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基因植物乳杆菌对雌性大鼠生殖发育的影响

钱庆增;曹向可;刘海燕

关键词:转基因微生物, 多代实验, 生殖发育
摘要:目的 探讨转基因植物乳杆菌对连续传代雌性大鼠生殖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雌雄SD大鼠分组,6只雌性一笼,6只雄性一笼.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一笼雌和一笼雄.对4周龄SD大鼠进行灌胃,对照组予以非转基因植物乳杆菌,实验组予以转基因植物乳杆菌,连续灌胃4周后进行雌雄配对,对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进行同样的灌胃实验8周.比较两组雌性大鼠不同时间点身长、尾长、体质量、肛殖距、卵巢质量、激素水平.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雌性大鼠灌胃同时间点比较,身长、尾长、体质量、肛殖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灌胃同时间点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雌性大鼠身长、尾长、体质量、肛殖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雌性大鼠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黄体计数、雌二醇、孕酮、阴道开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雌性大鼠初级卵泡、次级卵泡、黄体计数、雌二醇、孕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阴道开口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基因植物乳杆菌对连续传代雌性大鼠生殖发育无明显影响.
广东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性脑炎患儿选择素和sVCAM-1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L-选择素和P-选择素、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脑炎(VE)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VE患儿为VE组共计63例,同期住院经外科择期手术需腰麻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共计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VE组与对照组、VE组的恢复期、VE组的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的脑脊液及血清中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的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其在VE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恢复情况的关系,同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VE组脑脊液和血清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组的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组的重症组、轻症组脑脊液和血清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VE组患儿脑脊液中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和血清中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分别呈明显正相关(r1=0.791,r2=0.774,r3=0.712,P<0.01).结论 VE患儿脑脊液和血清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病情恢复情况呈正相关,可为临床判断病情轻重、病情恢复情况提供参考依据.VE患儿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为血液替代脑脊液检查的可行性提供研究依据.

    作者:魏从真;朱淑敏;史筱茜;刘文宣;李宝琴;代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棉织布和无纺布手术衣巾在洁净手术室铺单前后空气中尘埃粒子数比较

    目的 比较棉织布与无纺布两种面料手术衣在手术铺单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尘埃粒子数,了解棉织布与无纺布两种面料的手术衣巾对手术环境的影响.方法 严格按照正常的外科手术程序进行铺单操作.应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分别在百级和万级洁净手术室测定棉织布组和无纺布组铺单前和铺单后1 min空气中0.5μm和5.0 μm的尘埃粒子数.结果 棉织布组铺单后空气中0.5μm和5.0μm的尘埃粒子显著大于无纺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棉织布手术衣在铺单过程中易产生落絮,增加了空气中尘埃粒子数;无纺布面料手术衣巾具有光滑柔软、滤过性高的特点,铺单过程中产生尘埃粒子数极少,减少了对空气环境的污染,能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和预防医患交叉感染.

    作者:龚玉姣;冯文如;陈建东;刘俊华;贺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 将6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足月儿30例为正常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EPO 200 IU/(kg·d),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用10 d;GM1 20 m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10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0.125g/d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连用10 d.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头颅CT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以及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NBNA、MDI、PDI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CT治疗后变化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遗症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PO联合GM1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肯定,安全性好,能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发生率.

