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下Nd∶YAG激光治疗子宫纵隔与宫腔肌性粘连

陈敏;徐爱娣;丁爱华

关键词:宫腔镜下电切术, 激光治疗, 子宫纵隔, 宫腔粘连, 自然流产, 子宫输卵管, 刮宫术, 人工流产, 月经量, 资料与方法, 造影检查, 效果满意, 胎死宫内, 双重造影, 术后, 年龄, 明确诊断, 门诊治疗, 继发不孕, 继发闭经
摘要:子宫纵隔,临床上易致早中期流产及不育。目前治疗子宫纵隔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经腹子宫 纵隔矫正术(Strassman手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微型剪剪去纵隔等[1]。宫腔粘连 常发生在人工流产术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表现为继发不孕、月经量明 显减少、甚至闭经或伴周期性腹痛。一般可用钝性分离,但对肌性粘连很难见效。我院门诊 采用宫腔镜下Nd∶YAG激光治疗子宫纵隔与宫腔肌性粘连共38例,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子宫纵隔与宫腔肌性粘连病人38例。 其中子宫纵隔21例,术前经子宫输卵管碘油和盆腔气腹双重造影或B型超声诊断经宫腔镜确 诊。年龄24~32岁,平均26.8岁,自然流产史1~6次,流产时孕2~7月,其中1例2次妊娠7 月时胎死宫内。宫腔肌性粘连17例,其中中央型7例、周围型10例,均在宫腔镜下明确诊断 。9例术前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8例提示为宫腔粘连;余8例术前B型超声提示有粘连 3例。年龄26~40岁,平均32.6岁,有人工流产刮宫史1~4次,其中刮宫术后0.5年至10年 不孕14例,月经量明显减少5例,继发闭经1例。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d∶YAG激光治疗耳廓假囊肿68例

    资料:耳廓假囊肿患者68例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12~60岁;病程3天至4月。囊肿直 径0.5~3.0 cm。  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75%酒精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Nd∶YAG激光光纤芯径 400 μm,末端输出功率0~100 W,连续可调。激光光纤对准囊肿低点照射,击破囊壁。 依次以生理盐水,3%双氧水,2%碘酊冲洗术腔,将囊内积液挤净。加压包扎5天,口服抗菌 素。  结果:全部病例1次治愈,随访3月至2年无复发,无瘢痕形成。

    作者:李吉洲;宋建京;王其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从细胞水平研究激光焊接大鼠神经的机制

    目的 探讨激光焊接神经的基本机制。方法 SD大白鼠24只,随机分为激光焊接组和传统外膜缝合组,每组12只。游 离大鼠坐骨神经,从中段剪断行神经断端对合后,激光组用氩激光(波长514.5 nm,石英 光纤芯径600 μm,功率700 mW,光斑直径1 mm),照射对合处一圈;缝合组用11-0号尼龙 缝线缝合对合处的神经外膜。于术后10天、1个月和3个月对再生神经用光镜、电镜进行组织 形态学观察,术后3个月用电生理仪进行功能测试,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组织形态学观察:术后10天,激光组的神经膜细胞明显多于缝合组;术 后1个月再生神经纤维生长,数量比缝合组多;术后3个月,激光组的再生神经纤维密度大, 且分布均匀,吻合部位的神经纤维连续性良好且平直,明显好于缝合组,神经电生理测试: 术后3个月测定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CV)和复合动作电位峰值(AP),激光组优于缝合组。结论 在激光焊接神经外膜的同时,透过神经外膜进入神经组织内的漫射激光 刺激了神经膜细胞,加速其不断分裂增殖,而增殖的神经膜细胞又增强了损伤神经的再生。

    作者:魏冬季;李晓原;邓卓燊;张爱华;林南妮;刘希凡;LIU Xifan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Nd∶YAG激光治疗宫颈疾病320 例

