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泉匠心的复活

关键词:
摘要:圆润的山麓之上,生长着茂密的竹林.身处竹林中,总是忍不住猜想转瞬间会有两个侠客从远处的竹枝上穿梭而至,刀光剑影之后,落下许多叶子和枝杈,但人影早已不见.古时此地是否为侠客的决斗场没人知道,但他们所使的刀剑,却有很多都铁定是收自这竹林掩映下的小城龙泉.
东方养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宫廷宴席有说道

    尽管宫廷内没有“满汉全席”,但却有“全席”这一说法.对于“全席”,王希富说,它并不属于御膳的范畴,所谓“全席”,指的是皇室接待、礼仪等有目的、有主题而举行的宴席,让人们把所有宴席中的内容都吃到,“全席”也是皇家宴席当中的高形式.然而,“全席”却并非如传说中“满汉全席”那般菜式繁多,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简约的.不过,在诸多方面的讲究上却也丝毫不含糊.譬如“四干果”“四鲜果”“四看果”等必不可少的吃食.这些属于宴席的序曲,按宴席结构来说属于茶宴,而茶宴也有它的结构,除了各种不同的茶之外,也包括茶食,茶食又分为点心茶食、菜品茶食和果品茶食.

    作者:胡元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严复翻译清末文化危机之药方

    严复( 1854~ 1921)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54年出生到1879年自英国返国服务,属于成长与受教时期;第二阶段从1879至1900年,严复除了短期在福州船政学堂教书外( 1879 ~ 1880),主要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担任教席;第三阶段从1900至1921年,他在京、沪等地从事各种文教工作,至晚年退隐家乡.第二阶段大致上是从26岁到45岁(依照虚岁或当时中国通行的算法,则是28至47岁),严复从一个初返国门的留学生,经历宦海浮沉、投身翻译事业,终而跃居中国知识界的“第一流之人物”,可谓严复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者:南坡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在文明对话中寻获幸福

    根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观念,公元前1000到600年之间,希伯来、希腊、印度、中国等几大轴心文明在同时期出现.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希腊-希伯来文明主导现当代文明数百年,成绩斐然,也危机四伏.人类文明需要一次深刻的创造性的转化过程——构建多种文明的多元理念、多重核心价值的新场域.在全球化、同质化的大潮中,我们既传承自己的文化特色,又能容忍尊重异己.希望多文明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良性互惠关系,取代一枝独秀的格局.

    作者:安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龙泉匠心的复活

    圆润的山麓之上,生长着茂密的竹林.身处竹林中,总是忍不住猜想转瞬间会有两个侠客从远处的竹枝上穿梭而至,刀光剑影之后,落下许多叶子和枝杈,但人影早已不见.古时此地是否为侠客的决斗场没人知道,但他们所使的刀剑,却有很多都铁定是收自这竹林掩映下的小城龙泉.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和为贵

    这两期杂志我都曾赠予—些媒体圈朋友,请他们帮着提些意见和建议,总体来讲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越做越好,杂志的可读性也很不错,有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开心.要知道,杂志真正改版也就是今年6月,每期我们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挑战,做前人没做之事,领导们也积极支持,同仁们也顶着压力和困难,不断完善杂志,大家为此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此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李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场

    从北欧进入德国,很像是从悄无人声的雪夜,一掀厚门帘子,里面是人声鼎沸的联欢.一时有点晕眩,要定定神,才能迈步进去.柏林街头,面目血统可疑的人逐渐多起来了,路人的精气神也良莠不齐.时常见到气质奇异的艺术家,鼠目狼顾游手好闲的路人,气定神闲的乞丐和流浪汉.与看起来像是一个批次生产的北欧人相比,这种世界代表大会的气氛非常显著.再仔细看看,却谁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的意思.也许是对德国的严谨和秩序印象太强烈了,等诧异渐渐蜕去,就如在古老和现代的建筑之间,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涂鸦一样,看见此地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作者:喜金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严复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孔夫子到杜维明

    2011年,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2012年,是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2013年,是钱三强先生百年诞辰.这三位被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誉为“三钱”,为中国现代化进程贡献非凡力量的三位科学家,却都或多或少受到严复,这位第一批留学归国人员的影响.尤其是钱玄同之子钱三强,更是得到大师亲炙,耳濡目染,奠定爱国报国的志向.

    作者:吴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极好的一生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没有价值,那么他怎么能够说服自己不去自杀?这个问题困扰了维特根斯坦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他在中晚年的日记常说:我真应该去自杀.然而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的是,维特根斯坦留给世人的后一句话却是: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作者:大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千锤百炼重生欧冶精神

    像笔者这样的年轻一代,对龙泉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闻名海内外的青瓷,而是爷爷晨练时,手里的那把“龙泉剑”.印象里那就是明晃晃、不锈钢制成,用来练太极剑的一种武术道具.在前文中提到的这次“龙泉国宝”中,位列五代青瓷五管瓶之后的,竟然就是一把刚刚制成不久的“龙泉剑”.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满汉全席」纯属杜撰

    说御膳,似乎不能不提“满汉全席”,然而对于“满汉全席”,王希富强调,无论是在宫中当御厨的外祖父还是在京城“八大楼”做名厨的父亲,都从来没有证实过宫廷里有特定的“满汉全席”之说.现在传的各种说法,包括影视剧的夸张演绎,什么“宫廷满汉全席共有108道菜”等,其实都是以讹传讹,纯属杜撰.有的说108样菜,有的说360样,有的还开出菜单来,其实都是讹传,根本就没有那些规定.

