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访英;刘付捷;苏玉玲
目的 :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为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江门新会区2000年1 月至2003年12月358例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婴儿因素244例,占68.2%;孕产妇因素33例,占9.2%;两者皆有48例,占13.4%;原因不明33例,占9.2%.胎、婴儿因素以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新生儿窒息为主;孕产妇因素以妊娠高血压病、胎盘因素为主;两者皆有是羊水量异常并胎儿因素为主.结论: 加强产前筛查及围产期监护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邵冰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血糖增高患者餐后血脂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把血糖升高患者根据WTO标准分为3组(糖耐量减低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冠心病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组均予脂肪餐,检测其餐前(空腹)、餐后2h和4h的血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结果:糖耐量减低组空腹时各项血脂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糖尿病组、糖尿病冠心病组空腹、餐后2h及餐后4h的TC、TG、LDL-C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糖耐量减低组各检测值餐后4 h与空腹、餐后2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糖尿病冠心病组餐后4 h 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空腹时水平(P<0.05或0.01),但与餐后2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糖增高患者存在餐后长时间高血脂,特别是TG、LDL-L,餐后长时间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余岸松;陈洁霞;赖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服用雷尼替丁,幽门螺杆菌(HP)阳性则加用阿莫西林;治疗组4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胃痛宁汤.比较两组治疗1周和7~8周后症状改善情况及HP的转阴率.结果:经1周治疗后, 治疗组的腹痛减轻及泛吐清水改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经7~8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为85.4%(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14/34),差异有显著性(χ2=16.021,P<0.01).治疗组的HP转阴率为72.5%(2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16/33),差异有显著性(χ2=4.41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1%(χ2=11.211,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夏欣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15 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简称酷似心梗)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症状关系.结果:15 例临床诊断为酷似心梗的心电图异常Q波、ST抬高、T波改变随原发病治愈而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5例;随原发病治愈或好转,异常 Q 波仍存,ST段恢复基线,T 波倒置好转的3例;因原发病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死亡的7例. 结论: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 Q 波、ST段异常抬高及T波改变,要结合临床、病史和相关检查全面分析,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上有某种病因可致心肌严重损伤的,可提示酷似心梗.
作者:蒋建华;肖慧敏;杨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3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逆行手术切除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7 d内每日以1%荧光素钠角膜上皮染色检查,观察上皮全部愈合时间;随访10~12个月,平均10.7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角膜创面上皮的平均修复时间为4.6 d,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可以促进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和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叶亲颖;黄燕;黄晓燕;王班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如何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对3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并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对侧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8例(51.4%),中残4例(11.4%),重残3例(8.6%),死亡10例,致残率为20.0%,死亡率28.6%.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时,应考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及时钻颅探查或复查头颅CT,及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曾昭明;邵强;吴波;吴分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39例窒息新生儿和24例正常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结果:轻度窒息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Vs、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RI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Vs、V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也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或0.01);RI异常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判断有否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及其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郭红梅;王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PCOS诊断标准126例患者,共计303个治疗周期,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146个治疗周期,采用针刺治疗促排卵;对照组60例157个治疗周期,采用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周期排卵率分别为83.2%、70.5% (P<0.05);妊娠率分别为60.6%、31.7% (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黄素化未破裂卵泡(LUF)周期发生率分别为22.9%、4.8% (P<0.01).两组均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针刺促排卵治疗PCOS是一种自然疗法,经济、简便, LUF发生率低,有较高的妊娠率.
作者:杨越红;洪建云;魏达友;陈雪梅;林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湛江市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脂、血糖与血压水平.方法: 7~13岁单纯性肥胖组儿童60例(其中轻、中、重度肥胖儿童各20例)和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结果:肥胖组儿童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依肥胖程度不同与对照组差异不同,轻、中度肥胖组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肥胖组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症可引起儿童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应加强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促进儿童健康.
