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侧透明肺2例报告

马英杰;马质军;张宏伟

关键词:
摘要:病例1男34岁.自述15年来几次胸透均见左肺透光度增强.1年来时有咳嗽,胸闷不适,近1个月胸痛咳嗽加重.查体:右肺呼吸音粗糙,左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胸廓对称,实验室检查:WBC11.09×10/L,其余正常.X线检查:胸廓对称,右下肺门血管影扩张,左侧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明显稀疏变少,肺门影明显变小重叠在心影内,几乎不见,心影稍显左移,膈影正常.X线诊断:左侧透明肺.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CR在颈椎骨折摄影中应用价值

    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X线数字摄影(CR)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与临床,目前我们已成功完成550例颈椎摄片检查,现将摄影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介绍如下[1].

    作者: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部分性脾栓塞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方法:26例各种原因引起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碎屑.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脾CT或B超检查,并随访6月至一年.结果:术后6例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胸水、腹水、顽固性呃逆、肝肾功能损害、门静脉血栓、左下肺炎、脾脓肿等.结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栓塞面积及栓塞部位有直接关系;掌握脾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及发生的原因,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谷家林;孙小平;周莉芹;李桂芳;李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计算机X线摄影术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胸部肋骨因其重叠组织不同分为膈上肋和膈下肋.胸部外伤常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液气胸.普通X线摄影很难将所有肋骨及肺组织同时显示佳,利用计算机X线摄影术(CR),经过其较完善的后处理功能则能得到更为理想影像效果.为深讨CR技术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笔者将其与普通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滕银如;张微军;李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软骨发育不全1例的影像诊断

    孕妇27岁.孕8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臀位,胎头双顶径8.7cm,颅骨光滑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胸部扁平,腹部膨隆,四肢短小;测股骨长约2.1cm,肱骨长约2.0cm,胫骨长约1.6cm,羊水深处约14cm.其双顶径相当于孕35周,股骨长仅相当于孕17周,二者明显不成比例.超声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四肢发育短小畸形,羊水多.

    作者:乔志敏;闫红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G200型X线机故障3例分析

    例1故障 技术选择在平床滤线器摄片位置,开启机器,当将暗匣放入滤线器片盒中途入时,即随机的出现瞬间X线曝光现象,此时旋转阳极未转.

    作者:王延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囊虫病1例分析

    目的:探讨胸透及X线平片对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透视、平片X线表现及囊虫试验.结果:此例病人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吻合.结论:X线平片及透视对囊虫病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临床进一步治疗有明确指导意义.

    作者:吴鹏;王武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食道狭窄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控制

    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狭窄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猛发展,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技术渐趋成熟,打破了以往完全依靠外科手术为主的治疗格局,在大范围食道灼伤、纵膈转移性肿瘤引起的食道狭窄以及食道癌晚期姑息治疗等诸多方面,因介入治疗具备其独特的优势,已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成为临床治疗首选.但由于对介入治疗适应症缺乏严密的控制,有较多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达到痊愈的病例因实施手术治疗引起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也有较多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根治的病例因反复实施介入治疗而延误佳治疗时机.胸外科与放射科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对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总结食道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适应症选择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如下:

    作者:刘治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脐带宫内断裂 1 例

    患者35岁.G2P1.因停经9+月,阵腹痛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宫高39cm,腹围107cm,胎心80-130次/分.内诊:宫颈消,宫口开大4cm,胎心监护CST(+).入院后因胎儿宫内窘迫即刻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血性羊水约600ml,以头位娩一男婴,Apgar评分6-9/1-15分钟.脐带绕颈1周很紧,脐带帆状附着,脐带自胎盘根处断裂,脐带长约45cm.术中出血约800ml.术后给予输血、血浆及对症处理.术后5天痊愈出院.新生儿一般情况好.

    作者:孙秀莲;邵明霞;宋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放射检查对胸部外伤敏感性的分析

    目的:胸部外伤的X线分析.方法:笔者对160例因胸部外伤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对比分析.结果:本病表现为肋骨骨折145例,液气胸125列,气胸110例,肺挫伤108例,肺裂伤45例,肺不张15例.结论:胸部外伤的放射学检查,应该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结合CT扫描,才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高智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拉米呋啶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拉米呋啶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拉米呋啶+苦参素(LM)组36例和拉米呋啶组(L)组30例.治疗前后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HBVM)、HBV-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果: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在HBeAg阴转率和肝功ALT复常率均较单纯拉米呋啶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阴转率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LM组发生HBeAg血清转换4例,而L组无HBeAg血清转换病例发生.结论:拉米呋啶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两药联合取长补短有协同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罕见单纯性骨囊肿1例介绍

    单纯性骨囊肿亦可称为孤立性骨囊肿、青年性骨囊肿等,系一生长缓慢的肿瘤样骨病,有文献报道以肱骨上端或股骨干及股骨上端较为多见,其次为胫腓骨上端,少数发生在短骨和扁骨等,但该病发生在腕部头状骨者则实属罕见.现将笔者所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以供和各位同仁共同商讨、切磋.

