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中各项炎症因子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

孟冬梅;邵金莲;张映喜

关键词: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清游离钙离子, 血乳酸
摘要:目的 探讨血中各项炎性因子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4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160例非脓毒症患者(非脓毒症组)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游离钙离子、血乳酸水平、血浆D-二聚体,并计算APACHEⅡ评分,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组PCT、CRP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之间血清游离钙离子水平、乳酸水平、血浆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与PCT、血乳酸呈正相关,与血清游离钙离子呈负相关.结论 PCT及CRP有助于早期诊断脓毒症,PCT、血乳酸、血清游离钙离子可作为评价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较可靠指标.
广东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期间血红蛋白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的关系,为贫血的监测及处理提供依据,提高治疗应答率.方法 对214例CHC患者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停药后随访24周.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以SVR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贫血(Hb≤100 g/L)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Hb变化与SVR的关系,评估Hb检测在治疗应答中的作用.结果 214例患者中,156例(72.9%)Hb下降≥30 g/L,86例(40.2%)出现贫血,26例(12.2%)Hb≤80 g/L.性别(P=0.000)、年龄(P =0.000)、体重(P =0.001)、基线肌酐清除率(P =0.000)、基线白细胞计数(P =0.000)、基线中性粒细胞计数(P=0.019)、基线Hb(P =0.000)及基线血小板计数(P=0.037)均与贫血的发生有关.治疗2周Hb≤120 g/L(P =0.000)或Hb下降≥15 g/L(P=0.000)与治疗2周后的Hb水平有关.治疗期间Hb下降及下降幅度与SVR无关.结论 女性、年龄大、体重轻、肌酐清除率低及基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Hb、血小板水平低者是贫血发生的高危因素;治疗2周时的Hb水平可以预测2周后的Hb水平;Hb的变化不可预测抗病毒疗效.

    作者:郭凤霞;李剑萍;陈彬彬;张霞意;关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

    目的 观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全切加腹壁皮下移植术后的甲状旁腺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旁腺腹壁皮下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移植物为所切除旁腺中无明显腺体增生的旁腺组织,切成30小块,移植于左侧腹壁皮下.收集术中(甲状旁腺全切术后10 min)、术后24 h、1、5、15、30周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数据.结果 每一例接受了手术的患者生活质量都得到明显提高.术前iPTH平均为(1 832±189.4) pg/mL,术中为(120.3±67.7) pg/mL;术后24 h为(17.4±18.7)pg/mL;1周为(17.9±21.7) pg/mL;5周为(36.3±36.4) pg/mL;15周为(76.2±76.9)pg/mL;30周为(102.3±85.5) pg/mL;82.6%患者自体移植物在第5周时即可具备功能.所有患者均没有行移植物清除术.结论 腹壁皮下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是一种有效、简单、快捷的手术方式,且避免了前臂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所导致的潜在的并发症.

    作者:李鸿;余卓锦;刘少清;孔喆;梁艳;杨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并发症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清醒气管插管患者60例,年龄21 ~43岁,体重42 ~ 81 kg,男28例,女32例,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D组(n=30)插管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稀释至20 mL泵注;C组(n=30)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10min输注完毕;然后两组患者缓慢注入瑞芬太尼0.5μg/kg;并在完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进行插管.记录插管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呛咳、躁动、喉痉挛等)发生率.用频域法测定两组用药前(T0)、气管插管时(T1)及插管后3 min(T2)、5 min(T3)时HRV各项指标值:总频(TP)、标准化低频[LF(nu)]、标准化高频[HF(nu)]及低频/高频比值(LF/HF).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C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喉痉挛.HRV各指标比较:与T0比较,C组T1 ~ T3各时点TP、LF显著增高,D组LF/H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T1~ T3各时点TP、LF(nu)、LF/HF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可减少患者插管时的并发症;可有效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张力的均衡性,对HRV无不良影响,并可稳定心血管功能.

    作者:卢盛位;徐世元;雷洪伊;王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超声内镜诊断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并接受STER术治疗的24例患者,观察并记录瘤体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病理特点、完整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等情况.结果 24例接受STER术的患者中,23例一次性成功切除所有肿瘤,1例因病变基底部深入纵隔,继续操作存在大出血风险而终止操作.切除瘤体直径范围0.6 ~2.5 cm,平均(1.6±0.7)cm,完整切除操作时间13~ 174 min,平均(41.6±35.8)min.完整切除标本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故完整切除率为95.8%.术后病理结果示平滑肌瘤22例、间质瘤1例、囊肿1例.术中穿孔3例、颈部皮下气肿6例,保守治疗后好转,少量出血6例,均在术中内镜下成功止血,术后未见迟发性穿孔、出血,未见继发纵隔炎或纵隔脓肿,术后住院时间4~11d,平均(6.4±1.9)d.结论 STER术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高,具可控的低并发症风险,因此安全、有效.

