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乐;杜天竹;陈衡;韩红星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SIRS患儿分为危重症组(n=12)和非危重症组(n=35),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IRS患儿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并与20例正常儿童作比较.结果:SIRS患儿血GAS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TL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危重组患儿血清GAS水平明显高于非危重组,而血浆MTL水平则明显低于非危重组(均P<0.01).结论:血GAS和MTL与SIRS的病情及转归有密切关系,通过对SIRS患儿血GAS和MTL的水平监测,对临床指导SIRS诊治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郑伯强;黄跃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湛江市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脂、血糖与血压水平.方法: 7~13岁单纯性肥胖组儿童60例(其中轻、中、重度肥胖儿童各20例)和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结果:肥胖组儿童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依肥胖程度不同与对照组差异不同,轻、中度肥胖组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肥胖组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症可引起儿童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应加强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促进儿童健康.
作者:温泉;陈志辉;吴柱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吸氧、抗菌消炎、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观察组34例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高氧液1000 mL静滴,每日1次.结果:治疗3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需用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 例vs 0例,P<0.01).观察组治愈出院的住院天数为(12.4±3.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7±3.6)d (P<0.01).两组患者的SaO2、PaO2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aCO2则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P<0.05~0.01), 且以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高氧液治疗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患者效果明显,有迅速改善症状体征、改善血气、减少机械辅助通气或为机械辅助通气赢得时间、缩短住院天数等优点,为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的氧疗开拓了新的途径.
作者:李瑞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3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逆行手术切除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7 d内每日以1%荧光素钠角膜上皮染色检查,观察上皮全部愈合时间;随访10~12个月,平均10.7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角膜创面上皮的平均修复时间为4.6 d,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可以促进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和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叶亲颖;黄燕;黄晓燕;王班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情况和退药原因.方法:根据门诊处方退药92例中所涉及的药物名称、类别、剂型以及医师填写的退药原因作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处方中,药品类别主要是抗感染药物、补益类中成药、心脑血管类药物.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依从性差,因不良反应退药占退药总数的63.0%;其次是不合理用药、经济原因、重复取药、患者拒绝用药、患者药物禁忌症等因素.结论: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及合理性监督,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蔡伟明;陈红明;马晓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72例CGN患者随机分两组:(1)西医组(n=84),以口服潘生丁、苯那普利、雷公藤多苔治疗为主.(2)中西组(n=88)在西医组治疗的方法上加服中药.治疗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1例,显效43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6%;西医组:完全缓解12例,显效28例,有效2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9.8%.两组治疗后,Scr、BUN、24 h VPQ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本组CGN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西医治疗(P<0.01).结论:对CGN的治疗,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可以提高疗效的.
作者:肖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62例危重患儿(其中SIRS 36例,非SIRS 26例)及20例健康体检儿的血清TNF-α水平并相互比较,同时比较SIRS组中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与未发生MODS患儿之间血清TNF-α的差异.结果:(1)SIRS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TNF-α水平随符合SIRS诊断标准数目的增多而增高;(2)MODS组患儿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结论:TNF-α是SIRS的重要炎性介质,检测TNF-α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是一种有用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袁慧珍;周子权;邝玉子;郭德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 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32例. 结果:32例中31例治愈,1例无效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疗效好,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作者:曹静;许玉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子助行器配合综合护理治疗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的疗效.方法:脑血管意外后肢体瘫痪患者64例,按完全随机化法分为两组:(1)电子助行器组(n=33),在综合护理基础上加用电子助行器治疗;(2)对照组(n=31),只作综合护理治疗,不用电子助行器.结果:电子助行器组33例中,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31例中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7例(P<0.05).结论:电子助行器配合综合护理治疗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是一种无创伤、经济和方便的治疗方法,能显著增强肌力及肌张力,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何碧玲;刘珠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手段, 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1~2004年4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32例,治愈27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9例,治愈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3例.结论:腹腔穿刺是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常用的手段之一,腹水白细胞计数大于0.3×109/L时应高度怀疑原发性腹膜炎,腹水中多形核白细胞大于50%则可诊断为原发性腹膜炎.手术可明确诊断,去除腹腔内脓液,减少毒素吸收及肠粘连梗阻的形成.
作者:陈福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如何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对3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并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对侧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8例(51.4%),中残4例(11.4%),重残3例(8.6%),死亡10例,致残率为20.0%,死亡率28.6%.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时,应考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及时钻颅探查或复查头颅CT,及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曾昭明;邵强;吴波;吴分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囊袋张力环应用于晶状体脱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晶状体脱位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辅助应用囊袋内张力环的白内障患者共23例(23眼)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术前的护理干预,均能配合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并发症.且经术后、出院护理,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随访0.5~3 a,23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有4例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4例加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良好.结论:23例经过术前护理的关键是重视整体护理和心理护理,以缓解受档者的心理压力,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的术后恢复创造条件.
