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义
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0%-20%,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多数为良性,可包含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结构.一般为单发,少数可双侧同时发生.本文收集近年来在本院诊治的10例卵巢畸胎瘤患者资料,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学生实习接触临床是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大量数字影像设备投入临床,国内院校教课书的内容和形式己显滞后,如何进行医学影像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把我们的一些做法浅谈一下:
作者:闫清显;马秀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CR、DR、数字胃肠透视/摄影机等)的规范化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旨在制定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操作规程.方法:以我院近几年引进,临床在用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结果:归纳我院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使用操作规程(试行),总结设备日常维护经验,不同的X线数字影像设备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各具特点.结论: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虽然用途、操作及使用方法不同,但均为X线数字化成像,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具有共性.依据其共性和各自特点制定操作规程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条例,是实施规范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寿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康军;黄希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XG200MA X线机是一种较老型号的机型,在我单位长期得以应用,同时也发生和处理了很多故障.从中挑选出两例比较特殊的作以论述.
作者:李启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35岁.G2P1.因停经9+月,阵腹痛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宫高39cm,腹围107cm,胎心80-130次/分.内诊:宫颈消,宫口开大4cm,胎心监护CST(+).入院后因胎儿宫内窘迫即刻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血性羊水约600ml,以头位娩一男婴,Apgar评分6-9/1-15分钟.脐带绕颈1周很紧,脐带帆状附着,脐带自胎盘根处断裂,脐带长约45cm.术中出血约800ml.术后给予输血、血浆及对症处理.术后5天痊愈出院.新生儿一般情况好.
作者:孙秀莲;邵明霞;宋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简称DVT),若不尽早进行有效抗凝治疗,终将有1/3患者发展成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简称PE).下腔静脉置入滤器为近年来发展起来有效拦截下肢DVT脱落血栓从而避免PE的方法.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3年2月为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经患肢足背静脉加压连续灌注尿激酶行溶栓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14例为左侧.男9例,女6例,年龄41-84岁,平均56岁.病史1-3m,平均28d,5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卧床休息一至三周时发病;2例为急性肾衰股静脉插管临时透析三周至两月发病;2例为高龄产后1周至2周发病;余6例均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下肢肿胀,从足部、小腿开始,向大腿进行性发展.急诊彩超检查结合常规下肢静脉步进连续造影,病变累及髂一股段6例;病变累及国-胫段2例;累及一侧深静脉达髂水平3例;达股静脉水平4例.使用三种15只滤器.急诊滤器置放术后,于患肢足背静脉连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每50万U尿激酶、肝素5000U为一组,两小时内同时、分别注入.每一组或两组治疗后监测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值,以调整尿激酶及肝素的用量.当Fbg<1.0g/L时,立即停用尿激酶并严密观察病人,两小时后复查Fbg.必要时输新鲜冰冻血浆.PT应较对照组延长3-6s之内,APTT应是对照组1.5-2.5倍,TT不超过80s.超过上述标准,停用肝素一至两组,复查达标后可继续使用.每日注入8-10组,尿激酶400-500万U/每日,肝素3-4万U/每日.
作者:秦立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使用设备 日本Olympus公司OTV-S6数字成像系统,配直型标准摄像头,放大率0.8倍适配器、21Fr电切镜用外径3mm光学视管、UES-30智能型高频电流发生器及CLV-S30冷光源.
作者:袁贞明;郑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X线乳腺摄影是诊断乳腺疾病较为敏感的检测手段,也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方法,乳腺X线诊断的质量,是基于技术质量所提供的优质影像为依据的.在常规的乳腺X线检查中,一份优质的乳腺X线片,是作出正确X线诊断的先决条件.但在常规乳腺X线摄影中,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因素很多,如X线胶片质量、X线机及附属设备的性能、技术操作、显定影液及暗室处理等.须知道,准确的乳腺X线诊断,必须有高质量的照片,没有高质量的乳腺X线照片,就没有高标准的乳腺X线诊断.一张优质的乳腺X线照片,应将乳腺的内部结构及微细改变清晰显示.而质量较差的照片,有些微小病变往往由于影像模糊观察不清而造成漏诊.所以,在乳腺投照技术中,提高乳腺X线片影像质量尤其重要,现将影响乳腺X线片质量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艳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在妇科肿瘤的诊断中已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CT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危险及对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高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7-09-2006-02期间共24例资料完整的子宫恶性肿瘤病人CT、临床及病理资料,主要讨论了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分期和处理中CT的作用.