    作者:高峰;王定福;刘庆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G200MA X线机2例特殊故障报告分析与检修

    XG200MA X线机是一种较老型号的机型,在我单位长期得以应用,同时也发生和处理了很多故障.从中挑选出两例比较特殊的作以论述.

    作者:李启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外伤性白内障的CT诊断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并发症之一,病理上表现为晶体肿胀,水肿和破裂,但外伤往往合并有软组织肿胀,前房出血,混浊,眶骨损伤等妨碍对晶体的物理检查而漏诊.本文通过结合我院6例外伤性白内障的CT表现,探讨CT对外伤性白内障的诊断.

    作者:张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B组30例,男16例,女14例.A组30例病人在抗生素等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静脉点滴,每日一次,B组为常规抗生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A组与B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3.3%和63.3%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0%.A、B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辅以抗生素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柏文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主动脉瓣二维图象及血流变化,探讨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患者左侧卧位,常规探察心脏左室长轴及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二维征象.心尖五腔心观察主动脉瓣反流,测量反流束的长度和宽度;同时取反流束的频谱观察.对瓣膜改变进行分度和分级.结果:本组病例中,主动脉瓣瓣缘增厚、回声增强,或仅见小的斑块者458例,且瓣膜活动良好,有132例伴有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其余79例钙化较明显、呈团块状和片状强回声,瓣膜活动度差,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返流,其中重度返流者2例,同时伴有左室增大;52例伴有二尖瓣的回声增强及轻度返流;主动脉瓣钙化改变中,左冠瓣108例,右冠瓣122例,无冠瓣249例,联合瓣58例.结论:超声检查主动脉瓣钙化性改变直接而敏感.超声心动图可以分别从二维、彩色及频谱多谱勒上观察主动脉瓣的钙化回声、发生部位、主动脉瓣形态、返流束走行、色彩亮度、发生时相以及血流的速度、时间和压差等为临床提供诸多诊断和鉴别诊断线索.

    作者:王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压不稳致宫腔镜OTV-S6数字成像系统损坏1例

    使用设备 日本Olympus公司OTV-S6数字成像系统,配直型标准摄像头,放大率0.8倍适配器、21Fr电切镜用外径3mm光学视管、UES-30智能型高频电流发生器及CLV-S30冷光源.

    作者:袁贞明;郑红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R 图像评价

    CR的应用,使得X线图像质量有质的飞跃,尤其床边摄片、乳腺摄片、肾盂造影时普通摄片有很大的局限性,CR的应用使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赵友涛;赵秀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影像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总结具有诊断意义的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29例经手术和保守治疗证实的资料完整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临床症状体征.结果:29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检查出36个血肿灶,单侧24例,双侧5例.左侧15个,右侧21个,病灶分布以额颞顶部为主,其次分布在额顶或顶枕部,血肿呈新月形或半月形,位于大脑凸面,跨越颅缝,密度与脑实质相仿,CT值40-45Hu.同侧脑皮髓质界面内移,脑室受压变形、移位,双侧血肿时,中线结构向血肿小的一侧偏移.血肿较大时可以产生脑疝.CT增强扫描,脑膜及脑表面小血管强化使血肿轮廓变清晰.结论:具有诊断意义的征象有:(1)脑灰白质界面内移,(2)病灶侧脑沟消失,脑回聚拢、内移,(3)侧脑室受压变形及中线结构向健侧或血肿灶较小的一侧移位.(4)大脑镰下疝.CT增强扫描及MRI对发现小血肿及脑疝更有意义.

    作者:王丽荣;冯柏林;张春志;汪静贤;王晶;陈雷;冯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部肿瘤适形放疗的质量控制与摆位体会

    目的:提高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摆位质量.方法:应用瓦里安6MV-X线直线加速器匹配中科院大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三维全身肿瘤立体放射治疗计划系统(STSR-2000),对89例腹部肿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治疗(3DCRT),每次照射剂量3-4Gy每周照射3-5次,肿瘤总剂量为40-50Gy.结果:通过多种物理方法可以提高摆位治疗质量.

    作者:郭建霞;储开岳;万志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放疗辅助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

    目的:探讨放疗辅助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放疗应用10MV高能X线,热疗采用内生场射频热疗机,频率为13.56MHz高频热疗机每次局部照射60-90min 6-8次后观察结果.结果:4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中有29例(占72.5%)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7例患者B超检查提示肿瘤有所缩小,并获得了再次手术机会.结论:放疗辅助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陶建伟;吴红卫;王晓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