    作者:潘晓林;李国华;祝荫;舒徐;周小江;陈幼祥;吕农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联合G显带核型分析诊断维吾尔族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联合G显带核型分析(CCG)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ML多探针FISH系统[包括PML/RARα、AML1/ETO、CBFβ/MYH11融合基因,MLL基因重排,Del (20q),-7/Del (7q),Del(5q)及P53基因8种探针]对30例该地区新诊断维吾尔族成人AML进行检测,同期进行常规CCG.结果 30例AML中有20例多探针FISH检测出细胞遗传学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6.7%.而CCG的异常检出率为36.7%,相对应的遗传学异常仅检出9例,另检出2例多探针FISH不能检出的异常.多探针FISH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CCG(P <0.05),且两者结合可将检出率提高至73.3%.结论 多探针FISH对于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较CCG高,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AML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为该地区维吾尔族成人AML的精准诊断提供更多客观可靠的依据.

    作者:黄竞;周长华;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高腾腾;海热萨·阿不力米提;刘志;穆尼热·艾尼;徐丽;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GA)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富氢盐水组,富氢盐水组予10 mL/kg富氢盐水,秋水仙碱组予0.3 mg/kg秋水仙碱,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吐温-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给药2次/d,连续给药4周,在后1次灌胃后采用尿酸钠右踝关节腔注射法进行大鼠GA的造模.于造模前后分别测量大鼠受试关节周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取受试关节软组织行病理检查,结合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富氢盐水组、秋水仙碱组大鼠步态有明显改善(P<0.05),受试关节周径明显缩小(P<0.01),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右踝关节滑膜炎症反应显著降低.结论 富氢生理盐水能减轻GA大鼠炎症反应,对大鼠GA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招友;樊彦伟;马广斌;严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COMP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及维生素D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水平及25羟维生素D[25(OH)D]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早期RA组患者58例、其他风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OMP、TTR及25(OH)D水平并行方差分析,比较COMP、TT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意义.结果 血清COMP、TTR水平在早期RA组较其他风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5(OH)D浓度在早期RA组较其他风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三因子的其他风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P、TTR单独检测,TTR敏感度高,COMP特异度较强.联合检测特异度较单因子检测升高.结论 血清COMP、TTR可作为早期RA诊断的生物学标记,联合检测在早期RA中应用更佳.

    作者:赵蕾;张志华;白春强;姜凤云;梁志强;王雪燕;郝长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正气理筋液配合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正气理筋液配合“定点旋转复位”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定点旋转复位”正骨手法;观察组在运用正骨手法后再予正气理筋液中药服用.结果 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并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7.6%和95.2%,对照组为76.2%和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气理筋液配合正骨手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正骨手法,远期效果更好.

    作者:张洁文;黄增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进食对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进食对胃肠功能及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术后4h进食低脂流质,对照组术后6h给予低脂流质,比较两组胃肠功能及身体恢复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恢复正常饮食所需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进食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慈;翟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磁致伸缩式与压电陶瓷式超声洁牙机洁治术中及术后牙齿敏感情况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原理洁牙机的洁治效率以及患者术中、术后牙齿敏感情况,探讨两种超声洁牙机能否有效地减轻洁治过程中牙齿的敏感症状,缩短牙齿敏感症状持续时间.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随机单盲方法,对154例牙龈炎患者使用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及压电陶瓷式超声洁牙机进行洁治,对同一患者左右侧牙采用不同超声洁牙机进行对比洁治,检测菌斑指数,比较洁治时间,并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量患者在术中的牙齿敏感程度以及术后敏感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在洁治术前(P =0.186)与洁治术后组间菌斑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7),但两组分别在洁治前、后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20,P=0.015).磁致伸缩式与压电陶瓷式超声洁牙机所需的洁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在洁治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牙齿敏感症状要明显轻于压电陶瓷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在洁牙术后患者牙齿敏感持续时间短于压电陶瓷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结论 两种超声洁牙机均能较快较好地进行洁治工作,使用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进行洁治能有效地减轻洁治过程中牙齿的敏感症状,减少牙齿敏感症状持续时间.

