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琦;张欢;孙文举
骨软骨瘤病,此病多发,较为常见,但关节软骨瘤实属少见,关节滑膜软骨瘤更为少见,本人发现一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李友梅;郑长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是指主动脉在峡部的狭窄,是主动脉先天性局限性的狭窄或闭塞.严重者几乎完全闭锁.较常见于婴幼儿,成人极少见.现就我院成人型主动脉缩窄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严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提高穿刺成功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现就新生儿头皮静脉的选择及特点、心理准备、穿刺技巧失败原因等作如下总结.
作者:刘兆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报告我院自1995.5-2004.5对43例平片及B超检查阴性的肾绞痛病人行CT检查结果,探讨其诊断价值.
作者:郑自力;林勇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例资料产妇33岁,孕2产1,妊娠40+4周,身高162cm,自然临产入院.查体:宫高40cm,腹围115cm,宫口开全,胎膜已破,S°.分娩时胎头娩出顺利,娩肩受阻,采用屈大腿法,产妇双腿屈膝紧贴下腹,同时向后牵拉胎头,胎肩仍难以娩出,即改用旋肩法娩出后肩.出生后Apgar评分法8分,体重4200g,检查发现左臂松驰无力,腕下垂,不能屈肘.外科会诊,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随访患儿肢体功能6个月恢复正常.
作者:宋秀华;曹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一般资料1.1性别及年龄,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19-62岁,平均41岁,高峰发病年龄31-45岁,共43例,占74%.
作者:王兆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屡有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但累及全消化道的多发息肉病较少见,国内有关本病的报道甚少,特别是有关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征象论述不多,我们自1980-2003年共收集6例,现将有关本病的影像学检查及征象做初步探讨.
作者:贾洪升;宋春燕;王耕耘;邵明翠;王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静脉肾盂造影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常规且常用的手段,以前多用腹部加压法进行操作检查,其缺点病人有一定的痛苦,容易失败,如加压位置不当,造成肾盂肾盏内造影剂不能存留或极少存留,或者压力不够,或是压力过高病人不能长时间承受,甚至有压迫器自动松脱现象,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近十年来由于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的明显改善,无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方法已代替了腹部加压法,我院自1997年引进东芝500MA X线机,无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作为常规造影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检查和诊断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贾新年;刘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rnary nodule,SPN)指肺内孤立的,直径≤3cm的类圆形结节,常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实变,卫星灶或局部肿大淋巴结[1],目前虽然对SPN的形态,内部结构,伴发肺内改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仍有部分病例难以作出诊断,而终需依靠纤维支气管镜和穿刺活检而确诊.近年来开展的HRCT、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扫描,磁共振增强扫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为该病变的检查和诊断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田树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坏死为骨质和骨髓坏死,发生于骨骺和软骨下者为骨缺血性坏死,发生于干骺和骨干者为骨梗死.其常见病因为大量应用激素造成的.
作者:贾锦文;张延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垂体瘤的MR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1999年10月-2002年7月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48例垂体瘤,在安科公司生产的0.165T MR机上采用常规矢状、冠状位增强前T1WI、T2WI及增强后T1WI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8例垂体瘤包括泌乳素瘤28例,促生长激素瘤9例,促生长激素和泌乳素混合瘤2例,无功能性腺瘤9例.MR影像学特点:小于10mm的微腺瘤主要表现为间接征象:垂体上缘膨隆,垂体柄偏移,鞍底下陷等;大于10mm的大腺瘤表现为鞍内由肿瘤占据,并见肿瘤向四周生长、邻近结构受推压及受累及的情况等.结论:MRI能很好的显示垂体瘤的间接和直接征象,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能较准确的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李吉华;陈国云;邓志宏;李艳丽;马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造影检查是人为地将造影剂引入人体器官的管腔内,造成人工对比影像.它可使一般摄影不能显示的组织器官得以显影,从而扩大了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影像诊断的质量,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而护士对病人所做造影检查前的准备充分与否、正确与否十分重要.它将直接影响造影检查的效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延误诊治时机.
作者:韩青;赵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X线影像由增感屏,胶片系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是当前的总趋势.自DR(digital radiography)系统应用于临床以来,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在细微结构和微小病灶的检出,比传统的增感屏-胶片系统存在着更强大的优越性.
作者:朱德强;韩福刚;刘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的EG型CT高压产生系统是输入为220VDC,主逆变电路为全桥逆变,开关频率为20KHZ,PWM控制的开关电源,高压包结构为电源板、驱动板、接口板和高压包体.根据高压包体不同可分为固态(由环氧树脂包裹)高压包和油浸式高压包.
作者:王峰;徐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DR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时间不长,但由于具有软组织均衡双能量减影等先进技术,在IVU阴性结石探查中明显优于传统X线成像,本文共收集45例输尿管阴性结石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罗清;张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足副舟骨又称胫外骨,是发生在足舟状骨结节第二骨化中心的先天性变异.位于舟骨内后侧,出现率4-14%[1],且多为双侧,部分副舟骨临床可表现为足舟骨部隆起,疼痛及压痛.本文搜集10例足副舟骨痛综合征的X线平片,分析其X线表现.
作者:王银昌;王佰祥;刘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于1993年购置一台东芝KXO-15R X线机,该机设计结构为中频机型,十几年来性能稳定,各部参数正常,一直处于良好状态.然而近期工作在给定的摄影条件下,连续出现曝光不足现象,使照片质量和诊断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大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脾亢)的效果和优势.方法:13例肝硬化伴脾亢的患者行经脾动脉大部栓塞术,并比较术前后相关指标,结果:脾栓塞为50%-80%,患者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患者术后体力,精力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无损害.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是治疗肝硬化伴脾亢的有效方法,安全,损伤小,且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使肝硬化患者能进一步治疗.
作者:周文辉;饶定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例1:患者男77岁.右膝关节间断疼痛10余年,外伤后剧痛2小时,患者因疼痛行手法推拿时听到右髌骨下方异常声响.查体:右髌骨下方软组织肿胀,压痛明显.右膝关节正侧位CR片示:右髌骨下方髌韧带内见条状骨化,其上端与右髌骨尖相连,下段(距下端约0.6cm处)见斜行骨折线,呈锯齿状,皮质骨及松质骨骨小梁均断裂,远断端向后移0.3cm,向上移位约0.2cm,髌下囊密度增高.X线诊断:右侧髌骨骨刺并骨折.两周后复查,骨折线更清晰,宽约0.2cm,15个月复查,有侧髌骨骨刺下部形态不自然,骨折线已消失.
作者:武永信;张文玲;赵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12例儿茶酚胺症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体会.文章结合儿茶酚胺症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提出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必须密切观察各项生命指标变化,强调要特别注意做好控制血压,防治血压波动;纠正心律失常:扩充血容量等护理工作,把手术风险降低,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朱述琳;薛现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