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及与其他血脂的相关性

莫江彬;梁剑波;梁波;沈文清;梁敏灵;黄丽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游离脂肪酸, 脂代谢紊乱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标准(常规)血脂谱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 CKD 患者236例(非透析)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K/DOQI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通过 MDRD 简化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将 CKD 患者分为CKD1-5期共5组。收集血 FFA 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1(apoA1)、载脂蛋白 B(apoB)、脂蛋白 a [Lp(a)]标准(常规)血脂谱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 CKD 患者共236例,血 FFA 水平从 CKD1期至 CKD5期逐渐升高[CKD1期(0.21±0.05)mmol/ L,CKD2期(0.24±0.04) mmol/ L,CKD3期(0.35±0.06) mmol/ L,CKD4期(0.42±0.10) mmol/ L,CKD5期(0.47±0.13) mmol/ L],且前后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 相关分析,FFA 与 TG(r=0.141,P<0.05)、Lp(a)(r=0.225,P<0.01)呈正相关,与 apoA1(r =-0.214, P<0.01)、eGFR(r =-0.728,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FA 与 eGFR(β=-0.714,P<0.01)、apoA1(β=-0.090,P<0.05)呈负相关。结论: FFA 可早期反映 CKD 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可作为评估 CKD进展的指标之一;CKD 患者血 FFA 代谢异常可能与 apoA1相关,肾功能减退可能是导致血 FFA 升高的危险因素。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三全”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影响程度和焦虑抑郁干预效应

    目的:观察实施“三全”干预模式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影响程度和不良情绪状态的干预效应。方法:研究对象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三全”模式即“全人干预、全心中医情志干预和全程疾病干预”模式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入院第1天)和干预后(1年后)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入组和实施后测评。对前后2次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t 检验)]。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模式干预前其疾病影响程度、焦虑、抑郁测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模式干预后其疾病影响程度之躯体功能影响(SD-Ⅰ)、社会心理影响(SD-Ⅱ)、其它3个维度测评得分以及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状态,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大幅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以及观察组自身前后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 P<0.01)和极显著性差异(均 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三全”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减轻疾病影响程度,促进康复。

    作者:付百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青蒿琥酯霜剂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霜剂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90例病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为12~62岁,病变部位不限,均处于增殖期。使用青蒿琥酯霜剂每日1~2次,疗程2~3个月,观察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91.1%,其中完全缓解者占40.0%,极大缓解者占51.1%,部分缓解者占8.8%。结论:青蒿琥酯霜剂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显著。

    作者:冀航;王肃生;梁刚;张志华;侯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T尿路造影对复杂性肾结石行 PCNL 的术前应用

    目的:探讨 CT 尿路造影技术在复杂性肾结石 PCNL 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复杂性肾结石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30例,术前行64排螺旋 CT 尿路造影检查,进行图像重组,根据结石空间分布关系设计并建立 PCNL 通道进行腔内碎石取石术)和对照组(30例,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治疗而术前只进行B 超、IVP 等常规检查,未行 CT 尿路造影检查)。结果:60例手术均获成功。实验组手术时间(82±32) min,术中出血量(88±42) mL,结石残留率为6.7%;对照组手术时间(142±40) min,术中出血量(101±51) mL,结石残留率为19.5%;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以及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 尿路造影能够清晰显示复杂性肾结石与肾动脉等重要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结构,有助于 PCNL 通道设计,提高了复杂性肾结石 PCNL 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安全性。

    作者:梁锦发;黄益;陈汉威;李耀国;郭冬梅;李亮;廖凤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流量血管搭桥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的护理体会:附10例报告

    对1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实施颈外动脉-大隐静脉移植,大脑中动脉搭桥及动脉瘤孤立术。手术经过顺利,手术时间4.5~8 h,平均5.5 h;术中动脉阻断时间45~90 min,平均(56±1) min。术中出血400~600 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 CT 提示动脉瘤内血栓形成,DSA 造影见吻合口通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提出护理工作中充分术前准备、密切手术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晓敏;殷延毅;苏青;冯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术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5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附件(对照组)。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及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卵巢功能与性功能变化情况及术后夫妻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 FSH 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 E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术后 FS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性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及性功能影响小,优于全子宫切除并保留附件手术。

