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72例临床分析

韦桥兰

关键词:倒转术, 胎位, 徒手旋转, 难产
摘要:目的:了解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降低难产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4年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中经阴道分娩者60 例,成功率为83.3%,余12例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对于头盆评分≥6分,四项评分≥11分的初产妇,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病案利用与医学科研产出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病案利用与医学科研产出的关系.方法:统计我院医务人员2002~2004年利用病案资料用于医学科研情况.结果:医务人员借阅病案用于科研用途比例为55.98%,其中医师借用病案比例及其科研产出比例明显高于护理和管理人员.结论:病案利用与科研产出关系密切,完善的病案管理可更好地为医学科研服务.

    作者:陈丽娟;梁道兰;梁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减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8例

    目的:了解减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不适行腔镜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5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 n=27)及减创手术组( n=28),常规手术组采用12肋下切口进行治疗,减创手术组采用小切口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减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张育周;钟喜廷;李冕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分期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15例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严重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分期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GustiloⅢ型严重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采用微创有限接触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进行分期治疗.结果:随访1~2a,15例骨折端全部骨性愈合,符合骨折愈合标准.15例中,优7例,良5例,中3例.结论:分期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能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创伤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庞健;庞瑞明;谭官峰;陈海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7例分析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P)的好发因素、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的652人中发生HP的7例患者.结果:6例患者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经阴道患侧输卵管妊娠穿刺吸出术,术后5例宫内继续妊娠,2例胚胎停止发育.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HP的发生率增加,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是治疗HP的好方法,加强B超监测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苗;高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深圳市福田区集体儿童膳食及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集体儿童膳食及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重法对82所幼儿园的膳食进行分析,同时对17947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随机整群抽取644名儿童进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筛查.结果:所调查的82所幼儿园膳食结构不合理,17947名儿童发育健康总体水平良好,体重达标者16798名(占93.6%),中重度营养不良111名(占0.62%),生长发育迟缓120名(占0.67%),单纯性肥胖症1041名(占5.8%),644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2%.结论:必须建立健全可行的卫生保健体制,提高保健医生整体业务水平,加强对托幼机构的监管力度,大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谢怡;孙晓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运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情绪稳定,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复发率仅为8.3%,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眼部并发症和全身毒性反应.结论:通过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对症护理,使患者对该病有较充分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较好的康复.

    作者:张解静;方林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7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指征、治疗手段及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91-2005年以来外科治疗的27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例,死因为心肺功能衰竭.呼吸困难4例, 1例经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给予吸痰及超声雾化吸入后缓解;支气管残端瘘3例.其余患者术后均长期生存,随访8个月至4.0 a均无临床复发症状.结论:对于肺结核瘤≥3 cm;肺结核空洞≥3 cm;毁损肺;肺结核并支气管扩张反复继发肺部感染致长期咳痰、咳血及低热等症状者;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结核难以排除肺癌等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心肺功能衰竭及支气管残端瘘.

    作者:李建新;李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橘红珠、橘红及化橘红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目的:比较柑橘属3种中药材橘红、化橘红及橘红珠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提取橘红、橘红珠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及挥发油含量,并与程荷凤分析化橘红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橘红、化橘红及橘红珠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1.5%、1.8%和0.3%,主要成分有柠檬烯、β-香叶烯、γ-萜品烯、橙花叔醇、α-蒎烯、β-蒎烯等.橘红珠挥发油的大根香叶烯D含量较高,达到14.73%,而且分离出的组分数目较橘红和化橘红多.结论:橘红珠挥发油中的组分更丰富.

    作者:张立坚;蔡春;王秀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常压慢性持续缺氧及低二氧化碳致幼鼠心室肥大及心肌细胞凋亡的观察

    目的:观察SD幼鼠在常压慢性持续缺氧及低CO2下心室肥大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SD幼鼠于常压慢性持续缺氧低CO2 14 d及21 d后分别测量计算右心室/左心室加室间隔比值(RV/(LV+S))、右心室/100g体重(RV/100 gBW)及左心室加室间隔/100g体重比值((LV+S)/100 gBW)和右心室组织切片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测凋亡率.结果:常压慢性持续缺氧低CO2下各组RV/(LV+S)和RV/100 gBW比值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并与缺氧时间成正比;各组间(LV+S) /100 gBW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14 d组、缺氧21 d组的右心室组织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比对照组明显上升( P<0.01),且以缺氧21 d组上升更为明显.结论:常压慢性持续缺氧低CO2可致SD鼠右心室肥大、右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其严重程度与暴露时间有关.

