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习生内科临床实习带教的体会

麦哲林

关键词:实习生, 内科临床, 临床实习, 医学院校, 临床医师, 医疗模式, 学习阶段, 实习阶段, 实习带教, 临床带教, 就业形式, 转化, 转变, 训练, 素质, 桥梁, 培养, 合格
摘要:临床实习是实习生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实习生通过临床实习阶段的综合训练,培养临床医师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是医学院校实习生转化成一名合格医师的桥梁[1].目前,医疗模式及就业形式的转变,对当前实习生实习带教提出新的问题,在此就本人临床带教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RDF/DC的高校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本文阐述了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简称RDF)、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ublin core element set,简称DC)、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的概念、内容及其之间关系,指出基于RDF/DC的元素数据组织模式,是解决目前高校乃至互联网上网络信息组织混乱、检索率低的有效途径,并分析在具体应用中的实现过程.

    作者:钟伟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学英语泛读课教学的思考

    我院公共英语课程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自2002年起进行了分课型教学,即:精读、泛读、听力课每二周课时比例为3∶1∶4,泛读课采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全新版阅读教程》.然而随着分课教学的展开,问题接踵而来.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纯性FC 37例、复杂性FC 17例和对照组患儿30例,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的NES质量浓度,并于FC发作2周后检查脑电图.结果:复杂性FC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组和对照组(P均<0.01),单纯性FC组和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脑电图无异常者和对照组(P均<0.01), 脑电图无异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 FC患儿血清N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发作持续时间<15min者和对照组(P均<0.001),发作持续时间<15min组和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复杂性FC惊厥发作可引起患儿脑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与发作持续时间有关.

    作者:曾珺;吴春能;庄良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对215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33.0%;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留置胃管、抗生素联合应用、手术时间、脑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结论:年龄、留置胃管、抗生素联合应用、手术时间、脑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梁耀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167例

    目的:了解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7例中手术成功145例.平均住院5d,术中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多种泌尿系疾病,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祥林;刘成倍;徐伟;庞桂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骨窗显微手术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4例的体会

    目的:总结小骨窗显微手术在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用小骨窗显微手术超早期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对其疗效、手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率进行总结.结果:优(5分)10例(15.6%),良(4分)21例(32.8%),可(3分)25例(39.1%),差(2分)2例(3.1%),死亡(1分)6例(9.4%),优良率为48.4%.死于并发肺炎3例,死于术后再出血2例,急性心衰1例.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斌;钟晖东;李其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断端挫灭的离断指体在重建手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断端挫灭的离断指体在重建手功能中的应用. 方法:对27例27个断端挫灭的离断指体采用移位、桥接法再植.结果:本组27例27指中,21指成活,6指坏死,成活率为77.8%.经0.5~6a 随访,再植指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4~12mm,手指外形满意,再植指恢复一定的夹、捏、握功能.根据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其中优5指,良15指,可4指,差3指,总优良率为74.1% .结论:断端挫灭的离断指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充分利用,以重建部分手功能.

    作者:谢树武;吴焯鹏;谢国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和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2例

    目的:分析静脉腔内激光和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行静脉腔内激光和电凝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平均住院2d.3例电凝时出现局部皮肤的烧灼,3例出现皮下血肿,1例术后小腿内侧皮肤感觉迟钝.术后随访4~18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式简单、安全、美观,不影响活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复发率低.

    作者:王三明;陈小东;李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20mg/d晨服,共服药2个月;对照组则给予外观相同的安慰剂.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末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分别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12.5±8.4)、(54.1±11.2)、(50.2±9.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5±4.3)、(61.8±17.2)、(54.2±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较好地缓解焦虑情绪,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作者:赖建斌;曾广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乙醇对生长期小鼠股骨代谢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乙醇摄入对生长期小鼠股骨代谢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6周龄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乙醇组.基础对照组小鼠实验第1天即处死;正常对照组和乙醇组分别给予蒸馏水10 mL/kg和50%(体积分数)乙醇4g/kg(相当于10 mL/kg,成人30g/d)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60d后处死.全部小鼠处死后取左侧股骨检测骨体质量、干重,长度、宽度,骨Ca,P,Mg,Fe,Zn和羟脯氨酸含量,取右侧股骨测定股骨颈结构强度.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基础对照组比较,股骨干质量、骨Ca,P,Mg,Fe,Zn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股骨颈强度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股骨体质量、骨干质量、骨Ca,P,Mg,Fe和羟脯氨酸的含量下降,股骨颈结构强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乙醇摄入可致生长期小鼠骨代谢和生物力学性能降低.

