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蒋意忠;王祥珍

关键词: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78例宫颈癌中VEGF的表达,以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1)VEGF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0%(3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25)(P<0.01).(2)VEGF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临床分期≤Ⅰb期者(18.6%)明显低于≥Ⅱa期者(68.6%)(P<0.01);淋巴结无转移者(30.0%)明显低于有转移者(60.7%)(P<0.05);并随病理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档案开发利用与保密问题探讨

    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目前有些档案部门在提供利用档案时,只重视档案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档案的保密性,造成机密材料泄露.而有些档案部门则又过分强调档案的保密性,至使许多宝贵的档案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档案利用中开放和保密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开展档案开发与利用工作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范雪香;陆小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83例输卵管妊娠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以米非司酮300mg一次顿服, 并加用MTX20 mg肌注(连用5d);对照组单用MTX,用法相同.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5.7%,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为65.9%,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证实两组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水平降低情况、包块缩小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梁持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翼状胬肉表现为呈三角形增厚的球结膜组织病变,其头部侵袭生长至角膜,体部位于睑裂区的-侧,大多生长在鼻侧,增生的组织肥厚、血管扩张,尤其是复发型翼状胬肉给患者造成美容缺陷和视力损害[1],且至今尚没有一种发病机制学说受到公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较新的认识,本文就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梁轩伟;廖海兰;闫亦农;黄伟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羊水过少2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286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羊水过少组中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羊水正常组(P<0.01).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缺氧敏感的特异性指标之一.一经确诊羊水过少,应积极引产.估计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宜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刘小乐;陈衡;杜天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我院医学文献查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当前我院医学文献查新系统依然是单机操作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S SQL SERVER2000实现全文检索服务,并通过ASP调用ADO控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全文检索系统的快捷方式.

    作者:尚文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8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Guillain-Barr综合征(GBS)患者神经肌电图改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GBS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电图及F波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率为74.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占65.2%,F波异常率为69.7%,EMG表现为平均时限延长出现自发电位.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神经肌电图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作者:刘彩珍;黄绍娴;周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昔洛韦滴眼联合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居角膜病的首位,其主要特点是迁延不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目前临床上对HSK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药物为主,由于病毒对此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有时疗效不是十分理想,我们应用阿昔洛韦(ACV)滴眼联合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玉霞;林瑞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咽良恶性病变中NF-κB、c-Myc和hTERT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NF-κB、c-Myc、hTERT在鼻咽粘膜慢性炎和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鼻咽粘膜慢性炎和30例鼻咽癌中NF-κB、c-Myc、hTERT的表达.结果:NF-κB、c-Myc和hTERT在鼻咽粘膜慢性炎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5%、74.1%和59.3%;在鼻咽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93.3%和90.0%,与鼻咽粘膜慢性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在鼻咽癌中NF-κB和c-Myc、NF-κB和hTERT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P<0.05, P<0.01).结论:在鼻咽癌中NF-κB、c-Myc和hTERT均高表达,它们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赵同伟;陈小毅;李飞虹;蔡琼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感染的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999 年1月至2004年1月收住我科176例疑有细菌感染的新生儿的气管内液(痰液)、血液、脐部分泌物、大便和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获革兰氏阴性菌标本进一步筛选试验和双纸片法鉴定产ESBLs菌.结果:在176 例新生儿中,共采集了223 例次标本,分离出G-菌39株,从中检出ESBLs 4(株)例,3株来自肺炎克雷伯菌,1株来自大肠杆菌中,均为院内感染.药敏显示: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其余抗生素均耐药.其中3例产ESBLs菌院内感染的患儿病程中均曾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临床应重视对产ESBLs细菌感染的监测,尽量避免ESBLs菌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江月明;涂燕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人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与瘢痕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瘢痕组织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CT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CTGF mRNA及蛋白在人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高度表达, 与正常皮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TGF在人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呈高度表达, 提示其在增生性瘢痕的纤维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为临床上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增生性瘢痕药物提供了可能.

