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钦
目的:探讨我国慢病综合防治与镇区医院发展模式.方法:公共卫生决策分析方法.结果:慢病综合防治必须有社会系统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思维.实施专家-政府的决策模式,调动社会资源,把慢病防治转化为社会公共政策实施.应用健康教育与促进,社区监测与卫生服务等手段,进行质控管理,提高AKP水平.形成一个富有社会权威与生态效应的发展逻辑模型.结论:中山古镇慢病综合防治模式体现了中国未来慢病防治与镇区医院发展模式.
作者:李旭才;梁厚祥;雷继敏;蔡成活;陈文力;黄庭标;闫振山;李细苟;邝明汉;李保会;朱碧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标准体重、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率(F%)三种肥胖评定方法的相互关系及诊断价值的评价.对象与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585例19岁以上来院就诊及健康查体者的身高、体重及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EXA)全身成分分析数据进行研究,对标准体重、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率(F%)结果进行研究及统计分析,DEXA所测定的脂肪百分率(F%)作为标准诊断.结果及分析:标准体重法、体重指数(BMI)法与脂肪百分率(F%)法呈直线相关关系,r分别为0.6323和0.5690,P<0.001,前两法r=0.9384,P<0.001,灵敏度分别为53.28%和49.18%,特异度分别为80.34%和79.66%,U值=1.3682<1.96,P>0.05,故此两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标准体重测定与体重指数测定两法均可作为肥胖判定的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漏诊率,应用DEXA所测定的脂肪百分率(F%)更为可靠,完善符合中国人特点的肥胖标准还需作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工作.
作者:刘继洪;杨延斌;曹海伟;潘丽玲;陈子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ICU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病原学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5例VAP在病原学检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及治疗等方面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VAP患者细菌学检查均获阳性结果,单一感染23例,死亡7例;混合感染12例,死亡6例.35例患者共分离出细菌54株,其中G-杆菌35株(64.8%),G+球菌13株(24.1%),真菌6株(11.1%),引起VAP的主要致病原是鲍曼氏不动杆菌(14株).治愈或好转22例,死亡13例,死亡率37.1%.结论: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的VAP死亡率均较高.预先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再根据药敏结果予以敏感抗生素治疗,对VAP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改善.
作者:周善存;王惠华;何翼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以往和现今多种胸腺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及比较,评价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胸腺瘤和病理学分类、临床分期、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及其预后.结果与结论:胸腺瘤的预后和肿瘤分期有关,治疗原则以根治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纳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微波辐射下用氯乙酸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探讨微波条件下,反应物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羧甲基壳聚糖产率和粘度的影响.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认在壳聚糖上引入了羧甲基基团.当氨基葡萄糖单元与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4,反应时间为20 min,反应温度为65 ℃时,所得的羧甲基壳聚糖产率和粘度较高.
作者:关丽;王燕妹;李国明;伍焜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坪地外来工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表格对1 268深圳市龙岗区坪地外来工进行调查.结果:外来工的平均年龄为(24.96 ±6.10) a,其亚健康状态总体发生率为65.30%,男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3.21%,女性为67.91%,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健康状态主要影响因素为:结婚与否、睡眠时间、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以及工作是否有压力和居住环境差等因素,而与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等因素无相关.结论:深圳龙岗区坪地外来工中普遍存在亚健康状态,其发生较高且与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加班时间有密切关系,故应引起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加强对外来工的健康保护.
作者:温海辉;黄飞雁;陈思东;汪保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近年来新的溶菌酶分离纯化的方法,如包括膜色谱法、超滤法、反胶团萃取法、IMAC、亲和沉淀及扩张床吸附法等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慧英;吴晓英;林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监测茂名地区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状况,以便更好地指导该地区临床用药.方法:以茂名地区7家市级医院送检的标本经培养分离出的细菌作药敏试验.结果: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的依次是氨苄青霉素(77.8%)、头孢噻吩(72%)、氧氟沙星(70%).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高的依次是氨苄青霉素(90.3%)、青霉素(89.6%)、四环素(82.2%).结论:必须正确选用敏感抗生素药物,避免滥用,降低抗生素的耐药率.
作者:梁晶;杨伟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改进环磷腺苷中5′-磷酸腺苷的纸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ψ(4%醋酸铵溶液∶75%乙醇)=2∶5为展开剂,调节供试品溶液pH值与对照品溶液一致.结果:5′-磷酸腺苷Rf值增大,分离效果好.
