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徐莉丽;王锐
西门子multix pro是一款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普通X线机,拍片时无需作任何调整.每次开机后,微电脑都要对整机进行检测,如有错误,会有代码在控制台上显示,本次现象是出现代码402,机器不能曝光.402的意思是灯丝电流太小.经检查小灯丝断裂.(只要自动检测出一灯丝断裂,机器就不能工作).
作者:刘华;刘剑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预防和减少碘过敏反应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主.方法:对764例CT增强扫描的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用碘海醇原液0.5ml做静脉试验阴性后再行增强扫描.结果:知情同意100%;碘海醇原液静脉试验764例阴性,1例阳性;增强扫描764例中无热痛和微热痛感743例(97.25%);有副反应21例(2.75%).结论:无任何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兰淑芳;陈国平;温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肝癌在我国死亡率较高,男性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女性占第四位.肝癌起病隐匿,一旦确诊大多已属中晚期,再加上大多数合并肝硬化及手术后易复发等因素,手术切除率很低.目前肯定疗效的非手术方法中,经肝动脉药物灌注和栓塞治疗为首选方法.笔者经过八年的潜心研究表明:冬凌草素注射液对缩小瘤体,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管仪周;魏团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疾病,钡餐透视检查是简单、普遍、准确的X线诊断方法.本文就我院18例经手术证实的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钡餐透视X线表现进行分析,讨论钡餐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诊断价值.
作者:王惠苑;李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腹腔神经丛阻断破损术对上腹顽固性癌痛的治疗效果较好,由于透视导引难以精确了解穿刺的针尖部位与周围结构的组织关系和神经阻断剂在腹膜后的扩散情况,盲目性较大,而在CT导向下施术提高了准确性和成功率[1,2].我院自1999年来行本术12例,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银;孙树波;吕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肺癌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WHO曾在1999年报告肺癌在癌症死因中居首位.早期发现及治疗是目前改善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常规胸部透视、摄片及痰细胞学检查+胸部摄片检查对肺部早期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较低.近年来肺癌的普查由过去的单一胸部摄片向CT-螺旋CT-多层螺旋CT检查过渡,明显提高了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的检出率.CT扫描的X线照射剂量也明显高于胸片,有部分患者检查完CT后产生放射线辐射不良生物效应,加之严重潜在的远期辐射生物效应的危害存在,均限制了CT在肺癌检查及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人群普查中的广泛应用.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自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利用普通螺旋CT机开展了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低剂量,常规剂量及病灶局部高分辨扫描的研究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文广;杨玉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安其格纳芬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掌握扫描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和手段,评价注药前预防性用药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2-2004年302例患者以安其格纳芬作对比剂行增强扫描,注药前均常规预防性注射地塞米松10mg,15-30分钟后一次性快速血管内注射安其格纳芬100ml.在行增强扫描的过程当中或之后,对其中18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机理及治疗、护理经验.结果:302例增强扫描患者中的18例不良反应病例仅1例属特异质反应一过敏反应;其余17例患者均属物理一化学反应,并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均得到有效的缓解以至达到彻底治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状.结论:预防性用药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尤其能降低对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对症有效的及时治疗和护理是处理不良反应的主要方法.
作者:褚宏云;王传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气腹少见,由于病因复杂,患儿不能表述,临床诊断常有困难,若对其认识不足,延误诊疗,死亡率较高,我们遇到2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其X线表现及病因诊断.
作者:王柳青;刘新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女性33岁.身体无不适感.常规体检胸片示右侧第三肋骨增粗,骨质密度极高,呈无结构的象牙样改变.髓腔消失,病变累及第三肋骨大部分,肋骨下缘骨质堆积.呈凹凸不平的波浪状改变,如凝固的蜡泪.体格检查:身体发育正常,胸背部压痛,四肢关节活动正常.X线诊断:右第三肋骨蜡油样骨病.
作者:陈子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一次革命[1],尤其是静脉溶栓现以作为AMI病人的常规治疗.该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仅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更实用于院前急救和基层医院的应用.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静脉溶栓疗法救治AMI病人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88年-2003年间收治的34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本病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作出诊断以配合临床治疗.
作者:夏清放;孙明辉;刘静婵;林坚;庞雄;张军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广泛应用于CT增强的扫描检查、介入诊断及治疗.下面将我科近年来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葛婷;郝娟芝;肖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肩关节骨折在急诊外伤患者中非常多见.因肱骨近端、外科颈为肱骨头等延续、变细部分,所以临床外伤多以肱骨近端.外科颈骨折常见.根据我们多年工作实践,摸索出一些针对肩关节外伤骨折的投照体会,共同仁参考:
作者:卫刚;苟新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一、数字摄影是X线成像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具有成像速度快,出片时间短;影像动态范围高,显示层次丰富;操作快捷,工作效率高,节省病人就诊时间;可多种方式保存图像,及远距离图像传输等优点.由于数字摄影从X线曝光成像到诊断图像确定或出片,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受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故数字摄影成像后的处理很重要.
作者:王勋廷;陈肇强;朱德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儿腺样体肥大在小儿属正常生理改变,儿童6-7岁腺样体发育大,一般12岁青春期后逐渐萎缩、退化、但个别患儿由于毗邻部位或自身炎症的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使鼻咽部气道狭窄,导致小儿运动、睡眠、生理、智力等多方面受到影响,如不及时诊治,对小儿发育影响极大,近来笔者对2000-2004年间3-8岁患儿腺样体肥大出现症状,手术切除证实的49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字;张小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IP板是CR摄影系统中获取图像的重要工具,正确的保养与维护可以使我们在数字摄影中取得优秀的图像,现将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对IP板的一些保养与维护的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嗜铬细胞瘤主要是由于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能受体所致.以心血管症状为主,兼有其它系统的表现.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任可年龄,男性稍多,少数病例平日无症状,可能因麻醉手术及其它应激状态下激素大量分泌引起高血压、心衰和肺水肿.嗜铬细胞瘤应行手术切除,通过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发病情况,运用护理程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探讨其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嗜铬细胞瘤9例临床资料做为参考.结果:9例嗜铬细胞瘤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及运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手术前后,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徐晶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有关副鼻窦的摄影,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三种方法,并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愿同行参考.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常遇到脑梗塞的CT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情况,例如:发病24h内检查阴性,3-7天后CT复查阳性;2-3周后CT检查阴性,作增强扫描或4-6周后复查阳性,在这期间部分病人用新一代16层螺旋CT机复查,CT检出梗塞灶与临床相反,CT显示一侧梗塞灶而临床表现为双侧;CT显示双侧梗塞灶而临床表现为一侧;既往无中风病史的初发病人作CT检查可见陈旧软化灶等CT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情况.其中部分CT检查阴性者,均排除其他疾病确诊为脑梗塞.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作者:吴超;邹鸿燕;单峰芝;徐秀;刘忠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一、材料方法例1男性37岁,例2女性9岁.两患者一般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无规律性腹痛、返酸等.采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技术,检查前各项准备同传统方法,产气剂一袋用10ml温水快速服下,然后喝浓度为160-200%(W/V)的钡剂约80ml,用岛津500mAX线机作动态观察并摄片.
作者:孟令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