    作者:陈小娟;冯茂霭;梁煜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广州市社区老年居民主观家庭功能与抑郁的相关性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及抑郁状况,分析家庭功能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样抽取270例广州市越秀区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与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社区老年人家庭关怀度指数均分为(7.87 ±2.751)分,家庭功能障碍率为27.1%,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子女孝顺情况的老年人家庭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社区老年人抑郁总发生率为23.5%,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及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等5个维度得分均为抑郁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DS得分与家庭关怀度指数呈负相关(r=-0.551,P<0.01),GDS得分与APGAR的5个子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508~-0.409,P<0.01).结论 广州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高,家庭关怀度低;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关怀教育和心理辅导,鼓励(孙)子女增加与老年长辈的接触、交流,满足其情感需要,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产灿杰;袁乐欣;周英;欧丽娅;潘胜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肝部分切除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ST)理念指导下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住院号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ST组应用FTS措施进行综合处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围术期麻醉维持期用药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并于术前3 h(T1)、麻醉前(T2)、术毕(T3)、术后第1天(T4)和术后第3天(T5)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9mL,各3 mL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浓度,并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另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中麻醉维持期间,七氟醚、阿曲库铵、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更快,术后镇痛效果更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2时血糖明显升高,但T3时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3、T4、T5时其胰岛素水平和IR明显降低,而ISI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在T3时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FST理念应用于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能改善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并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郑小兰;罗振中;蔡俊赢;朱小萍;马龙先;陈世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并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收治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50例,根据信封法分为血浆吸附组(n =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在常规肾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强的松45 ~ 60 mg/d诱导治疗和大剂量(0.5 ~1.0 g/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血浆吸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浆吸附技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血肌酐、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等免疫球蛋白、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吸附组缓解率提高,治疗后的24 h蛋白尿水平、血沉和血肌酐水平均降低,各免疫球蛋白水平,CD3+计数均提高,CD4+和CD8+计数则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24h蛋白尿水平、血沉、血肌酐水平、各免疫球蛋白水平、CD3+计数均降低,CD4+和CD8+计数组升高(P<0.05).血浆吸附组28 d死亡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浆吸附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疗效良好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是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兴华;罗伟雄;陈璐;丘宝珍;黄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

    目的 制备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为研究Cdc25C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Cdc25C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DC2.4细胞.同时以未感染的DC2.4细胞为空白对照,以感染慢病毒LV5空载体的DC2.4细胞为阴性对照.分别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DC2.4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Cdc25C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Cdc25C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2.4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获得滴度为6×108TU/mL的Cdc25C慢病毒载体(LV5/Cdc25C),感染DC2.4细胞后,LV5/Cdc25C DC2.4组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V5/Cdc25C DC2.4组Cdc25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LV5或LV5/Cdc25C后DC2.4细胞表面因子CD11C和CD54的表达均升高,以LV/Cdc25C DC2.4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制备肝癌相关抗原Cdc25C过表达树突状细胞疫苗.

    作者:李春梅;葛盈盈;田淋;黄天明;陈纡;罗国容;莫发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长链非编码RNA CCAT2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自噬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40例,qRT-PCR法检测胃癌或正常胃壁组织CCAT2及Beclin-1基因表达,分析CCAT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胃癌自噬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CCAT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同时,胃癌CCAT2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增殖指数、肿瘤淋巴结转移程度及肿瘤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CCAT2表达水平与Beclin-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CCAT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可能进一步诱导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并抑制胃癌细胞自噬.

    作者:余招焱;丁杰;张忠民;袁平;朱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GA)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富氢盐水组,富氢盐水组予10 mL/kg富氢盐水,秋水仙碱组予0.3 mg/kg秋水仙碱,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吐温-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给药2次/d,连续给药4周,在后1次灌胃后采用尿酸钠右踝关节腔注射法进行大鼠GA的造模.于造模前后分别测量大鼠受试关节周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取受试关节软组织行病理检查,结合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富氢盐水组、秋水仙碱组大鼠步态有明显改善(P<0.05),受试关节周径明显缩小(P<0.01),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右踝关节滑膜炎症反应显著降低.结论 富氢生理盐水能减轻GA大鼠炎症反应,对大鼠GA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招友;樊彦伟;马广斌;严冬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预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的预测方法.方法 选取施行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术患者360例,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阴茎勃起情况及手术方式,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内环外置法组162例,内环内置法组198例.结果 年龄、体质指数和手术方式与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相关(P<0.05),被作为影响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切口愈合时间(d)=-1.358+0.356×年龄(y) +0.832×体质指数-3.322×手术方式(内环外置法=0;内环内置法=1),R2=0.83,回归方程拟合度满意.结论 本预测方法可用于指导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的预测.

    作者:张迅;梁季鸿;韦国强;申树林;宋卫儒;李广裕;周艳丽;莫婷;黄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心脏骤停患者8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心肺复苏结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机械通气过程中持续采用仰卧位.观察组在获得仰卧位的氧合及血气参数之后,将患者从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体,通气后4h转复为仰卧位,记录两组氧合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通气前的PaO2/Fi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气后都明显高于通气前(P<0.05),同时观察组通气2h与通气4h的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通气前的MAP、HR和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气后两组的SpO2都明显升高,而HR与MAP无明显变化,同时观察组通气2h与通气4h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ICU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人工气道拔除时间分别为(22.14±5.92)d、(13.40±5.20)d和(16.32±5.20)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35 ±6.23)d、(19.34±5.32)d和(19.29±4.56) d(P <0.05).观察组的28 d病死率与气胸发生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能改善氧合与血气状况,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死亡情况的发生,是临床可行的支持治疗手段.

