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莲;邵明霞;宋慧
患儿男性5岁.上肢手指逐渐增粗变形,前臂畸形、弯曲,下肢趾骨增粗,因股、胫骨生长障碍引起膝外翻畸形.
作者:安光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三维适形放疗在世界范围已逐渐成为放射治疗的常规技术,它能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提高局部的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1].在放射治疗中,定位和摆位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不同程度的放疗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将腹部适形放疗患者的固定与摆位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杨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故障现象 在没有安装托架和限光筒的情况下,旋转机架,准直器上的Reset按钮红灯被点亮,使机架旋转、床升降等运动被锁住,按Reset按钮不能恢复,若一直按住Reset按钮不放,能够恢复各运动.
作者:赵德龙;祝洪义;王兵;于凌蛟;金肃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骨软骨病发病较广泛,发病部位常见于股骨头、腕月状骨、胫软骨结节,其它部位相比较少见.本文报道连续发现的两例舟骨缺血坏死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床上外伤常见的疾病,如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血气胸、肺挫伤、横突骨折等.X线片对上述外伤的各种改变大都能显示,但传统X线片易受投照因素的影响,其清晰度、对比度相对较差,某些外伤例如肋骨骨折及横突骨折,特别是膈下肋骨容易漏诊,而CR是数字化摄影,其图象可以调节,对外伤的骨折有很大的优越性.
作者:李彬;姚丽;李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放疗辅助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放疗应用10MV高能X线,热疗采用内生场射频热疗机,频率为13.56MHz高频热疗机每次局部照射60-90min 6-8次后观察结果.结果:4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中有29例(占72.5%)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7例患者B超检查提示肿瘤有所缩小,并获得了再次手术机会.结论:放疗辅助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陶建伟;吴红卫;王晓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R、DR及与之相适应的PACS陆续应用于临床,传统放射科也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一、影像诊断学科的组建 国外影像诊断学科的组成单位包括普通X线照相与造影、介入性放射学、CT、超声诊断,核素扫描、MRI和属于科室领导的实验室,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依据医院的规模及其所担负任务的不同,组成成份应有所变化.但总的原则:凡是以影像为诊断依据的科室,组织上就应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合理地、科学地使用各种不同的诊断手段.目前我国300张病床以上的单位几乎都配备了普通X线检查与造影、超声诊断、核素扫描,重点医院还有了CT.由于有利于改革组织形式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因势利导,适时地建立影像诊断学科(或中心).
作者:李建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输尿管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比较少见,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我们收集了6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孙涛;张胜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孕妇27岁.孕8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臀位,胎头双顶径8.7cm,颅骨光滑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胸部扁平,腹部膨隆,四肢短小;测股骨长约2.1cm,肱骨长约2.0cm,胫骨长约1.6cm,羊水深处约14cm.其双顶径相当于孕35周,股骨长仅相当于孕17周,二者明显不成比例.超声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四肢发育短小畸形,羊水多.
作者:乔志敏;闫红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资料和方法1.1对象:临床症状典型和非典型冠心病患者118例,其中男72例,女46例,年龄22-77岁,患者到我院心内科就诊,临床表现为胸痛或心律不齐等,症状典型的患者为37例,不典型的81例,对患者进行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作者:朱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经薄弱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并突向椎管,从而压迫硬膜束及神经根,导致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的一种病变.
作者:韦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肺炎性假瘤是由肺内各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延续丽来的肿瘤样炎性增生性病变.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误为肿瘤,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2例肺炎性假瘤进行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林秀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外伤致骨关节损伤、骨病等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常规X线摄片,绝大部分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须可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众所周知小肝癌的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我们总结分析了32例经证实的小肝癌的螺旋CT和超声检查资料,以提高对小肝癌的认识.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张克克;丛振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HRCT对支气管扩张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对经胸外手术或呼吸科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26例病例,并均采用了HRCT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26例75个肺段,其中柱状型10例,静脉曲张型5例,囊状型2例和混合型9例.结论: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仅显示支气管扩张范围、程度和部位,而且无创伤,在诊断方面可以取代较痛苦的传统支气管造影.
作者:袁斌;李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提高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表现和手术记录结果或保守治疗复查.23例均为平扫.脾破裂23例;并脾包膜下血肿5例;并腹腔积血3例;并发症11例.结论:典型CT征象:(1)脾形态失常、实质密度不均,脾包膜下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脾破裂有较多并发症;(2)CT增强扫描在脾破裂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远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介入治疗术对肝、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以提高治愈率.方法:经US或CT或MRI发现的158例188个肝、肾囊肿,在CT引导下穿刺经负压吸引后,放置引流管,注入无水酒精进行硬化治疗术,其中单发166例,多发22例.男72例,女86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8岁.经一次治疗35例,两次治疗80例,三次治疗22例.注入量10-62ml,留置时间10-15min.结果: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经CT或US随访评价,在经治疗的囊肿中,治愈率和有效率与随访的时间和治疗次数呈正比关系.经一次治疗的囊肿中,1月、6月、12月囊肿的消失率分别是41.3%、76.1%、82.6%,而经1-3次治疗的囊肿消失率分别是82.6%、92.5%、94.4%.结论:(1)CT引导下无水乙醇介人硬化术,治疗肝、肾囊肿的次数与囊肿的消失率呈正比.(2)肝肾的多发囊肿也适用硬化治疗术.(3)严格掌握适应症,按治疗原则进行,则会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宋世钰;王家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05-2006年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2例.全部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行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均成功置入支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良秀;韩晓莉;张桂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CR以清晰的图像质量,快捷的成像速度,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通过CR系统在床旁照片中的应用来探讨CR系统的优越性及曝光条件的选择.
作者:张志元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