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外敷五味双柏散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李丹青;孙玲玲;林洁衡

关键词:五味双柏散, 原发性肝癌, 癌性疼痛,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探讨五味双柏散外敷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将60例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五味双柏散局部外敷+安慰剂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局部外敷+塞来西布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对患者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5或P<0.01),表明2组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且治疗组的缓解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五味双柏散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其具体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肝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吴银根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用药规律探讨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关联规则Apriofi算法,对收集到的46首吴银根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膏方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次和药物间的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以探索吴银根教授利用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用药规律.结果挖掘到了膏方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提取出“黄芩—炒山栀子—黄连”等10个核心组合和“麦冬—南沙参—生地黄—熟地黄—杜仲”等9个新处方.认为吴银根教授利用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用药总则为清肺化痰凉血、益气养阴补肾,同时注意兼病、并病的治疗.

    作者:邹璐;孙鼎;吴银根;方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藏药雪莲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放射性肺炎进展期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藏药雪莲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放射性肺炎进展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65例接受食道癌放疗后的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20例、联合组21例和藏药组24例.西药组给予口服泼尼松(剂量为1 mg/kg)治疗,联合组给予口服泼尼松(剂量为0.5 mg/kg)联合肌肉注射雪莲注射液(剂量为2 mL/d)治疗,藏药组给予肌肉注射雪莲注射液(剂量为4 mL/d)治疗,以上药物均持续应用6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LCQ咳嗽评分、6 min步行试验、肺功能[肺活量(vC),肺总量(TLC),弥散功能(DLco)]、动脉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O2)]等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联合组HRCT评分、6 min步行试验、LCQ咳嗽评分的改善值均高于西药组和藏药组(P<0.05),而藏药组仅LCQ咳嗽评分中的心理、社会评分改善值及改善后总分高于西药组(P<0.05).(2)治疗后,联合组及藏药组的肺功能及PO2改善值均高于西药组(P<0.05),且联合组肺功能中的DLco及PO2改善值也均高于藏药组(P<0.05).[结论]雪莲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于进展期的放射性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大剂量雪莲注射液对于进展期的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及影像学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袁荣正;战炳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补肾调经膏方对肾虚型卵巢早衰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膏方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肾虚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均分为中药组、膏方组和西药组各25例.中药组给予补肾调经方辨证治疗,膏方组给予补肾调经膏方治疗,西药组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3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月经改善情况、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3组各脱落2例,实际共69例完成试验.②中药组、膏方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91%、78.26%,优于西药组的52.17%(P< 0.05).③治疗后,中药组、膏方组能明显地改善各项临床症状(P< 0.05或P<0.01),而西药组仅月经异常改善(P<0.01),中药组、膏方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P< 0.05或P<0.01).④中药组、膏方组的月经改善率、月经改善时间优于西药组(P<0.05),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5).⑤中药组、膏方组在升高血清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方面优于西药组(P< 0.05或P<0.01).⑥中药组、膏方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为4.35%,低于西药组的13.04%(P< 0.05).[结论]补肾调经膏方具有药物浓度高,作用较稳定、缓和、持久,携带和服用方便的优点,其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的疗效确切,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月经和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患者月经异常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碧红;李茂清;熊思艺;赵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满药复方木鸡颗粒防治肝病的研究进展

    从满药复方木鸡颗粒防治肝病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复方木鸡颗粒的研究进展.复方木鸡颗粒来源于满族民间验方“木鸡汤”,由云芝(木鸡)、核桃楸皮、山豆根及菟丝子4味药组成.30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复方木鸡颗粒在抑制甲胎蛋白升高,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慢性肝内胆汁淤积以及防治肝癌等方面疗效显著.若与一些药物如天晴甘美、干扰素、思美泰等合用,则效果更佳.此外,复方木鸡颗粒还对肝癌外的其他一些癌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其保肝护肝的机制与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因子释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等有关.研究复方木鸡颗粒,对防治肝癌等肝病及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有一定意义.

    作者:金黎明;胡文忠;侯梦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连素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黄连素单药使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COS-I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1例,终治疗组26例、对照组29例完成试验.治疗组给予黄连素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FINS)、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餐后2h血糖(OGTT2hPG)及胰岛素(OGTT2hINS)、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LH/FSH比值]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均能降低PCOS-IR患者BMI、HOMA-IR、TC、TG及LDL-C水平(P< 0.05或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还能使PCOS-IR患者血中T及LH水平以及LH/FSH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黄连素能改善PCOS-IR患者的HOMA-IR,降低血中性激素水平,调节血脂代谢,其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

    作者:黎小斌;邝姮;骆赟韵;陈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加减和中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减和中散治疗脾虚湿盛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给予抗病毒、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减和中散内服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主要、次要症状的缓解作用和对淋巴结的缩小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在缓解患儿主症(腹痛)、次症(食欲不振、呕吐、腹胀、大便不调)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儿腹部淋巴结均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对患儿淋巴结的缩小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汤剂加减和中散联合西医治疗脾虚湿盛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盼;肖达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4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JO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8周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8周后,试验组关节疼痛的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活动受限VAS评分和晨僵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③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的中医症候积分、WOMAC评分和JOA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④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KOA疗效确切,且起效时间短,安全性高.