    作者:吴平;何惠娟;张培华;张毅;江黎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文化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针对目的语(英语)文化开展的教学是明显滞后的,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笔者将在国内外同行研究基础上,提出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以探索一个能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

    作者:郭绍波;董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68例肾活检病理分析

    目的:进一步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68例具有肾穿刺适应证的肾病患者行B超介导下经皮肾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组化检查及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8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4例,其病理类型为sPGN 2例,IgAN 18例, MN 4例,FSGS 6例, MCD 17例,EnPGN 3例,ICGN 1例,ScGN 3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1例,其病理类型为LN 8例,HSPGN 、肾淀粉样变性病、糖尿病肾病各1例;小管-间质性疾病2例,脂蛋白肾病1例.并发症为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结论:肾活检对肾脏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明亮;石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目的:了解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2枚空心螺钉内支撑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 25例(29髋).结果:术后3个月以上随访,28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陷较治疗前有轻度加重,有效率为96.5%.结论: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能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何生;张华;李兰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尖锐湿疣细胞免疫学的研究现状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生殖器官及附近表皮(外阴、阴道、宫颈、肛周、阴茎、阴囊及尿道口等部位)引起的一种常见、易反复发作、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性传播疾病(STD),性泛滥时可发生于身体任意部位.

    作者:梁远飞;钱起丰;吴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78例宫颈癌中VEGF的表达,以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1)VEGF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0%(3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25)(P<0.01).(2)VEGF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临床分期≤Ⅰb期者(18.6%)明显低于≥Ⅱa期者(68.6%)(P<0.01);淋巴结无转移者(30.0%)明显低于有转移者(60.7%)(P<0.05);并随病理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蒋意忠;王祥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6例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患者进行周到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严防出现血管痉挛,保持皮瓣血运通畅,同时给予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3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伤口甲级愈合.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正确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罗(钅监)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视腹腔镜在录像系统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是临床外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腹部外科手术时切口长度有限,限制了手术野的暴露,阻碍手术的示教过程,很难得到一个真实、全面、系统的手术教学全过程,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技术也逐步扩大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其中电视摄像技术的进步,使得电视腹腔镜迅速在临床上得以开展.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能提供生动、形象、真实的图像信息,使手术过程一目了然.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录像系统资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同时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知识形象、具体和真实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同时增强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缪辉来;林木生;陈明;包仕廷;陈念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VEGF、P-2、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29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23/29),96.6%(28/29)和89.7%(26/29),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3/10),40.0%(4/10)和30.0%(3/10)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VEGF、MMP-2和MMP-9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中度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VEGF与MMP-2、MMP-9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MMP-2与MMP-9的表达也呈中度正相关.结论:VEGF、MMP-2及MMP-9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赵颖海;苟新敏;陈小毅;李飞虹;蔡琼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改良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根据其生长的部位、数量可鉴别细菌的种类,是细菌的重要特征之一.细菌鞭毛的直径非常小(10~20 nm),一般光学显微镜难以观察,必须通过特殊染色才能见到,鞭毛染色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染色效果常不理想.有关细菌鞭毛染色法的研究,文献已有报道,但从作者多年的实验室摸索试验,仍有改进之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霞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槲皮素对重组人肌醇磷脂3-激酶p110β催化亚基的影响

    肌醇磷脂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是多磷脂酰肌醇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的效应器和涉及信号转导和细胞转化的关键酶.PtdIns(3)P、PtdIns(3,4)P和PtdIns(3,4,5)P是PI3-K的酶促反应产物,它们在细胞内起到第二信使的作用,调节一些蛋白激酶的活性如PAC、PKB和有些PKC同工酶等,PI3-K通过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多种生物学事件,如囊泡运输、细胞骨架重组、肿瘤发生、细胞存活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某些疾病,如肿瘤、Ⅱ型糖尿病等与PI3-K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学者提出,PI3-K是一个药理靶点,其特异的抑制剂具有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刘文;梁念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