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益;黄鸿镳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Benazepril)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系膜基质积聚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导SD大鼠产生MsPGN后,用Benazepril治疗24 d,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用ELISA法测定大鼠肾小球系膜中胶原Ⅳ,胶原Ⅲ,层粘连蛋白(LN),纤维结合蛋白(FN)的含量,并用双缩脲法测各大鼠的24 h尿蛋白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分别为(30.91±22.88) mg和(38.53±25.20)mg(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系膜中胶原Ⅳ,胶原Ⅲ,LN,FN的含量之比分别为1∶1.93,1∶3.87,1∶2.47和1∶2.08,各对应成分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Benazepril对MsPGN大鼠系膜基质的积聚和尿蛋白排泄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叶华茂;江黎明;陈孝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6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0.1%,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3.9%,按损害发生率高低依次为脑、心、肾、肺、胃肠。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胎龄有密切关系,而与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的关系不大。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并提倡产、儿科合作,防止新生儿窒息,推广新法复苏。
作者:虞靖虹;廖志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部病理骨折的保肢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特制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例肿瘤患者股骨粗隆部病理骨折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1~1.5 a随访,按Charnley评分标准,活动度达190°~240°,总评分为13~17分。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粗隆部骨瘤样病损及低度恶性肿瘤等的治疗,能减少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肿瘤患者晚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春辉;陈日景;冯贵新;吴养;冯燕翔;李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康复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我科从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对40例肺部手术老年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肺部手术患者(60岁以上)8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A组)46例,男性36岁,女性10例,年龄为(64.1±3.3)岁,病程(2.6±2.4)个月,吸烟史20 a以上22例,其中肺部恶性肿瘤36例,肺结核球6例,其它良性肿瘤4例,术前肺部感染4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肺气肿4例。手术方式:肺叶切除38例,肺段切除2例,楔形切除6例;对照组(B组)40例,男32例,女8例,其它情况与康复组类似。两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1.2 施护方法1.2.1 常规护理两组按常规护理外,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康复护理。1.2.2 康复护理1.2.2.1 康复教育针对患者年纪大,担心自己能否承受手术治疗及术后能否恢复健康等心理,我们制定健康教育内容,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预后的有关情况告诉他们,并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解除其心理压力。同时,把术后的康复护理知识、方法和步骤向患者作详细说明,并示范、指导患者进行训练。1.2.2.2 有效咳嗽患者入院当天即开始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每天练习3次。术后患者清醒后即进行有效咳嗽,护士用手帮病人按压伤口,以防止胸壁震动引起疼痛,每2~3 h进行一次。
作者:袁述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新福林对法洛氏四联症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麻醉诱导后使用新福林0.05~0.1 mg/kg*h微量泵静脉输注直至体外循环开始,连续监测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及注入新福林后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麻醉诱导后,患儿SPO2和SBP较基础水平明显下降(P<0.05),DBP和HR变化不大。使用新福林后,患儿SPO2、SBP和DBP明显高于使用前水平(P<0.01),HR则明显低于用药前及基础水平。结论:对法洛氏四联症患儿术中使用小剂量新福林能明显改善麻醉诱导后的低血压,且对SPO2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术后心低排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曾宇;曹殿青;姚华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剖宫产术中新生儿股骨骨折少见,易被忽视。本文分析我院1995~1998年3例剖宫产术中新生儿股骨骨折的病例,以总结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 例1:26岁,初产妇,孕40周,臂位,宫高34 cm,腹围99 cm,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牵引左下肢后再将右下肢相继牵出,臀牵引娩出胎儿,体重3.2 kg。术后2 d发现新生儿右下肢肿胀,活动力差。X线照片证实新生儿右股骨上1/3骨折。 例2:32岁,经产妇,孕41周,持续性枕横位,活跃期停滞,于宫口开7 cm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因胎头深定卡于骨盆腔,取头失败,改牵胎足,以期内倒转术娩出胎儿,术者手入宫腔取出胎儿右足,在牵引左下肢时,听见一响声后,儿肢随即牵出。经X线照片检查示新生儿右股骨上1/3斜形骨折。 例3:25岁,初产妇,孕37周,臂位,宫高35 cm,腹围105 cm,考虑胎儿较大,阴道分娩困难,即行子宫下段横切剖宫产术。于子宫切口处可见胎儿脐部,由术者手入宫腔牵出胎儿右下肢,牵至切口处见胎臀时,阻力较大,与助手钩取胎儿右侧腹股沟处,两者协同用力,娩出胎儿,体重3.7 kg。经X线检查示右股骨1/3斜形骨折。 以上3例确诊均采取持续牵引双侧下肢直至骨折愈合(3周左右)。注意观察儿足皮肤色泽及足背动脉跳动,以保血流通畅,牵引3周左右,断骨愈合良好出院,随诊8个月至3 a,均未发现功能障碍。
