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IEMENS Emotion螺旋CT的扫描模式及其应用

张庆

关键词:
摘要:在螺旋CT组成部件中,与扫描模式有关的部件是机架的旋转架、病人检查床和检测器的排数.在数据采样的扫描过程中,转架围绕着病人做顺时针单向连续高速旋转,同时检查床在机架扫描孔中做进或出的连续匀速或断续非匀速的运动.SIEMENS Emotion单排螺旋CT,根据采样时的转架旋转圈数多少和检查床的运动方式,其扫描模式分为:普通扫描模式、快速扫描模式、多扫描模式、螺旋扫描模式、动态普通模式和动态多扫描模式等,这些扫描模式分别应用于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机理和诊断需要.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中的心理疏导

    注射疗法是治疗各种疾病常见的方法之一,住院病人95%以上都需要接受各种注射疗法,同时也是护士配合医生完成医疗任务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有皮下、皮内、肌肉和静脉注射等.注射疗法有着使药物迅速产生疗效的优点.但也有给病人带来痛苦的缺点,所以有些病人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旧的护理观念正被新的护理观念代替,心理护理已成为各种疾病护理及护理技术操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内外因素作用下高级神经结构作出的复杂反应,并能够从生理改变人体原来的各种动态平衡,对机体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如何对接受注射疗法病人的异常心理进行疏异,让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注射疗法呢,浅淡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王金玲;袁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骨转移X线诊断(附13例报告)

    甲状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可发生骨转移.本文对13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病例进行了分析.4例骨转移灶先于原发灶而被发现,膨胀性骨质破坏、转移灶内出现钙化和软组织内肿块是本病较特征性改变,现总结如下以共同仁们参考:

    作者:王成胜;董联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冬凌草素注射液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肝癌在我国死亡率较高,男性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女性占第四位.肝癌起病隐匿,一旦确诊大多已属中晚期,再加上大多数合并肝硬化及手术后易复发等因素,手术切除率很低.目前肯定疗效的非手术方法中,经肝动脉药物灌注和栓塞治疗为首选方法.笔者经过八年的潜心研究表明:冬凌草素注射液对缩小瘤体,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管仪周;魏团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源性支气管异物1例

    患者男性21岁.于2004年10月5日中午13时左右,行牙科检查时髓管扩张针不慎掉入气管,无明显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等不适.约下午15时左右感到左侧胸部闷痛,入院门诊胸片示:左下叶支气管内见一注射器针头影,针尖朝上,两肺未见明显异常实变,纵膈以及肺门未见明显异常,心影两膈无特殊.

    作者:黄艳丽;许孟君;高忠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用普通X线机摄下颌骨全景片的方法

    教科书中投照下颌骨常规都采用后前位及侧位的投照方法.在后前位片中有些部位被颈椎相重叠,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近年来我们在没有先进的全景牙科断层摄影机的情况下,总结了使用普通X线机拍摄下颌骨全景片的方法如下:

    作者:陈金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8张床边摄影X线胶片进行影像质量综合评估,分甲级片、乙级片和废片三类.结果:甲级片1874张,占92.9%,乙级片138张,占6.8%,废片6张,占0.3%,结论:CR系统床边摄片有明显优势,有着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黄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在腹部闭合伤中,脾破裂为常见,而非手术治疗脾破裂已成为保留脾脏的重要治疗方法.我院自1996年至2003年共收治此类病人46例,现将其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云;王永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部创伤影像学诊断(附84例报告)

    目的:探讨胸部平片及CT表现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4例胸部创伤均行胸部平片及CT检查,8例胸部重度损伤行床旁片检查.结果:8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廓损伤,16例气胸,23例血胸,19例血气胸,56例肺挫裂伤,14例肺撕裂伤,3倒气管及支气管损伤.结论:常规胸部平片特别是近来CR及DR摄片系统应用是胸部创伤的首选方法,同时胸部平片复查病情变化以及危重病人床旁片应()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CT扫描尤其是螺旋CT扫描,对肺挂伤的早期诊断,气管及支气管损伤以及胸部重度损伤病人是一种更好的方法.为外科手术的成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文;徐莉丽;王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向年轻化.目前CT检查能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程度、部位及类型,为临床制定治疗和手术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将我院经CT检查诊断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作者:田毅;柳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诊断颅脑外伤漏误诊原因分析

    颅脑损伤CT漏误诊并非罕见,收集近五年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住院患者CT漏误诊病例23例,现结合文献将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刘忠平;徐香;单峰芝;吴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广泛应用于CT增强的扫描检查、介入诊断及治疗.下面将我科近年来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葛婷;郝娟芝;肖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投照体位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46例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大72岁,小15岁.都是外伤即刻入院,有明显的胸背部疼痛.

