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继育;陈梓宏;李芸;余忠华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者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治疗,病情稳定后,对训练组进行生活技能训练,而对照组仅限于传统的常规治疗、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6个月后,训练组ADL和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复发率为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2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技能训练有助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龙艳;王丹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干预的选择。方法:采用SF 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价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质量较正常人群相比明显下降,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及糖尿病足的病变分级( 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对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吴伟珍;黄玉莲;岑慧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iR 499体外是否能诱导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并验证其是否通过靶作用于结肠腺瘤样息肉( APC)调控WN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在MSCs中过表达miR 499后,Q RT PCR检测心肌特异性基因GATA4、Nkx2.5、cTnI及miR 499及其靶基因APC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靶基因 APC。结果: miR 499、GATA4、Nkx2.5、cTnI 表达明显上调( P<0.05),但APC表达无明显差异(P=0.3);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载体组比较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P=0.37);结论:miR 499可促进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但不通过靶作用于APC发挥促分化作用。
作者:邓菊;区彩文;张建武;吴智业;刘启才;陈敏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五邑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脐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95例(阳性检出率95.0%),其中Down综合征33例、平衡易位30例、Turner综合征10例、其他2例。而对照组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5例(阳性检出率5.0%),其中Down综合征2例、Rett综合征1例、18 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染色体分析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价值,但仍需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梁春荣;卢俊娴;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9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止血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率与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止血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张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IAT)、孤独量表( UCLA)对10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发生率为18.8%;单因素分析显示男生、独生子女、非文科专业、高年级、家庭经济收入低、每天上网时间长及高孤独是PIU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0);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级、每天上网时长、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孤独程度进入方程( P<0.100)。结论:在预防和干预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时,应考虑个体的人口学特征及孤独等影响因素。
作者:李海双;胡晓云;潘清丽;邓梦洁;郭穗君;张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轻度窒息史对新生儿出生7 d后排尿次数和排尿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分娩89例新生儿按照有无出生窒息史分为观察组(轻度窒息史,n=44)和对照组(无窒息史,n=45),比较两组新生儿排尿次数及排尿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期间两组新生儿总排尿次数为685次,其中观察组447次,对照组238次。观察组新生儿平均排尿次数(8.82±2.8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清醒排尿率和膀胱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体重正常组排尿次数为291次,体重正常组为156次。低体重组平均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9.61±3.12)、(20.55±7.16)ml]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残余尿量、清醒排尿率和膀胱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轻度窒息史新生儿有可能增加排尿次数,轻度窒息低体重新生儿的平均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有可能增加。
作者:陆明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商品名: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4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确诊为NRDS的67例早产儿,按照PS的给予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为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出生后1 h内在本院产房或手术室内给药;对照组36例为出生后6 h内由外院转诊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转至新生儿病房后即在新生儿病房内给药。两组患儿给药后均接NCPAP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症状、胸片、动脉血气等的变化程度,以及NCPAP辅助通气时间、上机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胸片及动脉血气得到较快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CPAP辅助通气时间相对较短,上机率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固尔苏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为NRDS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前提。
作者: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重型斑秃疗效的影响。方法:病历来源82例重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41例。梅花针组于斑秃皮损区行梅花针叩刺加香丹皮下注射并内服中药;心理护理组在梅花针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梅花针组和心理护理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1、13、9、8例和13、14、12、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5%和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重型斑秃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瑛;伍艺仪;马万里;蒋淑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患者中留置套管针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选取本南楼肾科留置套管针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共80例,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按照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套管针留置时间、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留置时间从(2.1±1.3) d延长至(4.4±0.8)d (P=0.02),静脉炎发生率从20.0%下降至2.5%(P=0.03),液体外渗发生率从27.5%下降至7.5%( P=0.04),患者满意度从5.1分提高至7.3分( P=0.00)。而感染、导管堵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老年留置套管针患者,可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降低套管针静脉炎、液体外渗等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付百灵;邢春光;张瑞芹;李雪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