    资料:患者320例,年龄23~62岁;病程2月至25年。其中单纯宫颈糜烂216例、息肉42例、 纳博特氏囊肿6例、糜烂合并息肉36例、糜烂合并纳博特囊肿20例。宫颈糜烂中Ⅰ度69例、 Ⅱ度112例、Ⅲ度91例。宫颈息肉大小5 mm×5 mm×5 mm~50 mm×30 mm×20 mm。  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并拭净宫颈口粘液。开启Nd∶YAG激光器 ,使光纤末端输出功率为25~30 W。对糜烂用光纤准接触式依下而上扫描照射,使糜烂面凝 固变白,范围要超过病损2 mm;对广基息肉用光纤直接照射凝固,带蒂息肉用止血钳夹持蒂 部,持光纤从止血钳下切割,摘除息肉;对纳博特囊肿将光纤对准囊外壁持续照射,囊肿 萎陷后击穿囊壁,用镊子挤净囊内容物即可。糜烂合并息肉、纳博特囊肿者,要先治息肉、 囊肿,后治疗糜烂。  结果:糜烂痊愈261例,痊愈率96%(261/216+36+20);有效11例为4%,总有效率100%。Ⅱ~ Ⅲ度糜烂经2次治疗痊愈53例,二次治愈率26%(53/203)。息肉与囊肿均一次治愈。

    作者:吴彩霞;李宪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胶质瘤的光动力疗法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胶质瘤约占人颅内肿瘤的45%,手术 、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途径,自光动力疗 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1]问世以来,人们对PDT治疗脑胶质瘤寄予厚望 。为应用PDT治疗脑胶质瘤,阐明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内外进行了 大量实验及临床探索,这些实验和探索表明PDT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但仍有一些相 关问题需要解决。  一、PDT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研究现状  关于PDT的基本原理已有许多综述和资料介绍[1,2],光动力杀伤肿瘤的作用机制比 较复杂,目前比较公认以下三方面作用影响较大:  (1)细胞杀伤作用,PDT可以引起起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肿瘤细胞的坏死常出现在肿瘤细胞 微循环改变之后,故有人[3,4]认为肿瘤细胞的坏死是肿瘤微循环受损的一种继发 性改变,但也有某些实验研究提示,在体内条件下,PDT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直接损伤作用 。PDT引起的肿瘤的细胞凋亡早由Agarwal[5]报道,现在许多国内外学者如He等 [6-13]相继报告了光动力作用引起体外培养或体内肿瘤细胞的凋亡现象,并发现细 胞调亡是PDT作用的早期重要变化,发现了许多引起细胞凋亡的相关因素,如Ca2+、 神经酰胺、表皮生长因子、肿瘤相关基因等的作用。

    作者:胡韶山;岳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CO2激光治疗皮肤病72例

    资料:72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24例;年龄6~86岁。病程半年至数年。其中寻常疣24例 ,丝状疣5例,尖锐湿疣4例,传染性软疣1例,各种痣类13例,文身10例,皮肤赘生物9例, 其他6例。皮损发生在上肢27例,头面部26例,下肢14例,其他部位5例。  方法:CO2激光医疗机,波长10.6 mm,输出功率0~12 W连续可调,光斑直径0.2 mm。 患者仰卧或坐位,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CO2激光头对准皮损处高点,距离0 .2~1.5 cm以功率为12 W的光束垂直沿皮损依次汽化,再用5~10 W功率光束对基底部位 扫描照射,消除残留皮损。治疗范围超出病灶周围1 mm,深度不超过真皮乳头层。术后创面 涂以1%龙胆紫或用创可贴包扎。  结果:随访3~6个月,71例1次治疗后痊愈,1例3次治疗后痊愈。

    作者:王桂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He-Ne激光治疗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资料:激光组慢性化脓性单纯型中耳炎患者50例,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10~60岁。药 物组随机选择同类病例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65岁。  方法:激光组:He-Ne激光治疗机,输出功率8~12 mW,光斑直径5 mm。彻底清洗患耳外耳 道及鼓室内脓液后,激光光导纤维对准鼓膜或鼓室照射,距离2 cm,每次2 min,每日2次。 药物组:0.3%氧氟沙星滴耳剂滴耳,每日4次。两组均治疗10天。照射前后对中耳分泌物进 行细菌学检查。  结果:治疗10天后,激光组痊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92%,细菌清除率95%。药 物组痊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22例,有效率56%,细菌清除率62%。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0.001)。