    作者:罗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面部雀斑伴有黄褐斑患者的完美强脉冲光的临床治疗

    目的:评价用完美强脉冲光(OPT)治疗伴有黄褐斑的面部雀斑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伴有黄褐斑的雀斑患者,全部采用 OPT 治疗5次,间隔3~4周治疗1次,完成5次治疗随访1月后留取治疗前后照片观察疗效,所有患者都要求严格防晒,勿过度劳累。结果:经过5次 OPT 治疗后,雀斑治愈70例(85.36%);显效9例(10.98%);雀斑总有效率96.34%(79/82)。黄褐斑治愈0例(0%);显效51例(62.20%);黄褐斑总有效率51例62.20%(51/82)。不良反应:有7例(8.54%)出现色素沉着,经过3~6个月后色素明显减淡;有2例(2.44%)出现色素减退,未出现瘢痕。结论:OPT 治疗伴有黄褐斑的雀斑患者安全、高效,大部分雀斑患者治愈,黄褐斑得到明显改善,但黄褐斑治愈率不高仍是一个现实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肖和;肖琴;李小妹;单淑如;陈南希;杨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患者残障接受度的调查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残障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60例 PD 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残障接受度量表分别调查 PD 患者的一般情况、残障接受度,并对影响 PD 患者残障接受度总分的因素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 患者的残障接受度得分为183.01±10.45,处于中等接受水平。结论:性别、家庭收入、并发症是 PD 患者残障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小敏;陈美莲;范小伍;邓志兰;何虾娣;宋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48例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3个月,对照组30组例单用孟鲁司特钠治疗3个月,进行症状及体征记分比较,评价治疗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87.5%,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口服玉屏风颗粒对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好、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饶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进的腹腔镜吸引器处理膀胱血块填塞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改进的腹腔镜吸引器处理膀胱内血凝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3年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收治的20例膀胱内血凝块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早期行局麻下清除血块,将腹腔镜吸引器用已将尾端剪去的橡皮塞封住,制备改进后的腹腔镜吸引器,并应用改进的腹腔镜吸引器处理膀胱内血凝块,观察改进后腹腔镜吸引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与结论:经改进后的腹腔镜吸引器清除膀胱内血凝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少兵;李夏春;高吴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 和 SDS 得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组 SAS 和 SDS 得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性心理护理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在5因子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治疗期间患者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况。

    作者:罗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 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本科收治的68例 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平喘、吸氧、雾化吸入、呼吸功能锻炼,抗感染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疗程为7 d。入院1 d 和治疗7 d 时测定外周血白细胞、CRP、PCT。结果:两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PCT、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显著降低 AECOPD 患者的炎症反应,是辅助治疗的理想药物之一。

    作者:张春云;何耀军;林纯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笑气吸入镇痛在宫腔镜检查的临床与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应用于宫腔镜检查术中的镇痛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受宫腔镜检查患者393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00例应用“安保清醒镇静镇痛系统”,由护理人员指导受术者吸入笑气后,进行常规宫腔镜检查术;对照组193例进行常规宫腔镜检查术。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179,P<0.001);观察组笑气吸入前、后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与血氧饱和度相比均未见显著改变(P 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2例头晕,1例嗜睡,但休息半小时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笑气镇痛用于宫腔镜检查术效果好,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效果明显的特点。

    作者:曾兰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置管术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置管术及术后腹膜透析治疗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交谈、标准化心理测量的方法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的心理症状减轻或消除,能顺利配合手术和后续的腹膜透析治疗。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有良好效果。

    作者:邓香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脐改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脐改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42例采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实施手术患者在术中与护理的配合总结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0±5)min;术中出血5~25 mL,平均(15±3)mL。术后未发生恶心、呕吐及皮下气肿,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无大出血、切口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手术器械、仪器性能和作用,良好的手术配合技巧,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唐丽容;黄韦歆;熊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及与其他血脂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标准(常规)血脂谱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 CKD 患者236例(非透析)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K/DOQI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通过 MDRD 简化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将 CKD 患者分为CKD1-5期共5组。收集血 FFA 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1(apoA1)、载脂蛋白 B(apoB)、脂蛋白 a [Lp(a)]标准(常规)血脂谱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 CKD 患者共236例,血 FFA 水平从 CKD1期至 CKD5期逐渐升高[CKD1期(0.21±0.05)mmol/ L,CKD2期(0.24±0.04) mmol/ L,CKD3期(0.35±0.06) mmol/ L,CKD4期(0.42±0.10) mmol/ L,CKD5期(0.47±0.13) mmol/ L],且前后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 相关分析,FFA 与 TG(r=0.141,P<0.05)、Lp(a)(r=0.225,P<0.01)呈正相关,与 apoA1(r =-0.214, P<0.01)、eGFR(r =-0.728,P<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FA 与 eGFR(β=-0.714,P<0.01)、apoA1(β=-0.090,P<0.05)呈负相关。结论: FFA 可早期反映 CKD 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可作为评估 CKD进展的指标之一;CKD 患者血 FFA 代谢异常可能与 apoA1相关,肾功能减退可能是导致血 FFA 升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莫江彬;梁剑波;梁波;沈文清;梁敏灵;黄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同指螺旋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的疗效报告

