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29例死因分析

孔凡成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胆碱能危象, 呼吸衰竭, 死亡原因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的有关因素及其产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死率为16.5%,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为5.7%;死于胆碱能危象11例(37.9%),呼吸衰竭15例(51.7%),阿托品中毒2例(6.9%),解磷定过量1例(3.4%).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清除毒物不彻底,阿托品用量不当,停药时间过早,胆碱酯酶复能剂应用不当,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方法不当.结论:正确判断病情是减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死率的关键.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过少2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286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羊水过少组中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羊水正常组(P<0.01).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缺氧敏感的特异性指标之一.一经确诊羊水过少,应积极引产.估计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宜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刘小乐;陈衡;杜天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亚低温处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亚低温处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96例(GCS评分为5~8分),其中常规治疗组46例给予脱水、激素、抗炎、止血等常规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开颅减压术;亚低温治疗组50例除上述治疗外均于患者入院时或手术后即刻采用亚低温治疗3~14 d,在应用冬眠药物的同时,配合全身物理降温.于颅脑损伤后6、9个月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颅脑损伤早期亚低温治疗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自尊、住房、收入与消费、生活环境等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亚低温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的其他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森煌;文若兰;郭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是常见的非黑素性皮肤癌,其发病与紫外线和放射线辐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癌基因突变以及砷剂有密切关系.细胞凋亡异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本文简要综述了BCC和SCC细胞凋亡有关的凋亡因子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陈嵘袆;樊翌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人闭合性胸外伤165例治疗体会

    目的:提高对60岁以上闭合性胸外伤患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5a来收治的老年闭合性胸外伤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155例,死亡10例,出现并发症36例.死亡原因:呼吸衰竭4例,失血性休克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各1例.结论:治疗有全局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老年人闭合性胸外伤患者的气管切开及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指征可相应放宽.

    作者:李建新;李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ORION锁定型钢板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颈椎疾病和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采用ORION内固定,随访6~15个月,平均随访8.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或螺钉断裂、松动及滑脱等并发症.结论:ORION钢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固定节段稳定性高等优点,适用于颈椎外伤、退行性变及肿瘤的治疗.

    作者:李涛;陈日景;吴春辉;吴养;李志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感染的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999 年1月至2004年1月收住我科176例疑有细菌感染的新生儿的气管内液(痰液)、血液、脐部分泌物、大便和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获革兰氏阴性菌标本进一步筛选试验和双纸片法鉴定产ESBLs菌.结果:在176 例新生儿中,共采集了223 例次标本,分离出G-菌39株,从中检出ESBLs 4(株)例,3株来自肺炎克雷伯菌,1株来自大肠杆菌中,均为院内感染.药敏显示: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其余抗生素均耐药.其中3例产ESBLs菌院内感染的患儿病程中均曾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临床应重视对产ESBLs细菌感染的监测,尽量避免ESBLs菌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江月明;涂燕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78例宫颈癌中VEGF的表达,以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1)VEGF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0%(3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25)(P<0.01).(2)VEGF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临床分期≤Ⅰb期者(18.6%)明显低于≥Ⅱa期者(68.6%)(P<0.01);淋巴结无转移者(30.0%)明显低于有转移者(60.7%)(P<0.05);并随病理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蒋意忠;王祥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离子凝聚胺快速二步法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聚胺酶联免疫 (EIA)快速二步法检测HBsAg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在检测试验的第一步反应步骤中加入低离子凝聚胺溶液,设计新的反应条件,对HBsAg进行检测,并将测定结果与常规二步法和按照试剂盒提供的一步法的测定结果作比较.结果:快速二步法的测定结果与常规二步法的结果相一致,检出率为100%,低检测量为1ng/mL,SD值为 0.12,CV值8.6%.一步法的阳性符合率则为99.2%,且存在钩状效应.结论:新建立的低离子凝聚胺快速二步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检出率高,重复性好,符合卫生部对检测低值量的要求,且操作快速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振符;何寿国;黎舒;钟爱卿;杨文杰;邱小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两种原代培养及传代方法的比较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法及0.2%胰蛋白酶消化20 min两种方法进行原代培养,以0.25%胰蛋白酶(A组)、0.125%胰蛋白酶-0.02%EDTA(B组)消化传代,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但前者较好,小管节段贴壁早.B组成功传代(4代)并鉴定为肾小管上皮细胞,A组传代失败.结论:肾小管节段贴块、0.125%胰蛋白酶-0.02%EDTA消化是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的有效方法.