    作者:黎春晖;张馨月;聂敏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循环tTG、sFlt-1、sEng及VEGF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目的 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子痫前期孕妇105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60例;随机选择同期单胎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TG、sFlt-1、sEng及游离VEGF水平,并分析这4种因子的相关性,以及与血压、尿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tTG、sFlt-1、sEn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tTG、sFlt-1、sEng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VEGF水平低于轻度予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痫前期孕妇血清tTG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63,P<0.001).(3)子痫前期组血清tTG水平与sFlt-1、sEng水平呈正相关(r=0.819,P<0.001;r=0.734,P<0.001),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67,P<0.001).对照组tTG水平与sFlt-1、sEng及VEGF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4)子痫前期组血清tTG、sFlt-1、sEng及VEGF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及24 h尿蛋白量呈一定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高的血清tTG水平与sFlt-1及sEng水平在予痫前期中的关联,提示tTG可能参与子痫前期发病.

    作者:何平;程咪;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棉织布和无纺布手术衣巾在洁净手术室铺单前后空气中尘埃粒子数比较

    目的 比较棉织布与无纺布两种面料手术衣在手术铺单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尘埃粒子数,了解棉织布与无纺布两种面料的手术衣巾对手术环境的影响.方法 严格按照正常的外科手术程序进行铺单操作.应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分别在百级和万级洁净手术室测定棉织布组和无纺布组铺单前和铺单后1 min空气中0.5μm和5.0 μm的尘埃粒子数.结果 棉织布组铺单后空气中0.5μm和5.0μm的尘埃粒子显著大于无纺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棉织布手术衣在铺单过程中易产生落絮,增加了空气中尘埃粒子数;无纺布面料手术衣巾具有光滑柔软、滤过性高的特点,铺单过程中产生尘埃粒子数极少,减少了对空气环境的污染,能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和预防医患交叉感染.

    作者:龚玉姣;冯文如;陈建东;刘俊华;贺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临床防治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64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套扎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及其属支的血管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1年,考察行术后患者再出血及死亡病例的情况.结果 EVL近期止血成功率为96.9%,1年内再出血率为9.7%,术后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胃左静脉血流由离肝血流转变为向肝血流.结论 EVL是治疗和预防EVB安全有效的方法;EVL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增加,肝脏的血液供应增大.

    作者:王文林;蔡文;陈智;彭卓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时相干预对SD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 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不同时间干预对以静脉注射脂多糖(LPS)构建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修复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BM-MSCs.将120只雄性SD大鼠纳入研究,分成对照组、LPS组和LPS+ BM-MSCs组,上述3组因BM-MSCs处理时间差异分成2、8、24、48、96 h共5个亚组(n=8).LPS组以5 mg/kg尾静脉注射LPS,LPS+ BM-MSCs组在注射LPS后分别在上述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射1 mL的BM-MSCs(1×106·mL-1);对照组则在上述时相点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检测各组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等炎症因子浓度、肺湿干比及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纯化BM-MSCs,并诱导向成骨、成软骨、成脂细胞分化;流式细胞术鉴定所培养细胞系CD90、CD105、CD45、CD34阳性率分别为98.89%、97.37%、3.17%及1.41%.在LPS诱导·的ALI中,TNF-α、IL-1α、IL-10在8h亚组中测得高值[分别为(364.911±32.182) pg/mL、(286.316±18.567) pg/mL、(162.037±22.377) pg/mL],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肺湿干比在2h亚组中测得高值(6.361 ±0.265);肺水肿及组织损伤程度在2h亚组中严重,病理评分也测得高值(0.462±0.048),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在LPS+ BM-MSCs组中,2、8、24 h的炎症因子、湿干比及病理评分均有显著改变(P<0.05),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BM-MSCs可减少TNF-α、IL-1α等炎症因子,从而减轻肺组织损伤及肺泡水肿.

    作者:叶永顺;廖画;李文丰;王依;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大脑熵在功能磁共振中的应用进展

    熵(Entropy)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其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应用于热力学中,并于1948年由香农(Shannon)将其引入信息论中,在控制论、概率论、数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熵可以用于衡量时间序列中新信息发生率,预测体系混乱程度[1].熵值增高表示一个系统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增加,意味着系统活动的可预见性和规律性降低;熵值减小表示系统的随机性、复杂度降低,其算法包括概率熵、多尺度熵、近似熵和样本熵等几种.长久以来,通过脑电图[2]、心率[3]、心血管动力学[4]等电生理数据,熵一直被用于评估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大脑作为人体复杂的器官,需要维持熵的平衡来使其各项大脑功能保持正常,并从功能上表现为一个从大负熵到大熵的过程[5].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时间序列的熵进行研究,从新的角度了解大脑的状态.本文将对目前大脑熵在fMRI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慕华;郑金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核酸抗原免疫识别机制的研究进展

