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低实习护生护理缺陷的方法与对策

卢文英;梁如萍;陈丽嫦

关键词:实习护士, 护理缺陷, 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实习护生在实习中发生护理缺陷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校2012年7月~2013年4月参加临床实习的中专护理专业的实习护士200例作为实验组,与2011年7月~2012年4月参加临床实习的相同学历相同专业的实习护士2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带教及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加强与实习医院密切的配合及联系,强化护理缺陷的专项继续教育及培训,健全典型病例讨论制度,落实临床实习巡查制度及电话随访,组建临床实习管理 Q 群,实习后期把好临床带教关。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期发生护理缺陷例数明显多于实习前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生的实习管理及教育,实习后期把好临床带教关,是杜绝护生出现护理缺陷的关键。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与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检测大鼠快感缺乏,行为活动减少,体质量减轻等抑郁样症状,观察海马区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海马椎体细胞萎缩,神经细胞层数减少,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结论:应激可导致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同时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作者:林志雄;殷静雯;罗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三全”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影响程度和焦虑抑郁干预效应

    目的:观察实施“三全”干预模式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影响程度和不良情绪状态的干预效应。方法:研究对象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三全”模式即“全人干预、全心中医情志干预和全程疾病干预”模式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入院第1天)和干预后(1年后)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入组和实施后测评。对前后2次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t 检验)]。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模式干预前其疾病影响程度、焦虑、抑郁测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模式干预后其疾病影响程度之躯体功能影响(SD-Ⅰ)、社会心理影响(SD-Ⅱ)、其它3个维度测评得分以及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状态,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大幅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以及观察组自身前后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 P<0.01)和极显著性差异(均 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三全”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减轻疾病影响程度,促进康复。

    作者:付百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钛浓度对牙齿漂白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增加过氧化氢的浓度,及添加二氧化钛催化剂对诊室漂白系统 TION GC 疗效的影响。方法:牛前牙被浸泡于液体沸腾产生的红茶染色液中7 d,作为变色标本。用 TION 诊室漂白系统以每7天漂白3次的频率漂白该变色标本。对照组漂白剂为 TION 凝胶,实验组漂白剂分别为 TION 凝胶混合等体积的35%过氧化氢和 TION 凝胶混合二氧化钛。该过程每7天1次共重复4次。用色度计ShadeEye 检测标本颜色。测量结果转换成 CIE L×a×b×色彩模式,使用色彩分析软件,以ΔE×ab 值代表漂白前后的颜色差异。对第1次漂白之前和后一次漂白之后的颜色变化进行了测量。使用单向方差分析和 Tukey 检验(P<0.01)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2,第3和第4次漂白前后色差值ΔE×ab的变化小于6.0,第1次漂白前后过氧化氢添加组和二氧化钛添加组大于6.0。结论:对于 TION 漂白系统,添加过氧化氢使得漂白效果得到少许提高,而添加二氧化钛漂白效果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鲁灵;吉川一志;山本一世;罗傲翔;吴补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R弥散张量成像和灌注成像对鼠脑C6胶质瘤模型的量化分析

    目的:探讨 MR 弥散张量成像和灌注成像在大鼠 C6脑胶质瘤模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构建大鼠 C6脑胶质瘤模型,选择肿瘤大层面分别获取 Ktrans、Kep、Ve、MD 和 FA 图。结果:Ktrans、Kep、Ve、MD 和 FA 值在肿瘤区域、坏死区域和正常脑组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 Ktrans 值与 Kep 值呈高度正相关(肿瘤区域:0.932,P<0.001;坏死区域:0.921,P<0.001;正常组织:0.071,P =0.676);扣除 Ktrans值的影响,Kep 值和 Ve 值呈负相关(肿瘤区域:-0.602,P<0.001;坏死区域:-0.617,P<0.001;正常组织:0.084,P=0.626);扣除 Kep 值的影响,Ktrans 值和 Ve 值呈正相关(肿瘤区域:0.406,P =0.014;坏死区域:0.582,P<0.001;正常组织:0.275,P=0.105)。 FA 值和 MD 值呈现负相关(肿瘤区域:-0.898,P<0.001;坏死区域:-0.782,P<0.001;正常组织:-0.478,P=0.003)。结论:MR 弥散张量成像和灌注成像有助于胶质瘤模型中肿瘤区域、坏死区域和正常脑组织的鉴别。