    作者:刘伟栋;李楠;刘清平;姜玉宝;林昌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脾肾阳虚大鼠脾中Ⅰ相和Ⅱ相药物代谢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脾肾阳虚状态下大鼠脾脏中主要Ⅰ相和Ⅱ相药物代谢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采用连续17d灌胃大黄水煎液同时注射氢化可的松的方法复制大鼠脾肾阳虚模型,观察脾脏中6种Ⅰ相代谢酶(CYP2C 19、CYP2D6、CYP2C9、CYP1A2、CYP2C8、CYP3A4)和4种Ⅱ相代谢酶[苯酚磺基转移酶(PST)、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1(UGT1)、谷胱甘肽转移酶(GST)、雌激素硫酸转移酶(SULT1E1)]的活性变化.[结果]模型组PST、UGT1、GST、SULTlE1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 0.05或P< 0.01);CYP1A2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CYP2C 19、CYP2D6、CYP2C8、CYP3A4、CYP2C9等酶的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脾肾阳虚状态下脾脏药物代谢酶特别是Ⅱ相代谢酶的活性会发生显著改变.

    作者:赵亚;滕培颍;朱惠华;徐福平;杨志敏;赵瑞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茯苓菌落褐变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茯苓菌落褐变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验证茯苓菌丝褐变相关基因及探讨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茯苓正常与褐变菌丝体共4个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茯苓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到12383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1 017个,其中260个得到功能注释;发现正常菌落与3个不同程度褐变菌落有336个共同差异基因.[结论]茯苓菌落褐变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系列差异表达基因,部分基因的表达量倍数差异达到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它们的相关功能值得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蔡丹凤;蔡志欣;陈美元;林衍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局部外敷五味双柏散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味双柏散外敷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将60例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五味双柏散局部外敷+安慰剂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局部外敷+塞来西布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对患者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5或P<0.01),表明2组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且治疗组的缓解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五味双柏散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其具体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肝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关.

    作者:李丹青;孙玲玲;林洁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姜黄清脂片制备工艺中碱溶稳定性研究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研究姜黄素的碱稳定性及其碱降解产物,制定姜黄清脂片中碱溶工艺的参数以制备质量稳定的姜黄清脂片.[方法]以乙腈—体积分数4%冰醋酸(体积比48∶52)为流动相,430 nm为检测波长,测定姜黄素在碱液中的稳定性;HPLC-MS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和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100~2 000 m/z内扫描研究其碱降解产物.[结果]姜黄素在碱液中温度越高降解越快,当温度低于20℃时,降解缓慢,温度为80℃时,2h降解完全,推测可能的降解产物为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对香豆酸、阿魏酸等.[结论]姜黄素类化合物在碱液中不稳定,应控制碱溶工艺的温度在20℃以下,制备得到的姜黄清脂片含量高,降解产物少.

    作者:贺珊珊;孙海丽;郭敏;廖立平;张现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魏跃钢治疗女性型脱发经验

    女性型脱发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虚者主要责之于肝肾或气血不足,实者多为风湿热瘀.魏跃钢教授总结传统中医学经验,结合自身临床体会,治疗女性型脱发时首先分证型,主要分为湿热蕴结证、血虚风燥证和肝肾不足证,分别采用龙胆泻肝汤、祛风换肌丸、六味地黄丸加减.具体治疗时尤重视祛瘀,常采用丹参、桃仁、红花、川芎、鸡血藤、紫草等中药.其次分阶段,早期以清利湿热祛脂为主,后期则以补益肝肾生发为主.另外,重视内服与外用药相结合,善用外用药配合治疗;同时注重调整患者的情志及睡眠状况.

    作者:许俐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活血益气法对大鼠股骨骨折后高凝血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法对股骨骨折后大鼠模型高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钠(LMWH)组、LMWH+通脉汤组,每组30只.复制大鼠股骨创伤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LMWH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600 U/ kg)皮下注射;LMWH+通脉汤组给予LMWH(600 U/ kg)皮下注射联合通脉汤(0.588 g/mL)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时间为术后1~7d.观察各组大鼠左大隐静脉血管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血管相对体积、厚度和数量;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WBV-lsr)、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WBV-hsr).[结果]成功造模后第7天,模型大鼠左大隐静脉镜下可见内皮细胞显著减少,红细胞显著凝聚,有大的血栓形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D-D、FIB、WBV-lsr、WBV-hs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LMWH+通脉汤组和LMWH组血浆D-D、FIB、WBV-lsr、WBV-hsr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LMWH+通脉汤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LMWH组.LMWH+通脉汤组血管内皮细胞排到相对整齐、宽度一致,无细胞水肿扩大现象.[结论]活血益气法可有效减轻骨折大鼠模型的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吴征杰;李灿辉;杨宇;曾焰辉;司徒晓鹏;何家雄;吴家盛;周健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和厚朴酚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LPS组,和厚朴酚低、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应用LPS诱导小鼠ALI模型.和厚朴酚腹腔注射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浓度、小鼠肺泡通透性、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采用试剂盒分析各组小鼠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含量(PCC)、活性氧(ROS)、谷胱甘肽(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 [结果]LPS组小鼠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浓度、MPO活性、伊文思蓝(EB)含量增加(P<0.05),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经和厚朴酚干预后,小鼠BALF中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浓度、MPO活性、EB含量及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下降,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和厚朴酚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LPS诱导的ALI.