作者:温泉;陈志辉;吴柱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旨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细菌分析仪,对34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纤支镜取得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2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08株,其中G-杆菌218株(占70.8%),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不动杆菌为主,其较敏感的药物分别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亚胺培南;G+球菌70株(占22.7%),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为主,其较敏感的药物均有万古霉素和阿米卡星;真菌20株占6.5%.肺炎克雷伯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是38.9%,G+球菌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是62.9%.结论:G-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细菌的耐药性是严重的,应加强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宇锋;谭世繁;杨伟业;曾再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术后按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33例中2例死亡,其余31例经1~3a随访,按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3.9%,无一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 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效果满意,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作者:陈永源;索鹏;周永顶;杨益;王浩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希米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208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8例采用单纯微波治疗,治疗组110例则于微波治疗后加用阿希米(纳米银)片阴道给药,每天1片,均6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阴道排液量减少、阴道流血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创面愈合快、阴道内感染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阿希米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佳,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宜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对76例脑瘫患儿采用按摩推拿手法结合引导式教育和静脉滴注射施普善治疗.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90.8%,其中4例(5.3%)进入正常化,显效28例(36.8%),有效37例(48.7%),无效7例(9.21%).以1岁内开始康复治疗的效果好,1~3岁内接受治疗者次之,7岁以上效果低.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及驰缓型的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5.7%、89.5%、87.5%,共济失调型的效果差(有效率为33.3%).结论:脑瘫患儿如早期诊断,早期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功能大多数能改善,后遗症减轻.
作者:吴秀清;李兰;陈楚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SIRS患儿分为危重症组(n=12)和非危重症组(n=35),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IRS患儿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并与20例正常儿童作比较.结果:SIRS患儿血GAS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TL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危重组患儿血清GAS水平明显高于非危重组,而血浆MTL水平则明显低于非危重组(均P<0.01).结论:血GAS和MTL与SIRS的病情及转归有密切关系,通过对SIRS患儿血GAS和MTL的水平监测,对临床指导SIRS诊治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郑伯强;黄跃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下肢股骨干、胫骨干开放性骨折,采用彻底清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合并腓骨骨折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结果:1例骨折延迟愈合, 术后4月复查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骨折线仍明显;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坏死,经皮瓣转移修复愈合.其余患者骨折正常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谢章家;谢壮;王巧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临床触诊对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84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又出现可疑颈部包块者行临床触诊、CDFI和穿刺活检.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触诊和CDFI对肿瘤复发与放射性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105个颈部肿物中,64个为复发肿物,41个为纤维化改变;(2)临床触诊发现颈部肿物92个,诊断的敏感性为61.9%,特异性为73.8%,符合率为66.7%;(3)CDFI检出颈部肿物105个,诊断的敏感性为92.2%,特异性为85.4%,符合率为89.5%;(4)复发组的纵、横径比值(L/T)明显小于纤维化组,但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CDFI对鉴别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肿瘤复发与放射性纤维化的价值明显优于临床触诊.
作者:徐晓红;廖思海;刘锋;温赐祥;廖桂英;杨志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A组200例,B组100例,A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B组采用吲哚美辛口服治疗.结果:A组治愈150例(75%),好转38例(19%),未愈12例(6%),总有效率为94%,治愈率为75%;B组治愈49例(49%),好转37例(37%),未愈14例(14%),总有效率为86%,治愈率为49%.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Hc=20.141, P<0.01). 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柯宏清;李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移植在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自体微粒皮加异体皮或异种皮修复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48例.结果:48例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中46例存活,除1例因坏死组织未彻底切除致微粒皮成活率差外,余45例微粒皮成活及覆盖创面比均在95%以上.随访1.5~2 a,愈合的创面平整、光滑、瘢痕增生较轻、有弹性.结论: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效果良好.
作者:王伟琴;黄宇伦;程怀正;刘潮波;陈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力素(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化疗药物急性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58例分成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30)两组,治疗组在普通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力素治疗,对照组仅用普通化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第二疗程化疗后心肌酶的变化、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平均心率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平均心率、心电图ST段的下移的程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但两组的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力素能够减轻化疗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急性心脏毒性.
作者:蔡玉桂;观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我院6年来血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Dade Behring MicroScan WalkAway 40型仪对3091份血培养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3 091份血标本中,检出细菌239株,检出率为7.7%,其中革兰阳性菌134株,革兰阴性菌94株,真菌11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头孢呋辛较为敏感,而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为本地区引起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占优势.药敏结果提示检出菌耐药性强且广谱耐药.
作者:吴建曾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