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利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手术)与腹腔镜Helle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OEM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贲门失驰缓症评分量表(Eckardt评分)、食管大宽度、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4.17±26.35)min比(125.63±31.76)min]与住院时间[(5.76±1.08)d比(7.64±1.47)d]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11.28±3.12) ml比(73.61±38.29) ml]与住院费用[(1.68±0.71)万元比(2.19±0.54)万元]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Eckardt评分及食管大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两组患Eckardt评分及食管大宽度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5例(9.09%)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例(5.56%)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1,P>0.05).随访中发现,研究组3例(5.56%)患者复发,对照组未见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4,P>0.05).结论 POEM手术与腹腔镜Heller手术均可有效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临床症状,POEM手术在经济效益和减少创伤方面存在一定优势.
作者:张长存;张会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铅门固定技术(SJT)和铅门跟随技术(JTT)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对3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分别制定SJT和JTT计划.在95%体积的计划靶区(PTV)满足处方剂量的前提下,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靶区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管剂量分布以及机器总跳数.分别利用Mapcheck2对两组计划进行剂量验证.结果 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均达到临床要求,JTT的靶区HI和CI与SJ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TT双肺V5、V10、V20和Dmean明显低于SJT(P<0.05),JTT双肺V30和V40与SJ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TT心脏V5、V10和Dmean明显低于SJT(P<0.05),JTT心脏V20、V30和V40与SJ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TT脊髓Dmax和Deann均明显低于SJT (P<0.05);JTT机器跳数明显高于SJT(P<0.05).结论 基于SJT与JTT两种铅门技术的NSCLC调强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JTT可以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的低剂量分布.
作者:谢家存;裴运通;梁恒坡;李亚琼;王志斌;雒建超;李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发生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母婴同室新生儿共10 823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皮肤感染者与健康者,筛选发生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发生新生儿皮肤感染271例,感染率为2.5%,其中感染类型以脓疱疮为主,占94.8%.单因素分析发现剖宫产(P=0.001)、产程延长(P=0.015)、胎膜早破(P=0.030)、羊水异常(P=0.043)、出生时窒息(P=0.036)是发生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皮肤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产程延长(OR=2.96)、胎膜早破(OR=1.71)、羊水异常(OR=2.16)、出生时窒息(OR=1.45).结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产程延长、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出生时窒息,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霞;唐显华;杜佩英;黄茂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高龄首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护理支持,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均持续进行,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执行,出院后家属跟进和亲情干预,护士每周电话或上门随访1次,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生存质量,落实情志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及时心理辅导、方法改进、更新五行音乐等.每月定时召开病友会,鼓励患者及时参加.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1 2周,HAMD量表评定抑郁程度;MMSE量表评定认知功能;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M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并记录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价使用SS-QOL量表.结果 干预12周后,研究组HAMD、NIHSS评分为(5.6±0.9)、(11.5±3.1),低于对照组的(7.9±1.8)、(22.6±1.9),MMSE、MBI评分为(25.9±4.1)、(67.2±8.7),高于对照组的(21.8±3.7)、(36.8±6.5)(均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 (P<0.05).干预后12周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强度、整体健康评分分别为(53.2±3.8)、(86.9±3.9)、(60.7±3.7)、(63.5±2.6)、(56.8±1.3)、(54.2±2.1)、(46.0±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5±2.6)、(81.6±2.1)、(52.9±1.8)、(58.3±2.7)、(48.7±1.1)、(45.6±1.2)、(38.1±0.7),生存质量更具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高龄首发PSD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可达疏通气机、平衡体内阴阳、濡养五脏六腑、调和气血、解郁安神之功效,同时激活内心潜在积极因素,更好地发挥自我控制力,改善预后事半功倍.建议起居规律,恬淡虚无,自得为功,保持阴平阳秘之心态,以防病情反复.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香味菌属一般为多药耐药、高度耐药,临床极其罕见;本文报道尿液培养出一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帮助.1 临床资料2015年8月,男,66岁患者,反复因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管,此次在基层卫生院留置导尿一周后拔除导尿管2d,再次发生尿潴留,来本院就诊,门诊予以留置导尿后,拟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膀胱憩室”收治入院,尿常规提示:WBC+++,尿培养出香味菌属,对下列抗生素全部耐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曲南、头孢他啶克拉维酸钾、头孢噻圬克拉维酸钾、头孢唑啉、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甲氧苄氨嘧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敏感试验见表1.