作者:冯涛聚;张进强;李照兴;王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X线机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细心选择与原部件各参数相同的,以免延误工作.方法:短路法与测量法.结果:时间继电器XJ线圈断路,更换与原线圈电压相同的新继电器,新继电器仍不工作,测新继电器线圈欧姆值与旧线圈不一样.结论:线圈欧姆值小的新继电器装入原线路中不能正常工作.
作者:王武修;王文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气管上起环状软骨下至隆突,全长10-12cm,分颈胸两段,环状软骨以下到胸骨切迹为颈段,从胸部入口到隆突为胸段.气管内占位较少,多发生于胸段,多为恶性,良性少见.现将我院CT扫描气管内良性肿瘤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力;刘树芳;冯光;董建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三维适形放疗在世界范围已逐渐成为放射治疗的常规技术,它能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提高局部的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1].在放射治疗中,定位和摆位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不同程度的放疗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将腹部适形放疗患者的固定与摆位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杨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对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50例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鼻窦病变的范围、密度以及窦壁的骨质改变.结果:①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多局限于单侧,以上颌窦多发,②窦腔软组织块影内散在斑点状,星芒状钙化,③霉菌性鼻窦炎受累鼻窦窦口多数明显扩大,邻近正常结构受压移位或消失,④受累鼻窦窦壁骨质增厚硬化,可见骨质吸收或破坏.结论:鼻窦窦腔软组织影内散在不规则钙化是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特征性表现,窦壁骨质增生、硬化在霉菌性鼻窦炎时多见,有骨质吸收破坏时应与上颌窦癌等病变鉴别.CT检查的价值在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程度,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作者:王丽荣;冯柏林;商忠权;汪静贤;白莉;吕世河;王晶;陈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介入检查下肢动脉栓塞情况及治疗.方法:总结20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血造影治疗方法,其中髂总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溶注13例下肢动脉血栓塞,单侧胫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4例,5例合并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结果:13例放置留管滴注尿激酶、肝素,1-4天后9例溶栓成功,4例有明显改善.胫动脉支架成形术4例,5例合并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闭塞,PTCA3例获得成功,1例未能开通,另1例因弥漫性病变改作其他治疗.通过有效治疗,改善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供血,了解栓塞部位,为需要截肢病人提供准确部位.结论:有糖尿病史病人应注意血糖血脂外,也常合并心脑血管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早期超声,介入检查及治疗能及早防止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微循环,防止坏疽、缺血性坏死.
作者:邓福友;欧阳大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资料和方法1.1对象:临床症状典型和非典型冠心病患者118例,其中男72例,女46例,年龄22-77岁,患者到我院心内科就诊,临床表现为胸痛或心律不齐等,症状典型的患者为37例,不典型的81例,对患者进行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作者:朱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床上外伤常见的疾病,如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血气胸、肺挫伤、横突骨折等.X线片对上述外伤的各种改变大都能显示,但传统X线片易受投照因素的影响,其清晰度、对比度相对较差,某些外伤例如肋骨骨折及横突骨折,特别是膈下肋骨容易漏诊,而CR是数字化摄影,其图象可以调节,对外伤的骨折有很大的优越性.
作者:李彬;姚丽;李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提高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表现和手术记录结果或保守治疗复查.23例均为平扫.脾破裂23例;并脾包膜下血肿5例;并腹腔积血3例;并发症11例.结论:典型CT征象:(1)脾形态失常、实质密度不均,脾包膜下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脾破裂有较多并发症;(2)CT增强扫描在脾破裂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远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CR的应用,使得X线图像质量有质的飞跃,尤其床边摄片、乳腺摄片、肾盂造影时普通摄片有很大的局限性,CR的应用使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赵友涛;赵秀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HRCT对支气管扩张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对经胸外手术或呼吸科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26例病例,并均采用了HRCT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26例75个肺段,其中柱状型10例,静脉曲张型5例,囊状型2例和混合型9例.结论: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仅显示支气管扩张范围、程度和部位,而且无创伤,在诊断方面可以取代较痛苦的传统支气管造影.
作者:袁斌;李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故障现象 摄片床电锁失控,管球电锁失控,摄片定位灯不亮.故障分析 电磁铁与定位灯同时缺失电压.故障应在为其供电公共部分.
作者:杨春雷;吕秋旺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