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殷全红;葛含天

关键词: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摘要: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外科手术治疗、内科静脉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非小细胞癌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较多患者发现较晚、肿瘤较大,与肺门大血管界面不清,区域淋巴结转移而无法手术或患者有手术禁忌症或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如果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可以首选介入治疗,笔者搜集了近10年300例的肺癌介入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评价疗效,现报告如下: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畸胎瘤的CT诊断

    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0%-20%,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多数为良性,可包含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结构.一般为单发,少数可双侧同时发生.本文收集近年来在本院诊治的10例卵巢畸胎瘤患者资料,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视神经孔X线投照技术的改进

    在X线投照技术中,视神经孔的投照方法是: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肘部弯曲、两手放于胸旁、头部转向对侧,将被检侧眼眶放于暗盒中心、颧骨、鼻尖和下颌隆凸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53°角,听鼻线与暗盒垂直,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眼眶中心与暗盒垂直,视神经孔在眼眶的外下方显影,并且要投照对侧以作比较.

    作者:金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做好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浅谈

    医学生实习接触临床是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大量数字影像设备投入临床,国内院校教课书的内容和形式己显滞后,如何进行医学影像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把我们的一些做法浅谈一下:

    作者:闫清显;马秀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输尿管癌的CT表现

    输尿管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比较少见,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我们收集了6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孙涛;张胜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简称DVT),若不尽早进行有效抗凝治疗,终将有1/3患者发展成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简称PE).下腔静脉置入滤器为近年来发展起来有效拦截下肢DVT脱落血栓从而避免PE的方法.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3年2月为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经患肢足背静脉加压连续灌注尿激酶行溶栓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14例为左侧.男9例,女6例,年龄41-84岁,平均56岁.病史1-3m,平均28d,5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卧床休息一至三周时发病;2例为急性肾衰股静脉插管临时透析三周至两月发病;2例为高龄产后1周至2周发病;余6例均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下肢肿胀,从足部、小腿开始,向大腿进行性发展.急诊彩超检查结合常规下肢静脉步进连续造影,病变累及髂一股段6例;病变累及国-胫段2例;累及一侧深静脉达髂水平3例;达股静脉水平4例.使用三种15只滤器.急诊滤器置放术后,于患肢足背静脉连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每50万U尿激酶、肝素5000U为一组,两小时内同时、分别注入.每一组或两组治疗后监测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值,以调整尿激酶及肝素的用量.当Fbg<1.0g/L时,立即停用尿激酶并严密观察病人,两小时后复查Fbg.必要时输新鲜冰冻血浆.PT应较对照组延长3-6s之内,APTT应是对照组1.5-2.5倍,TT不超过80s.超过上述标准,停用肝素一至两组,复查达标后可继续使用.每日注入8-10组,尿激酶400-500万U/每日,肝素3-4万U/每日.

    作者:秦立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腮腺肿瘤的超声和CT表现

    腮腺肿瘤临床较少见,本文总结分析了33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超声和CT检查资料,以提高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和CT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刘力波;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

    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为重要,其次为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

    作者:高国政;袁兴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胸部肋骨因其重叠组织不同分为膈上肋和膈下肋.胸部外伤常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液气胸.普通X线摄影很难将所有肋骨及肺组织同时显示佳,利用计算机X线摄影术(CR),经过其较完善的后处理功能则能得到更为理想影像效果.为深讨CR技术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笔者将其与普通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滕银如;张微军;李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T发现大气道良性肿瘤1例

    气管上起环状软骨下至隆突,全长10-12cm,分颈胸两段,环状软骨以下到胸骨切迹为颈段,从胸部入口到隆突为胸段.气管内占位较少,多发生于胸段,多为恶性,良性少见.现将我院CT扫描气管内良性肿瘤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力;刘树芳;冯光;董建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贲门区的检查技术与贲门癌的特殊X线表现

    发生在胃底贲门区的癌,由于其所处的解剖部位特殊,有着和胃其它部位发生的癌不同的特点,常需采用一些特别的检查方法以发现其特有的X线表现.贲门区局部解剖复杂,粘膜排列不规律,又缺乏蠕动,并高居于肋弓下,单对比手法触诊或者加压技术常难以施行.双对比造影对贲门癌的检查比胃其它部位癌的检查更为必要[1].