    作者:曹中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基础研究——血啉甲醚与血卟啉衍生物吸收特性的比较

    目的 观察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HMME)在鸡冠皮肤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EC )的吸收特点。方法 莱亨鸡12只,分为HMME组和血卟啉衍生物(HpD)组,每组6只。分别静脉 注射HMME或HpD 10 mg/kg,每隔10 min取血2.5 ml 和鸡冠皮肤组织2.5 g。培养新生儿脐带EC,培养液中加入HMME或HpD,孵育浓度分 别为20、40、60、80和100μg/ml,孵育时间为即刻、15、30、60、120、180和240 min。 采用荧光分析法 测定光敏剂含量,并绘制EC吸收光敏剂的浓度—含量和时间—含量关系曲线。结果 静脉注射HMME或HpD后,其血清浓度的峰值出现在注射后10 min,以后随 时间迅速下降,二者的曲线形态基本一致。HMME在鸡冠组织中的含量于注射后10 min显著高 于HpD(P<0.01),以后虽然下降速率较快,但在注射后8 0 min仍显著高于HpD(P<0.05)。培养EC可迅速吸收HMME 和HpD,30 min达峰值的89%以上;其吸收量与孵育浓度呈线性关系,对HMME的吸收量显著高 于HpD(P<0.01)。结论 HMME较HpD更容易被皮肤微血管EC摄取,这将有利于鲜红斑痣的治疗。

    作者:刘凡光;顾瑛;富秋涛;潘玉明;李峻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Nd∶YAG激光治疗会厌囊肿32例

    资料:32例会厌囊肿患者,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6~63岁,病程12~78天。囊肿大小0 .3 cm×0.4 cm×0.6 cm~3 cm×3 cm×4 cm。  方法:脉冲Nd∶YAG激光,功率密度20 W/cm2,照射时间4 s。借助于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 ,暴露会厌囊肿。将光纤插入至囊肿基底部或蒂处,基底较广或囊肿较大者要间隔击射2~3 孔,孔径约2 mm。  结果:痊愈29例;复发3例,经再次治疗痊愈。总治愈率100%。

    作者:谢宇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光动力治癌药物的历史、现状、进展、问题和前景

    一、历史的回顾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问世二十余年来,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肿瘤防治科 学中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80年代初我国组织了全国有关单位的系统合作研究,成功地发展 了一系列PDT光源和光敏化剂,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赶 上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国际水平。但是,从Dougherty 等首次PDT临床研究获得成功至今还只 有二十多年。近年来,尽管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国已先后有限制地批准PDT用于临 床肿瘤治疗,但仍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因此,所有从事肿瘤PDT基础和临床研究的 科学工作者及临床医生,在接受这一新技术和看到其发展前景的同时,应不断地在实践中探 索并逐步充实和完善这一癌症防治新技术,使之终成为成熟的肿瘤常规疗法。以下拟就光 动力治癌药物的现状、研究进展、问题和前瞻作一综述。  光动力治癌药物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本世纪初到20年代,发现了某些染料和粗品血卟啉的光动力损伤作用[1-3]。  20~40年代,发现了粗品血卟啉在新生组织中的动态浓集和在一定波长光作用下产生桔红色 特征发射荧光[4,5]。