作者:杨世坤;孙强;周谷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加味四妙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和安慰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用加味四妙散治疗,对照组用甘露醇注射液静滴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安慰组采用安慰剂及睡卧硬板床休息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每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及安慰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和疼痛,安慰组有轻微上腹部不适.结论 加味四妙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湿热型效果良好,几乎无不良反应,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强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去氨加压素(弥凝)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小儿难治性遗尿症的临床观察,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2例难治性夜遗尿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弥凝联合阿米替林组38例和弥凝增量组34例,所有患儿给予干床训练.观察治疗3个月和治疗结束停药3个月时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弥凝联合阿米替林组在完全反应率(89.5%比61.8%)、有效率(97.4%比82.4%)上均明显高于弥凝增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弥凝联合阿米替林组在完全反应率(81.6%比52.9%)、有效率(92.1%比73.5%)上均明显高于弥凝增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弥凝联合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夜遗尿临床疗效好,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翁维维;于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47例患者行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问、并发症、Barthel指数、NIHS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9±6.8)d,显著长于观察组的(12.4±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出现口眼歪斜、运动功能不全、意识障碍、视力障碍等并发症,观察组出现并发症9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为(72.33±17.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44±1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2.45±1.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9±2.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治愈23例、明显有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8.72%(37/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30%(1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姜春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治疗的104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2例.对照组术前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术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于术前、术后加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分级、心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TIMI血流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TIMI 血流分级、LVEF低于观察组,LVEDD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EMI介入治疗中应用血塞通注射液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改善患者心肌血供,增强其心功能.
作者:王连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治疗的被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享有知情权,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比73.33%,P<0.05);治疗组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8.06±2.11) μg/L比(10.34±2.59)μg/L,P<0.05)];血清NGF、BDNF水平为(151.34±17.28)pg/ml、(5.84±0.39)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2.53± 18.06) pg/ml、(4.29±0.65)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1、3个月后,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较,其NIHSS评分明显更低,而且治疗组患者的BI评分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通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实施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方案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可以对患者近期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进行积极的改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周广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城市老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的流行现状与特点.方法 应用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防治所实验室分枝杆菌培养项目登记资料,依年度、性别、年龄组(≤44岁青少年组、45 ~ 65岁中年组、≥65岁老年组)和季节(春、夏、秋、冬)对2012-2016年广州越秀区、海珠区两老城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的NTM分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在40 418例样本中分离到1 689株NTM,分离率为4.18%,其中:2012-2016年度的分离率分别为4.05%、4.58%、3.24%、4.67%和4.28%,2014年明显低于其他年份;男、女的分离率分别为3.64%和5.18%,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青、中、老三个年龄组的分离率分别为2.85%、5.16%和7.37%,各年龄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分离率分别为3.39%、4.72%、4.66%和4.00%,两两比较除夏-秋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在进行菌种鉴定的716株NTM中,位列前5位的菌种为龟脓肿分枝杆菌(304株)、鸟胞内分枝杆菌(172株)、堪萨斯分枝杆菌(99株)、戈登分枝杆菌(74株)、偶然分枝杆菌(51株).结论 广州城市老区NTM流行菌种主要为龟脓肿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和偶然分枝杆菌,NTM在人群中的流行主要受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影响.