作者:陈华;陈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胆汁中头孢曲松浓度的测定方法,用于临床个体化给药监测.方法: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ψ[甲醇∶水(0.015 mol/L溴化四丁基铵)]=40∶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8名患者静脉滴注头孢曲松1 g,胆汁中药物峰浓度为14.37~2907μg/mL,8 h内胆汁排泄率0.28%~37.3%,个体差异较大.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胆汁样品的CTRX浓度测定.胆汁中CTRX浓度取决于患者胆汁分泌情况,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给药.
作者:韩丽萍;张延军;孙桂华;骆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近年来健康成年人血常规参数的总体水平及其潜在变化.方法:用2002年职工体检抽取的静脉抗凝血为血常规标本,以NE-1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随机配套试剂进行分析.结果:1880例血常规结果显示:RBC,HGB,PLT,WBC计数结果基本符合以往正常参考范围,WBC计数141例在正常值以外,1639例在正常范围内,WBC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比值大于40%的阳性率有23.68%,u值为25.7,P<0.01,中性粒细胞小于50%的阳性率为26.20%,u值为28.7,P<0.01.结论:健康人群中淋巴细胞比值有呈整体增高和粒细胞整体下降的现象,是否应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毕燕玲;陈汉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荔湾区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患病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1998年~2002年连续5年广州市荔湾区妇科常见病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998年~2002年妇科常见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0.3%、31.8%、32.2%、30.1%、28.0%、呈下降趋势(P<0.01),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子宫肌瘤排在疾病谱的前三位,轻度宫颈糜烂、外阴炎、盆腔炎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而中度宫颈糜烂的患病率则有所上升(P<0.01),子宫肌瘤、阴道炎的患病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对妇女加强宣传教育和保健工作,及早发现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陈雅嘉;许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简述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循证医学信息服务的几点思路,如协助医务人员寻找证据、参与信息筛选及其质量控制、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展对外定点信息服务等.
作者:沈光宝;谢月儿;张翠芳;赖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羟基喜树碱在兔血浆中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方法:血浆样品酸化后,用甲醇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色谱分析.色谱柱: 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C18预柱(10 mm×4.6 mm,5μm);流动相:ψ(甲醇∶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4.0)=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84 nm.以5 mg/kg剂量给大耳白兔静脉推注羟基喜树碱注射液,于不同时间点采血测定药物浓度.结果:羟基喜树碱保留时间为5.0 min,定量线性范围为50~5 000 ng/mL,低检测限为25 ng/mL.血浆中羟基喜树碱的回收率为99.88%~103.13%,日内精密度≤3.27%,日间精密度≤7.25%.羟基喜树碱静脉注射后符合二室模型.结论:本法简便实用,定量准确,可满足羟基喜树碱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作者:陈军;方芸;黄莉莉;钱晓萍;刁雨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准确的枸橼酸西地那非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电位滴定法对枸橼酸西地那非精制品含量进行测定.使用溶剂为醋酸和醋酸酐.结果:滴定终点明确,精度较高.结论:该方法成本低,有较好的精确度.
作者:罗三来;谭载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采集于湛江硇洲岛的匍枝马尾藻(Sargassum polycystum C)和铜藻( Sargassum horneri )两种海藻进行多糖的热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相互验证分析,证明其主要为多糖成分,并对其多糖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Ⅰ)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终浓度为0.12%的匍枝马尾藻和铜藻的初筛抑瘤率分别为58.9%和32.9%.
作者:刘秋英;孟庆勇;刘志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5,6-二甲氧基吲哚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 以 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烷基化、硝化、环合反应,合成5,6-二甲氧基吲哚.该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收率为28.4%,适合于工业生产.
作者:林丽薇;钟晓华;彭锋;郝敏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对近年来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使用中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9~2001年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21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较广,其中以注射剂居多.结论:不良反应主要以过敏、药物热和休克为常见.
作者:蔡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养血补肾口服液建立专属性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ψ(乙腈∶水)=25∶75.结果:线性范围0.03392~2.7136μg,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1.00%(n=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易行,具有实用性.
作者:谢东;甘勇强;谢培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近年来偏头痛的预防药物、治疗药物、新开发药物进行综述,并进行疗效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近年来开发的曲坦类药物,开创了治疗偏头痛的新途径.偏头痛的药物疗效正日益加强,发展前景良好.
作者:冷静;苏华;马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