    作者:许德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同功率半导体激光照射与大鼠脊髓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 研究不同功率半导体激光照射损伤的大鼠坐骨神经后脊髓中生长相关蛋 白(GAP-43)的表达与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间的关系。方法 172只雄性SD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 个激光照射组,每组42只。分别以功率为5、10和15 mW、波长810 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激光 组大鼠神经损伤部位,每天1次,连续照射10天。照射后1、3、7、14、28、42和56天取鼠 脊髓用于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内GAP-43表达的变化。结果 半导体激光照射后第7天内各激光照射组和对照射组无明显差异。第14天 和第28天时15 mW激光照射组脊髓内GAP-43表达高于对照组。第56天时激光照射组较对照射 组脊髓内GAP-43表达稍低,而5 mW和10 mW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15 mW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引起损伤神经后大鼠脊髓中GAP-43表达的 变化,对神经再生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而5 mW和10 mW半导体激光照射对损伤神经后大鼠中G AP-43表达作用不明显。

    作者:李玲;易南;王冰水;王晓莉;马虹;王建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激光切除尿道肉阜127例报告

    目的 探寻一种简单、安全的尿道肉阜治疗方法。方法 对127例尿道肉阜患者在局麻下用CO2激光(功率12~15 W,光斑直径1 mm,功率密度1 528~1 910 W/cm2)在门诊 行尿道肉阜切除术或直接汽化。结果 患者术中、术后出血少,伤口愈合良好,无其他合并症,术后症状恢复 好,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 激光切除尿道肉阜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较,效果良好,无明显副 作用,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袁久洪;李元德;龚卓;虎丽军;王勉镜;徐峰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Nd∶YAG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20例

    资料: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2~45岁。病程4~5年。   方法:患者取坐位,1%丁卡因肾上腺素(6∶1)表面麻醉5~10 min。Nd∶YAG激光波长1.06 μm,功率25 W,光纤直径0.5 mm。光纤对准鼻腔粘膜肥厚部位自后向前进行点状或带状 凝固,至粘膜表面变白。若有出血可用麻黄素棉片收敛止血。术后每天检查鼻腔有无粘连, 滴抗生素麻黄合剂,连续10天,一月内勿用力擤鼻涕,以防止出血。  结果:术后随诊3月,显效(鼻塞等症状消失,下鼻甲缩小或正常,鼻腔通气良好)12例,有 效(鼻塞等症状改善,下鼻甲正常,鼻腔通气尚可)7例,无效(术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1例,总有效率95%。

    作者:许川山;虞乐华;丁玲玲;张传富;唐建民;吴士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CO2激光切割术治疗舌系带过短6例

    资料:患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20岁。主要表现为讲话吐字不清,舌运动障碍 。  方法:CO2激光,输出功率60 W。患者取仰卧位,舌下新洁尔灭消毒,术前10 min 1%丁卡 因舌下粘膜麻醉。左手垫无菌纱布将舌向上提起,充分暴露术野,将激光光斑直径调至1.5 mm左右,距舌系带1~1.5 cm进行汽化。切割的范围以舌尖前伸能达唇面齿龈的下缘及上 抬达上颚。术后不缝合,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口服抗生素7天。  结果:6例患者伤口均于7~10天内愈合,无一例感染。

    作者:高敏;王桂风;陈慧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皮穿刺半导体激光腰椎间盘汽化减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1例,椎间盘突出133个。透视下将波长为 810 nm半导体激光光纤顺穿刺针插入病变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汽化过程中行负压抽吸。 激光参数:功率15 W、脉冲时间1.0 s、间隔时间1.0 s、汽化总能量1 200~1 600 J。121例术后1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1次,其中26例术 后13~18个月随访1次。结果 121例133个椎间盘突出,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率为73.6%,症状和体征 改善率23.1%,无效3.3%,术后再穿刺率为5.8%,术后外科手术率为4.1%,术中术后未 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PLDD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椎 间盘突出的介入手术方法,是传统手术的有效补充。

    作者:王晨光;洪庆坚;朱海波;董生;陈柏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DIOMED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观察