    1963年经研究发现DNA和RNA具有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但是约40年之后才逐渐意识到有核酸感受器的存在[1-2].2000年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被发现具有可识别核酸并激活相关免疫系统的功能,随后逐步阐明了TLR3、TLR7、TLR8和TLR9等免疫识别受体识别DNA或RNA的部分相关机制[3].体内核酸感受器识别的核酸可分为病原性核酸和自身组织受损释放的核酸.病原性核酸包括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等侵入体内的微生物,通过溶酶体等细胞器消化后释放的外源核酸;自身组织受损释放的核酸,是因为组织细胞破损,导致部分核酸释放到细胞外,形成细胞间质游离核酸.核酸感受器与其他转录因子、激酶等信号调节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到机体的免疫调控中,组成了复杂的免疫调控系统.通常自身体内异常的游离DNA位于凋亡小体、细胞间隙和细胞质内,它们均可被胞内DNA酶清除.当体内异常游离DNA清除不完全时,会激活相应的TLRs及其他免疫信号通路,并引起Ⅰ型干扰素(IFN)及其他炎性因子的表达,这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体内核酸识别机制,对认识临床相关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炜捷;黄昊华;王道禧;王彤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肝部分切除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ST)理念指导下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住院号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ST组应用FTS措施进行综合处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围术期麻醉维持期用药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并于术前3 h(T1)、麻醉前(T2)、术毕(T3)、术后第1天(T4)和术后第3天(T5)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9mL,各3 mL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浓度,并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另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中麻醉维持期间,七氟醚、阿曲库铵、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更快,术后镇痛效果更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2时血糖明显升高,但T3时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3、T4、T5时其胰岛素水平和IR明显降低,而ISI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3时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FST理念应用于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能改善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并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郑小兰;罗振中;蔡俊赢;朱小萍;马龙先;陈世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

    目的 制备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为研究Cdc25C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Cdc25C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DC2.4细胞.同时以未感染的DC2.4细胞为空白对照,以感染慢病毒LV5空载体的DC2.4细胞为阴性对照.分别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DC2.4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Cdc25C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Cdc25C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获得滴度为6×108TU/mL的Cdc25C慢病毒载体(LV5/Cdc25C),感染DC2.4细胞后,LV5/Cdc25C DC2.4组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V5/Cdc25C DC2.4组Cdc25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LV5或LV5/Cdc25C后DC2.4细胞表面因子CD11C和CD54的表达均升高,以LV/Cdc25C DC2.4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制备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

    作者:李春梅;葛盈盈;田淋;黄天明;陈纡;罗国容;莫发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并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收治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50例,根据信封法分为血浆吸附组(n =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在常规肾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强的松45 ~ 60 mg/d诱导治疗和大剂量(0.5 ~1.0 g/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血浆吸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浆吸附技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血肌酐、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等免疫球蛋白、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吸附组缓解率提高,治疗后的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和血肌酐水平均降低,各免疫球蛋白水平,CD3+计数均提高,CD4+和CD8+计数则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24h蛋白尿水平、血沉、血肌酐水平、各免疫球蛋白水平、CD3+计数均降低,CD4+和CD8+计数组升高(P<0.05).血浆吸附组28 d死亡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浆吸附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疗效良好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是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兴华;罗伟雄;陈璐;丘宝珍;黄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NT-proBNP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及保守治疗选择和预后的指导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制定的可能关系,以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髋部损伤科和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手术禁忌分为手术组、保守治疗组;根据6个月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对手术危险性分为ASA Ⅰ、Ⅱ、Ⅲ、Ⅳ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正常组、低水平组、中等水平组、高水平组.纳入年龄≥65岁.收集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血浆NT-proBNP值、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ASA分级情况,并追踪统计6个月病死率.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法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T-proBNP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1)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31,P=0.000).(2)保守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和异常率以及APACHEⅡ评分、6个月病死率均较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3)死亡组年龄、血浆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较存活组显著升高(P<0.05,P<0.01).(4)随ASA级别升高,NT-proBNP水平和6个月病死率逐渐升高(P<0.01).(5)随NT-proBNP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和6个月病死率逐渐升高(P<0.01).(6) NT-proBNP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1[95%可信区间(95% CI) =0.939 ~1.000,P=0.000];当截点值为1 281.50 pg/mL时,预测患者6个月病死率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2.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协助术前评估手术风险,对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作者:杨铁柱;刘燕;李良业;周旭;何冬梅;徐道志;唐辉;常晖;刘立云;杜贵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