    作者:张中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X线增感屏及其对X线防护的意义

    在X线摄影中,穿过人体的X线直接引起的胶片感光只占5%-10%,胶片感光效应的90%-95%都由X线增感屏所起的作用.因此增感屏能够达到增加感光度的作用,从而极大的减少了X线的投照剂量.

    作者:王卫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MRI的表现及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297例资料完整、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184例,三叉神经瘤39例,脑膜瘤27例,胆脂瘤13例,蛛网膜囊肿4例,动脉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转移瘤3例,脊索瘤3例.结果桥小脑角区肿瘤中,脑外肿瘤93.8%,脑内肿瘤6.2%,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的前三位肿瘤分别为听神经瘤63.6%,三叉神经瘤13.3%,脑膜瘤9.2%.该区肿瘤大部分具有特征性MRI表现.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6.4%.结论:MRI是检查桥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33例

    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一次革命[1],尤其是静脉溶栓现以作为AMI病人的常规治疗.该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仅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更实用于院前急救和基层医院的应用.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静脉溶栓疗法救治AMI病人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特殊病人的摄片方法

    特殊病人是指:(1)不易过多搬动,搬动会加重病情的病人;(2)搬动给病人带来过多痛苦的病人;(3)无陪人的外急症病人,工作人员少,搬不动的病人.

    作者:吴瑜;杨金亮;赵先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醇氟尿嘧啶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肿对比观察

    目的:评价经皮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醇氟尿嘧啶混合液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肿疗效对比观察.方法:1997年-2002年对54例61个甲状腺囊肿分别在B超导向下抽尽囊液、冲洗囊腔、注入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醇氟尿嘧啶混合液均获一次治愈.单用无水乙醇介入治疗时间为6个月,无水乙醇氟尿嘧啶混合液为1个月.随访2年来未复发,亦未见毒副作用.结论:经皮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醇氟尿嘧啶混合液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肿疗效确切、安全,应用无水乙醇氟尿嘧啶混合液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肿治疗时间显著缩短.

    作者:籍成森;郝萍;马玉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听骨链螺旋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探讨

    近年来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技术已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如在气管、支气管、喉部、结肠、膀胱、血管等部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3],但中耳结构应用报道较少.本文对78例病人双耳(156只耳)听骨链进行CT仿真内镜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长清;李鲁宁;王希高;李家德;李晓东;刘元法;张玉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安其格纳芬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安其格纳芬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掌握扫描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和手段,评价注药前预防性用药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2-2004年302例患者以安其格纳芬作对比剂行增强扫描,注药前均常规预防性注射地塞米松10mg,15-30分钟后一次性快速血管内注射安其格纳芬100ml.在行增强扫描的过程当中或之后,对其中18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机理及治疗、护理经验.结果:302例增强扫描患者中的18例不良反应病例仅1例属特异质反应一过敏反应;其余17例患者均属物理一化学反应,并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均得到有效的缓解以至达到彻底治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状.结论:预防性用药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尤其能降低对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对症有效的及时治疗和护理是处理不良反应的主要方法.

    作者:褚宏云;王传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MSCT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自从Hounsfddd发明第一台CT以来,CT技术不断创新,1985年滑环CT问世;1989年,应用滑环技术的螺旋CT推向市场,随之高质量的多方位重组(MPR)和多种重建功能如表面遮蔽显示(SSD),大(小)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CT仿真内窥镜(CTE)相继出台,使图像后处理在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8年半秒扫描和多层面扫描开始应用,球管旋转一周可获4-8幅图像,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是CT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进展.本文就多层面CT(MSCT)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张国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