作者:陈莲;方林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卡舒宁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以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卡舒宁灌注治疗36例腺性膀胱炎.结果:36例治疗后随访12~24个月,24例治愈(症状消失,膀胱镜检查正常),治愈率66.7%;9例显效(症状缓解),显效率25.0%.治愈和显效总数为33例,总有效率91.7%.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联合卡舒宁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确切.
作者:李碧君;钟世强;单炽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拟为癫痫患者进行VEEG和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并分析.结果:VEEG痫样放电率(70.8%)明显高于REEG(0%),其总异常率也明显高于REEG(83.3% vs 37.5%),差异有显著性(P<0.01);睡眠期痫样放电多于清醒期.结论:脑电-临床的同步发作是癫痫诊断的可靠证据,因此合理应用VEEG监测对癫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提高癫痫的诊断水平.
作者:鲁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15 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简称酷似心梗)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症状关系.结果:15 例临床诊断为酷似心梗的心电图异常Q波、ST抬高、T波改变随原发病治愈而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5例;随原发病治愈或好转,异常 Q 波仍存,ST段恢复基线,T 波倒置好转的3例;因原发病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死亡的7例. 结论: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 Q 波、ST段异常抬高及T波改变,要结合临床、病史和相关检查全面分析,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上有某种病因可致心肌严重损伤的,可提示酷似心梗.
作者:蒋建华;肖慧敏;杨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血糖增高患者餐后血脂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把血糖升高患者根据WTO标准分为3组(糖耐量减低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冠心病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组均予脂肪餐,检测其餐前(空腹)、餐后2h和4h的血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结果:糖耐量减低组空腹时各项血脂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糖尿病组、糖尿病冠心病组空腹、餐后2h及餐后4h的TC、TG、LDL-C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糖耐量减低组各检测值餐后4 h与空腹、餐后2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冠心病组餐后4 h 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空腹时水平(P<0.05或0.01),但与餐后2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糖增高患者存在餐后长时间高血脂,特别是TG、LDL-L,餐后长时间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余岸松;陈洁霞;赖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希米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208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8例采用单纯微波治疗,治疗组110例则于微波治疗后加用阿希米(纳米银)片阴道给药,每天1片,均6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阴道排液量减少、阴道流血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创面愈合快、阴道内感染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阿希米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佳,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宜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精神病司法鉴定中简单常识检查对伪装的鉴别作用.方法:根据鉴定结果把被鉴定人分为伪装组和非伪装组,在鉴定过程中对两组进行定式的简单常识检查,记录检查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鉴定界定为伪装组37例,非伪装组116例, 简单常识检查的得分分别是(4.89±4.74)和(13.12±4.09),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伪装组中,模拟智力低下与模拟精神症状的得分分别为(5.31±4.45)和(5.39±4.46),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伪装组的得分明显低于非伪装组,简单常识检查对鉴别伪装的作用是肯定的.
作者:陈泽元;黄祖荣;林家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减少血液浪费,提高无偿献血的社会效益.方法: 对茂名市1999~2003年10286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选择质控CV<18%和CV<10%的两组抗-HCV试剂分别对1999~2000年50719份和2001~2003年52145份无偿血液进行抗-HCV检测.对50位1种抗-HCV试剂阳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检测102864份无偿血液,不合格总数是3977份,总不合格率是3.87%,5项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ALT 1.24%,抗-HCV 0.94%,HBsAg 0.84%,梅毒0.56%,抗-HIV 0.35%.不同CV值的两组试剂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20.31,P<0.01).50位1种抗-HCV试剂阳性的献血者,有29位在献血后1 a内,另21位在献血1 a个月以后收集血样再次检测均正常.结论: 血检ALT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选择试剂质控CV<10%的两种试剂进行初、复检,可明显降低因两种试剂不对应引起的假阳性,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陈龙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原发部位及其邻近结构受侵的CT表现特点及意义.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且有邻近结构受侵32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灶侵犯鼻咽的侧壁、顶壁和后壁,其中鼻咽侧壁占59.4%(19/32),顶壁占31.2%(10/32),后壁占9.4%(3/32).以咽旁间隙受侵率高为93.7%(30/32),颈淋巴结转移率为78.1%(25/32),颅底骨受累率为59.3%(19/32),且以斜坡骨受累发生率较高为56.3%(18/32).结论:CT能精确显示鼻咽癌邻近结构侵犯的部位、途经及范围,有助指导临床分期及制定放疗野.
作者:苏显球;严鉴郁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