10 mg, 连服12周, 观察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结果:西比灵组控制3例(7.5%), 显效14例(35.0%), 有效15例(37.5%),无效8例(20.0%), 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控制1例(2.8%), 显效8例(22.2%),有效11例(30.6%), 无效16例(44.4%),总有效率5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西比灵组的脑电图改善率为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P<0.05).结论:西比灵辅助治疗癫痫更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发作频率,改善脑电图.

    作者:朱湛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校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国际教育接轨和对我国英语教学、专业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的产物[1],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看法、认同度和评价,将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此,本文对本科生双语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为我校的双语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钟遂平;谢翔天;沈玉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立止血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止血效果

    目的:观察立止血应用于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止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的年龄、停经天数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立止血组在负压吸引术前30min静脉推注立止血1ku,对照组在负压吸引术前30min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 mL,均于1min内推注完毕.观察两组妇女术中、术后30min出血量及副反应.结果:两组妇女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两组的副反应出现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立止血用于早孕妇女的人工负压流产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简单有效.

    作者:陈比红;黄秀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种基于集成光学声光作用的新型光谱分析仪的研制及测试

    介绍了一种基于集成光学声光相互作用原理的集成光学光谱分析仪.在理论上分析了这种光谱仪的原理、色散本领和分辨本领.在实验中,对滤波器的透过率函数曲线进行了测量,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在对光谱的测量当中,波长测量精度可达到0.008nm.

    作者:林林;张梅;胡鸿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降脂及消退颈动脉斑块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消退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及降脂疗效.方法:选择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143例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72)及辛伐他汀组(n=71).阿托伐他汀组每晚服阿托伐他汀10 mg,辛伐他汀组每晚服辛伐他汀20 mg,均连续服药12周.观察其对血脂各项指标(TC、TG、LDL-C、HDL-C)及肝肾功能的影响,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两药均能降低TC、TG和升高HVD-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两药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均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阿托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脂,能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且阿托伐他汀的降脂和消退斑块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肖玉梅;杨景宁;蒙应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胆红素主要转运子MRP2基因与阻塞性黄疸

    胆红素主要转运子MRP2基因是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运载体基因家族成员.1996年Pauluma等[1]发现在Dubin-Johnson综合征(DJS)TR-鼠动物模型中的MRP2基因,并命名为管状多特异性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MOAT).随后又发现MRP2基因是一个和阻塞性黄疸密切相关的基因.本文就MRP2基因的特性及其在阻塞性黄疸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余水平;林木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81例在术前超声检查中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符合率69.8%,误漏诊率为30.2%.结论: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动态超声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作者:谭慧敏;肖丽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Livin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Livin[1]是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IAP)成员之一, 是从人类基因组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的一种蛋白质,同时也被命名为ML-IAP、KIAP[2].研究表明Livin与肿瘤有较强的相关性,可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呈高度表达.现就Livin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俊;陈铭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角膜接触镜致细菌性角膜溃疡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角膜接触镜致细菌性角膜溃疡的认识.方法: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22例(眼)进行全身加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及辅助治疗.结果:22例(眼)全部治愈,后均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角膜斑翳,视力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细菌性角膜溃疡是配戴角膜接触镜的严重并发症,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作者:陈健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TGF-α与消化系肿瘤

    上个世纪80年代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产生一种刺激静止性生长的细胞呈非静止性生长的多肽因子,称为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随后又观察到化学转化的小鼠AKP-2B细胞产生的TGF在功能上存在差异,由此将TGF分为TGF-α、TGF-β两种.已经证明TGF-α是一种多功能肽类物质,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发挥一系列的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甚为密切,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恶变和对患者预后有指示意义的一项分子指标.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α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三明;黄水传;陈小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做好临床检验实验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

    临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课程,临床检验实验教学是整个临床检验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而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科学管理、做好实验标本的收集、加强与临床带教老师的配合、认真听取学生实验后的反馈意见等则是实验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临床检验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做好该工作提出几点体会.

    作者:陈小芳;陈秋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入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声明

    作者:广东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处理方法制备裸鼠组织切片的效果比较

    为了提高裸鼠组织制片质量,笔者针对人体组织与裸鼠组织存在结构不同的特点,改进了常规的脱水、透明、浸蜡的制作过程,解决了裸鼠组织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琼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银环蛇咬伤致呼吸衰竭抢救成功1例

    患女,7岁,因被银环蛇咬伤后出现阵发性腹痛,随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四肢无力,2h后出现意识不清、全身瘫痪、呼吸停止,于当地医院予气管插管、气囊通气等抢救后,我院急诊出车接回.入院体查:体温37.2 ℃,呼吸0次/min,脉搏169次/min,血压104/69 mmHg.神志不清,昏迷状,压眶反射消失,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气囊人工通气下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率169次/min,心律规整,心音稍低钝,无杂音.

    作者:廖辉奇;梁春杰;卓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模式初探

    临床毕业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临床技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02年开始接受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通过3年来的临床带教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较为适合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带教模式.

    作者:林燕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闭合性肾损伤124例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闭合性肾脏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闭合性肾脏损伤1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98例,其中行肾动脉栓塞14例;手术治疗26例,其中伤肾切除11例,部分肾切除7例,肾修补术8例.痊愈118例(95.2%);死亡6例(4.8%),其中死于MSOF 3例,肾蒂血管伤2例,DIC l例.结论:早期诊断是抢救闭合性肾脏损伤的关键;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侵袭性小、成功率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闭合性肾脏损伤的治疗水平.

    作者:邓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价值,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4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8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864,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Scr 及BUN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P<0.01),余无明显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黄贵阳;钟小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应用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患儿确诊DIC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肝素每次0.05~0.1 mg/kg,加生理盐水1~2 mL稀释后静脉推注,每12 h 1次.结果:27例均于用药后24h内出血停止并痊愈出院,有效率达90%,3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5±3.8) d;用药后24h,除血小板外,其余凝血指标比用药前均明显好转.结论:早期应用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疗效确切.

    作者:刘恩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38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59.4%,特异度为81.1%,假阴性率为40.6%,假阳性率为18.9%.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图像.结论:超声诊断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不算高,但只要熟练掌握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技巧和图像特点,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癌还是有很大价值.

    作者:刘干;伍兆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