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卫中;杨建秀;孙涛;张胜美
患者35岁.因停经39+2周、见红14小时入院.患者5年前因臀位行剖宫产术,孕6+月时发现肾积水、肾结石,因无临床症状未治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较好,T36.9℃,P 82次/分,R 18次/分,BP 130/70mmHg,心肺正常,肝脾未及,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96cm,胎位LOA,胎心142次/分,先露固定.
作者:王俊红;宋慧;丁孝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为使机器正常工作.方法:测量法、断路法及观察法.结果:诊断床直立限位开关上连线断路并对地短路.结论:因对地短路,引起控制台得电后电源空气开关自动跳闸,机器不能正常工作.
作者:王武修;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方法:26例各种原因引起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碎屑.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脾CT或B超检查,并随访6月至一年.结果:术后6例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胸水、腹水、顽固性呃逆、肝肾功能损害、门静脉血栓、左下肺炎、脾脓肿等.结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栓塞面积及栓塞部位有直接关系;掌握脾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及发生的原因,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谷家林;孙小平;周莉芹;李桂芳;李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利用eflim软件,实现多幅图象和多个病人的图象组合,减少成本支出,打印出满意的DR图象.方法:把切割后图象的ID号,部位,图象的长度,宽度在发送工作站之前做准确的记录.结果:只有把图象切割成宽度,长度之比在0.6-0.9之间的长方形,并且以竖立的方式发送到工作站,才能得到满意的胶片图象.
作者:高庆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利用中药防治食管癌放疗反应的疗效.材料与方法:2003.8-2005.11我科收治的首次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放疗加中药治疗组84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放疗,总剂量6000-7000cGy,中药治疗组从放疗当日服用中药,对照组只接受放疗.结果:服用中药的患者的正常组织辐射耐受力明显增强.
作者:赵月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女,年龄62岁.因外伤2天,2006年4月20日夜间突发胸部疼痛,来我院诊治.
作者:何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CR系统的主要功能1.实现常规X线摄影的信息数字化,使传统的X线摄影的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2.提高X线影像的分辨能力,显示能力.弥补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的局限性.
作者:翁明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致密性髂骨炎是一种发生于髂骨耳状关节面部分骨质硬化性疾病,其原因尚未明了,一般常见于妊娠或产后妇女,现对14例致密性髂骨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彭强;郑刚;王惠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萎缩的CT诊断征象.方法:主要通过测量以下几组与脑组织形体有关的数据从而确定脑组织形体属正常或萎缩改变:①脑沟纹的数量与深度;②脑室腔前角及体部的宽度;③侧裂池的宽度.将全部被测量的448例颅脑CT数据资料分成四个组:正常、轻、中、重度脑萎缩.结果:在总448例中正常组122例,轻度脑萎组144例,中度脑萎组78例,重度脑萎组104例.结论:认为CT检查对脑萎缩的形态学诊断是行之有效的佳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测量主要部位脑沟纹及脑室腔数量化的改变,并可再结合其他脑池脑室形态及脑组织密度的改变,进而推论出脑萎缩的程度,及进一步考虑是否并发有其他脑病存在,从而更好地对脑萎缩病变进行预防和治疗,提高对延缓脑组织退化改变的认识及改善脑萎缩患者的智力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曾妙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准确诊断过敏性肺炎防止误诊.材料与方法:收集过敏性肺炎31例,均摄胸部后前位片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根据其X线征象结合的X线胸片复查.结果:每例病人双肺原病灶均见短期内吸收消失,少数病例肺野内重新出现新病灶,嗜酸性粒细胞均见增高.结论:此病例病灶均分布双肺野,且病灶周界模糊,短期复查病灶吸收消失,加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即可准确诊断.
作者:郑永康;赵云秋;杨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2例不孕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并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102例中,输卵管炎症及积水40例,占39.2%,输卵管通畅28例,子宫粘连8例,输卵管结核18例,先天畸形8例.结论: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有炎症,结核及子宫发育畸形,子宫输卵管造影是诊断女性不孕病因的常用的简易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客观诊断依据.
作者:宋雪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05-2006年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2例.全部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行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均成功置入支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良秀;韩晓莉;张桂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护理体会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血肿将动脉壁中层撕开不断蔓延.并向内外两侧膨出形成局灶性夹层血肿.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症状多样复杂,误诊率和病死率高.现将我科今年经多种影像学检查确诊的主动脉夹层4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彩霞;马彩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CR、DR、数字胃肠透视/摄影机等)的规范化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旨在制定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操作规程.方法:以我院近几年引进,临床在用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结果:归纳我院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使用操作规程(试行),总结设备日常维护经验,不同的X线数字影像设备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各具特点.结论: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虽然用途、操作及使用方法不同,但均为X线数字化成像,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具有共性.依据其共性和各自特点制定操作规程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条例,是实施规范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寿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康军;黄希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女17岁.因右大腿进行性疼痛,肿胀一月,近日加重,于2006年7月11日入院.患者一月前偶觉右大腿疼痛不适,症状较轻,未予重视,后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右大腿肿胀.查体T 36.8℃,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及左下肢活动感觉正常,右大腿中段前外侧可及一约18×20×5cm肿物,质硬、明显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肿物表面皮肤未见异常,右髋关节屈、伸稍受限.右膝、踝关节活动正常,双足背动脉搏动可及.
作者:杨全山;黄少辉;伊静;仝淑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经薄弱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并突向椎管,从而压迫硬膜束及神经根,导致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的一种病变.
作者:韦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自2004年8月使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至今,已为2210例病人进行过鼻窦或鼻咽部检查.现就如何选择不同的扫描方法,扫描、重建参数的设置及摄片要求谈如下三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蓝萍;潘荔娟;刘全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髋关节疾病的诊断,国内外对此技术的报道已很多,容积数据采集,多模式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法、容积再现法)为病变诊断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信息.现将我们收集到的11例髋关节外伤性骨折报告如下:
作者:宋秋红;龚建中;邹志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在胸片及螺旋CT中的表现特点,对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更深一步认识.方法:对12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患者,用DR摄片及GEFⅡ螺旋CT,自肺尖至膈顶连续扫描,层厚10mm,螺距1.5∶1.结果:局限性胸膜增厚、结节影2例,广泛性胸膜不规则增厚并多发结节影8例,伴有胸腔积液6例,巨大胸内肿物2例.右侧8例,左侧4例.结论:影像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局限性多为良性,弥漫多发结节影及巨大肿块者多为恶性.
作者:王文秀;靳军;纪俊雨;李斐;蔡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X线乳腺摄影是诊断乳腺疾病较为敏感的检测手段,也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方法,乳腺X线诊断的质量,是基于技术质量所提供的优质影像为依据的.在常规的乳腺X线检查中,一份优质的乳腺X线片,是作出正确X线诊断的先决条件.但在常规乳腺X线摄影中,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因素很多,如X线胶片质量、X线机及附属设备的性能、技术操作、显定影液及暗室处理等.须知道,准确的乳腺X线诊断,必须有高质量的照片,没有高质量的乳腺X线照片,就没有高标准的乳腺X线诊断.一张优质的乳腺X线照片,应将乳腺的内部结构及微细改变清晰显示.而质量较差的照片,有些微小病变往往由于影像模糊观察不清而造成漏诊.所以,在乳腺投照技术中,提高乳腺X线片影像质量尤其重要,现将影响乳腺X线片质量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艳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