    作者:胡元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孙向勇学到痴愚 自成功夫

    201 1年初冬时节,在一次武学的清谈之中,《武魂》杂志前主编蓝石先生偶然向笔者提起了张策太师的三传弟子孙向勇先生.孙向勇师承王举臣、李进唐两位张策弟子,又得马堪峰、王志远、贾存柯等前辈指导,尽得五行通臂(即五行通臂拳)的精髓,为第三代弟子中执牛耳者.得知此信,笔者大喜过望,随即登门拜见了孙先生.先生和善健谈,说起通臂,更是滔滔不绝,第一次见面就足足聊了七个钟头.

    作者:吴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教育回眸为明天了解自己,了解过去,了解未来

    教育分论坛的与会专家代表共22人,东西方学者比例基本上保持均衡,各占一半.西方学者似乎更倾向于谈新技术,而东方学者热衷于谈文化.谈数字化学习、多媒体应用,以及技术已经造成的和将要引领的教育变革,盖因西方仍长于科学技术,所思即所长.说文化,说传统与现代,说东西方比较,实是东方重反观.

    作者:安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紫口铁足重燃哥弟二窑

    就在笔者流连于龙泉的竹林与山水间时,央视的《寻宝》栏目带着一群文物鉴定专家,在龙泉搞了一次“民间国宝”大筛查.这一筛可不得了,1000多件藏于普通人家的古董涌现出来,这其中,许多都是元代以前的珍品.在终的评选中,一件五代时的“龙泉窑天青釉仰覆莲刻花五管瓶”脱颖而出,而收藏这件藏品的就是龙泉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姑娘.已经从事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的陶瓷评鉴专家丘小君盛赞此瓶,“釉色莹润均匀,器型硕大,是国内目前为止所见到的大的五管瓶.从雕刻和堆塑上看,由仰覆莲、素莲、堆做和捏做的动物组成,工艺非常精湛,是五代龙泉窑中极其罕见的精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短短一段评语,出现了一个“”、一个“非常”、一个“极高”、一个“极其罕见”,足见这件民间国宝在鉴定大师心中带来的震撼.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招撂飞张作霖警卫臂圣张策与五行通臂拳的民国传奇

    五行通臂拳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犹以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势法、理法、劲法层次分明的训练体系以及注重技击实战的凶悍风格而享誉武林.武林中一直有“揉太极、走八卦、打通臂”之说.张大帅惊服张大师上个世纪初,一代乱世枭雄张作霖,坐镇东北,拥兵自重,大有问鼎中原之势.然而这位农家出身,白手兴家,二十年打拼,享“东北王”之称的张大帅,却让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拜在一位拳师下,学习武术.这位拳师就是有“臂圣”美誉,太极通背祖师张策.话说东北王张作霖,亦是绝顶聪明,虽在身在东北,嗅觉异常敏锐,对武林中事也甚为关心.

    作者:吴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和是美的佳诠释在艺术中寻找共存与共善

    2011年11月,北京论坛艺术分论坛上,“艺术传统与文化创新”标题赫然醒目,各位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交流探讨、各抒己见,为世界文化的相通相融、和谐发展,寻求解决之道.

    作者:冀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国人养老大起底

    怎样养老?在哪养老?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理想的养老方式中,社区居家养老占38.46%;家庭养老占34.62%;社会机构养老占19.23%;自我储蓄养老占7.69%.如不与子女同住,会选择老伴的占35.29%;养老公寓占26.47%;养老院占14.74%;独居占8.82%;还有14.74%选择其他.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1.78亿,养老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子女赡养、退休金、社保金.可是家庭,在传统中国人眼中,仍旧是心灵寄托,老伴,仍然是陪伴自己度过晚年的佳伴侣.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冬至

    释义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日冬至.‘至’者,极也.”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看似平庸招招凶狠 五行通臂绝技试练

    双掸手掸手可以舒展肩、肘、腕,锻炼双臂抽掸之力.具体动作如下:由立正姿势,右足前进一步作虚步,左腿屈膝,身体重量七成放在后退上,三成放在前腿上,前腿足掌点地,吸跨提膝.右手向上向前摔掸时,意念放长击远,手中正不偏.左手屈肘至于左耳后,右手臂下落时,先松腰、松跨,再沉肩、坠肘.掸抽于腿侧,顺式悠起,至于右耳后,同时左手下落,从身侧向前悠起至正中向前、向上摔掸.双臂悠掸互换.锻炼时,先慢后快,以腰背领力.通过练习可出松、灵、冷、弹之鞭力,此力为通臂拳必有之力.也就是常言所说:臂活如鞭.

    作者:吴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天堂地狱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天,西四弘慈广济寺的前院,聚集了一群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围绕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和尚.此僧法名观空,为当代大德高僧,曾入藏多年求法.不但翻译了不少藏传佛教经典,据说还为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做过老师.大家纷纷向他请教各种问题,而他所作的开示中,引发人们思考的就是对于“天堂”和“地狱”的一段解说.

    作者:常人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山一水胜景折服东坡

    龙泉以前叫龙渊,东晋时就已建立了乡的建制.到了唐朝,为了避太祖李渊之讳,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一用就是1300多年.龙泉如今虽已立市,规模却并不很大,从古地图来看,当今的城市中心区没有比明代的小镇扩大许多.如果心情好,天气佳,步行流连于此,是一见很惬意的事.

    作者:喻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东方养生杂志

东方养生杂志

主管: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主办:海南省高级体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