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燕
目的:评估我院第一、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第一、二类精神药品的消耗情况.结果:2002年我院应用的第一、二类精神药品中,苯二氮GAED1类的使用频率和消耗金额都名列前茅.结论:精神药品长期应用可引起药物依赖性及耐受性等不良反应,应强调合理用药和加强药品管理.
作者:季波;张杏莹;刘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微波辐射下用氯乙酸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探讨微波条件下,反应物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羧甲基壳聚糖产率和粘度的影响.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认在壳聚糖上引入了羧甲基基团.当氨基葡萄糖单元与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4,反应时间为20 min,反应温度为65 ℃时,所得的羧甲基壳聚糖产率和粘度较高.
作者:关丽;王燕妹;李国明;伍焜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羟基喜树碱在兔血浆中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方法:血浆样品酸化后,用甲醇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色谱分析.色谱柱: 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C18预柱(10 mm×4.6 mm,5μm);流动相:ψ(甲醇∶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4.0)=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84 nm.以5 mg/kg剂量给大耳白兔静脉推注羟基喜树碱注射液,于不同时间点采血测定药物浓度.结果:羟基喜树碱保留时间为5.0 min,定量线性范围为50~5 000 ng/mL,低检测限为25 ng/mL.血浆中羟基喜树碱的回收率为99.88%~103.13%,日内精密度≤3.27%,日间精密度≤7.25%.羟基喜树碱静脉注射后符合二室模型.结论:本法简便实用,定量准确,可满足羟基喜树碱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作者:陈军;方芸;黄莉莉;钱晓萍;刁雨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以往和现今多种胸腺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及比较,评价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胸腺瘤和病理学分类、临床分期、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及其预后.结果与结论:胸腺瘤的预后和肿瘤分期有关,治疗原则以根治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纳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采集于湛江硇洲岛的匍枝马尾藻(Sargassum polycystum C)和铜藻( Sargassum horneri )两种海藻进行多糖的热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相互验证分析,证明其主要为多糖成分,并对其多糖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Ⅰ)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终浓度为0.12%的匍枝马尾藻和铜藻的初筛抑瘤率分别为58.9%和32.9%.
作者:刘秋英;孟庆勇;刘志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近年来偏头痛的预防药物、治疗药物、新开发药物进行综述,并进行疗效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近年来开发的曲坦类药物,开创了治疗偏头痛的新途径.偏头痛的药物疗效正日益加强,发展前景良好.
作者:冷静;苏华;马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5,6-二甲氧基吲哚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 以 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烷基化、硝化、环合反应,合成5,6-二甲氧基吲哚.该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收率为28.4%,适合于工业生产.
作者:林丽薇;钟晓华;彭锋;郝敏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监测茂名地区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状况,以便更好地指导该地区临床用药.方法:以茂名地区7家市级医院送检的标本经培养分离出的细菌作药敏试验.结果: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的依次是氨苄青霉素(77.8%)、头孢噻吩(72%)、氧氟沙星(70%).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高的依次是氨苄青霉素(90.3%)、青霉素(89.6%)、四环素(82.2%).结论:必须正确选用敏感抗生素药物,避免滥用,降低抗生素的耐药率.
作者:梁晶;杨伟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吸入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β2受体激动剂对哮喘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48例哮喘病人按病情分级吸入不同剂量丙酸氟替卡松和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疗程8周.记录每日哮喘发作次数、症状评分和测定PEF.结果:哮喘病人症状评分,发作次数以及PEF在治疗后均出现明显改善.结论:在吸入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对哮喘病人临床症状,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作为哮喘控制简化方案推广.
作者:王惠华;周善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调查某工地食堂发生41人食物中毒的原因,有效控制中毒再发生,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由于从业人员在食品加工过程不当而引起,因此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极其重要.
作者:曾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改进小叶榕黄酮提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对不同比例醇沉结果进行比较.方法:用芦丁为对照,比色法50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50%~60%醇沉含量高.结论:该结果对于生产工艺的改进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叶荣科;张德志;周宏兵;徐位良;陈加林;廖华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准确的枸橼酸西地那非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电位滴定法对枸橼酸西地那非精制品含量进行测定.使用溶剂为醋酸和醋酸酐.结果:滴定终点明确,精度较高.结论:该方法成本低,有较好的精确度.
作者:罗三来;谭载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利用抑制或增强试验的基本原理对鲎法检查注射用卫康醇细菌内毒素进行考察.经对3批注射用卫康醇抑制或增强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卫康醇供试品的水溶液浓度在0.067 mg/mL及以下时对灵敏度为0.5 EU/mL的鲎试剂反应没有出现抑制或增强作用.因此注射用卫康醇热原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检验.
作者:李植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近年来健康成年人血常规参数的总体水平及其潜在变化.方法:用2002年职工体检抽取的静脉抗凝血为血常规标本,以NE-1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随机配套试剂进行分析.结果:1880例血常规结果显示:RBC,HGB,PLT,WBC计数结果基本符合以往正常参考范围,WBC计数141例在正常值以外,1639例在正常范围内,WBC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比值大于40%的阳性率有23.68%,u值为25.7,P<0.01,中性粒细胞小于50%的阳性率为26.20%,u值为28.7,P<0.01.结论:健康人群中淋巴细胞比值有呈整体增高和粒细胞整体下降的现象,是否应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毕燕玲;陈汉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用HPLC法测定盐酸苯海拉明软胶囊中的二苯酮.方法:用氰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ψ(乙腈∶水∶三乙胺)=50∶50∶0.2(用冰醋酸调节pH值为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二苯酮在0.05~0.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2%(RSD=1.0%,n=6).结论:本法快捷、简便、灵敏、专属性好,适用于盐酸苯海拉明软胶囊中的有关物质控制.
作者:吴爱琴;邓红;叶俊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荔湾区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患病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1998年~2002年连续5年广州市荔湾区妇科常见病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998年~2002年妇科常见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0.3%、31.8%、32.2%、30.1%、28.0%、呈下降趋势(P<0.01),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子宫肌瘤排在疾病谱的前三位,轻度宫颈糜烂、外阴炎、盆腔炎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而中度宫颈糜烂的患病率则有所上升(P<0.01),子宫肌瘤、阴道炎的患病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对妇女加强宣传教育和保健工作,及早发现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陈雅嘉;许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胆汁中头孢曲松浓度的测定方法,用于临床个体化给药监测.方法: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ψ[甲醇∶水(0.015 mol/L溴化四丁基铵)]=40∶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8名患者静脉滴注头孢曲松1 g,胆汁中药物峰浓度为14.37~2907μg/mL,8 h内胆汁排泄率0.28%~37.3%,个体差异较大.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胆汁样品的CTRX浓度测定.胆汁中CTRX浓度取决于患者胆汁分泌情况,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给药.
作者:韩丽萍;张延军;孙桂华;骆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近年来新的溶菌酶分离纯化的方法,如包括膜色谱法、超滤法、反胶团萃取法、IMAC、亲和沉淀及扩张床吸附法等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慧英;吴晓英;林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处方调查分析方法,并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 结果:所使用的药品共4种,DUI均小于1. 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我院的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美施康定作为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并得到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口周皮炎的关系.方法:观察就诊106例口周皮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HP阳性患者分为两组,观察抗HP治疗对口周皮炎的影响.结果:口周皮炎患者的HP感染率高达83.96% (89/106),同时进行抗HP治疗者其疗效达91.11%,对照组仅为52.2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周皮炎合并有较高的HP感染率,对合并HP阳性者同时给予抗HP治疗能提高其疗效.
作者:盛文婷;陈建浩;李其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