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子宫颈腺癌关系初探

左绪磊;陈涤瑕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子宫颈腺癌, DNA原位杂交
摘要:目的:检测子宫颈腺癌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存在的证据.方法:利用DNA原位杂交方法,生物素标记的HPV6/11,16,18,31/33/35探针,检测组织中的病毒.结果:32例受检标本中,无阳性标本存在,对照组标本均为阳性.结论: 浸润性宫颈腺癌组织中,较少有人类乳头状病毒存在的证据,说明子宫颈腺癌与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关系较小.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低温-18℃冷冻保存人肝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低温-18℃保存人肝癌细胞Bel7402回收率,并观察其复苏后培养的形态.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保护剂,直接于-18℃冰箱中冻存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于冻存后1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分别取样观察分析.结果:冻存3个月后,台盼蓝拒染存活率>70%,置瓶培养后第4天细胞均可贴壁生长、形成克隆.结论:用-18℃普通冰箱冻存肿瘤细胞效果好,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周燕琼;刘小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胰岛细胞瘤切除术3例麻醉体会

    1990年以来我院共行胰岛细胞瘤切除术3例,现将麻醉体会报道如下.[例1]女性,37岁.体重66kg.因清晨嗜睡不醒反复发作4年,偶发抽搐2年入院.患者发病时血糖(1.4~2.44)mmoL/L,血胰岛素>160mIU/L,C肽>12μg/L.MRI:胰尾部小结节9mm×10mm.麻醉前查空腹血糖5.4mmoL/L.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予以安定15mg,2.5%硫贲妥纳100mg,芬太尼0.2mg诱导麻醉,司可林80mg静推后行快速气管内插管,并机控呼吸.术中用10%葡萄糖液持续缓慢静滴至开始切除肿瘤前15min停止.术中麻醉维持用芬太尼0.3mg,本可松6mg分次静推,并间歇吸入安氟醚.术中探查肿瘤时血糖5mmoL/L,切瘤后5min血糖9.7mmoL/L,1h后13.9mmoL/L,2h后9.7mmoL/L.术中BP、HR基本平稳,手术过程顺利,麻醉历时3h 20min,共输糖50g.术毕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拔管后安返病房.病理报告:多发性胰岛细胞腺瘤.术后15天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许华强;陈卓毅;许顺发;金熊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LC)是近年来胆道外科重要的进展之一,是由摄影技术、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光学及自动控制系统等多种学科发展的结晶及在外科临床应用的结果.1998年11月~1999年8月我科共施行此术式16例,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作者:黄步英;郑秀莲;赖存;成新华;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汕头市区281名3~5岁儿童血浆视黄醇水平测定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视黄醇水平以了解汕头市区儿童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汕头市区281名3~5岁儿童进行了血浆视黄醇水平测定.结果:25.6%的儿童血浆视黄醇水平处于(10~30)μg/dL;50.2%(30~40)μg/dL;24.2%>40μg/dL;血浆视黄醇水平平均值没有性别差异.结论:所调查的281名3~5岁的儿童中,没有严重缺乏维生素A者,但有约四分之一的儿童处于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或维生素A摄入不足.

    作者:李慧;罗文鸿;陈玲;张源;黄再强;常丽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原核表达的多串重复人脑钠素蛋白的裂解

    目的:将原核表达的多串重复人脑钠素蛋白裂解成单体.方法:利用高效表达质粒载体将串联5拷贝人脑钠素基因转入宿主菌E.coli M5219,以热诱导方式表达 5BNP融合蛋白,超声裂解收获 5BNP融合蛋白包涵体,制备性电泳分离纯化;凝血酶消化后,再经BMPS-Skatole 法裂解.结果:利用本文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5BNP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0%,采用制备性电泳可获得纯度>95%的5BNP融合蛋白;凝血酶消化后,再经BNPS-Skatole法可以将5BNP融合蛋白裂解成BNP单体.结论:BMPS-Skatole法是裂解多串重复人脑钠素蛋白的良好方法.

    作者:任运生;李恩民;黄革;刘颖;温博贵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50例肿瘤患者失眠的观察与护理

    正常的睡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生理现象,是重要的休息形式.然而,肿瘤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及患病后心理的改变,普遍存在失眠症状.1997~1998年我科对放射治疗前后存在失眠症状的15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的方法与体会

    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1]广泛应用于脑缺血再灌流神经损害的研究,但成功率低,稳定性差.参照该法,我们建立并改良了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通过反复实践和摸索,在如何提高模型的成功率,缩短模型制作周期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陈玲;陈海滨;吴莹;许海雄;刘兴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单纯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单纯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对肝脏的影响.方法:以慢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为观察组(2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外伤性脾破裂为对照组(15例).两组术前均作各种常规及超声图像检查,尽可能排除该病以外因素对肝脏的影响.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术中仔细探查,随机抽取15例观察组胆囊胆汁行细菌培养,距胆囊底7cm左右楔形切取肝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观察组均有间质性肝炎,以左叶明显;对照组仅4例有轻微间质性肝炎.结论:慢性单纯性胆囊炎并胆囊内结石可引起肝组织病理改变,其机理可能是基于胆汁成分异常改变及胆道动力学改变引起胆囊结石,在胆管炎及胆管周围炎的基础上,进一步损害肝脏.

