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学科.急诊科护士长应具有敬业奉献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术,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疏缓工作压力,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减少或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作者:彭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元文化区域医院健康教育的实践.方法介绍医院3年来健康教育的具体改进方法,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内容.结果各民族病人健康知识获得率提高.结论领导重视是健康教育多元化的重要保证,多元文化区域医院健康教育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梁艳;阿孜古丽;李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权力性影响力在护士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将构成领导影响力的七个主要因素,其中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传统、职位、资历因素;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品格、才能、知识、感情因素,作为测评项目,每个项目为4级记分制.结果四个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得分排在前四位,其中得分低的知识因素与权力性影响力因素中得分高的资历因素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权力性影响力在护士长的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李爱夏;杨冬仙;张迎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护理和助产服务是卫生体系整体的一部分护理和助产服务是提供卫生保健的主要支柱之一.由于护理和助产服务提供的平台,是为了提升应对与贫困有关的疾病的干预,因此,需要更多关注为发展高质量服务的进一步投入,使健康获益达到大(World Bank,1993).为了使健康结局达到所要求的改善,有效的规章、教育、研究、以及服务管理,都是加强护理和助产服务作用的关键.
作者:世界卫生组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实施护理质量病人认证制度,是了解病人对医院工作是否满意的一种方式,是掌握医院护理工作如何进一步满足病人需求,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评价方法,从中可发现护理的薄弱环节及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病人的需要不断拓宽和调整护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达到为病人提供满意护理服务,保证整体护理实际效果的目的.
作者:魏明霞;曾丽好;黄裕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护理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人力现状及我国现有的护理人力配置方面的研究,结合国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提出我国今后护理人力资源研究方向:(1)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研究;(2)护理人力配置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研究;(3)护理人力的配置方法;(4)护理工作界定和任职要求;(5)护理分级标准的客观依据及收费标准.希望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以促进我国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使我国的护理人力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使我国在有限的护理资源条件下提供高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华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人力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技巧.护理资源的管理尽管已进入计算机时代,但护理人员一览表由于其具有更直观、一目了然的优点,所以至今仍被许多医院沿用.我院护理部从2001年起,在护理人员一览表的名字卡制作上加用了职称和符号标志,使一览表上护理人员信息更直观、更具体.护理部可根据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动态、临床病人需求的护理量,直接在一览表上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护理部职能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朱新青;陈照坤;梁雁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县级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确保病人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开展护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责任护士竞聘、护理岗位双向选择等方式,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转变护理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完善的后勤支持系统;实行新的查房制度和弹性排班制度.结果护理内在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管理水平均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管理改革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强大动力,医院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谭振花;魏玲本;高更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综述21世纪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研究热点问题:PDCA循环、临床路径、循证护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患者感知服务质量、持续质量改进、信息化管理.旨在探索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模式与方法.
作者:夏雪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护理管理工作决定着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危.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护士长的自身素质及其领导艺术,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做护士长工作十多年的体会,谈谈粗浅的认识.
作者:孙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在职护士人际交流的能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方法对医院在职护士有计划地进行<人际交流>课程的设置,将<人际交流>课程改为十章节,总学时数为40学时.结果通过系统、有目标地对护士进行人际交流知识的追加、补充教育,提高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运用人际交流的技巧.结论护士通过学习掌握了人际交流知识与技巧,充分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获得较好的效果,也大大减少了临床工作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霞;刘炎玲;万伟英;王建宁;赵曼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医疗机构体制改革进程中,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人才战略和低人力成本战略日渐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战略.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若干主题,特别是护士的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竞争激励、能力建设、成本效益等,因其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患权益,关系到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和护理专业发展,而日益为医院管理者关注.本文将阐述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分析我省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并针对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发展策略.
作者:彭刚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护理工作的领导人,住完成病房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护士业务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长要实施面对面的管理,有计划地、充分地发挥病区人、财、物、时间、信息的作用,从而保证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要抓好管理工作,除要明确自己的基本任务,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业务技术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因此,我院护理部自1998年以来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护士长述职答辨,将其作为提高护士长素质,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述职答辩能促进护士长不断学习,自我完善,有效检验并衡量护士长的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及管理水平,在护理管理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作者:钟世君;钟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ICU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以期在短期内能有效改善ICU人力资源紧缺状态.方法根据分级护理及护理人员的各班工作内容,计算出每个病人24小时内所需的直接护理时数与间接护理时数,再由此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在计算ICU护理工作量时,采取了常规工作量乘以机动系数3的方法.将调查结果全部录入微机进行处理.结果我院ICU护理人员处于缺编状态,护士已达到超负荷工作状态,学历偏低及护土年轻化.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期在短期内能有效改善ICU人力资源紧缺状态.
作者:李雪球;黎明;黄红友;陈秋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符合当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也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护理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内容应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教育方式可采取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和开展人文活动.
作者:张运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掌握临床护士在实施护理时所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从临床护士对病人进行直接护理的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记录的质量、个人专业成长、职业道德等四方面,共21条内容对我院785名临床护士进行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缺陷问题有3820条,占总条数的23.17%.其中专业成长方面的缺陷占8.66%;护理文件记录方面的缺陷占7.89%;直接护理病人方面的缺陷占4.84%;职业道德方面的缺陷占1.78%.结论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临床护士绩效考核的缺陷项目不同,护理主管部门应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结合临床护士的职称及学历来进行适当的人力分配与专业培养,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卢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优化护理队伍岗位设置,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方法就非夜班部门护理人员的岗位调整问题向全院护理人员做调查;并采取相应对策,如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奖金分配等机制来引导护理人员向临床一线夜班部门流动.结果这一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满足了护理人员自身发展和医院发展的需要,从2000年开始至2003年10月已有26人顺利轮到夜班岗位.结论调整非夜班岗位人员的结构,改变了护士老了就只能在门诊的观念;培养护士一专多能;使部分护理人员因怀孕、哺乳免夜班期间的工作得到合理的安排;克服了因无夜班影响晋升与聘用的困难;克服人力使用上的不合理性;护士流动与调整走上了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作者: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以及医学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护理人员目前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护理专业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护理继续教育拓宽知识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当前护理专业迅速发展的要求.为了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我区的护理继续教育工作,使护理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现代护理要求,促进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作者对全区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她们对护理继续教育需求情况,为护理管理者作好此项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英;吴光煜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