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孟诗;李秋仪;江波;高慕洁;苏多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检测;比较AFP阳性患者(>20ng/mL为阳性)与AFP阴性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并追踪观察AFP阳性者的AFP变化与肝功能及HBV DNA之间的关系.结果:13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AFP阴性者73例,血清AFP阳性者57例, AFP阳性者的AST、ALP、GGT较AFP阴性者高(P<0.01或<0.05).28/31例(90.3%)AFP阳性者的DNA阳性.49/57例(85.9%)AFP阳性者的AFP呈短期一过性升高,随着肝功能的恢复,AFP逐渐恢复正常;另有8例AFP持续升高超过90d,其中3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演变为肝癌.结论:对AFP异常的乙肝患者,应动态监测其AFP的变化.
作者:黄湘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3例子宫切除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妇科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并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后1、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无明显差别,但教育1个月或3个月后,治疗组的抑郁状态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子宫切除后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小玲;林妙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强生婴儿护臀霜与周林频谱仪联用和皮炎平霜对成人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成人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强生婴儿护臀霜与周林频谱仪联用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皮炎平霜外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者分别为30、4、2、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8、8、4、3例,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3.8±0.7)d,短于对照组的(6.9±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生婴儿护臀与周林频谱仪联用治疗成人尿疹,能促进尿疹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其疗效优于皮炎平霜.
作者:简爱华;沈碧强;黄彩芳;陈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经会阴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与头位分娩启动的关系.方法:通过经会阴B超观测110例单胎、头位、初产孕妇宫颈长度、内口扩张程度、羊膜囊嵌入宫内口程度(HM),对其宫颈成熟度评分,与其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相结合分析.结果:随宫颈长度、内口扩张及HM评分增加, 宫颈成熟度增加, 临产时间逐渐缩短.宫颈成熟度评分0~4分组(38例)、5~8分组(36例)、≥9分组(36例)手术产率各为78.94%(30/38)、55.55%(20/36)及27.78%(11/36),0~4分组与≥9分组相比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会阴B超进行宫颈成熟度的评分,对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有一定提示作用,是一种客观准确、简便安全的检查方法.
作者:冯娟;王瑶;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型的人工晶状体不断开发应用,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转变为白内障屈光手术.为使白内障患者术后看得更清晰、舒适、持久,提高视觉质量已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影响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谢军谊;张婉琪;孙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皮肤是能早反映机体衰老的组织,已引起众多学者对皮肤皱纹、弹性及老年干燥病等防治研究的兴趣.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皮肤老化过程中有一系列生物学的改变,如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成分的减少和免疫系统的改变[1].皮肤衰老不仅影响美容,还在病因学上与许多皮肤病有联系.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氧化损伤、抗氧化损伤与皮肤的衰老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陈威;罗少军;梁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构建针对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的shRNA表达质粒.方法:以mU6pro为载体,化学合成shRNA表达模板,并定向克隆到载体的U6启动子下游,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筛选阳性克隆,基因测序法检测插入模板序列的正确性.结果:获得了正确的重组质粒,插入的转录模板序列完全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的RNAi体系.
作者:朱汝森;刘新光;梁念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方法及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3月至2005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治愈.92例手法复位者复位成功84例,手法复位成功率为91.3%,无1例出现肠坏死及肠穿孔.52例行半择期手术者均无阴囊水肿及血肿,随访0.5~5a,无睾丸上移及萎缩,术后复发1例为疝囊较大、未作修补的病例.23例行急诊手术者中,15例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积液,1例睾丸坏死;随访0.5~5a,5例复发,2例睾丸上移,2例睾丸萎缩.结论:对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应准确判定病情,符合手法复位者首选手法复位,对于新生儿好采用镇静后自然复位;手法复位成功后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3d至3个月宜行半选择性手术,尽可能减少急诊手术.
作者:吴敏;谢景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助产的效果.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30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150例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其剖宫产率为1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为(170.8±87.2)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4.6±98.5) mL;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间程度及总产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为98.0%,观察组则为99.3%.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能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满足产妇及家属要求.