    作者:林永文;徐小红;冯华俊;谭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及总结其护理方法. 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3年1 月至2005年6月采用胃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实验组.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5.0%与18.8 %;体重减轻的发生率分别为13.3%与48.4%;白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为11.7%与29.7%;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7.9±4.7)d与(21.2±5.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精心的护理是胃肠内营养成败的关键之一.

    作者:廖晓茹;罗培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激素疗法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非激素方法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用非激素方法治疗的T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TEN患者转型后给予充分补液,补充足量血浆、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等非激素治疗,均获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6.8d.在转型为TEN前使用激素时有2例出现糖尿病,经停用激素及短期应用胰岛素,血糖很快降至正常.非激素治疗后期有3例出现感染,经按药敏调整抗生素后症状得到控制.结论:采用充分输液,补足量血浆和白蛋白的非激素方法治疗TEN是可行的.

    作者:李定;陈嵘祎;张国学;黎兆军;王丹;李顺凡;樊翌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体会

    目的:总结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配合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良好14例(占46.6%),中残9例(占30.0%),重残2例(占6.7%),植物生存2例(占6.7%),死亡3例(占10.0%).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应力争将血肿完全清除干净,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血肿清除术可达到此目的,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世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炎并哮喘样发作的机制.方法:对80例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36例,不伴喘息患儿44例)及其它病原菌感染肺炎30例(普通肺炎组)的血清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 [(207.8±20.1) U/L vs (168.0±23.2) U/L、(278±34) vs (189±27)];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者的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水平则又明显高于不伴喘息者 [(227.8±20.0) vs (198.2±23.1)、(368±45) vs (27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IgE和EOS在肺炎支原体导致肺炎哮喘样发作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曾珺;曾盛;曾芬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普通外科、肿瘤科和ICU病房常用全胃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本文具体介绍了本院普通外科、肿瘤科和ICU病房常用的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的基本方和如何根据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处方调整;详细介绍TPN的配制流程、无菌环境的要求、质量要求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临床配制和使用TPN提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作者:谭燕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导乐陪伴分娩162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3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陪伴组( n=162,简称导乐组)和非导乐陪伴组( n=164,简称非导乐组),比较两组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导乐组与非导乐组:(1)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1.5%、63.4%;(2)剖宫产率为13.6%、25.0%;(3) 阴道助产率为4.9%、11.6%;(4) 新生儿窒息率为3.7%、9.8%;(5)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冯亦芳;梁持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芦荟治疗对子宫内膜癌survivin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治疗对子宫内膜癌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芦荟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3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芦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癌组织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分别为71.4%、(19.36±4.78)和25.7%、(13.35±2.93),治疗后子宫内膜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显著降低( 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手术分期、肿瘤大小均呈正相关( r =0.412,0.398,0.408, P 均<0.05).结论:芦荟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祥珍;李英勇;孙显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的初步观察

    目的:初步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效果.方法:对8例采用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平稳.8例均得以随访, 随访3个月时, 6例乳腺肿物略有缩小,2例缩小近30%;随访6个月时,2例乳腺肿物缩小30%,4例缩小50%,2例乳腺肿物消失;随访1a时,2例乳腺肿物缩小70%,6例肿物消失.随访期间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空心针活检结果均为坏死组织,无肿物的局部复发.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的副作用少,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黄河清;章五一;庞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9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39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纠正视力、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硅压带位置均正确.随访2~24月(平均14.3月),3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经第2次手术后复位,1例患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复位.34例患者视力提高,4例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力低于术前.佳纠正视力≥0.3者15例.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5例,巩膜穿透3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和脉络膜脱离1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王班伟;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身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AS、SDS、NOSIE评分均明显降低,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丰;杨冰霞;徐蕊;何喜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和肿瘤声像图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并与X线钼靶摄影、MRI检查作比较.结果: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检出为87.5%(272/311).声像图特征表现为低回声的单个病灶为多占96.5%(306/311);肿块边缘不规则,轮廓模糊,呈毛刺状或蟹足征达86.8%(270/311);边界整齐,轮廓清楚,但无包膜为13.2%(41/311);肿块纵/横>1占90.4%(281/311);肿块内可见强回声斑点反射91.0%(283/311);77.5%(241/311)的患者伴有同侧腋窝下淋巴结肿大.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为96.9%(246/254)、MRI的检出率则为98.3%(56/57)均明显高于超声( P<0.01或<0.05〉.结论:虽然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不及X线钼靶摄影和MRI的高,但由于高频超声具无创伤、无放射性、费用低等的特点,所以仍是乳腺癌的首选普查方法.

    作者:陈兴;卫光宇;邓小芸;刘伟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