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型主动脉缩窄1例

严杰

关键词:
摘要: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是指主动脉在峡部的狭窄,是主动脉先天性局限性的狭窄或闭塞.严重者几乎完全闭锁.较常见于婴幼儿,成人极少见.现就我院成人型主动脉缩窄1例报告如下: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骨刺骨折2例报告

    例1:患者男77岁.右膝关节间断疼痛10余年,外伤后剧痛2小时,患者因疼痛行手法推拿时听到右髌骨下方异常声响.查体:右髌骨下方软组织肿胀,压痛明显.右膝关节正侧位CR片示:右髌骨下方髌韧带内见条状骨化,其上端与右髌骨尖相连,下段(距下端约0.6cm处)见斜行骨折线,呈锯齿状,皮质骨及松质骨骨小梁均断裂,远断端向后移0.3cm,向上移位约0.2cm,髌下囊密度增高.X线诊断:右侧髌骨骨刺并骨折.两周后复查,骨折线更清晰,宽约0.2cm,15个月复查,有侧髌骨骨刺下部形态不自然,骨折线已消失.

    作者:武永信;张文玲;赵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东芝KXO-15 R500 mAX线机故障分析维修1例

    我院于1993年购置一台东芝KXO-15R X线机,该机设计结构为中频机型,十几年来性能稳定,各部参数正常,一直处于良好状态.然而近期工作在给定的摄影条件下,连续出现曝光不足现象,使照片质量和诊断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大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T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

    CT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非常高,但在其定性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易与其它疾病相互误诊.为了提高对脑膜瘤CT表现的认识,增加准确率,我分析了我收集的有比较完整资料且手术和病理证实40例脑膜瘤,对其CT表现和病理资料对照分析,探讨CT对脑膜瘤定性诊断的价值与限度及如何提高脑膜瘤CT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茂文;冯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性溃疡型胃癌的X线探讨(附55例报告)

    诊断溃疡型胃癌、胃溃疡恶变都是依据龛影的特点,既龛影本身的大小以及龛影的形态、边缘、周围粘膜的改变.我们查阅了我院近三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溃疡性胃癌、胃溃疡恶变的资料片,有55例60-76岁的老年性溃疡型胃癌,通过比较观察,我们发现老年性恶性龛影的X线表现跟低年龄的恶龛X线表现有些不同点,提出来与同道探讨.

    作者:陈文昌;宋敬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防癌饮食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卫生条件、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下面仅饮食防癌方面做如下介绍:

    作者:吴彦华;朱文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磷酸酶症一例

    患者男3岁.因步态不稳、弓形腿、骨端肥大一月就诊.拟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经维生素D治疗无效.

    作者:罗哲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自动洗片机卡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自1989年使用自动洗片机以来,由于洗片机能使照片处理速度提高,大大减小了暗室操作部分工作强度,给放射工作人员改善了工作条件和为病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我科使用的是江苏虎丘HQ-430XT型和泰兴HR-435R型的两台洗片机,平时状态较稳定,卡片是洗片机主要故障,现将常见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吴茜;沈国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fibroids,UF),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肿瘤[1],在3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中,其发生率达20%-40%,其中约半数患者可出现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盆腔压迫症状,在妇科非急症出血病因中,UF居首位[2、3].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肌瘤溶解、冷冻和激素治疗,但每种方法均有一定的缺陷,如子宫次全切除术可有0.4%-1.9%的子宫颈残端癌的患病率[4],激素治疗可引起内分泌紊乱症状,患者不易接受[5、6],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为长期以来临床上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既不影响子宫正常功能,又能消除子宫肌瘤症状的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树时;王永昌;卢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8例吸入性损伤的早期X线诊断与分析

    材料与方法以吸入性损伤表现症状就诊患者38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7岁-76岁,平均46岁:初步检查分别拟诊为;(1)轻度11例,(2)中度21例,(3)重度6例.其中病人均于伤后 6-12小时内胸透一次,以后每间漏2-3大复查一次.住院期间病人行气管切开的13例,有2例转上级医院,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死亡3例.