    作者:陈艳;吴铁;李义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结肠镜下摘除大肠息肉372例的体会

    目的: 探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及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在结肠镜下行大肠息肉高频电凝摘除.结果: 372例921颗大肠息肉均成功摘除,无一例穿孔,15例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有效止血.结论: 采用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丹;章淑华;许小江;隋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感染者IL-2、IL-6、IL-18血清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IL-2、IL-6、IL-18水平与丙型肝炎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不同类型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3种细胞因子IL-2、IL-6、IL-18的水平,观察感染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炎发展的关系.结果:慢性及重症肝炎感染者血清IL-2水平出现显著性下调(P<0.05),而慢性及重症肝炎感染者的IL-6、IL-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或P<0.01),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结论:血中细胞因子水平是判断丙肝感染者免疫状态及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小芳;王翠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

    目的:了解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折的效果.方法:30例手部掌、指骨折患者采用进口或国产的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0例中28例得到随访, 得到随访者的骨折均临床愈合,骨性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周,未出现骨髓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折固定牢固,术后愈合快,能早期功能锻炼,患手功能恢复好.

    作者:谢广中;陆晓强;赖红燕;梅林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实习生内科临床实习带教的体会

    临床实习是实习生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实习生通过临床实习阶段的综合训练,培养临床医师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是医学院校实习生转化成一名合格医师的桥梁[1].目前,医疗模式及就业形式的转变,对当前实习生实习带教提出新的问题,在此就本人临床带教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麦哲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阻塞性黄疸时内毒素与Toll样受体

    阻塞性黄疸是指胆道系统中胆汁排泄受阻,使胆汁不能排到十二指肠内,造成胆汁成分过多的进入到血液中而引起黄疸及全身多系统病变的临床病症.阻塞性黄胆时内毒素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是引起肝脏损伤主要机制之一,且肝脏Toll样受体(内毒素受体)的表达在肝细胞的损伤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毅;姜雨刚;林木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前的应用观察

    目的:寻找减少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选择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2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100例,A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前1d给予米非司酮150mg顿服,B组诊断明确后直接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发热例数.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10.02±5.28)mL vs (20.03±4.87) mL],手术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30.08±10.85)min vs (41.02±11.0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明显少于B组的9%(χ2=4.714,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前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赖文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43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药物性肝炎患者8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则用肝太乐、甘利欣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肝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8、3、1、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2、2、5、13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694,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7.7% vs 69.0%);两组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草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两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硫普罗宁可快速改善肝炎临床表现及恢复肝功能,对药物性肝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实践和思考

    重视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结合我校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对继续深化此项活动作粗浅的思考.

    作者:陈博;潘洁敏;郑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关于我校物理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建议

    在中南四省12所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调研的基础上[1-3],再对我院医药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作了调查,并与其余11所院校作一些对比,提出了建议.

    作者:吴祖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术前访视在104例前列腺电切患者中的实施及体会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在前列腺电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104例前列腺电切患者实施术前访视一系列整体护理.结果:术前访视前,担心手术时疼痛、担心手术中出现意外、担心手术效果并发症、对手术感到恐惧和紧张、感到孤单及无助者分别为92(88.5%)、86(82.7%)、82(78.8%)、95(91.3%)、78(75.0%),术前访视后则明显减少,分别为16(15.4%)、18(17.3%)、14(13.5%)、12(11.5%)、9(8.6),访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等方面的信息,是消除患者恐惧、取得患者配合及顺利完成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作者:陈元;叶爱霞;钟娆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