作者:蔡小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经后腰入路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15例.结果:14例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0~17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50~250 mL,平均70 mL.患者术后1d即可下床活动及恢复进食,住院5~12 d,平均7 d.1例中转开放手术,7d拆线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微创、安全有效,是肾上腺疾病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保忠;单炽昌;杨帝宽;冯钢;张勇强;刘明建;张启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超声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7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超声治疗组则加用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2次抽血测定患者血浆GMP-140、vWF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GMP-140、vWF及低切粘度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以超声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减轻,超声治疗组减轻更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中GMP-140、vWF及血液流变学可能共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康复过程,超声治疗能降低其含量指标,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小江;朱育昌;阳小云;梁学标;黄迪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直肠阴道瘘是指直肠与阴道之间的病理性通道,又称粪瘘,多与产科分娩损伤、手术创伤、炎症性损伤有关,由于有粪便不断从阴道流出及阴道不能控制的排气,常常使患者苦不堪言,在精神和肉体上都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因产时处理不当致直肠阴道瘘的患者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瑶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简称基癌)组织中FADD、caspase-3(简称casp-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鳞癌、41例基癌中FADD、casp-3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鳞癌中FADD、casp-3表达及凋亡指数(AI)均明显高于基癌(P<0.01),两种表皮肿瘤的FADD、casp-3表达与AI均呈正相关(r=0.521,P<0.05), FADD与casp-3之间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437,P<0.05).低分化鳞癌中的casp-3表达和AI低于高分化者(P<0.05),鳞癌原发灶中的AI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Fas凋亡途径可能是鳞癌、基癌的主要凋亡途径,FADD、casp-3是鳞癌、基癌细胞凋亡中重要的促凋亡因子,并有相互协同促凋亡作用.
作者:陈嵘祎;樊翌明;吴志华;李顺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0)和对照组(n=218).治疗组予生理盐水250mL+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d;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d.根据入院当日和治疗15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血液流变学及脑梗死灶的变化,并结合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2.49,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脑梗死灶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过敏性皮疹3例.结论: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凌亚兴;王志海;陈文荣;陈湛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脊髓损伤(SCI)是人类致残率高的疾患之一.脊髓损伤平面愈高,患者丧失的功能愈多,脊髓圆锥损伤可致骶区感觉功能丧失,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更高位的脊髓损伤可直接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由于脊髓损伤后断裂的轴突不能再生,目前对SCI的治疗仍是当今一大医学难题.本文就SCI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曾伟锋;汤少明;罗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肠内外置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5年采用肠内外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于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或排便,术后第7~10天拔除M-A管,术后第10~14天拔除肠外支架导尿管,全部患者均得到康复.随访1~7 a未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生活和工作均达到正常人标准.结论:肠内外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叶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分散片中不同组分对处方的影响,并应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方法:以分散均匀性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分散片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优化处方.结果:不同PVPP用量之间比较崩解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PVPP用量为10%时,崩解时间短.而崩解剂内外加比例和粘合剂浓度对崩解时间无影响.分散片的处方选择PVPP用量为10%,崩解剂内外加比例为5∶5,粘合剂浓度为2%.结论:优化处方的泛昔洛韦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剂.
作者:陈华土;林志绣;张少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混合滴耳液并鼓室加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使用0.3%氧氟沙星混合滴耳液(含0.3%氧氟沙星滴耳液10滴,0.1%地塞米松滴眼液5滴,3%硼酸酒精5滴)并鼓室加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8例.结果:本组痊愈46例占79.3%,有效率达96.5%,其中治疗1-5次即干耳者占72.4%.结论:氧氟沙星混合滴耳液并鼓室加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操作简单,疗程短,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郁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草酸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1例耐药的晚期转移性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用草酸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应用,紫杉醇1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应用,每3周为1周期,连用2~4周期以上;对照组用顺铂(DDP) 20mg/m2静脉注射,第1~5天,5-Fu 0.5 mg/m2第1~5天,3周为1周期,连用2~4周期以上;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81例均可评价疗效,每例患者均可顺利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试验组有效率为72.5%(2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21/41);试验组的平均生存时间(12.1±2.8)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9±2.6)个月;且试验组的Ⅲ~Ⅳ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5.0%、1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方案比5-FU联合DDP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疗效明显增加,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林大任;黄河;李明毅;谭洁媚;刘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言语障碍的治疗体会.方法:根据116例的诊断分类(其中口吃31例,开放性鼻音16例 ,功能性失音15例,青春期后假声11例,声带息肉25 例,声带结节18例)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31例口吃患者治愈22例,治愈率为71.0%,随访1a,8例患者由于不能坚持训练而导致口吃复发.功能性失音的治愈率为100%,青春期后假声治愈率则为72.7% (8/11).腭裂、隐性腭裂及声带息肉、声带结节患者经过手修补或摘除及术后训练,治愈率达100%.结论:对言语障碍患者予分类诊断后,再作相应的训练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李大红;赵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