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8例肾活检病理分析

胡明亮;石晓峰

关键词:肾疾病/诊断, 肾活检, 病理学, 并发症
摘要:目的:进一步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68例具有肾穿刺适应证的肾病患者行B超介导下经皮肾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组化检查及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8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4例,其病理类型为sPGN 2例,IgAN 18例, MN 4例,FSGS 6例, MCD 17例,EnPGN 3例,ICGN 1例,ScGN 3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1例,其病理类型为LN 8例,HSPGN 、肾淀粉样变性病、糖尿病肾病各1例;小管-间质性疾病2例,脂蛋白肾病1例.并发症为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结论:肾活检对肾脏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良恶性病变中NF-κB、c-Myc和hTERT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NF-κB、c-Myc、hTERT在鼻咽粘膜慢性炎和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鼻咽粘膜慢性炎和30例鼻咽癌中NF-κB、c-Myc、hTERT的表达.结果:NF-κB、c-Myc和hTERT在鼻咽粘膜慢性炎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5%、74.1%和59.3%;在鼻咽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93.3%和90.0%,与鼻咽粘膜慢性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在鼻咽癌中NF-κB和c-Myc、NF-κB和hTERT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P<0.05, P<0.01).结论:在鼻咽癌中NF-κB、c-Myc和hTERT均高表达,它们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赵同伟;陈小毅;李飞虹;蔡琼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8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症84例

    目的:总结对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治疗经验.方法:应用TURP、TUVP结合治疗80岁及以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4例.结果:84例(100%)均有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为(30.6±3.6),术后减少至(9.4±1.7);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的(5.2±4.8)下降至术后的(1.8±0.2),大尿流率由(5.2±4.8)mL/s增加至(36.4±10.4)mL/s,剩余尿从术前(280±170)mL减少至术后的(36.4±10.4)mL, 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应用TURP、TUVP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安全, 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李碧君;钟世强;单炽昌;周镇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翼状胬肉表现为呈三角形增厚的球结膜组织病变,其头部侵袭生长至角膜,体部位于睑裂区的-侧,大多生长在鼻侧,增生的组织肥厚、血管扩张,尤其是复发型翼状胬肉给患者造成美容缺陷和视力损害[1],且至今尚没有一种发病机制学说受到公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较新的认识,本文就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梁轩伟;廖海兰;闫亦农;黄伟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两种激素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疗法和地塞米松(DEM)常规疗法治疗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60例随机分为MP组和DEM组,每组30例,MP组用大剂量MP冲击法(第1~3天20 mg/kg·d,第4~6天为15 mg/kg·d,第7~9天用10 mg/kg·d,静脉给药;第9天后改用强的松口服维持),DEM组用地塞米松(0.1~0.3 mg/kg·d静脉给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的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MP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的时程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MP组平均住院天数也较DEM组缩短(P<0.05);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剂量MP冲击疗法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优于DEM疗法.

    作者:宋竹涛;张海燕;袁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32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32例的疗效.方法:32例卵巢早衰患者采用中药助孕排卵汤加减联用性激素替代治疗法,行周期治疗3~6个月,并在服药前后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血清水平,用B超检测子宫体积,左、右卵巢体积及子宫内膜的变化,观察停药后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结果:32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FSH、LH血清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P<0.05);子宫内膜明显增厚(P <0.01),但双侧卵巢及子宫体积无显著变化(P >0.05).停药后32例中13例有数目不等的卵泡出现,5例足月分娩,1例自然流产,1例已孕8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血清FSH与LH显著下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能诱导排卵成功.

    作者:黄向芳;黎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视腹腔镜在录像系统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是临床外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腹部外科手术时切口长度有限,限制了手术野的暴露,阻碍手术的示教过程,很难得到一个真实、全面、系统的手术教学全过程,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技术也逐步扩大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其中电视摄像技术的进步,使得电视腹腔镜迅速在临床上得以开展.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能提供生动、形象、真实的图像信息,使手术过程一目了然.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录像系统资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同时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知识形象、具体和真实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同时增强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缪辉来;林木生;陈明;包仕廷;陈念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离子凝聚胺快速二步法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聚胺酶联免疫 (EIA)快速二步法检测HBsAg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在检测试验的第一步反应步骤中加入低离子凝聚胺溶液,设计新的反应条件,对HBsAg进行检测,并将测定结果与常规二步法和按照试剂盒提供的一步法的测定结果作比较.结果:快速二步法的测定结果与常规二步法的结果相一致,检出率为100%,低检测量为1ng/mL,SD值为 0.12,CV值8.6%.一步法的阳性符合率则为99.2%,且存在钩状效应.结论:新建立的低离子凝聚胺快速二步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检出率高,重复性好,符合卫生部对检测低值量的要求,且操作快速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振符;何寿国;黎舒;钟爱卿;杨文杰;邱小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甲基睾丸素辅助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基睾丸素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2例停经35~49d妇女随机分成两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产85例(对照组)及加用甲基睾丸素后药物流产97例(观察组),对两组流产效果、出血时间及流产后第1次月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93例,不全流产4例,失败0例,完全流产率为95.9%;对照组完全流产74例, 不全流产10例, 失败1例, 以观察组的效果为优(Hc=4.687,P<0.05), 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57,P<0.05);观察组完全流产者的出血时间为(9.5±4.7)d,显著低于治疗组的(13.8±8.6)d(P<0.01);两组流产后第1次月经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加用甲基睾丸素可提高流产率,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黄思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3例肠系膜淋巴管瘤CT分析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瘤(ML)的CT表现及其分型.方法:经病理证实的ML13例,男7例,女6例,平均34岁.8例做常规CT扫描,5例做螺旋CT扫描,层厚10mm.结果:10例起源于小肠系膜,3例起源于结肠系膜.单房型囊肿3例,多发或多房囊肿10例,囊壁菲薄,光滑,囊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如有囊壁及分隔有明显强化是其特点.成年型:囊肿形状较规则,分叶明显,类似扩张的结肠;幼儿型:囊肿形状欠规则,分叶及分隔不规则.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瘤好发于小肠系膜,无年龄特异性,CT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多发性)囊肿,多呈壁薄分叶状多房性囊肿,增强扫描多数病变囊壁及分隔有明显强化.