    作者:刘金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巨大儿分娩致产伤2例分析

    巨大儿分娩致产伤临床已不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二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春杨;马丽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副鼻窦CT轴位与冠状位扫描之比较

    对副鼻窦的传统平片检查,受颅骨重叠影的影响,因不同患者的颅骨骨板厚度有差异,有的患者枕骨厚度较厚且骨皮质较厚较致密,所以影响了诊断标准,加之平片缺乏密度分辨率优势,与CT扫描相比较,有明显不足.而CT之轴位与冠状位扫描又各有优势,笔者这里论述的主要目的是在CT高分辨率优势的基础之上,怎样更好观察窦腔的周边关系,即怎样得到更好的空间分辨率.

    作者:杨继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鼻窦、鼻咽部CT检查操作体会

    我院自2004年8月使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至今,已为2210例病人进行过鼻窦或鼻咽部检查.现就如何选择不同的扫描方法,扫描、重建参数的设置及摄片要求谈如下三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蓝萍;潘荔娟;刘全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附舟骨骨软骨病两例报告

    骨软骨病发病较广泛,发病部位常见于股骨头、腕月状骨、胫软骨结节,其它部位相比较少见.本文报道连续发现的两例舟骨缺血坏死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单侧透明肺2例报告

    病例1男34岁.自述15年来几次胸透均见左肺透光度增强.1年来时有咳嗽,胸闷不适,近1个月胸痛咳嗽加重.查体:右肺呼吸音粗糙,左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胸廓对称,实验室检查:WBC11.09×10/L,其余正常.X线检查:胸廓对称,右下肺门血管影扩张,左侧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明显稀疏变少,肺门影明显变小重叠在心影内,几乎不见,心影稍显左移,膈影正常.X线诊断:左侧透明肺.

    作者:马英杰;马质军;张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乳腺癌高频钼靶X线诊断

    目的:评价高频钼靶X线摄像对乳腺癌定性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经X线诊断后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癌128例.结果:36-55岁为乳腺癌高发年龄组,占60.8%;发病部位在乳腺外上象限多见,占59.2%.单纯癌发病高,占40.4%.其次为漫润性导管癌,占32.0%.128例乳腺癌X线片显示肿块约占94.8%,显示分叶状占25.2%,显示边缘模糊块影占34.4%,毛刺样占27.2%,显示恶性钙化44例,占42.6%.结论:①乳腺癌的X线征象多以肿块为主,主要显示模糊肿块、毛刺及分叶状、肿块大多边缘不光滑的中心致密.②乳腺癌小颗粒状钙化形态特点可以与良性钙化点鉴别.③明确乳腺癌类型Ⅳc是乳腺癌的高发类型.

    作者:张宏灿;韩东亮;杨再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CT对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经薄弱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并突向椎管,从而压迫硬膜束及神经根,导致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的一种病变.

    作者:韦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Varian Clinac 23 EX直线加速器Reset按钮联锁维修1例

    故障现象 在没有安装托架和限光筒的情况下,旋转机架,准直器上的Reset按钮红灯被点亮,使机架旋转、床升降等运动被锁住,按Reset按钮不能恢复,若一直按住Reset按钮不放,能够恢复各运动.

    作者:赵德龙;祝洪义;王兵;于凌蛟;金肃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心理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思者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往往需要终生治疗.而胰岛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针对病人对胰岛素治疗的不同心理,进行了以下分析并施以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冯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胃淋巴瘤非手术治疗的随诊X线表现

    笔者复习8例胃淋巴瘤的非手术治疗的随诊X线表现,其中2例是胃原发淋巴瘤,6例是继发淋巴瘤.原发和继发的X线表现无明显区别,初诊时胃肠造影示多结节/肿块型4例,溃疡型2例,浸润型2例.治疗后结节种块消失,溃疡龛影变小至消失,环堤消失,遗留局部粘膜纠集;浸润型革袋状胃逐渐恢复正常.本组2例分别在疗后1.5年和3年复发,复发时的X线表现与疗前不同.

    作者:林秀玉;尚立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