    作者:吴玉萍;林小洁;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植入式变频电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卒中后神经功能和大脑重塑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植入全植入式、变频电刺激器,观察低强度皮层电刺激(CES)对卒中后神经功能和大脑重塑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0只,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将有皮层梗死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电刺激组(CES组,n=13)和无刺激组(NS组,n=10).电刺激时间为2周,2周后进行4周的观察,全程记录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在植入刺激器后的第2、5、8、11、14、17、20、23、26、29、32、35、38和41天,对两组大鼠进行肢体放置、足失误和横木行走测试的综合行为学评价.6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两组大鼠梗死灶周大脑皮层和梗死对侧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标记物(NeuN)、血管标记物(laminin)、星型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树突标记物(MAP2)的表达.结果 在2周电刺激期和4周观察期内,CES组大鼠的体质量高于NS组(F=5.757,P=0.026).行为学方面,CES组大鼠的肢体放置结果在各时间点均优于NS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P=0.047);CES组大鼠的足失误率在各时间点(除电刺激后第8天)均低于NS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17,P=0.000);CES组大鼠的横木行走得分在各时间点(除电刺激后第5和17天)均高于NS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3,P-0.009).免疫组化方面,在梗死侧大脑皮层,CES组和NS组Neu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S组laminin的表达高于NS组(P <0.05);CES组GFAP的表达显著低于NS组(P<0.01);CES组MAP2的表达显著高于NS组(P<O.O1).在梗死对侧大脑皮层,CES组和NS组lamin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S组GFAP的表面密度低于NS组(P <0.05);CES组MAP2的表达高于NS组(P<0.05).结论 全植入式皮层电刺激器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促进梗死侧大脑皮层的血管新生和树突萌芽,抑制梗死侧大脑皮层的炎症反应.另外,皮层电刺激还促进了梗死对侧皮层的树突萌芽并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陈琪;许玉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在妊娠和分娩中的变化与宫颈成熟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妊娠和分娩中的变化及其与宫颈成熟的关系.方法 检测250例单胎妊娠孕产妇孕24周、孕34周、临产前、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和自然临产时的宫颈Bishop评分,根据其宫颈Bishop评分分为成熟组(宫颈Bishop评分≥6分,n=185)和未成熟组(宫颈Bishop评分0~5分,n=65).分析其妊娠和分娩中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与其宫颈Bishop评分的关系及上述指标联合预测宫颈成熟的价值.结果 与未成熟组比较,成熟组孕34周、临产前、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孕34周、临产前、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与其宫颈Bish-op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34周、临产前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联合预测宫颈成熟的价值均良好,其中以临产前的预测价值佳.结论 妊娠晚期、临产前、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与自然临产时宫颈成熟程度密切相关且妊娠晚期和临产后血清IL-8、IL-1β和TNF-α水平联合预测自然临产时宫颈成熟的价值良好,妊娠晚期、临产后的血清IL-8、IL-1β和TNF-α可能作为自然临产时宫颈成熟的早期评价参考指标.

    作者:张丽;袁晓兰;谭霭谊;刘国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联合G显带核型分析诊断维吾尔族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联合G显带核型分析(CCG)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ML多探针FISH系统[包括PML/RARα、AML1/ETO、CBFβ/MYH11融合基因,MLL基因重排,Del (20q),-7/Del (7q),Del(5q)及P53基因8种探针]对30例该地区新诊断维吾尔族成人AML进行检测,同期进行常规CCG.结果 30例AML中有20例多探针FISH检测出细胞遗传学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6.7%.而CCG的异常检出率为36.7%,相对应的遗传学异常仅检出9例,另检出2例多探针FISH不能检出的异常.多探针FISH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CCG(P <0.05),且两者结合可将检出率提高至73.3%.结论 多探针FISH对于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较CCG高,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AML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为该地区维吾尔族成人AML的精准诊断提供更多客观可靠的依据.