    作者:王东;谢长浓;罗泽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改良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根据其生长的部位、数量可鉴别细菌的种类,是细菌的重要特征之一.细菌鞭毛的直径非常小(10~20 nm),一般光学显微镜难以观察,必须通过特殊染色才能见到,鞭毛染色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染色效果常不理想.有关细菌鞭毛染色法的研究,文献已有报道,但从作者多年的实验室摸索试验,仍有改进之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霞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亚低温处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亚低温处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96例(GCS评分为5~8分),其中常规治疗组46例给予脱水、激素、抗炎、止血等常规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开颅减压术;亚低温治疗组50例除上述治疗外均于患者入院时或手术后即刻采用亚低温治疗3~14 d,在应用冬眠药物的同时,配合全身物理降温.于颅脑损伤后6、9个月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颅脑损伤早期亚低温治疗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自尊、住房、收入与消费、生活环境等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亚低温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的其他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森煌;文若兰;郭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氯诺昔康、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90例需作鼻内镜手术者随机分为3组(氯诺昔康组、曲马多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术中分别使用相应的药物(氯诺昔康、曲马多、芬太尼)作麻醉镇痛,比较各组的镇痛效果、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氯诺昔康、芬太尼组的镇痛效果比曲马多组好,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别为(1.7±0.3)、(1.4±0.5)、(2.5±0.6)(两两比较,P<0.05~0.01);三种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P<0.01),氯诺昔康的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长,为(22.7±35.1)min;三药用药前后对循环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芬太尼、曲马多组均出现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而氯诺昔康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诺昔康可作为鼻内镜手术首选的麻醉镇痛药物.

    作者:黄锦联;张敏;林福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同期切除双侧肺大疱18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双侧肺大疱施行同期切除的可行性.方法:18例双侧肺大疱患者,经气管插双腔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双侧肺大疱同期切除术.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肺与壁层胸膜粘连严重需延长切口完成手术,1例因术中出血改大切口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平均出血量180 mL,平均住院时间(7±0.5)d,全组病例无死亡,随访半年均未发现复发.结论:双侧肺大疱用电视胸腔镜辅助行小切口同期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切口美观,复发率低,出现特殊情况时可迅速开胸.

    作者:肖蔼杰;陈中坚;魏志洪;何日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甲亢、甲减及正常)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甲亢患者36例,甲减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36例并测定其甲状腺激素、血脂、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 h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校正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等因素后,甲亢、甲减组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甲状腺功能状态可能是维持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正常糖代谢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郭行端;叶志东;黄玉英;刘君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我院医学文献查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当前我院医学文献查新系统依然是单机操作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S SQL SERVER2000实现全文检索服务,并通过ASP调用ADO控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全文检索系统的快捷方式.

    作者:尚文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抢救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46例

    目的:总结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抢救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经验.方法:46例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果:40例临床治愈,6例死亡.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是抢救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

    作者:薛少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HIE和30例正常新生儿分别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HIE组血清AST、LDH、CK、CK-MB、α-HB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HIE组中轻、中、重度组5种血清心肌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HIE病情越重,血清心肌酶活性越高(P<0.01).结论:HIE时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可作为心肌损害的重要生化指标,对评价HIE脑损伤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李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已普遍建立,网络教学的格局已露端倪.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审视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广泛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深入研究这些变化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关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高效教学的新模式.本文是对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作一浅议.

    作者:陈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放射对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影响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放疗后临床完全缓解只是表示肿瘤细胞降到一定数量(1×109个)以下,并不等于治愈.根治量放疗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对肿瘤首程放疗后复发或转移者的治疗效果往往很差.放射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对肿瘤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璋;孙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昔洛韦滴眼联合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居角膜病的首位,其主要特点是迁延不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目前临床上对HSK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药物为主,由于病毒对此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有时疗效不是十分理想,我们应用阿昔洛韦(ACV)滴眼联合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玉霞;林瑞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