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月妊娠合并巨大肾积水、肾结石1例

王俊红;宋慧;丁孝娥

关键词:
摘要:患者35岁.因停经39+2周、见红14小时入院.患者5年前因臀位行剖宫产术,孕6+月时发现肾积水、肾结石,因无临床症状未治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较好,T36.9℃,P 82次/分,R 18次/分,BP 130/70mmHg,心肺正常,肝脾未及,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96cm,胎位LOA,胎心142次/分,先露固定.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腮腺肿瘤的超声和CT表现

    腮腺肿瘤临床较少见,本文总结分析了33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以提高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和CT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刘力波;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PHILIPS DR引进的过程管理

    随着平板探测器技术及应用软件的日趋成熟,引进DR设备的医院逐步增多.我院于2006年3月引进PHILIP-STH/VR双板DR系统,现将引进过程中机房环境布局、射线防护、人员培训、设备运行及管理的过程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龙;崔海燕;王天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2例小肝癌的螺旋CT和超声表现

    众所周知小肝癌的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我们总结分析了32例经证实的小肝癌的螺旋CT和超声检查资料,以提高对小肝癌的认识.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张克克;丛振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G200MA X线机2例特殊故障报告分析与检修

    XG200MA X线机是一种较老型号的机型,在我单位长期得以应用,同时也发生和处理了很多故障.从中挑选出两例比较特殊的作以论述.

    作者:李启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癌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肾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肾恶性肿瘤的75%,CT对肾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性超过了90%[1],已成为诊断肾癌不可缺少的手段.笔者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16例,重点讨论其CT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董春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视神经孔X线投照技术的改进

    在X线投照技术中,视神经孔的投照方法是: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弯曲、两手放于胸旁、头部转向对侧,将被检侧眼眶放于暗盒中心、颧骨、鼻尖和下颌隆凸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53°角,听鼻线与暗盒垂直,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眼眶中心与暗盒垂直,视神经孔在眼眶的外下方显影,并且要投照对侧以作比较.

    作者:金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螺旋CT三维成像与枕骨大孔区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交通及突发事件的增多,使颅底骨折病人越来越多,由于X线平片受条件的影响,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不便,颅脑CT平扫不能充分显示颅后窝的骨质情况.螺旋CT三维成像显现枕骨大孔区骨折的情况,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给临床带来了可行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富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输尿管癌的CT表现

    输尿管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比较少见,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我们收集了6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孙涛;张胜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DR 图象切割在efilm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利用eflim软件,实现多幅图象和多个病人的图象组合,减少成本支出,打印出满意的DR图象.方法:把切割后图象的ID号,部位,图象的长度,宽度在发送工作站之前做准确的记录.结果:只有把图象切割成宽度,长度之比在0.6-0.9之间的长方形,并且以竖立的方式发送到工作站,才能得到满意的胶片图象.

    作者:高庆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05-2006年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2例.全部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行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均成功置入支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良秀;韩晓莉;张桂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卵巢畸胎瘤的CT诊断

    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0%-20%,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多数为良性,可包含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结构.一般为单发,少数可双侧同时发生.本文收集近年来在本院诊治的10例卵巢畸胎瘤患者资料,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食管外病变引起吞咽困难的X线分析

    吞咽困难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食管本身病变引起的食管狭窄,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食管外病变引起吞咽因难.X线钡餐食道造影的检查为临床提供了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晓红;冯守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脑组织萎缩的CT测量与诊断

    目的:探讨脑萎缩的CT诊断征象.方法:主要通过测量以下几组与脑组织形体有关的数据从而确定脑组织形体属正常或萎缩改变:①脑沟纹的数量与深度;②脑室腔前角及体部的宽度;③侧裂池的宽度.将全部被测量的448例颅脑CT数据资料分成四个组:正常、轻、中、重度脑萎缩.结果:在总448例中正常组122例,轻度脑萎组144例,中度脑萎组78例,重度脑萎组104例.结论:认为CT检查对脑萎缩的形态学诊断是行之有效的佳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测量主要部位脑沟纹及脑室腔数量化的改变,并可再结合其他脑池脑室形态及脑组织密度的改变,进而推论出脑萎缩的程度,及进一步考虑是否并发有其他脑病存在,从而更好地对脑萎缩病变进行预防和治疗,提高对延缓脑组织退化改变的认识及改善脑萎缩患者的智力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曾妙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应用(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扫描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3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进行MPR或三维重建.结果:横轴位图像上可以观察到真假腔内膜片、破口位置及主动脉壁钙化.MPR及三维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类法,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较好的影像方法,其多种后处理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帮助较大.

    作者:施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粘液性囊腺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19岁.发现腹部包块一年余.一年前因腹部偶感不适后,发现腹部逐渐膨隆,活动后气短,胸闷,近段时间症状进行性加重,参加高考健康体检发现腹部巨大包块.

    作者:黄海英;王金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单侧透明肺2例报告

    病例1男34岁.自述15年来几次胸透均见左肺透光度增强.1年来时有咳嗽,胸闷不适,近1个月胸痛咳嗽加重.查体:右肺呼吸音粗糙,左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胸廓对称,实验室检查:WBC11.09×10/L,其余正常.X线检查:胸廓对称,右下肺门血管影扩张,左侧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明显稀疏变少,肺门影明显变小重叠在心影内,几乎不见,心影稍显左移,膈影正常.X线诊断:左侧透明肺.

    作者:马英杰;马质军;张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数字化成像与传统的乳腺屏/胶钼靶摄片

    目的:利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原理,实现乳腺钼靶片数字化成像的基本过程及临床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方法:对700余例乳腺摄片使用IP板摄片,进行数字化处理.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可以实现乳腺数字化摄片,为乳腺疾病诊断提供高质量图像.结论:拥有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实现乳腺数字化成像.

    作者:高庆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脐带宫内断裂 1 例

    患者35岁.G2P1.因停经9+月,阵腹痛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宫高39cm,腹围107cm,胎心80-130次/分.内诊:宫颈消,宫口开大4cm,胎心监护CST(+).入院后因胎儿宫内窘迫即刻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血性羊水约600ml,以头位娩一男婴,Apgar评分6-9/1-15分钟.脐带绕颈1周很紧,脐带帆状附着,脐带自胎盘根处断裂,脐带长约45cm.术中出血约800ml.术后给予输血、血浆及对症处理.术后5天痊愈出院.新生儿一般情况好.

    作者:孙秀莲;邵明霞;宋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外科手术治疗、内科静脉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非小细胞癌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较多患者发现较晚、肿瘤较大,与肺门大血管界面不清,区域淋巴结转移而无法手术或患者有手术禁忌症或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如果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可以首选介入治疗,笔者搜集了近10年300例的肺癌介入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评价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全红;葛含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部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固定技术与摆位

    三维适形放疗在世界范围已逐渐成为放射治疗的常规技术,它能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提高局部的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1].在放射治疗中,定位和摆位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不同程度的放疗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将腹部适形放疗患者的固定与摆位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杨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