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素E1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徐洁泓

关键词:
摘要:前列腺素E1(PGE1)又名前列地尔,是前列腺素家族的一员,特别是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物质.它已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患者放疗的副作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鼻咽癌患者采用60Go放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6例鼻咽癌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全程放疗,生命质量也相应提高.结论做好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副作用的观察、预防及护理,是使鼻咽癌患者顺利完成放疗全程及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卢玉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冠心病行介入诊疗中的运用

    心脏介入诊疗是用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我科自2002~2004年共对42例患者行介入诊断治疗,并将护理程序这一科学运用于心脏病介入诊断治疗的护理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章玉;伍梦勰;许耀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试述工业卫生监测人员的自身防护

    工业卫生监测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决定,要经常进入各种有毒有害的作业现场采样和监测,长年接触各种粉尘、毒物以及受声、光、电、热等物理因素的损害.由于频繁接触和各种有毒有害因素的综合作用,大多数监测人员患有与职业相关的急、慢性鼻炎,咽炎,眼疾患等病症;有一部分人由于饮食没有规律或参与公共就餐,罹患有慢性胃炎、肝炎;一少部分人则出现白细胞数低于正常传值;极个别人由于无节制吸烟和多年受有毒有害因素的损害发生呼吸系统病变,甚至患上了肺癌.

    作者:王忠涛;崔力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浆白蛋白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血浆白蛋白水平及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白蛋白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8.33%的患者均有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以45 g/L为标准值),其减少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功能障碍的加重而加重.结论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能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有效的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殷莉;赵世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开展,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其临床意义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对49例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和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阿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济技术发展与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素质生存率关系

    目的讨论经济、技术的发展与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素质、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985~1990年的95例及1995~1999年的100例两时期的黑色素瘤进行比较.结果1985年时期的包含可能截肢技术的局部大范围切除的5 a生存率为28.42%,而1995年时期的包含区域不连续淋巴清扫技术的切除的5 a生存率为40.00%.结论化疗及患者自身免疫可能使部分患者身体残存在小腿及大腿的静脉淋巴管的微小转移瘤死亡.

    作者:熊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逐年增多.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能力,甚至致残.统计表明:美国每年因本病而并发肺动脉栓塞者达15万人.英国患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占人口的0.5%,其中大部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在我国发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低,但也并非少见.现将作者在临床中对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芹;顾婵娟;李金花;孙艳玲;张向伟;刘云霞;马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64例报告)

    目的研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995~2005年间64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64例患者,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6例;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7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段结肠造口,关闭远段结肠或直肠Ⅱ期吻合36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1%(9/64),无死亡.结论对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正确认识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作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强华;姚昌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自制电视助视器的研制

    目的研究适合国人使用的电视助视器,解决低视力患者的阅读,达到可用、便利和实用化.方法使用电脑技术结合视像仪,对助视器行电视化研究.通过对显示范围的物像摄取,通过显示源(电视,电脑),放大倍数达到20~30倍.结果即使目标在1 m以上,能以较低视力0.1~0.2清晰看清物像.摄像所需光亮度不用特别增加.便携,实用.低视力助视器对盲/低视力视觉康复有效.结论国内尚缺少同类产品,达国外助视器的水平.

    作者:姚炜彪;黄丽娜;陈智敏;古洵清;成洪波;叶春杉;樊宁;罗康怡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88例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86.4%、84%、93.3%.80例手术治疗,术后10例死亡,8例保守治疗,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者均为3处以上多脏器损伤,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ISS评分61~75分的2例均死亡.结论仔细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外伤有效的诊断措施;腹部创伤的死亡与多发伤及多处合并伤有密切关系,ISS值越高,病死率越高.

    作者:曾文;宋明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氯沙坦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8.4%.结论对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心衰患者,可用氯沙坦替代治疗.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与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1例,氯沙坦组31例.两组控制血压、血糖方法相同,均服用氯沙坦50mg,1次/d,联合用药组静注前列地尔10μg 1次/d,连续14d.结果和氯沙坦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于治疗2周后24h尿蛋白及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氯沙坦组仅在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较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肾病阶段,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氯沙坦可快速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并使尿蛋白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作者:张力;施建华;陈明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肾结石并发肾盂上皮细胞癌3例误诊分析

    1991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科共进行肾结石手术212例,其中肾结石并发肾肿瘤4例,有3例术前误诊为单纯的肾结石,为了减少误诊提高肾结石合并肾肿瘤的诊断水平,结合本组病例将误诊原因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解鲁明;徐加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的体会(附10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近几年来发现持久痉挛,尤其在冠状动脉硬化基础上的痉挛,也是引起心肌梗塞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由于症状及心电图演变常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作者:王为民;王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1218例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药品经济学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121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经济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本地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寻求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医疗成本的佳途径.方法采用同时性、建立问卷表等方法,调查溃疡病患者1218例,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居住环境、文化程度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疗效、复发以及药品经济学情况.结论医师、药师、护士和患者加强联络沟通,家属配合监督,提高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文凤琴;马玉泉;靳兰玉;张景文;张和顺;曹斌;卢明义;黄黎;张彦彦;何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火把花根片加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加强的松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予火把花根片加强的松治疗,对照组18例单纯予强的松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清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7%(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脂代谢及肾功能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加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激素治疗.

    作者:罗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栓塞性猝死13例临床分析

    栓塞性猝死主要由肺栓塞、羊水栓塞和脂肪、空气、肿瘤栓塞等多种原因引起.一般多平素健康或虽患病,但病情基本稳定或在病情好转时突然发病,且病情凶险,后果严重,经积极合理的抢救,死亡率仍很高,并多在15 min~6 h内死亡.由于其发病突然、意外,大多临床诊断较难确诊,因而易引发医疗纠纷,笔者将本地区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处理医疗纠纷中,经尸检证实的13例栓塞性猝死患者,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法莫替丁、丽珠得乐加中药煎剂.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丽珠得乐、胃乃安并加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幽门螺杆菌1周.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记录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疗效.Hp感染根除率效果相近(P>0.05),治疗组内镜下痊愈率84.21%,对照组61.1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田镇安;欧文森;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谈性病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1性病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恐吓性诊断、过度诊断、胡乱诊断,在某些医疗单位,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借此榨取患者的钱财,看病乱收费,无病历、无登记,不报病,即使出了问题也无据可查.

    作者:萨日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简称FES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使鼻外科的临床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创了鼻外科新领域.其手术方法是采用0度、30度、70度角的鼻内窥镜结合鼻腔显微手术器械直视下行鼻息肉摘除及鼻窦开放术,通过小范围的手术,彻底切除鼻腔鼻窦病变,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建立良好的鼻腔通气.

    作者:蒲瑞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