作者:庄彩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B超引导介入治疗肝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院的各种肝脓肿病例,使用惠普IMAGE POINY彩色超声显像仪引导和专用穿刺架及凸阵探头介入脓腔抽脓(液)、注药,记录各种数据,观察效果。结果:10例肝脓肿病例中9例是单腔,1例是多腔;脓腔≤5 cm 1例,5~8 cm 5例,≥8 cm 4例;分布于右前叶5腔,右后叶4腔,左外叶1腔,左内叶2腔;阿米巴性7例,细菌性3例,全部病例均治疗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日,阿米巴为8.5 d、细菌性为7.5 d。结论:B超引导下介入穿刺抽脓、注药治疗肝脓肿有准确度高、效果好又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可缩短疗程及住院期。
作者:陈雪松;侯佩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制SD大鼠抗 Thy 1.1 系膜增生性肾炎实验模型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和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凋亡调节基因Bcl-2的表达。方法:用SD大鼠胸腺细胞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nti-Thy 1.1 serum,ATS),再将ATS经尾静脉注射给SD大鼠,诱导其发生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每日检测尿蛋白,用HE和PASM染色法观察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系膜区PCNA及 Bcl-2的表达。结果:ATS效价可达1∶3200;诱导大鼠 MsPGN的ATS适用量为:0.01 mL/g 体重;大鼠 MsPGN的临床特点为大量蛋白尿;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增生期系膜区 PCNA、Bcl-2的表达增高。结论:用ATS可诱导典型的、稳定的大鼠MsPGN实验模型;免疫反应和细胞凋亡受抑制参与了肾小球系膜增生的发病机制。
作者:祝葆华;陈孝文;江黎明;唐德;叶锋;吴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抗冻剂渗透压对深低温冻存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牛角膜随机分两组,分别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20%人血清白蛋白(HSA)即对照组及二甲基亚砜(DMSO)+CPTES即实验组溶液配制的抗冻剂采用二步平衡法冻存,观察两种方法对复温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存活率、细胞均匀性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等的影响。结果:使用CPTES溶液配制抗冻剂冻存的细胞密度及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但细胞均匀性与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优。结论:CPTES溶液配制抗冻剂有助于改善冻存的细胞活性。
作者:吴斌斌;黄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共43例,随机分成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组的止血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Hc=5.36,P<0.05)。结论: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可加快止血速度和提高治愈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文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细胞、组织、细菌多项检测法(CTB)的临床应用。方法:以传统的白带盐水涂片镜检法为标准,对475份临床白带标本进行了CTB法和盐水法检测的同步检测。结果:CTB法检测范围广,检出率高,对多重感染可以鉴别诊断。结论:CTB法可替代传统生理盐水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丽;黄汉周;陈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人工流产术中,宫颈内口松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近几年来应用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简称米索)作人工流产术前准备,软化宫颈,取得良好效果,但给药途径不尽相同,有阴道给药与口服给药方法,何种给药法为优,本文作如下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9年5月~2000年4月我院早孕就诊要求流产,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2.3岁,停经5~10周,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停经天数相符合,尿β-HCG阳性,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的妇女共180例,均为身体健康,无手术和使用前列腺素禁忌证。按孕周随机分成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60例,其中A组未产妇41例,B组和C组未产妇各40例。3组孕妇的孕产次相仿,年龄与孕周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有可比性。1.2 方法 A组:术前1 h将米索200 μ g分成两半(便于溶解),全部放置入阴道后穹窿;B组:术前2 h口服米索400 μ g,服药前后2 h禁食,服药2 h后施人流术;C组:按常规进行人流术前术准备。