    慢性泪囊炎常用的方法是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需切除部分 鼻骨,创伤较大,部分患者不易接受。目前虽有冲洗、穿线、置管等方法,但是均不能持久 。近几年我们用Diomed半导体激光做鼻泪管开放治疗慢性泪囊炎认为疗效较好,特此报告。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60例患者(60只眼),年龄18~65岁,平均32岁,男7例,女53例,9例已行穿 线和插管治疗。  2.仪器 采用英国DIOMED公司生产的半导体激光器,波长805 nm,输出功率0.5~25 W, 脉冲宽度为0.1 s~连续,其透射深度为1~2 mm。  3.方法 首先行泪道碘油造影,了解泪囊扩张情况及鼻泪管阻塞部位, 用生理盐水冲干净泪囊内的脓性分泌物,同时检查鼻腔情况是否正常。用庆大霉素进一步冲 洗泪道以灭菌。向泪道内注射1%丁卡因0.2 ml(内加副肾素0.05 ml),同时在鼻腔内放丁 卡因麻黄素棉球保留3~5 min。扩大上泪点,将光导纤维自上泪小点插入泪道,光纤可在鼻 腔内清晰可见。用10~12 W功率激光在鼻泪管阻塞部切割汽化。同时告诉病人用口吸气用鼻 呼气,以便将汽雾排除鼻腔之外。拔除光纤后,遂将准备好的硬膜外导管经上泪点插入泪道 至鼻腔,外端固定于眉弓部。

    作者:张军和;田晓东;吴欣怡;胡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CO2激光治疗肛肠疾病244例

    资料:肛肠疾病244例,年龄15~59岁,男性197例,女性47例。其中混合痔76例,肛裂66例 ,肛瘘43例,血栓性外痔35例,内痔15例,外痔9例。  方法:患者取胸膝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以1%利多卡因加亚甲蓝行扩约肌及皮肤浸润麻 醉。CO2激光输出功率15 W,照射距离1 cm(若有出血点,照射距离延长2 cm),光斑直径1 ~4 mm,脚踏脉冲式输出。混合痔、内痔以中弯钳钳夹病变组织根部,沿血管钳下方顺序切 割。外痔、血栓性外痔直接汽化。肛瘘从外口开始切除或汽化瘘管,高位肛瘘则与挂线联合 治疗。术中注意以盐水纱布保护正常组织。一次切除的痔核不能超过3个。对肛裂以激光直 接汽化,但范围超过病灶0.5 cm。深度达到括约肌。术后理疗、坐浴。  结果:本组病例一次治愈率95%。二次治愈率100%。二次治疗者为多个混合痔不能一次切除 者和部分肛裂病例。

    作者:丛嘉;孙庆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He-Ne激光照射至阴穴矫正胎位

    资料:本组97例均系我院产科门诊妊娠7~9月的第一胎孕妇,年龄均23~32岁。经B型超声 检查证实胎位不正。其中臂位82例,横位15例。  方法:常规消毒穴位皮肤,用6~7号注射针头快速刺入至阴穴,待得气后,将He-Ne激光光 导纤维插入空心注射针头内,照射穴位10 min,输出功率大于或等于4 mW。每日1次,5次为 一疗程。  结果:经B型超声复查,证实胎位矫正85例,矫正率为87.6%,其照射次数1~5次。失败者 12例,均行剖宫术证实。失败原因:脐带绕颈4例,羊水过多3例,胎儿超重2例,其它3例。

    作者:黄庆兰;王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四种治疗瘢痕疙瘩方法的疗效比较

    1987年4月至1998年4月,我们用四种方法治疗瘢痕疙瘩317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317例患者中男性201例,女性116例;年龄19~64岁。病程6月至20年。每例 病灶数目1~5个,平均2.6个。直径0.5~6.0 cm,厚度约0.1~0.3 cm。  2.方法 317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1)单纯CO2激光烧灼组。采用国产CO2激光机,波 长10.6 μm,输出功率0~30 W连续可调,光斑直径≥2 mm。0.5%~1.0%利多卡因浸润麻 醉,用生理盐水纱布垫保护正常皮肤。激光刀头距离病损0.5~1.0 cm,将光束对准病损 逐层烧灼。术中用盐水棉球逐层擦拭,以保持术野清晰,直至瘢痕组织烧灼殆尽,基底部呈 浅红色。治疗范围应覆盖整个病损。(2)CO2激光烧灼加浅层X线放疗组。在CO2激光烧灼 的基础上自第3日起实施浅层X线放疗,放疗的方法是每周5次,每次2 Gy,10次后改为隔日1 次,总剂量30 Gy。(3)CO2激光烧灼加得宝松针局部封闭组。在CO2激光烧灼治疗一月后 用得宝松针(上海先灵葆雅公司生产)在局部封闭一次。(4)单纯用得宝松局部封闭组。对瘢 痕较大不易做激光手术者采用得宝松针1~2支局部封闭,每月1次,直至瘢痕消失。