    作者:吴娟;夏仁品;刘筱衡;黄天培;李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Alzheimer's型老年性痴呆与tau蛋白异常修饰

    tau蛋白是一种低分子量含磷糖蛋白,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与神经轴突内的微管结合,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防止微管解聚、维持微管功能的稳定.当tau蛋白发生高度磷酸化、异常糖基化、异常糖化以及泛素蛋白化时,tau蛋白失去对稳定微管的束缚,神经纤维退化,功能丧失,产生Alzheimers型老年性痴呆.

    作者:李玫;常晓兰;陶学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川崎病合并胆囊积液1例

    [病例]女性,5岁.因发热1周、皮疹3天入院.时有脐周阵发性疼痛伴呕吐.既往健康.体检:T 39℃,P 100次/min,R 40次/min,Bp 12/8kPa.面色苍黄,全身皮肤布满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颈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球结膜充血,唇红皲裂,杨梅舌.腹软,脐周轻压痛,肝右肋下3cm,质软,脾肋下刚及.四肢肢端肿胀.神经系统(-).血常规:WBC 6.6×109/L,中性0.83,血小板234×109/L.血沉112mm/h.C-RP阳性.肝功能:GOT 347U/L,GPT 277U/L,血细菌培养阴性.腹部B超:胆囊增大,囊壁水肿.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按川崎病予丙种球蛋白5克/d静滴,同时抗感染治疗.住院第5天热退,第6天出现四肢末端及肛周膜状脱皮.住院11天.随诊半月无异常.

    作者:庄静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化疗后并发DIC抢救护理1例

    1997年9月我科收治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持续高热不退患者,经MINE方案化疗后出现DIC症状,经抢救脱险,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纯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3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慢性咳嗽,反复发作,使病程延长,影响小儿生长发育.1995年5月~1998年6月作者收治小儿CVA 4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尚德信;许家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环孢霉素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

    1993年4月~1996年5月我科应用环孢霉素A(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现将近期疗效及远期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均符合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制定的再障诊断标准(表1).

    作者:徐益群;石军;吴淑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益母草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对冠心病(CHD)人的疗效.方法:病人分为益母草注射液(LHI)治疗组(42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CSMI)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ECG、心功能、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症状、体征及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但益母草治疗组明显优于复方丹参对照组(P<0.01).结论:LHI对CHD有明显疗效,比复方丹参疗效佳.

    作者:颜建中;陈少如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中药组(78例)除与常规组(40例)治疗一致外,同时加中药治疗.结果:症状消失时间中药组明显短于常规组,随访1年发现中药组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加用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少.

    作者:李玉芬;苗云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老年腹股沟斜疝88例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则

    1989~1998年我科共收治中老年腹股沟斜疝124例,随访88例,占同期腹股沟疝手术的72.4%,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康黎军;洪生凯;郑国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自发性气胸2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90例)、中年人(39例)、老年人(121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和人工胸膜粘连术.结果:肺复张时间青年组平均7.8天,中、老年组分别为10.2天、14.6天.青年组复发率高(26.7%).结论:中、老年人引流部位应据胸片选择;<20%的肺不张也应积极抽气;闭式引流效果差可行胸膜粘连术,但应慎重,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陈建永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APBSCT后早期感染对移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早期感染发生时间、部位、致病菌类型、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感染发病率高,程度均不甚重,治疗后预后较好.结论:在施行APBSCT过程中,加强预防和治疗感染,使干细胞移植成功率大大提高.

    作者:曹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9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人细小病毒B19检查结果报告

    为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之间的关系,1997年4月~1998年1月笔者对本科收治的29例ITP患儿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了HPVB19-DNA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云;徐益群;刘伟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8例12指断指再植体会

    1999年5月~1999年9月我科用显微外科技术行8例12指断指再植.成活11指(其中1指部分成活),失败1指.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小17岁,大46岁.男性6例(9指断),女性2例(3指断),均为完全性断离.缺血时间短2h,长15h.致伤原因:电切刀伤4指、电锯伤5指、冲床伤3指.再植平面:指掌关节水平3指、近节5指、中节3指、末节1指.再植部位:拇指(1)、食指(7)、中指(3)、环指(1).本组再植后部分成活及失败各1指(为食指近节和中节断离).

    作者:谢扬;吴道彬;庄清亮;黄永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