    作者:赵倩;史长征;罗良平;周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及与其他血脂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标准(常规)血脂谱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 CKD 患者236例(非透析)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K/DOQI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通过 MDRD 简化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将 CKD 患者分为CKD1-5期共5组。收集血 FFA 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1(apoA1)、载脂蛋白 B(apoB)、脂蛋白 a [Lp(a)]标准(常规)血脂谱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 CKD 患者共236例,血 FFA 水平从 CKD1期至 CKD5期逐渐升高[CKD1期(0.21±0.05)mmol/ L,CKD2期(0.24±0.04) mmol/ L,CKD3期(0.35±0.06) mmol/ L,CKD4期(0.42±0.10) mmol/ L,CKD5期(0.47±0.13) mmol/ L],且前后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 相关分析,FFA 与 TG(r=0.141,P<0.05)、Lp(a)(r=0.225,P<0.01)呈正相关,与 apoA1(r =-0.214, P<0.01)、eGFR(r =-0.728,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FA 与 eGFR(β=-0.714,P<0.01)、apoA1(β=-0.090,P<0.05)呈负相关。结论: FFA 可早期反映 CKD 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可作为评估 CKD进展的指标之一;CKD 患者血 FFA 代谢异常可能与 apoA1相关,肾功能减退可能是导致血 FFA 升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莫江彬;梁剑波;梁波;沈文清;梁敏灵;黄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解毒生肌膏治疗压疮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自制的解毒生肌膏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河源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组31例在常规消毒后创面敷上解毒生肌膏,对照组31例常规消毒后采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创面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渗出物明显减少时间、创口肉芽组织生长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持续时间、伤口渗液减少时间、伤口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8/31),高于对照组74.2%(23/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生肌膏治疗压疮在改变伤口疼痛、渗出物减少、肉芽组织生长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缩短疗程,适应性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英;周银娇;罗莉娜;张玉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目的:探究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患者完全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硫普罗宁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井底丹参、静推维生素 C 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转氨酶水平及血脂等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转氨酶水平、总胆固醇含量及三酰甘油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水平,两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作者:魏永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氟康唑联合定君生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02例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定君生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于月经1、4 d 顿服氟康唑 l50 mg/ d,月经干净后定君生塞阴道10 d:对照组仅于月经干净后定君生塞阴道10 d,连续使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即刻与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9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72例、好转 l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完成后1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为6.0%(6/100);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为 l4.%(13/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贝那普利联合硫酸镁治疗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硫酸镁治疗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本院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扩血管、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联合硫酸镁治疗治疗,评价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硫酸镁能够显著控制患者血压,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以推广。

    作者:温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 B-1在尘肺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监测尘肺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其在尘肺患者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在茂名市职业病防治院确诊为尘肺的患者42例,分别监测患者入院后6、12、24、48、72 h 血清 HMGB-1的水平变化,同时在上述时相点监测血清 TNF-α水平。选取同期2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尘肺患者血清 HMGB-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尘肺患者血清 HMGB-1的表达水平升高延续数天,48 h 达到高峰,其升高水平与 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 HMGB-1在尘肺患者呈高度表达,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可作为尘肺肺损伤诊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马燕明;王金菊;李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索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培养的方法,从而建立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选择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病例38例,术中取其子宫内膜,通过酶解、过滤、贴壁纯化等技术,分离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并进行传代。结果:36例标本获得成功,分离纯化得到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角蛋白、波形蛋白染色证实纯度达95%以上,活性较强,可以有限传代,传代培养的细胞形态特征与原代细胞一致。结论:该方法可以高效简便地分离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得到的间质细胞产量及纯度高,可以作为 EMs 的体外细胞模型之一。

    作者:张玲君;马良坤;钱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注入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硬膜外置管注入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镇痛分娩的效果以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10例足月初产妇,排除硬膜外置管和阴道分娩禁忌证,完全随机分为镇痛组(130例)和对照组(80例),镇痛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行硬膜外置管注入0.20%罗哌卡因+芬太尼混合液进行自控镇痛(PCEA)。注药浓度为6 mL/ h,自控量:3 mL/次,锁定时间为20 min。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记录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以及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等。结果:镇痛组硬膜外置管注药后15~20 min,97.04%的产妇无痛,VAS 评分(0.26±0.027),6.2%的产妇有轻度的运动神经阻滞,45~60 min 后所有产妇均能自如的活动双下肢。镇痛组活跃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催产素使用率也高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 Apgar 评分、剖宫产率、助产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置管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较轻:能加快活跃期,但是能延长第二产程,增加催产素使用率;对剖宫产率、助产率无明显影响,不影响新生儿评分。