    目的:研究同指螺旋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骨科行同指螺旋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手术的患者资料,共22例27指。采用拍照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估术后情况。评价指标包括伤口愈合及美观程度评价,手指功能恢复情况,重返工作岗位的时间,关节运动情况,两点辨别觉等。结果:男性16例(72.7%),女性6例(27.3%)。年龄(33.4±13.1)岁。皮瓣及移植皮片全部存活(成功率为100%),无需要二次手术的患者,无皮瓣充血、血肿、感染等围手术期并发症。缺损面积大为2.5 cm×3 cm,小为1.0 cm×1.5 cm,均伴有骨、肌腱外露。术后应用抗生素(3.5±2.8) d。随访时间(22.5±10.3)月。患者回到原工作岗位时间(6.9±2.3)周。感觉功能恢复好,两点辨别觉平均值为6.3 mm(5~7 mm)。没有一例出现不耐寒冷和超敏反应。结论:同指螺旋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临床疗效好,患者满意,适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黄新宇;许国华;何伟东;杨明明;许鸿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钛浓度对牙齿漂白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增加过氧化氢的浓度,及添加二氧化钛催化剂对诊室漂白系统 TION GC 疗效的影响。方法:牛前牙被浸泡于液体沸腾产生的红茶染色液中7 d,作为变色标本。用 TION 诊室漂白系统以每7天漂白3次的频率漂白该变色标本。对照组漂白剂为 TION 凝胶,实验组漂白剂分别为 TION 凝胶混合等体积的35%过氧化氢和 TION 凝胶混合二氧化钛。该过程每7天1次共重复4次。用色度计ShadeEye 检测标本颜色。测量结果转换成 CIE L×a×b×色彩模式,使用色彩分析软件,以ΔE×ab 值代表漂白前后的颜色差异。对第1次漂白之前和后一次漂白之后的颜色变化进行了测量。使用单向方差分析和 Tukey 检验(P<0.01)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2,第3和第4次漂白前后色差值ΔE×ab的变化小于6.0,第1次漂白前后过氧化氢添加组和二氧化钛添加组大于6.0。结论:对于 TION 漂白系统,添加过氧化氢使得漂白效果得到少许提高,而添加二氧化钛漂白效果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鲁灵;吉川一志;山本一世;罗傲翔;吴补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鲜芦荟外敷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鲜芦荟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外周静脉输注胺碘酮致静脉炎Ⅰ级以上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鲜芦荟外敷,静脉炎Ⅲ级以上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分别于给药后4、8 h 进行疼痛评估和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8 h 后,观察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 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鲜芦荟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

    作者:龚兰娟;叶春燕;周小敏;罗桂平;关雪红;黄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对压力负荷性心脏收缩功能及钙调控蛋白的表达

    目的:建立压力负荷性心衰大鼠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心肌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钙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压力过负荷心肌肥大模型,术后4周给予白藜芦醇[4 mg/(kg??d)]治疗4周和6周,用 IE 33彩超仪无创测量左室室壁厚度以及射血功能相关指标;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左心室组织匀浆中 CaMKⅡ、PLB、NCX1、SERCA2、RYR2的 mRNA 的表达。结果:术后4周,与假手术组相比,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室室壁厚度、射血分数(EF)及收缩系数(FS)明显增高(P<0.05)。术后8周和10周,即药物干预后4周和6周,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手术组 EF 及 FS 明显降低(P<0.05);白藜芦醇干预组 EF 和 FS 较单纯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且与假手术组比无显著差别。另外,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手术组 CaMKⅡ、PLB、NCX1的 mRNA 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而 SERCA2、RYR2的 mRNA 表达明显降低(P<0.05);经白藜芦醇干预4周和六周后,CaMKⅡ、PLB、NCX1的 mRNA 表达明显下调(P<0.05);SERCA2、RYR2的 mRNA 表达则明显回升(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改善压力负荷所致的心脏收缩功能损害,阻止心脏向失代偿阶段演变,其作用可能与调控心肌细胞中多种钙调节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吴智业;卢俊江;唐诗彦;王兰青;赵路宁;邓菊;董颀;陈敏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手足口病重症5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特点为年龄小,持续高热,皮疹不典型、数量少、陈旧,呼吸快、心率快、手脚凉,精神差、嗜睡、肌震颤,高血压、高血糖、高白细胞。5例危重患儿均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2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结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多数为 EV71感染,对危重手足口病患儿要早期甄别、早期干预,掌握早期插管指征,积极降颅压,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冲击等积极治疗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进展。

    作者:李海岳;徐龙;熊启泰;潘彩珍;曾志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州医科大学

主办: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