    作者:杜胜华;唐德燊;刘华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鼠鼻粘膜接种伤寒杆菌Fe-SOD的抗体应答

    目的:观察小鼠鼻腔接种伤寒杆菌的Fe-SOD后血液和粘膜系统的抗体应答.方法:用IL-1作为佐剂,将伤寒杆菌的Fe-SOD经鼻腔接种小鼠,检测小鼠血液及肠液中的抗体应答.结果:当用IL-1作为佐剂时,经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SOD的小鼠血液和肠液中可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和IgA类抗体;而腹腔注射仅在血液中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结论:用IL-1作为佐剂,伤寒杆菌Fe-SOD经鼻腔接种后可引起小鼠粘膜系统和血液中的抗体应答.

    作者:唐湘涓;徐军发;凌天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腹切除吻合器吻合术治疗直肠癌23例

    目的:总结直肠癌经腹切除吻合器吻合术的手术适应证与吻合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低位直肠癌采用经腹切除吻合器根治切除术23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均采用吻合器切除吻合术,除1例(4.3%)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瘘放弃治疗出院外,其余患者治愈出院,随访2a未见复发转移.结论:采用吻合器对较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简单,吻合口瘘减少,可保留肛门,提高生活质量而未增加复发率.

    作者:王国庆;肖旭波;陈德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甲亢、甲减及正常)对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甲亢患者36例,甲减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36例并测定其甲状腺激素、血脂、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 h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校正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等因素后,甲亢、甲减组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甲状腺功能状态可能是维持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正常糖代谢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郭行端;叶志东;黄玉英;刘君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3例肠系膜淋巴管瘤CT分析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瘤(ML)的CT表现及其分型.方法:经病理证实的ML13例,男7例,女6例,平均34岁.8例做常规CT扫描,5例做螺旋CT扫描,层厚10mm.结果:10例起源于小肠系膜,3例起源于结肠系膜.单房型囊肿3例,多发或多房囊肿10例,囊壁菲薄,光滑,囊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如有囊壁及分隔有明显强化是其特点.成年型:囊肿形状较规则,分叶明显,类似扩张的结肠;幼儿型:囊肿形状欠规则,分叶及分隔不规则.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瘤好发于小肠系膜,无年龄特异性,CT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多发性)囊肿,多呈壁薄分叶状多房性囊肿,增强扫描多数病变囊壁及分隔有明显强化.

    作者:王东;谢长浓;罗泽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文化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针对目的语(英语)文化开展的教学是明显滞后的,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笔者将在国内外同行研究基础上,提出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以探索一个能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

    作者:郭绍波;董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妇幼卫生专业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实验课的教学体会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是计划生育常见的小手术,也是妇幼卫生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无法让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都进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实际操作,多数学生只能从理论到理论,难以真正掌握这一实用的操作技能.为使学生全面掌握该手术的操作,笔者采用理论-实验-录像-见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翁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6例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患者进行周到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严防出现血管痉挛,保持皮瓣血运通畅,同时给予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3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伤口甲级愈合.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正确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罗(钅监)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8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症84例

    目的:总结对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治疗经验.方法:应用TURP、TUVP结合治疗80岁及以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4例.结果:84例(100%)均有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为(30.6±3.6),术后减少至(9.4±1.7);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的(5.2±4.8)下降至术后的(1.8±0.2),大尿流率由(5.2±4.8)mL/s增加至(36.4±10.4)mL/s,剩余尿从术前(280±170)mL减少至术后的(36.4±10.4)mL, 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应用TURP、TUVP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安全, 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李碧君;钟世强;单炽昌;周镇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目的:了解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2枚空心螺钉内支撑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 25例(29髋).结果:术后3个月以上随访,28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陷较治疗前有轻度加重,有效率为96.5%.结论: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能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何生;张华;李兰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尖锐湿疣细胞免疫学的研究现状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生殖器官及附近表皮(外阴、阴道、宫颈、肛周、阴茎、阴囊及尿道口等部位)引起的一种常见、易反复发作、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性传播疾病(STD),性泛滥时可发生于身体任意部位.

    作者:梁远飞;钱起丰;吴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改良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根据其生长的部位、数量可鉴别细菌的种类,是细菌的重要特征之一.细菌鞭毛的直径非常小(10~20 nm),一般光学显微镜难以观察,必须通过特殊染色才能见到,鞭毛染色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染色效果常不理想.有关细菌鞭毛染色法的研究,文献已有报道,但从作者多年的实验室摸索试验,仍有改进之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霞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