    作者:王林;李红波;段鹏凯;刘亚楠;刘南;左俊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透脓散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来托里透毒法的代表方剂透脓散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进展.透脓散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外科、五官科、内科、妇科、男科等各种疾病,不仅可用于治疗内科及外科各种溃疡、脓疡、硬结,还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肿瘤等内科杂症.临床报道除个案报道外,还有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研究.实验研究不仅从现代科学实验角度证实了透脓散抗炎、促创面修复的作用和临床用药安全性,还发现了其良好的抗肿瘤和抗胃溃疡的作用.认为透脓散今后的研究方向可重点拓展至肿瘤、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多发病、疑难病的治疗,在研究中应突出透脓散与其他治法的对比.

    作者:代琪;叶俏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泡沫硬化术联合草木犀流浸液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泡沫硬化术后联合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与单纯行泡沫硬化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行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术的患者共120例,根据是否使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分为用药组(研究组)72例和非用药组(对照组)48例.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疼痛、酸胀等下肢症状和水肿、色素沉着等体征的改善情况,根据慢性静脉病变临床、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分级法(CEAP)进行分级,并于术前术后对患者行静脉严重程度评分(VCSS)和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CIVIQ).[结果](1)术后3个月,2组患者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缓解,2组CEAP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2组患者VCSS和CIVIQ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且研究组在改善CIVIQ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3)疗效方面:研究组的总成功率为88.89%,对照组为81.25%,研究组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下肢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而色素沉着、溃疡消失时间等体征变化及医疗费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泡沫硬化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行泡沫硬化术,草木犀流浸液片有效、经济、安全.

    作者:梁奇伟;冯惠岗;庄炜钊;郭惠庄;黄晨;陈广源;黄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康片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胶原容积分数、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康片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胶原容积分数、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腹腔内注射阿霉素法复制心衰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蒸馏水,地高辛混悬液(22.5 μg/kg),心康片水溶液(9、18、36 g/kg),将以上各药物应用蒸馏水稀释成等体积10 mL/kg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5周.另随机选取同批次大鼠10只进入假手术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蒸馏水灌胃.通过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Masson三色染色后计算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定磷法测定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率、CVF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心衰大鼠发生了病理性心肌重构;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提示地高辛与心康片均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胞凋亡.西药组与中剂量、高剂量中药组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均低于模型组(P< 0.05或P<0.01),可见地高辛与心康片均可显著延缓心肌细胞的纤维化.同时,中药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SERCA2a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5或P<0.01),提示心康片可能通过调节SERCA2a活性的途径,从而减轻心肌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结论]心康片可能通过调节SERCA2a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细胞容积分数,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心肌间质重构.

    作者:吕洪雪;王婷;叶小汉;吴锦波;苏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核酪穴位注射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联合核酪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中度、重度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联合核酪双侧定喘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疗程1年.观察2组患者1年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呼吸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困难程度的评估.[结果]①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②治疗后,治疗组的MR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MR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呼吸困难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核酪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董嘉怡;黎宝红;童晓萍;林玲;谢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艾迪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及其对Th1/Th2免疫调节机制探讨

    肿瘤患者机体内“Th1/Th2平衡漂移”现象是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通过综述艾迪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及肿瘤患者机体内Th 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艾迪注射液对肿瘤患者机体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调节Th 1/Th2免疫平衡机制.认为艾迪注射液因其良好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其联合化疗的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有关Th 1/Th2细胞失衡与肿瘤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疗效影响的相关研究的兴起,为肿瘤疾病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今后若能更深入了解艾迪注射液的Th1/Th2调节免疫机制,如何有效控制Th1/Th2的平衡,从而使Th细胞向更有利于机体状况的方向分化,将为提高艾迪注射液治疗肿瘤的疗效,拓展艾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并为其临床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明雪;殷杰;张立刚;黄桂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胰方通过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功能的研究

    [目的]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合成、分泌和灭活3个环节探索健胰方影响GLP-1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法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组与正常组,干预4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浆GLP-1和胰岛素(insulin)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组织胰岛—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DX-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回肠L细胞合成GLP-1,酶联免疫法检测Ⅳ型二肽基肽酶(DPP-Ⅳ).[结果]健胰方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空腹及糖负荷后血糖水平(P<0.05),促进糖尿病大鼠血中胰岛素的分泌(P<0.05),提高胰腺PDX-1 mRNA表达(P<0.05),提高血浆GLP-1水平与回肠组织GLP-1阳性反应面积及累积光密度值(P<0.05);但血清DPP-Ⅳ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胰方可能是通过调控GLP-1的合成与分泌,从而促进PDX-1基因表达和胰岛素分泌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

    作者:杨雪蓉;张振华;徐杰;金昕;李俊燕;陶枫;陆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