    作者:康志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RI钼靶X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未触及肿块乳腺癌的对比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钼靶 X 射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单独或联合使用对未触及肿块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150例未触及肿块的可疑乳腺疾病患者均行 MRI、钼靶 X 射线摄影和 CDUS 检查,对其单独或并联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钼靶 X射线摄影、CUDS 单独或联合使用与病理结果呈正关联,以上3种方法单独应用的诊断效能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并联钼靶摄影、MRI 并联 CDUS、钼靶摄影并联 CDUS 以及3种方法并联应用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4种并联应用方法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独应用的诊断效能。相对而言,钼靶 X 射线摄影与 CUDS 并联检查可明显提高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的检出阳性率和灵敏度,诊断效能好。结论:MRI、CDUS、钼靶 X 射线摄影单独或联合使用均可应用于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钼靶 X 射线摄影与 CUDS 联合应用可作为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的首选筛查方法。但 MRI 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小芹;林瑞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重症组)、40例非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非重症组)、4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5.69±7.38)ng/ mL 与非重症组(0.76±0.65)ng/ mL 及健康组(0.13±0.12)ng/ m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的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体温与非重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与老年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血清降钙素原可较好地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萧结容;钟亮星;陈土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对儿童局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感染性疾病儿童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探讨其在局部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瑞士罗氏 Coba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150例(包括60例局部细菌感染患儿、50例病毒感染患儿、40例健康体检儿童)研究对象的 PCT,同时进行血常规、CRP 检查。比较3组儿童 PCT、CRP 及白细胞水平差异。结果:局部细菌感染组患者 PCT 浓度较病毒感染组患者高(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 PCT 浓度较对照组儿童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细菌感染组患者 CRP 浓度较病毒感染组高(P<0.05)。3组白细胞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儿 PCT 浓度较病毒感染患儿高,对于鉴别局部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惠丽;刘日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汕头地区高危人群中 STD 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高危人群中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情况,为 STD 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对汕头地区宾馆、酒吧、发廊、按摩浴足室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539例女性高危人群进行专项检查,并进行多项性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感染人数为408例,感染率为75.7%。感染例数及感染率分别为解脲脲原体239例(44.3%)、尖锐湿疣110例(20.4%)、梅毒89例(16.5%)、霉菌性阴道炎83例(15.4%)、衣原体69例(12.8%)、淋病54例(10.0%),检出 HIV 感染者2例。结论:汕头地区高危人群中 STD 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应该对此类人群加强管理,尤其是对其加强 STD 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作者:庄殿英;马长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进的腹腔镜吸引器处理膀胱血块填塞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改进的腹腔镜吸引器处理膀胱内血凝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3年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收治的20例膀胱内血凝块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早期行局麻下清除血块,将腹腔镜吸引器用已将尾端剪去的橡皮塞封住,制备改进后的腹腔镜吸引器,并应用改进的腹腔镜吸引器处理膀胱内血凝块,观察改进后腹腔镜吸引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与结论:经改进后的腹腔镜吸引器清除膀胱内血凝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少兵;李夏春;高吴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1年至2013年?广州医学院学报?载文回顾分析

    目的:对?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至2013年3年刊载的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评价。方法:采取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2011至2013年间刊载的文章,用数据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刊用率及各栏目文章总数、出版周期(以收到稿件之月起至文稿发表之月间的时间差计算)、学科分布、基金论文所占刊文量的比例以及引文量。结果:2011年至2013年共收到来稿932篇,刊出稿件564篇,3年总刊用率为60.5%。3年平均出版周期为(5.6±1.8)个月,出版周期呈逐年缩短的趋势。3年学报刊载论文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论文比超过60%,其次是基础医学,第3位是药学。3年刊载基金论文比例均维持在20%以上,平均每篇论文引用文献(9.1±3.0)篇。结论:?广州医学院学报?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刊文以临床研究为主,较好地体现了办刊宗旨。但论文刊用率稍高、基金论文比不大、引文量偏低,需要采取更好的措施提高办刊水平。

    作者:刘新艳;郑颖;李亚芬;黄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脐改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脐改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42例采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实施手术患者在术中与护理的配合总结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0±5)min;术中出血5~25 mL,平均(15±3)mL。术后未发生恶心、呕吐及皮下气肿,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无大出血、切口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手术器械、仪器性能和作用,良好的手术配合技巧,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唐丽容;黄韦歆;熊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伊托必利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联合聚乙二醇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12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服用伊托必利150 mg 半小时后,服用聚乙二醇;对照组:直接服用聚乙二醇。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首次大便时间、大便清澈时间、大便次数、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总体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首次大便时间、大便清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排便次数和肠道气泡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聚乙二醇能安全、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清洁度,缩短首次大便时间和大便清澈时间。

    作者:谢飚;李瑜元;吴琼;平丽;邝敬谊;黄耀星;黎庆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州医科大学

主办: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