    作者:黄竞;周长华;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高腾腾;海热萨·阿不力米提;刘志;穆尼热·艾尼;徐丽;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鼻咽癌组织中Cathepsin D和MMP-7表达的特点及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特点及其联合评估肿瘤侵袭转移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A组)和30例同期慢性鼻咽炎活检组织(B组)中Cathepsin D和MMP-7蛋白表达情况.比较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阴性表达患者的肿瘤T分期、N分期、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管密度(LVD)等.采用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法分析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的关系.结果 与B组比较,A组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提高(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T3~4分期患者比例、N2~3患者比例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及LVD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A组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和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MMP-7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及LVD亦均高于其Cathepsin D蛋白阴性表达+ MMP-7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均呈正相关(r=0.798、0.785、0.855、0.842,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且均与其T分期、N分期、MVD及LVD相关,联合检测鼻咽癌组织Cathepsin D和MMP-7蛋白表达可作为鼻咽癌肿瘤侵袭转移的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龚永谦;程爱兰;廖剑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

    目的 观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全切加腹壁皮下移植术后的甲状旁腺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旁腺腹壁皮下移植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移植物为所切除旁腺中无明显腺体增生的旁腺组织,切成30小块,移植于左侧腹壁皮下.收集术中(甲状旁腺全切术后10 min)、术后24 h、1、5、15、30周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数据.结果 每一例接受了手术的患者生活质量都得到明显提高.术前iPTH平均为(1 832±189.4) pg/mL,术中为(120.3±67.7) pg/mL;术后24 h为(17.4±18.7)pg/mL;1周为(17.9±21.7) pg/mL;5周为(36.3±36.4) pg/mL;15周为(76.2±76.9)pg/mL;30周为(102.3±85.5) pg/mL;82.6%患者自体移植物在第5周时即可具备功能.所有患者均没有行移植物清除术.结论 腹壁皮下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是一种有效、简单、快捷的手术方式,且避免了前臂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所导致的潜在的并发症.

    作者:李鸿;余卓锦;刘少清;孔喆;梁艳;杨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应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脑功能评估的价值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由于脑的解剖结构因肿瘤、外伤、全身代谢或缺氧等诸多因原因引起意识控制系统的破坏,导致高级神经活动觉醒困难,出现不同程度的觉知障碍.按照觉知的程度,分为:意识模糊、谵妄、嗜睡、昏睡、昏迷.特殊意识状态包括:去皮层强直、去大脑强直、无动性缄默、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木僵[1].本文所阐述的意识障碍主要指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作者:赵菁;尹吉林;王欣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并发症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清醒气管插管患者60例,年龄21 ~43岁,体重42 ~ 81 kg,男28例,女32例,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D组(n=30)插管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稀释至20 mL泵注;C组(n=30)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10min输注完毕;然后两组患者缓慢注入瑞芬太尼0.5μg/kg;并在完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进行插管.记录插管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呛咳、躁动、喉痉挛等)发生率.用频域法测定两组用药前(T0)、气管插管时(T1)及插管后3 min(T2)、5 min(T3)时HRV各项指标值:总频(TP)、标准化低频[LF(nu)]、标准化高频[HF(nu)]及低频/高频比值(LF/HF).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C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喉痉挛.HRV各指标比较:与T0比较,C组T1 ~ T3各时点TP、LF显著增高,D组LF/H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T1~ T3各时点TP、LF(nu)、LF/HF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可减少患者插管时的并发症;可有效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张力的均衡性,对HRV无不良影响,并可稳定心血管功能.

    作者:卢盛位;徐世元;雷洪伊;王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秋泻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秋泻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并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影响.方法 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方案,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蒙脱石散及补液+秋泻方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蒙脱石散及补液治疗.观察两组间治疗后总有效率,通过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生化指标以及IL-6、TNF-α和IL-10等评估肠道外损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LT、AST、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和IL-10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TNF-α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秋泻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总有效率提高,能介导血清IL-6和IL-10水平下降,而对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影响.

    作者:张翊;黄向红;张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临床防治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64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套扎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及其属支的血管管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1年,考察行术后患者再出血及死亡病例的情况.结果 EVL近期止血成功率为96.9%,1年内再出血率为9.7%,术后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胃左静脉血流由离肝血流转变为向肝血流.结论 EVL是治疗和预防EVB安全有效的方法;EVL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增加,肝脏的血液供应增大.

    作者:王文林;蔡文;陈智;彭卓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