    作者:王晋英;杨靖华;宋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激光加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28例报告

    我院从1995年8月在激光的基础上加用电切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至1998年11月已治疗1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128例,年龄58~84岁,平均71岁。国际症状评分(IPSS)18~30分,平均24 .5分,经直肠指检,Ⅱ度前列腺增生者98例,Ⅲ度增生者30例。经腹部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 54.2~89.3 ml,平均58.7 ml。大尿流率3.4~12.5 ml/s,平均7.9 ml/s,残余尿 40~160 ml,平均100 ml。有尿潴留病史8例,并发不同程度心肺疾病者24例。  2.手术方法 采用Nd∶YAG激光器,波长1 064 nm,功率0~100 W可 调。非接触式侧射激光导管,光斑直径2.5 mm,F21 Wolf膀胱镜。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截石位,经尿道外口置入F21膀胱镜,生理盐水冲洗,接监视器后先观察各叶增生情况 ,大致测出前列腺段尿道长度并确定精阜及外括约肌位置,然后经膀胱镜插管孔送入非接触 式侧射激光导管,在尿道内口处调整好光斑位置,输出功率60 W。以外括约肌作支点,取前 列腺2、3、4、6、8、9、10、12点作8点扇形照射,汽化和凝固左右侧叶增生腺体,并根据 前列腺段尿道长度每隔1 cm增加一个照射平面。每点照射能量平均3 600 J,各点照射间隔时间不要超过30 s,防止照射部位冷却,影响激光热效能。对中叶增 生并突入膀胱者,将光纤从颈口一端与腺体接触,边照射边滚动光纤到另一端,如此反复, 直到被照射腺体汽化、塌陷、凝固坏死。

    作者:潘铁军;沈国球;唐礼功;文翰东;涂忠;谢森;杨家荣;束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鼻炎350例

    我们自1996年4月至1997年底,应用半导体激光器治疗慢性鼻炎 ,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慢性鼻炎350例中,男性238例,女性112例;年龄13~62岁;病程6月至32年 ,均经药物治疗无效。  2.激光器 达美德公司生产的Diomed-60 GaAlAs半导体激光器,波长810 nm,功率为0.5 ~60 W。可根据需要通过旋转功率输出旋钮,调节出不同的输出功率。治疗模式包括0.1~ 9.9 s单脉冲、重复脉冲和连续脉冲。  3.治疗方法 病人坐位,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放于双侧鼻腔内行粘膜表面麻醉二次,共5 min。  如果下鼻甲经肾上腺素收敛后明显缩小,且呼吸通畅,则以输出功率为12 W的半导体激光, 在下鼻甲粘膜表面,自后向前上、中、下三个方位烧三道沟;如果下鼻甲稍微缩小,可用激 光插入下鼻甲粘膜下,使粘膜下组织炭化;如果肾上腺素收缩后,下鼻甲无明显收缩,可将 激光输出功率旋钮顺时针方向转动至14 W,自后向前,向上、中、下三个方位烧三道沟,至 下鼻甲骨质,并适当延长激光炭化时间。但注意不要损伤下鼻甲骨质,以免引起骨髓炎。然 后用明胶海棉覆盖创面。同法处理对侧鼻腔。术后每2~3天清理鼻腔一次,

    作者:张小鹏;王丽妍;高艳薇;王宝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光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