    作者:姚子文;张爱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急性肾小球炎1例

    患儿女2岁.因发热8天伴双眼睑浮肿4天于2004.10.3入院.往健康.查体:T37.2℃,P126次/分,R30次/分,BP120/60mmHg,精神不振,无皮疹,出血点,耳后、双腋窝及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大,质韧,无压痛.双眼睑中度浮肿.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大,右侧有脓栓.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

    作者:王林一;刘丽;王素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R系统使用体会

    我院于2004年6月引进美国Kodak CR850系统,至今已使用几个月了,CR系统尤以其数字化图像,可存储,可传输,图像清晰,还可以进行后处理等众多优点得到广泛的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遇到了一些缺点和问题,我本人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体会,现写出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自1978年在第一次世界手术室会议上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反应激烈,表现突出.如何做好这个时期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使手术能否顺利渡过难关的关键.下面谈一下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马香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肠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及X线诊断分析

    小肠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是较少见的,而小肠平滑肌瘤更是罕见,因小肠平滑肌瘤常无特异症状而易误诊.现结合我科所见的2例病例及文献资料就小肠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作一总结:

    作者:迟福艳;窦浩生;段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目的:研究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DSA造影,分别用PVA(14例)及LPE(2例)作为栓塞剂,经导管分别栓塞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肌瘤的血供从而治疗子宫肌瘤.结果:子宫肌瘤行数字减影子宫动脉造影(DSA)的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迂曲分支增多,为多供血的表现,行TUAE术后可完全阻断肌瘤的血供,使其坏死,缩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缓解及消除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症状.术后近期(三个月,半年,一年)疗效评价结果,疗效显著的为65%,有效地为35%,无效的没有.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其安全,有效,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非手术切除的方法.

    作者:许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肝癌化疗栓塞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分析及治疗对策

    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常出现呃逆现象.长时间的呃逆会影响呼吸和进食,继发引起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贲门部食管及胃底粘膜撕裂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心理抑郁、体重减轻、失眠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就肝癌介入术后呃逆的发生及治疗作一探讨.

    作者:李毅明;王国东;巫显灯;肖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并发症及防治

    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并发症是指因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1)造影剂的副作用;(2)穿刺技术欠熟练;(3)导管导丝的折断或扭折;(4)栓塞治疗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使治疗过程复杂化,因此预防和及时恰当的治疗这些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华逢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注意的几点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各个脏器机能逐渐减退,防御功能也日渐降低,易发生呼吸、循环、神经、泌尿等系统的疾病,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威胁病人的生命.目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及药物,在治疗和抢救老年患者的过程中,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治疗途径之一.老年患者输液时,心脏负担加重,易发生热源反应,同时若滴速不当,无菌操作不严格或药物配制浓度、配伍禁忌掌握不好,易引起输液反应对机体增加新的打击.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随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输液速度,用药反应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3年来我们对1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观察,总结了以下几方面问题,以共同行们探讨.

    作者:许同臻;马香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R影像质量的临床体会

    CR技术是X线成像新时期的代表,它把模拟影像信息转变为数字影像信息,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我院自2002年分别引进两套德国AGFA-CR系统,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对成像板的衰减情况,成像板与曝光剂量及噪声的关系,CR系统后处理的调节功能,总结了一些经验体会,现归纳如下.

    作者:周媛;吴勇健;吴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早期肺癌X线胸片诊断要点分析

    目的:着重论述早期肺癌在X线中的征象,以及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特殊意义.方法:经临床手术、病理、细胞学检查等证实为肺癌的41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9例),均摄取胸部后前位及胸部侧位片.结论:X线胸片检查对早期肺癌具有发现早、表现特殊,辅助诊断鉴别性强等优点.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病人如胸片中肺门部或纵膈部出现阴影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40岁以上患者,肺野内突然出现的孤立结节影短期内复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应多次检查排除;做好肺癌与炎性、良性假瘤、机化性肺炎、肺门淋巴结结核性肿大、结核球等的鉴别:X线胸片检查要紧密结合纤维支气管镜与CT检查,同时,应注重提高X线摄片的质量以避免误、漏诊的发生.

    作者:韩炜;刘云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其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胆囊炎,胆石症有较密切的关系,以往用普通X线造影术检查诊断率很低,有效方法是血管造影.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B超、MRI的应用检查率虽有提高,但确诊病例已多为晚期.本组总结近15年来经CT检查的手术病理证实的15个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跃华;杨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