作者:李秀然;赵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孕妇,30岁,孕1产1;孕38周,因腹痛伴阴道流血50 min到我院急诊并收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及心肺检查正常,血压16/11 kPa。腹隆、腹部凹陷性水肿。B超检查:双头位、双活胎、胎心率分别为140次、145次,律整,双顶径8.5 cm、8.4 cm,胎盘位于后壁,厚径3.0 cm,无钙化,羊水暗区直径大5.3 cm,羊水中未见光点回声。于次日下午3时30分出现规则宫缩,合并妊娠水肿而送手术室行剖腹取儿术,术中取出一联体双女活婴,呈重度窒息,经吸痰、吸氧、脐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及洛贝林后自然啼哭,因婴儿畸型家人放弃治疗。术后联体婴进行超声检查:超声多普勒示共一心脏,各房室大小正常,房间隔及室间隔连续性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腹部B超示共一肝脏,内均匀光点,血管显示清,余内脏显示不清楚。 联体婴国内外均罕见报道,本例B超报告未能诊断,主要原因有:(1)超声医生经验不足;(2)由于操作过程不细致而忽略。
作者:江三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调查牙科儿童就诊合作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65例按统一的表格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的年龄、生活环境、居住地区为影响因素,父母学历与就诊经历(初复诊)为非影响因素。结论:要全面提高患儿就诊合作率,应以“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为本,动员全社会人人参与这项工作。
作者:谢培豪;吴王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机会。方法:对2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显露阑尾后,先穿刺抽脓,防止术中阑尾穿孔污染切口,再切除阑尾。结果:21例病人手术切口全部甲级愈口。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阑尾穿孔会污染切口,术中穿刺抽脓法可消除这一潜在的污染源,减少切口感染的机会。
作者:刘付战;梁毅;陈春雷;方寒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多种[1~3],目前较先进的方法是使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我院自1997年1月~2000年3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年龄14~37岁,平均27.8岁,病程9个月~12 a,术前诊断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33例,双侧12例,共57侧,其中Ⅲ度32侧,Ⅱ度21侧,Ⅰ度4侧;术中确诊左侧精索静脉曲张26例,双侧19例,共64侧。本组合并男性不育31例,慢性前列腺炎3例,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均见精索静脉血返流,精液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精子数减少,活动率降低,畸形数增加等,36例患侧阴囊皮温高于对侧0.5℃以上。
作者:张少林;黄伯师;丁勇泉;李汉强;冯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多功能红外治疗仪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145例分为2组,治疗组75例以局部麻醉后,根据皮损大小和不同的发病部位选择适当的探头和凝结时间进行接触加压治疗;对照组70例用二氧化碳激光烧灼治疗。结果:治疗组75例患者中治愈64例,显效5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本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是较好的一种尖锐湿疣的外治疗法。
作者:罗维丹;周先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枕后位产程早期进行预防性干预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研究组100例(经B超或阴检诊断为枕后位的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的初产妇,取胎儿脊柱侧侧俯卧位,宫口开大3 cm未破膜者常规消毒下行人工破膜术,宫颈水肿者给予2%普鲁卡因4 mL+阿托品0.5 mg局部封闭,如胎方位仍不正,徒手旋转胎头至枕前位;对照组100例(条件与研究组相同),不予上述预防性干预。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6%,对照组为7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产程早期预防性干预枕后位,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肇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方法:14例经输尿管镜取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输尿管口损伤2例,输尿管穿孔或粘膜严重损伤10例,粘膜脱垂1例,粘膜袖状剥离1例。结论:进镜不当、强行操作、盲目抽插导管、碎石杆操作不慎、使用套石篮不当、未置输尿管引流是输尿管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吴锋;钟文智;刘统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佛迪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6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A组)36例,对照组(B组)30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扩张血管、强心利尿和抗呼衰治疗。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佛迪5 g静脉注射,q 12 h,疗程为2周。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4.4%,B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组对提高PaO2、改善心肌缺血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佛迪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满意。
作者:吴茂荣;李月兰;王荣;吴洲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