作者:罗少珍;罗春明;黄业伦;刘志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对医疗需求的增加,大量信息化手段应用在医疗上.本文以糖尿病患者的移动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为例,探讨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医疗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的移动信息技术对患者进行新型的医疗服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医疗模式,在患者就诊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水平状况,来探讨移动医疗技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影响.结果 在评价结果中,实验组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并发症的发展),治疗过程与疾病本身对生活、心理及社会关系的影响都大大降低,充分说明了使用医疗信息系统的新型医疗模式对糖尿病这类需要长期的健康教育、护理治疗的慢性疾病有着极其良好的效果;且通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分结果也能够说明,使用移动信息医疗系统,能够有效加强医患双方沟通,增强糖尿病治疗效果,使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 在糖尿病这类慢性疾病的的康复治疗中,使用移动医疗信息系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坷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方法.方法 10例胆囊结石的患者,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探查发现合并结节性肝硬化,改行胆囊切开取石术,缝合胆囊切口.观察术中、手术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90min,患者术中、手术后围手术期未发生出血、胆漏、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手术后6~10d顺利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意外发现合并结节性肝硬化,为减少术中、术后大出血的严重并发症,可采用胆囊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囊切口的手术方法,避免术中和手术后的大出血,降低医疗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蔡刁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豫西地区2 462例学龄儿童EB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31口在本院进行临床就诊的2 462例学龄儿童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中5种EB病毒抗体(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EB病毒壳抗原IgM抗体、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EB病毒核抗原IgG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1.五种抗体在学龄儿童中存在较高的阳性率,以EB-VCA-IgG和EB-NA1-IgG为主,分别达49.79%和43.82%,各种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将2 462例学龄儿童按年龄分为7组,就EB-VCA-IgG和EB-NA1-IgG两种抗体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抗体的阳性率在0~6岁均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6岁以后趋于稳定.结论 豫西地区学龄儿童中EB病毒感染存在较高的阳性率,以EB-VCA-IgG和EB-NA1-IgG两种抗体为主.
作者:刘坦;孟晓峰;杜世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2014至2017年广州市儿童动物致伤数据,了解其人口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减少儿童动物致伤的发生和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4至2017年广州5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儿童动物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4至2017年广州伤害监测系统共报告动物伤病例16 220例,其中儿童动物伤4 638例,占28.60%.本市户籍儿童动物伤患者多,占57.22%,高发于炎热的夏秋两季63.75%;男女性别比为1.53:1,平均年龄(7.60±5.34)岁,以0~5岁居多,占50.43%;74.51%儿童动物伤发生在家中,常见于休闲活动(62.74%)和生命活动(30.72%)的过程中;动物伤种类以狗(45.82%)多,其次为猫(21.82%);伤害程度多为轻度(99.42%),51.01%的伤害部位在上肢.结论 儿童动物伤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童多于女童家中高发,狗、猫致伤为主要原因.干预重点为儿童家长,应从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儿童如何养宠等方面来预防动物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狗、猫等动物的管理,提高免疫接种率开展,以此降低动物伤害和预防狂犬病发生.
作者:黄婷苑;孙敏英;段丹萍;秦发举;沈纪川;傅传喜;刘华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8例脑血管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比较.结果 研究组出院前的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5.8±10.2)分、(29.8±3.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HAMD评分明显降低.研究组出院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75.2±17.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为(7.2±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雷秀秀;潘俊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期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确牵引、针刺、整脊等中医治疗方法干预的时间窗,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且同意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住院患者200名,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1组:牵引治疗;对照2组,针刺治疗;对照3组,整脊治疗;治疗组:第1周牵引治疗,第2周针刺治疗,第3周整脊治疗.治疗3周后,做JOA(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及总有效率评价.结果 治疗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和治疗组JOA改善率分别为59.38%、61.35%、58.60%和76.31%;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78.00%、76.00%、92.00%,提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优于对照1、2、3组.结论 牵引、针刺、整脊分期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牵引、针刺、整脊等疗法的分期干预能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案.
作者:何广云;侯可强;丁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HPLC法测定银黄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为依据,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反相液相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13∶87)和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327 nm和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 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分离度良好,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结论 本方法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可以作为银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
作者:景年水;王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结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缓释片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敷结合艾灸治疗.两组均给予功能锻炼.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敷结合艾灸治疗肩周炎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疗效确切.
作者:丁英杰;高渼涵;王志浩;余志平;邢国飞;丛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面部皮肤缺损应用双叶皮瓣修复对提高手术有效率及降低不良事件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6例面部皮肤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双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修复效果及术后恢复、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术后1个月随访,26例患者修复优良率为92.31%(24/26),其中优18例(69.23%)、良6例(23.08%)、差2例(7.69%).2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术后感染1例、血肿1例,无坏死、明显瘢痕等并发症,且肿瘤患者无转移及复发,并发症约为7.69%(2/26).修复总满意度为96.15%(25/26),其中满意20例、一般5例、不满意1例.结论 面部皮肤缺损应用双叶皮瓣修复的效果显著,能提高修复优良性,且术后皮瓣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具推广价值.
作者:刘奕;焦光辉;李绵超 刊期: 2018年第11期